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掖幽且院笠苍倜挥屑耍路鹫飧鋈司拖袷遣淮嬖谝话悖永炊济挥谐鱿止谎芸欤蠹叶悸叫耐橇苏饧虑椋裁蝗嗽偬峒按耸隆�

不过,中华军的高层之中,还是有几个人知道这个年轻女子的去处,而项玉也一直没有忘记她,他能感受到顾惜缘对自己的好感,不然的话她就不会这么轻易的接受这项任务。

打前的一队中华军士兵打扮的人走过之后,从船上下来了几个身穿奇装异服的异域人士,这几个人身材不高,面相深邃,皮肤黝黑,身穿金丝边打底的丝绸长衣,头顶上戴着一顶白帽带一颗宝珠的大檐帽,为首的一人看起来十分年轻,大约二十七八,他走下船舷,四下看了一眼,对着几个手下低声细语,似乎在交代什么,而这人的眼光则不时的瞟过走在前面的顾惜缘的身上,眼神充满了贪欲。

一行人没有过多的耽搁,很快就被带到了城中的知府大宅,项玉这个时候已经在门口准备迎接客人了,本来他是不需要来的,因为对方的人员的级别并不需要他来亲自接见,但是他并不是冲着对方的使臣而来的,而是专门为了顾惜缘而来。

“将军,他们到了!”一旁的侍卫小声的说道,项玉点了点头,他也看到了一行人的身影。

“来宾到,奏乐!”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军乐队立即开始了演奏。

这是一个大型的混合乐队,一般是用于外交场合迎接来宾的,战时也可以拉倒战场上去鼓舞士气,这是项玉跟英国人学来的,当然了,早期的清军之中也有相似的军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二章印度来客

几名异域的使者吓了一跳,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自然也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意思,不过走在前面的顾惜缘这个时候却笑了,她远远的跟项玉对视一眼,眼中竟噙满了泪水,似乎是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这个场合之下,她可能当众出丑,于是连忙将头撇过去,不让别人注意到她。

顾惜缘这个时候还是身穿的是中华军的军官制服,再加上她身后的异域使者实在是太惹眼,所以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她这边的异样,而是对这十几名异域人士指指点点的议论起来了。

“莫卧儿使臣奥格杜萨前来觐见!”一旁的官员大声喊道。

接着,十几名使臣一起躬身施礼,以表达他们对中华帝国统治者的尊敬,项玉笑着说道:“各位使臣远道而来,风尘仆仆,我已设下宴席款待诸位,诸位请进!”

莫卧儿是印度半岛上的一个大的帝国,他是由蒙古人的后裔建立的国家,不过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蒙古人早已融入了南亚次大陆的人种之中,就连宗教也被******教给驯化了,因此,莫卧儿其实是一个******教国家。

此时的帝国刚刚经历了上层的变动,新国王奥朗则布将其父亲沙贾汗拘禁并且夺取了他的权力,宣布继承了国家的统治权,这个使得莫卧儿动乱了一阵时间,但是随着奥朗则布的统制日趋稳定,他又开始了他的先辈们走过的路程,那就是对外扩张。

印度半岛的北边。包括阿富汗都已经成为了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向东则是连绵的高山和准葛尔国。而清军这个时候也已经占据了西藏,因此奥朗则布就将目光投向了半岛的中南部,准备向这里进军。

但是这个时候,欧洲人进入印度半岛已经超过五十年的时间了,先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后有英国人和荷兰人,都在印度半岛的南部建立了自己的据点,当地的经济也因此兴盛起来。这就形成了几个比较强大的城市国家。

莫卧儿人是蒙古人的后裔,骑兵比较厉害,但是攻城战实在是不行,而这些城市国家又跟欧洲国家有经贸上的来往,自然也会从洋人的手中购置一批军火,这样一来奥朗则布就更加难以攻下这些城市了。

但是莫卧儿国在沙贾汗的时候,耗巨资修建了著名的泰姬陵,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钱,于是他就对这些富饶的城邦更加充满兴趣,誓要拿下这些城市。

项玉在之前跟英国的来访舰队指挥官海登的交谈之中。曾经明确的告诉了他,印度是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将来将会是中华帝国的领地,不容任何人插手,这让后者感到十分的尴尬和无奈。

不过项玉的这话确实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对于印度半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其优良的土地资源早有野心,想要占为己有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这个时候中华军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自己的兵力不足,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不足以支持帝国跨海远征,因为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印度南部的很多城市都有很强的军事实力,想要一蹴而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项玉这个时候于是想到了印度北边的莫卧儿王国,既然他们有意南征,那自己就在中间添把火,让他们互相去狗咬狗去,等到他们打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中华军这边也该能够腾出手来收拾残局了,而且自己这个时候不仅可以置身事外,还能够向交战的双方出售武器,换取大量的物资和金钱,就连项玉之前想要的阿拉伯战马,也不是不可能得到的。

莫卧儿人地处印度北方,想要从中国内陆绕道过去的话,不仅形成十分艰巨,而且沿途还都是清朝的统战区,中华帝国的出使人员将会有生命的危险,而走海路则相对而言要好的多,从路程上来看,也要近许多,而且海上航行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速度也要更快一些。

但是中华军内部还从来没有过人到达过印度洋,更比说出使更远的莫卧儿王国了,而就在这个时候,顾惜缘自告奋勇,表示她之前曾经到过印度的果阿一带,在当地有熟人,能够带她去莫卧儿。

项玉一开始是不相信她的,毕竟在古代这样的远海航行是十分危险的,而顾惜缘这个时候也才刚刚16岁,怎么可能之前到过印度?不过当顾惜缘随口说出果阿的一些地标建筑,城市的规模及位置之后,项玉不得不相信她了。

只是这一趟行程并不像是跑海路一样一个来回就行,中华军的使臣将要深入到内陆地带,甚至还要跟当地各个部族的人士接触,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且危险的任务,项玉并不希望顾惜缘自己去冒险,就这样跟在自己的身边就好了,绝对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但是顾惜缘却铁了心,一定要去,不得已,项玉只好同意,并且给她安排了五十名精锐的士兵陪同,这才稍稍安心一些。

顾惜缘一行人从马尼拉出发之后,从马六甲海峡出海,抵达了印度洋,在安达曼群岛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向西航行,终于在四个月之后抵达了印度的果阿,一行人在这里停留了十天,备足了各项物品并且寻找了一位向导,在这位向导的带领之下向着北边的莫卧儿王国前进。

这个时候,莫卧儿因为一直对外战争,并且国内的苛捐杂税十分严重,比如对非******征收人头税,使得印度半岛的南部的城市都将它视为洪水猛兽,加以戒备和防范,双方之间的往来几乎是停滞的,因此,顾惜缘一行人在别人的眼中就好像是去送死一般,而且沿途的土匪流寇也都给队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个时候要不是项玉派来的这五十名士兵的拼死保护,说不定队伍早已经消失在边境上的那个旮旯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六三章莫卧儿使者

从果阿抵达莫卧儿王国,路上的行程差不多接近一千多公里,但是队伍实际上走过的距离绝对不止这么远,因为这个时候莫卧儿经常出兵南下,很多道路都有战事,使得众人的生命受到乱军的威胁,从而不得不被迫改到,因此等到众人抵达了莫卧儿的首都德里的时候,距离他们出发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奥朗则布对这些从东方来的使者十分感兴趣,他这些天一直在筹划着如何对德干地区用兵,这里的几个城邦的军事实力比较强,但是财富也令他垂涎,苦于手中没有犀利的武器,特别是像城邦里面守军使用的那种凶猛的火炮,他的军队不仅将伤亡惨重,而且根本就攻不破这样的城邦。

而听说中华帝国手中有犀利的火炮可以提供给他,奥朗则布立刻就来了兴趣,顾惜缘也按照项玉之前的计划,将一些商谈贸易建立外交等条件提了出来,而且表示,为了照顾莫卧儿帝国,考虑到其缺乏足够的海上运力,中华帝国将会承担火炮和其他武器的运输任务,但是相应的,莫卧儿帝国将给予一个开放性的港口给中华军,用以停靠和装卸,这个港口就是加尔各答。

其实,这是项玉预先埋下来的一个伏笔,只要奥朗则布答应了中华军的这个条件,那么日后中华军就能够从海上直接登陆加尔各答,利用双方协商上的漏洞,夺取这座港口城市的控制权,再进一步的进攻整个印度半岛。

奥朗则布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是自己找到了途径去统一整个印度。因此心情十分高兴。不仅给与了顾惜缘他们很高的礼遇,而且还派遣了自己的小儿子奥格杜萨前来回访,顺便也来见一见中华帝国的皇帝,然后在实地考察一下他们需要购买的火炮和其他的武器。

就在奥格杜萨在泉州中华军中考察的时候,项玉却带着顾惜缘出了海。

两人来到一处不知名的小岛上散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过了快两年的时间,顾惜缘比两之前长得更出落了。加上这一番历练之后,整个人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气质,都说女大十八变,不过两年的时间就有这样的变化,确实让项玉感到十分吃惊。

小岛不大,上面也没有其他人居住,以前还有一些渔民在上面修建的避险场所,这个时候随着清军的禁海令的实施,这里的渔民都被强制的迁走了。

两人许久未见,各自有很多话要对对方诉说。因此边走边聊,一连在这小岛上转了四五圈都还不知晓。

莫卧儿的王子在泉州待了两天之后。就被送去了基隆,泉州这边毕竟是属于前线,而且中华军在这边主要都是作战部队,也没有什么工业设施和新装备给他们看,将他们带到基隆去自然会有专门的人来跟他们协商这装备购买的事情。

而顾惜缘这一次却留在了项玉的身边,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正式公布,不过所有的人都已经心里明白,因此对顾惜缘也十分客气。

在巩固了泉州和漳州这两地之后,中华军一边开始进行战后的重建工作,一边将下一个目标制定出来,清军目前在永春州还驻扎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这支军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因为永春州的独特地势,使得其驻军对泉州甚至是厦门的威胁都比较大,这样一来,中华军就算是不全部占领永春,也要拿下它的州府。

项玉将这个作战任务交给了赵登明和他的吕宋军,这样的山地作战对他们来说正是用武之地,因此是不二人选。

赵登明由于在之前的作战之后表现出色,尤其是在进攻清军大营的时候沉着冷静的指挥,和最后时候的那一记回马枪,直接就化解了清军刚刚建立起来的防线,减少了中华军这边的极大损失,因此被项玉授予中校军衔,这一晋升的速度迅速,直接跳了两级,也惹来不少人的眼红,因此,对于赵登明来说,永春之战,也是他的一次正名之战。

漳州府和泉州府这两地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州府内的百姓大量外逃,再加上清廷最新的严苛禁海令,使得各地的村落里面几乎都是十室九空,就算是漳州和泉州这两座城内的居民,也被清军对中华军的宣传所吓到了,大量的居民向更远的地方逃去,两地加起来本来有将近六十万的人口,这个时候只剩下不到五万人。

不过中华军这边并不着急,这些居民虽然暂时离开了,但是却并没有跑很远,一般都是躲在附近的一些地方观望形势,而只要等到局势稳定了下来,并且确认了中华军对原来的居民的态度的时候,这些人相信很快就会重新回来的。

中华军这边的纪律自然是没的说的,除了清廷遗留下来的财物之外,老百姓的东西都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在战事结束后不久,泉州和漳州两城内就有了专门维持治安和稳定的军队开始巡逻了。

城内的居民起初还担惊受怕,害怕他们跟之前的清军一样,会对他们这些城中的老百姓下手,在南明朝廷被清军灭亡的时候,清军在南方可是犯下了滔天罪行,什么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事件,绝对不是单独发生的事情,而是清朝的统治者为了打压南方的反清势力而故意纵容,甚至是在其主要的高级将领的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