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余人。1948年3至8月,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9至11月,参加辽沈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首克义县,主攻锦州,会战辽西,围歼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此役,第3纵队共歼国民党军3。9万余人,俘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纵队在辽宁省锦州,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韩先楚任军长,罗舜初任政治委员,沙克任副军长,刘西元任副政治委员,卓雄任政治部主任,周辉任后勤部部长。原辖第7师改称第118师,邓岳任师长,李伯秋任政治委员第8师改称第119师,宁贤文任师长,刘光涛任政治委员;第9师改称第120师,郑大林任师长,李改任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1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3师,管松涛任师长,马毅之任副政治委员(政委未任命)。全军共5。9万余人。12月至1949年1月,先遣部队进至河北香河地区参加平津战役。先攻占北平(今北京)南苑机场,后与兄弟部队共同完成包围、分割北平国民党军的任务。2月,第40军由北平向华中、华南进军,3月,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罗舜初任军长(后由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兼),卓雄任政治委员(后袁升平),蔡正国任副军长,何振亚任参谋长(后宁贤文),李伯秋任政治部主任。5月,与第43军一起参加汉浔间渡江作战,解放华中重镇武汉等10余个市县。6月,第153师调归武汉警备司令部建制。7月,参加湘赣战役。9至10月,参加衡宝战役,担任中路军正面突击任务,与兄弟部队共同歼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主力第7军军部及4个精锐师。 11至12月,在第四野战军直接指挥下参加广西战役,连续追击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21昼夜,全歼其第125军。尔后,集结于钦州、防城、合浦地区。12月底,转隶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领导。1950年3至5月初,参加海南岛登陆战役,该军先以第118师第352团第1营首批偷渡成功,后以组织加强团正面偷渡及军主力强渡成功,最后与第43军、琼崖纵队等部一起乘胜追击,解放了海南岛。此役,第40军共歼国民党军第3舰队中将司令王恩华以下官兵1。4万余人。 1950年6至7月,奉命进至辽宁安东(令丹东)地区,调归东北军区建制。解放战争时期,第40军涌现出“登陆先锋营”等战斗集体及“全面功臣”赵兴元、独胆英雄陈树棠等一批英模人物。
1950年10月19日,第40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作战,参加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阵地反击作战,以及西海岸反登陆作战准备。在第一次战役中,在云山以南、两水洞、温井、温井以东、古场等地连战皆捷,打胜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受到了彭德怀等志愿军领导人通令嘉奖,毛泽东主席也从国内致电祝贺。在第二次战役中,第4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一道收复了朝鲜首都平壤,而后又截歼逃敌,并收复了镇南浦、铁原、新溪等重要城镇,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战斗中涌现出王学凤、刘维汉、支全胜、王庆琳、孔繁玉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1953年7月,第40军从朝鲜回国。
四十一、第41 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胶东地区创建的几支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1937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等以坚持昆嵛山斗争的红军游击队为骨干,在山东文登县天福山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1938年9月,第3军与掖县抗日游击第3支队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高锦纯任司令员,宋澄任政治委员,吴克华任副司令员,下辖6个团,共7000余人(12月,归山东纵队建制)。1939年秋,第5支队整编为第13、第15团,又以黄县、掖县地方武装组成第14团。1940年9月,第5支队改称第5旅,吴克华任旅长,高锦纯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新第5支队,下辖第1、第2、第3团。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新第5支队整编为第16、第17团,与第5旅同归胶东军区领导。1943年3月,胶东军区部队整编,取消第5旅番号,军区直辖第13、第14、第16团;第15、第17团分别编入各军分区。1945年9月,胶东军区部队在对敌大反攻中扩编为山东解放军第5、第6师和警备第3、第4旅。194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东北发展,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部署,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吴克华,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副主任欧阳文率领山东解放军第6师、第5师一部及部分独立团,共1万余人(胶东军区其余部队后来发展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分批从海路挺进东北, 11月进至辽宁安东(今丹东)、庄河、营口等地区,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纵队(辖第1、第2支队, 12月支队改称旅)和第3纵队(辖第4、第5旅),归东北人民自治军辽东军区领导,担负剿匪、扩军和开辟根据地等任务。
1946年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第3纵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吴克华任司令员,彭嘉庆任政治委员,胡奇才任副司令员,欧阳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蔡正国任参谋长,下辖由第2纵队第1旅改编的第10旅;由第2纵队第2旅改编的第11旅;由第3纵队改编的第12旅,全纵队共2。3万余人,属辽东(南满)军区领导。第4纵队成立后,参加3次保卫本溪作战。5月,发起鞍海战役,攻克鞍山、海城,歼国民党军第60军第184师大部,并迫使其师长潘朔端率师部及第552团起义。7月,旅改称师。 10至11月,进行新开岭战役,全歼国民党军嫡系、美式机械化装备的第52军第25师8900余人,首创东北民主联军在一次战役中歼敌1个整师的最佳战果,荣获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电令嘉奖。延安《解放日报》于11月5日发表题为《第二十五师的毁灭》的社论,予以祝贺。12月至1947年4月,与第3纵队一起参加四保临江战役,击退国民党军数次进犯,保卫了临江、长白山根据地。5月至1948年初,参加东北夏季、秋季、冬季3次攻势作战,攻克梅河口、辽阳、鞍山、营口等地。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纵队,属东北野战军领导。3至8月,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提高了军事、政治素质。9至11月,参加辽沈战役,与第11纵队等部一起担负扼守山海关通向锦州的交通要隘塔山、白台山阵地,阻击由锦西向锦州增援的国民党军“东进兵团”的作战任务。经6昼夜艰苦卓绝的战斗,击退了有海、空军配合的国民党军9个师的轮番进攻,歼敌6000余人,保证了锦州战役的胜利。战后,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荣获“塔山英雄团”、第10师第28团荣获“守备英雄团”、第12师第36团荣获“白台山英雄团”、纵队炮兵团荣获“威震敌胆炮团”的光荣称号。有20名指战员荣获“毛泽东奖章”。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4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归东北野战军建制。吴克华任军长,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胡奇才任副军长,欧阳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福泽任参谋长,赵仲山任后勤部部长。所辖第10师改称第121师,蔡正国任师长,李丙令任政洽委员;第11师改称第122师,田维扬任师长,吴保山任政治委员;第12师改称第123师,江燮元任师长,张秀川任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2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步兵第154师,左叶任师长,曹传赞任政治委员。全军共计6。4万余人。12月,第41军参加平津战役,配合华北野战军攻克康庄、怀来、张家口等县市,切断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西退绥远(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 之道路。1949年1月,参加包围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北平后,担负北平市的警备任务。同时,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的第104军第309师。3月25日,第41军第121师第361团、第122师第364团、第123师第367团及军炮兵团等部队,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检阅。4月,由华北向华中、华南进军。5月,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建制。同月,于河南新乡改编国民党军第40军2万余人。8月,该军改归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9至10月,参加进军华南的中路军,在衡宝战役中,担负正面突击任务,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俘第7军副军长凌云上。 11至12月,参加广西战役,先后攻克全州、兴安、桂林、灵川、荔浦、蒙山等县市,歼国民党军8600余人,俘第3兵团副司令宫兼第7军军长李本一。
1950年1月,第154师调归广西军区建制。2月,该军又改归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建制。奉命由广西容县地区开赴广东省淡水、高要、惠阳、黄岗等地执行剿匪作战任务,并先后解放了南澳岛、南鹏岛。1951年1月,进驻潮汕地区执行保卫海防的任务。1953年7月,第41军第122师参加了闽南沿海屏障东山岛保卫战,粉碎了国民党当局“拉开反攻大陆的序幕”的梦想,在保卫祖国海防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从东北转战两广,经历主要战役、战斗440余次,解放县以上城市30余座,涌现出“塔山英雄团”等英雄部队和鲍仁川、程远茂等一批英模人物。
四十二、第42 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山海关内几个解放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
1945年9至10月,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东北发展,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部署,陕甘宁边区、晋察冀、华中和山东等解放区抽调部分部队和干部进至东北辽东地区。这些部队在辽东军区领导下,参加了创建与保卫辽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配合主力部队参加四保临江战役和东北夏季、秋季攻势作战,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有的组建成各地警卫团、保安团等部队。1946年5月,以辽南军区警卫营、庄河保安团、安东军区保安1团、辽宁军分区警卫1团和延安炮校调进的一部分干部合编组建辽东军区独立第1师;8月,以通化支队、靖宇支队、山东和华中挺进东北部队一部合编组建独立第2师;1947年11月,以安东保安司令部、辽宁军区第3分区基干1团、第4分区独立1团、安东保安第3团合编组建独立第3师。12月至1948年3月,3个独立师参加东北冬季攻势作战,破袭国民党军交通运输线,并配合主力部队攻克辽阳、鞍山等城市,独立第1师还攻克重要海港营口。3月31日,在辽阳地区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第5纵队,万毅任司令员,刘兴元任政治委员,吴瑞林任副司令员,唐凯任副政治委员。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该纵队下辖之第13、第14、第15师。全纵队3。6万余人。9至10月间,第5纵队参加辽沈战役,先在彰武东南及西南地区阻击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西援锦州,尔后协同兄弟部队围歼廖兵团于黑山以东地区,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俘新编第1军中将军长文小山。
194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5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万毅任军长,刘兴元任政治委员,吴瑞林任副军长,唐凯任副政治委员,参谋长廖仲符,郭成柱任政治部主任,陈挽澜任后勤部部长。所辖第13师改称第124师,徐国夫任代师长,李辉任政治委员;第14师改称第125师,彭龙飞任师长,丁国钰任政治委员;第15师改称第126师,王振祥任师长,何善远任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独立第9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5师,廖仲符任师长,钟民任政治委员。全军4。7万余人,隶属东北野战军。 11月至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首先攻克昌平、沙河,切断了国民党军西逃要道,继而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攻占国民党军供应基地丰台,同兄弟部队一道完成对北平( 今北京)的包围。4月,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建制。4至5月,配属第13兵团参加安新战役,全歼国民党军安阳守军。6月,军部及第125、第126、第155师进到豫西和豫东南地区剿匪;第124师在洛阳整训。8月至1950年1月,军部及第125、第126师继续在原地区剿匪;第124、第155师奉命参加鄂西战役,尔后在第二野战军指挥下进入川东作战,完成任务后,第124师归建,第155师拨归中南军区运输司令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