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颜氏家训集注-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曦明曰:“汉书公孙弘传:‘弘,甾川薛人。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六
十为博士,免归。武帝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策诏诸儒,弘对为第一,
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元朔中,代薛泽为丞相,封平津侯。’”器案:御览
六一四引应璩答韩文宪书:“昔公孙弘皓首入学。”〔一一〕勤读书抄无“语”
字。赵曦明曰:“汉书朱云传:‘云,字游,鲁人。少时通轻侠,年四十乃变
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当世高之。’”
〔一二〕“受”,各本俱作“授”,抱经堂本校定作“受”;案:勤读书抄、类
说正作“受”,今从之。赵曦明曰:“晋书皇甫谧传:‘谧,字士安,安定朝
那人。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所,后叔母任氏,对之流涕;乃感激,就
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
生。’”器案:齐民要术三引崔寔四民月令:“冬十一月,命幼童入小学,读
孝经、论语、篇、章。”汉书匡衡传:“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先究
其意。”是孝经、论语,汉时为初学必读之书;士安年二十始受孝经、论语,
盖魏、晋时犹仍沿袭汉制云。
〔一三〕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迟,晚
也。”〔一四〕卢文弨曰:“书周官:‘不学墙面。’”器案:论语阳货篇:“人
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通鉴五十汉安帝六年诏康等曰:
“面墙术学,不识臧否。”胡三省注曰:“尚书曰:‘弗学墙面。’言正墙面而
立,无所见。”〔一五〕卢文弨曰:“说苑建本篇:‘师旷曰:“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
与昧行乎?”’”器案:艺文类聚八0引尚书大传:“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
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
孰与昧行?’公曰:‘善。’”说苑即本尚书大传。文选古诗:“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六〕抱朴子外篇勖学:“若乃
绝伦之器,盛年有故,虽失之于旸谷,而收之于虞渊;方知良田之晚播,愈
于卒岁之荒芜也。日烛之喻,斯言当矣。”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
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一〕,上明天时,下该人事〔二〕,用此致卿相者多矣
〔三〕。末俗〔四〕已来不复尔〔五〕,空守章句〔六〕,但诵师言,施之世
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七〕为贵,不肯专儒〔八〕。梁
朝皇孙以下,总丱〔九〕之年,必先入学〔一0〕,观其志尚,出身〔一一〕
已后,便从文史〔一二〕,略无卒业者〔一三〕。冠冕〔一四〕为此者,则有
何胤〔一五〕、刘瓛〔一六〕、明山宾〔一七〕、周舍〔一八〕、朱异〔一九〕、
周弘正〔二0〕、贺琛〔二一〕、贺革、〔二二〕萧子政〔二三〕、刘绦〔二四〕
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二五〕、张伟〔二六〕、刘芳〔二
七〕,邺下又见邢子才〔二八〕:此四儒者〔二九〕,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
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三0〕,
相与专固〔三一〕,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三二〕,或无要
会〔三三〕。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四〕三纸,未有驴字。”使汝
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三五〕。”今勤无益之事,
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三六〕,常使
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三七〕;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三八〕,燕寝
讲堂〔三九〕,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四0〕,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
水〔四一〕。当博览机要〔四二〕,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闲焉〔四三〕。
〔一〕赵曦明曰:“弘,大之也。”器案:汉有通经致用之说,谓治一
经必得一经之用也。如平当以禹贡治河(见汉书本传),夏侯胜以洪范察变
(见汉书本传),董仲舒以春秋决狱,(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有公羊董仲舒治狱
十六篇,后汉书应劭传:“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王式以三百
五篇当谏书(见汉书儒林传),皆其例证。论语卫灵公篇:“子曰:‘人能弘
道,非道弘人。’”集解:“王肃曰:‘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随小,故不能弘
人。’”〔二〕黄叔琳曰:“兼此八字,方不媿为穷经之儒。”〔三〕卢文弨曰:
“事皆具汉书儒林传。”〔四〕汉书朱博传:“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
之材不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末俗谓末世之风俗也。
〔五〕卢文弨曰:“‘尔’字疑当重。”刘盼遂曰:“按:六朝人率以尔
作如此用,如世说新语品藻篇:‘外人论殊不尔。’又云:‘身意正尔。’任诞
篇云:‘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又云:‘温往卫许亦尔。’宋书孔兴宗传云:
‘卿不得尔。’水经注三十三:‘今则不能尔。’此皆以尔作如此用之成例矣。
卢氏不悉当时文法,故有此失。”〔六〕黄叔琳曰:“俗儒之学,古人所訾;
若今人中有此,吾当低头拜之矣。”纪昀曰:“先生固词宗也,奈何轻量天下
士!”〔七〕器案:本书有涉务篇,涉字义同。汉书贾山传:“涉猎书记。”师
古曰:“言若涉水猎兽,不专精也。”桂馥札朴三曰:“汉时书少,学者皆能
专精。晋、宋以后,四部之书,卷袟千万,遂有涉猎之学。南齐书柳世隆传:
‘世隆性爱涉猎,启太祖借秘阁书,上给二千卷。’”〔八〕宋本此句作“不
肯专于经业”,原注:“一本作‘专儒’。”赵曦明曰:“儒者,专治经也,宋
本作‘不肯专于经业’,疑是后人所改。”刘盼遂引吴承仕曰:“魏、晋以来,
清谈始兴,故多以玄儒相对,齐、梁闲又分文史玄儒四科,是专目治经者为
儒也。”器案: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着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颜氏所
谓专儒,即仲任之所谓儒生,以其仅能说一经,非鸿儒之比,故谓之专儒。
文心雕龙才略篇:“仲舒专儒,子长纯史。”〔九〕卢文弨曰:“诗齐风甫田: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传:‘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稚也。’”〔一0〕
钱大昕曰:“梁书武帝纪:‘天监九年三月乙未诏曰:王子从学,着自礼经,
贵游咸在,实惟前诰,所以式广义方,克隆教道。今成均大启,元良齿让,
自兹以降,并宜肄业。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从师者,可令入学。’”〔一
一〕汉书酷吏郅都传:“常称日己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文选
祢正平鹦鹉赋:“臣出身而事主。”出身,谓出仕则致身于君。
〔一二〕“便从文史”,宋本作“使从文吏”,罗本、傅本、颜本、程本、
胡本、何本、朱本、文津本、鲍本、汗青簃本“史”作“吏”。卢文弨曰:“汉
书东方朔传:‘三冬文史足用。’史谓史书也;但此亦兼文章三史而言,旧本
作‘吏’字,非。”唐晏悯庵随笔上:“卢抱经校颜氏家训,最称善本;然亦
有不足者。如勉学篇:‘出身以后,使从文吏。’此言梁朝贵游子弟,多不向
学,故云:‘总丱之年,必先入学,出身已后,便从文吏,略无卒业者。’其
文义甚明。而卢氏改为‘文史’,而引汉书东方朔传‘文史足用’为注,失
本义矣。”案:唐说是,此文当从各本作“便从文吏”。
〔一三〕三国志魏书牵招传:“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后隐为车
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一四〕文选奏弹王源:“衣冠之族。”李善注
引袁子正书曰:“古者,命士已上,皆有冠冕,故谓之冠族。”〔一五〕赵曦
明曰:“梁书处士传:‘何胤,字子季,点之弟也。师事沛国刘瓛,受易及礼
记、毛诗;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辞职,居若邪山云门寺。世
号点为大山,子季为小山,亦曰东山。注周易十卷,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
义十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一六〕抱经堂本“瓛”误
“巘”。赵曦明曰:“已见一卷。”〔一七〕赵曦明曰:“梁书本传:‘明山宾,
字孝若,平原鬲人。七岁,能言玄理;十三,博通经传。梁台建,置五经博
士,山宾首膺其选,东宫新置学士,又以山宾居之。俄兼国子祭酒。累居学
官,甚有训导之益。所着吉礼仪注二百二十四卷,礼仪二十卷,孝经丧礼服
义十五卷。’”〔一八〕赵曦明曰:“梁书本传:‘周舍,字升逸,汝南安成人。
博学多通,尤精义理。高祖即位,博求异能之士,范云言之于高祖,召拜尚
书祠部郎。居职屡徙,而常留省内,国史诏诰,仪体法律,军旅谟谋,皆兼
掌之。预机密者二十余年,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尤叹服之。’”〔一九〕
赵曦明曰:“梁书本传:‘朱异,字彦和,吴郡钱唐人。遍治五经,尤明礼、
易,涉猎文史,兼通杂艺,博弈书算,皆其所长。有诏求异能之士,明山宾
表荐之。高祖召见,使说孝经、周易义,谓左右曰:“朱异实异。”周舍卒,
异代掌机谋,方镇改换,朝仪国典,诏诰敕书,并兼掌之。每四方表疏,当
局部领,咨询详断,填委于前,顷刻之间,诸事便了。所撰礼、易讲疏,及
仪注、文集百余篇,乱中多亡逸。’”〔二0〕赵曦明曰:“陈书本传:‘周思
行,汝南安成人。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叔父舍所养。十岁,通老子、
周易。起家梁太学博士,累迁国子博士。时于城西立士林馆,弘正居以讲授,
听者倾朝野焉。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学名僧,莫不请质疑滞。所着周
易讲疏、论语疏、庄子、老子疏、孝经疏及集行于世。’”〔二一〕赵曦明曰:
“梁书本传:‘贺琛,字国宝,会稽山阴人。伯父谄渚担晃疟阃
义理,尤精三礼。为通事舍人,累迁,皆参礼仪事。所撰三礼讲疏、五经滞
义及诸仪法,凡百余篇。’”〔二二〕赵曦明曰:“梁书儒林传:‘贺痈铮
字文明。少通三礼,及长,遍治孝经、论语、毛诗、左传。湘东王于州置学,
以革领儒林祭酒,讲三礼,荆、楚衣冠,听者甚众。’”〔二三〕赵曦明曰:“隋
书经籍志:‘周易义疏十四卷,系辞义疏三卷,古今篆隶杂字体一卷。’注:
‘梁都官尚书萧子政撰。’”〔二四〕赵曦明曰:“已见二卷。”〔二五〕赵曦明
曰:“魏书本传:‘崔浩,字伯渊,清河人。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
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
洪范五行,善之,因命浩筮吉凶,参观天文,考定疑惑。浩综核天人之际,
举其纲纪,诸所处决,多有应验。恒与军国大谋,甚为宠密。’”〔二六〕赵
曦明曰:“魏书儒林传:‘张伟,字仲业,小名翠螭,太原中都人。学通诸经,
讲授乡里,受业常数百人,儒谨泛纳,勤于教训,虽有顽固,问至数十,伟
告喻殷勤,曾无愠色。常依附经典,教以孝悌;门人感其仁化,事之如父。’”
〔二七〕赵曦明曰:“魏书本传:‘刘芳,字伯文,彭城人。聪敏过人,笃志
坟典,昼则佣书以自资给,夜则诵读,终夕不寝。为中书侍郎,授皇太子经,
迁太子庶子,兼员外散骑常侍。从驾洛阳,自在路及旋师,恒侍坐讲读。芳
才思深敏,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辨析无疑;于是
礼遇日隆,赏赉优渥。撰诸儒所注周官、仪礼、尚书、公羊、谷梁、国语音、
后汉书音、毛诗笺音义证、周官、仪礼、礼记义证等书。’”〔二八〕赵曦明
曰:“北齐书邢邵传:‘邵字子才,河间啵恕J辏隳苁粑摹I僭诼逖簦
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
五日,略能遍记之,复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
遗忘。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孝昌初,与黄门侍郎李
琰之对典朝仪。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出,
京都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旨要,吉凶
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