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王侯-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大明朝局,虽然与英宗朝,天子冲龄践位,三杨共掌朝局的格局不同,但是朝会与那时类似,并没有实际意义。天子并没有多少发言力,大臣们在奉天门外上早朝后,奏折递上去,天子多半只会回一句“知道了”或是“交部议”,不会有什么结果。
可是今天的早朝上,都察院的两名御使以及兵科的一名给事中,同时上本,参奏武定侯郭勋无旨出征浪战,私调兵马,公然违背圣旨,请求天子发落。从昨天晚上的撕杀,到这几份奏折的出现,大家心里有数,大概是又一轮风波要开始了。
这种言官咬勋贵不奇怪,毕竟勋贵与国同休,咬他们算是立场正确。何况昨天晚上,这些勋贵确实和蒙古人打了一仗,更罪无可赦的是,他们居然打赢了。
认为打胜了敌人,肯定会收获鲜花和掌声,乃至得到百姓的交口称颂,收获无数褒奖,只能说还是没活明白。大明朝于北虏不能说不重视,但重视的方法,是将一颗北虏的人头标价五十两银子,拿来脑袋可以换钱,若是博迪这样的大汗,可以换银万两,乃至封侯之位。即使是北虏如今已经到了京师之外,城里一样是张榜雇勇士杀贼,以人头换赏,可是对于部队成规模出城打战的事,并不支持。
朝内的诸公心里都清楚的很,北虏虽然来的声势浩大,但是对京师实际是没什么办法的。大家只要躲在城里,肯定是安全的,等到边军一到,跑路的还是虏贼。不管被杀了多少百姓,或是被掠夺走多少财物,总归是打跑了敌人,自己能赢。是以没人真的去关心战果,反倒是都在关心,最终的功劳该由谁来立。
兵部、内阁乃至负责统筹钱粮的户部,这些部门中大家怎么分配功劳,出谋划策的文官们,又在这里面占多少功劳比例,远比讨论战局来的重要。京营体系在捉拿江彬的过程中立功太大,而且那些纨绔子弟还砸了兵部衙门,已经露出了嚣张跋扈的苗头,这些文官私下里已经达成共识:这次保卫京师的功劳,是不会再分给勋贵们。
在城外的那几场零散战斗,上报的结果都是战败,包括以两千多班军对阵五百与虏骑,最后仅斩首三人,自己折损过百。这样的战报已经堆满了内阁,大家都在努力的宣传一件事,京营是不堪用的,班军选锋同样不堪,真正保卫住京师安全的,还得是我们这些忠臣,而不是丘八。
反正皇帝不能亲自跑到战场上去检点死尸,胜负之说,全靠奏折。可是昨天晚上,这些勋贵手上的私兵,好死不死的到外面去打了一仗,而且居然打赢了。要知道,这些人马回城时,许多人手里都是带着首级的,这个做不得假,不管怎么压,也是压不住了。
听说是先打杀了一群为蒙古人充当向导的奸细附军,后来就真鞑,最后甚至与一个蒙古的千人队打在一起,也没吃什么亏。这样的战功,在蒙古攻破古北口,一路长驱直入抵达京师的大背景下,足称得起是大书特书的奇功。
可问题是,这样的大功没有问题,是由那些勋贵私兵立的,就大有问题了。更何况,这帮人好死不死的,还把那个杨承祖救了回来,这种战功自然不容其得到封赏,立功人则是可杀不可留。
围城既是个危机,也是个机遇,不少人都想借着这次的蒙古大兵,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与皇帝交涉一下,将那些帐本和书信的事做个了结。
又或者,让自己的家族从这次的围城中,多得到一些好处,事实上蒙古人刚一围城,就已经有人通过权势和关系,开始大规模的囤积米粮、柴炭乃至药材、布匹、绸缎等等。全都等着京师中物资短缺时,狠狠赚上一笔,可是如果照这个趋势打下去,自己的生意还怎么开展?
朝堂上,有不少人是着自己的消息来源,已经隐约的得了些信息,边军勤王,不会像想象中来的这么快。过不了几天,京师就会开始闹粮荒,很有些人想要发一笔财,或是利用这个机会收一收地,又或者是获得一些其他方面的补贴。
至于借蒙古人的手,除掉那个杨承祖,就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收益,不少人都期待着他早点死,自己的心里才能安生下来。
总之这一切的美好前景,都被那莫名其妙的一仗打的烟消云散,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把昨晚上那些出城接阵的人马食肉寝皮。这两位御史一位给事中,只能算是先头探路的,真正的大头还在后头。
他们不指望这三个小人物,就真的能把武定侯斩下来,不过只要他们的奏折递上去,后面就会有别人帮腔。等到侍郎这一级的人开口说话,武定侯等勋贵也会知道轻重,丢卒保车。
可是这次天子并没有把奏折留起来回宫看,而是破例的命令太监当场朗读,等到奏折刚刚念完,少年天子猛的一拍龙书案,“每人廷杖四十!”
几名大汉将军冲下殿来,将三名言官按在地上,横拖竖拽的拉了出去,都察院左都御史金献民既为总宪,总不能看着自己手下人挨打。急忙施礼“万岁,言官可风闻言事,此乃祖宗定制……”
“没错,他们确实可以风闻言事。但是,眼下正值朝廷用武之时,容不得这等人出来造谣惑众,寒了有功将士之心。昨晚朕以密旨出兵,如何成了擅自出征?武定侯有大功于朝廷,赏白金百两,玉璧两双以为嘉奖,这三个人,每人杖四十之后,一律贬到边地为县令,让他们也好好知道知道民间疾苦。”
行刑的大汉将军俱都是长身大面的粗壮汉子,举着手中的木杖,脸上带着狰狞之态“好大的胆子,连救我们长官的人也敢参,几位,慢慢受着吧。”
原本侍奉在御座前的太监张佐,这时一路小跑的来到行刑之处,脚尖朝里,成了个内八字的形状,扯开喉咙大喊着“用心打!”
第六百四十一章君臣对(上)
杨廷和等几位辅臣彼此对望一眼,没想到,居然是天子出来,替武定侯等勋贵的行为背书。作为阁臣,他们可以发誓,昨天晚上的军事行动,肯定不是天子的授意。不过现在皇帝站出来了,那这个行为就是依旨行事,自己也不好多说。
最关键的是,眼下大兵在外,朝内并不适合再起乱局。如果这个时候闹出什么乱子,整个京师的防务,也就真要危险了。杨廷和只好朝袁宗皋丢个眼色,后者迈步出班,咳嗽着为几位言官求情。
对于这位老长史,皇帝还是很给面子,廷杖只打了一半,就喊了停。不过饶是如此,三人的人命也去了大半,不休息上半年时间,怕是下不了地。等回到乾清宫,杨廷和等几位辅臣以及兵部尚书彭泽、户部尚书孙交,也都进了殿。
外面的朝会,走过场的成分更多一些,真正能决定事情的,还是这乾清宫。嘉靖不等几人开口,自己抢先发言道:“朕知道,众卿心里一定有不少的疑虑,又或者是对一些人的不满。不过我想你们看看这些之后,也就明白了朕为什么要这么说,张佐,把东西拿来。”
一摞书信摆在几人面前,信的封皮已经拆开,众人抽出看了几眼,孙交已经忍不住问道:“这信的来源是?万岁且莫中了北虏的反间之计。”
“孙卿,是不是反间计,朕想来并不难判断。只要你派人清查一下仓库,就会知道,是不是反间计了。朕相信,现在的太仓米,肯定仓帐不符,亏空极大。再派人到市面上,去问一问米价,也能知道一些端倪。眼下京师被困,难民日多,这时候需要的是平抑米价,稳定人心,有些人从中囤积居奇,乃至于借以控制物资,要挟朝廷!你们说,该当何罪?”
杨廷和将自己手里的信反复看了几次,随手放在桌上“这上面说的内容,倒也不一定是无中生有,商人重利轻义,有财无国。为了获利,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所以洪武天子定鼎时,便说要重农抑商。这些商贾为了开马市,做下些丧心病狂的事,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臣以为,私自出城浪战之风,万不可涨。今日如果武定侯获得了嘉奖,以后京营将佐人人效法,以出城野战,为升官晋身之阶,京师的防务,怕是要出大问题的。”
彭泽也附和道:“正是如此,眼下京师军马并不具备与北虏一战的实力,死守城池,等待援军方为上策。如果京营人马为图军功,而擅自出城接战,不但挫动锐气,折损将兵。一旦城门因此有失,则整个京师难保,万岁圣驾难安。是以臣请万岁降罪于武定侯郭某,以绝其他人效法之心。况且从兵部的角度,城防大局,要所有的部队共同维持。如果我在守城时,把这支部队计算在内,但实际临阵时,他却在城外交战,该这支部队负责的城防,就成了无人可用。万岁不可不查。”
“死守?现在是死守,还是守死,朕觉得很难说。如果这些消息属实,则数日之后,京师之中将米贵如珠,即使城内居民,也要落得卖儿鬻女以度日的下场。至于进城避灾的流民,就更不用说。所以现在打几仗,给蒙古人一点厉害,朕觉得很好。出城打战,只要打的赢,朕并不吝惜军功之赏。而这些书信,是杨指挥从蒙营里带出来的,朕信的过他。下面朕要说的是,如何对待城里的那些大豪商,大富户……”
杨承祖昨晚进城之后,被人连夜送到了灯市口的家里,家中的女眷见他混身浴血的模样,吓的慌了手脚。好在懂武功的人多,会医治刀伤的也有几个,家中备着有好药,仔细检查一番后发现,伤的地方虽然多,但是没有什么致命处,只要静养,就能痊愈。
家里的女人心放下了,都围在房里,如同众星捧月。永寿公主则用纤纤玉指,在他的胸前轻轻戳着“没良心的东西,差点把我们几个吓死,你知不知道,要不是有我拦着,这些傻子就要去城外找死了。”
杨承祖好言安慰着这些人,又揽着她们,说着自己的遭遇。眼前的都是自己的女人,也就没必要隐瞒,就连与齐木德部的交易,也说的明白。
永寿点头道:“能在草原上打下一根钉子,总是件好事。虽然那个什么飞红可敦未必是什么好人,但是眼下她要和博迪争权,总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就资助她一部分兵甲钱粮,也不是坏事。在她身上花一文钱,博迪那边就得花十文钱甚至上百文,才能止的住损失。现在只是希望她足够能打,不要我们这里还没怎么投入,她那里就败下阵去了。”
“应该不会,博迪的一个千人队,和这些亲卫打了一阵,损失很大。你别看困京师的人马有十万,但是博迪自己的本钱,也不过就是两个不满编的万人队。一个千人队被打残了,足够他伤筋动骨的,骆飞红只要能表现的出色一点,整个草原,就没有好日子过。再说我又给她出了那主意,蒙古人只要信了我的话,真搞起什么一人一票选大汗来,到时候就有的热闹了。”
永寿在他额头上一戳“一肚子坏心眼,你别说他们了,咱家,我估计很快就有的热闹了。我听二妹说,跟你一起被困的,是武定侯家的九小姐。就是一路上,跟你腻在一起那个吧?虽然我进京时间不长,那个郭家荒唐老九的事,也听说过。等她进了门,你这家里有的乱。”
杨承祖颇为愧疚,拉着永寿的手,半晌无语,最后只说了一句“秀嫦,对不住。”
朱秀嫦轻轻的甩掉了鞋,主动靠进了杨承祖的怀里,任对方的手揽着自己的腰。“怎么样?我比那个荒唐老九好吧?其实她也不差啊,你眼看也二十了,是该找个正妻的时候,否则别人怎么看你?武定侯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贵室,但是好歹也算勋贵,配的起你的身份。郭家的门路不少,将来对你也有好处。我虽然心里欢喜,可是也没办法,谁让我生在帝王家,注定做不了你名正言顺的夫人呢。这次听二妹说,你是为了救她,才差点把自己的性命送掉,我若是还为这点小事吃醋,就成了混人。放心吧,武定侯府那边,我来想办法,保证让他们看的起你。”
等到两日之后,杨承祖这边的伤势总算是有了些起色,随即,嘉靖天子的密使就将他接入皇宫之中,君臣开始了对蒙古方面的计划。
第六百四十二章君臣对(下)
自从北虏困城以来,嘉靖基本没有多少个人时间,就连向张氏以及自己母亲问安的时间都少了。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和大臣商议军情上。像是杨承祖获得的这种单独召见,得算是无上殊荣。
嘉靖见杨承祖的面色还是不怎么好看,颇为关切的将他扶到椅上“大哥,你的身体怎么样?宫里的御医手段高明,不过他们……我不是太信的过。那些大族既然能将手伸到军队里,未必就不能伸到太医院,就连用药,朕现在都不大放心。得让心腹先试过药之后才行,不过朕已经请陶神仙为你做法祈寿,这一关,一定过得去的。”
朝臣对于陶仲文这个方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