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流行理论:蝴蝶效应+木桶原理 |
|
当前状态:全本 | |
书籍作者:未知 | |
更新时间:2019-07-30 | |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 |
关注次数:12 文件大小:62K | |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
内容简介

气温只要有1℃的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很大改变,这种由于气温的变化造成的连锁反应,我们称之为“一度”效应。“一度效应”中最为敏感的是电力消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一项调查,气温从33℃升至34℃,用电量增加156万千瓦时。2003年夏天我国持续高温,空调与冰箱的旺销,人们用电量普遍增加,中国杭州、武汉、南京等几个城市也出现了缺电现象,一些城市不得不停止工业用电以保障市民的生活用电。家电商品中受天气影响最大的是空调器。在日本,夏天气温每差一度,销售量可上下浮动30万台。1993年的“冷夏”致使全行业库存增至224万台,商家不惜忍痛甩卖。对于生产商而言,如果不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就无法掌握市场的前景,只能盲目决策。因此,对企业决策者来说,提高企业承受气候风险的能力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大量的研究表明,超过29℃雪糕比冰淇凌好卖,超过31℃碳酸饮料比雪糕好卖。对以上情形,气象环境专家认为:流通业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因为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超市、便民店的客流量直接受天气影响,于是店主们在销售活动中也开始注意充分利用天气预报信息。日本一家著名的食品超市1996年春在两个城市的20家分店引入了天气预报参与经营的方式,每天早上8时,本部将当天天气预报传给两地的20家分店,经理们便以每6小时的气温、降水概率等数据为依据制定当天的营业方针,后来又增加了未来一周天气预报,进货量与销量更加接近,闭店前剩余商品的废弃损失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