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是,增兵较易,增船大难。粟裕掐指一算,为确保战役胜利必须在四、五小时以内有第一梯队15万人左右登陆,并有相当数量的运送第二梯队船只,而现手中所有船只仅够装运4个加强师, 为第一梯队所需的一半,征船造船买船又均需时间。别无良策,再思三思,下决心向军委报告:攻击台湾须进一步准备,此役关系重大,我们对攻台作战如无绝对把握,则不应轻易发起攻击,而宁愿再推迟一些时间。
    就在此时,朝鲜战争于不期间骤然爆发,栗裕绞尽脑汁几易其稿的攻台方案只好无限期束之高阁,老将军临海嗟叹,将未能登陆台湾视为终生的憾事。
    时隔八年,粟裕的一头乌丝,已是黑白参半,他终于又等来了机会,再次编制对台湾实施打击的作战方案。虽然八年前的那一案如今派不上一星半点的用场,但毕竟这是对自己当年未能把胜利之旗帜插上那座岛屿的一种安慰和补偿吧。
    ※      ※      ※      ※      ※
    作战参谋逐点介绍金门敌军目标的方位、性质、防护力和我军准备打击的手段。
    粟裕聚精会神听,一般不插话。偶尔会突然发问,提出几个问题,如:不要讲“估计”、“可能”你能不能肯定回答,胡琏指挥部的确切位置就是这里?能不能再准确一些,金门的补给被切断以后,粮、弹究竟可维持三个月还是四个月?是不是认真计算过,我们到底集中多少火炮,才能对料罗湾实行有效封锁?等等。
    炮战,炮战,双方以炮为剑,隔着大海过招格斗,自然,粟裕最关心的还是双方大炮及炮弹的数量和质量。此时,金门拥有美式155毫米加农炮20门、155毫米榴弹炮96门、105毫米榴弹炮192门,共计308门。我军105毫米以上榴弹炮223门、100毫米以上加农炮73门、100毫米海岸炮4门、130毫米海岸炮19门,共计319门。我方的优势是在福建地区库存炮弹甚多,共达89万,余发,敞开打,足够打半年以上。
    但由于远程火炮较少,中程火炮多,钢筋混凝土工事很少,土木结构野战工事多,在大口径火炮和永备工事方面并不占优。粟裕沉吟良久,用铅笔尖狠狠地敲击桌子几下:下决心再调大炮去,从全国调,立即调,火炮数量不超出金门50%,这仗宁肯推迟……
    粟大将在对台对金用兵问题上,再次表现出超常的谨慎。
    采访中,许多总参老人都说:对台慎言用兵,不似粟总风格,又恰是他的风格。
    ※      ※      ※      ※      ※
    中国共产党人在短短三年内,能够遍扫六合,靖定天下,将曾经不可摇撼的蒋“委员长”席卷而去,请出大陆,成因多多,从纯军事角度看,毛泽东的韬略筹谋是其一,拥有一大批顶尖拔萃的统兵将才是其二。国民党军数量、装备、训练上的优势被共产党军队高出一筹的战略战术相抵销,早已是无争的结论。据说,“委员长”在屡战屡负一败再败之后,曾气得大骂部属无能,发出由衷的感慨:共党人才何其多,我党庸才何其多?科班不如草台,官军不敌绿林,黄埔生打不过土包子,天又奈何!
    群星争辉。格外耀眼夺目的几颗中有一颗叫“粟裕”粟裕自谦:我只是沧海一粟。他的老战友们说:在浩瀚的沧海上若能看见一“粟”那这一“粟”定是闪光的“金米”(红军时期,粟裕化名“金米”。
    解放战争,是粟裕军事才华大放光彩的时期,华东战场无数次生死鏖战,均是由他与陈毅悉心谋划,具体组织实施的。
    军事,是粟裕的终身职业。他像许许多多的专门家一样,精于本行却拙于其他。
    他不擅言辞,从不夸耀自己的过去,也不允许别人吹捧自己,他把在华东三野时两让司令(与陈毅)的美德保持了始终。因此,他在世时,是属于位尊而并不显赫的类型,直到他1984年辞世后,人们对他的赞誉歌颂才如潮而来,悲恸哀悼缅怀的真情,感人至深。人们纪念他敬重他,一是他的品格,二是他的指挥。他的品格高风峻节,他的指挥如诗如画。
    粟裕指挥作战的特点是:不循常规,不拘一格,知险而进,险中求胜。他认为,只要有超出一半胜率的六、七分把握,这仗就可以打,就值得打。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以至稍后的淮海大战,莫不如是。当他摘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之后,人们对他心悦诚服了,始知他走出的“险着”恰恰是事关全局的“妙着”他求险,并非感情上的冲动和直觉上的鲁莽,而是源于对敌我双方实力的精确计算,源于对各种方案反复比较后择取最佳的魄力决心。
    但在对台用兵问题上,一向作风果敢泼辣、决策履险犯难的粟总是否过于谨慎了? 高级将领中也有人窃议:如果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破釜沉舟、举兵攻台,也可能……
    粟裕说:不行!金门失利的教训太深刻。不重视血的教训就要流更多的血。
    又说:中原逐鹿,两军对垒,“有把握”通常可理解为比50%再多一点的能够打赢的可能性。而隔着一片大海作战,六、七分把握绝对不行,八分九分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又说:大海平平,一览无余,未来的攻金攻台之战,是没有多少“巧”可讨的,就是磨盘碾秤舵,硬碰硬。不但要有数倍于敌的火力、数量优势,而且要有足够的船只,保证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船只。还要懂得潮汐、风向、登陆点的选择。
    我们攻坚、野战是行家里手,但越海作战是外行,凭老经验想当然不行,要吃大亏。
    几十万人马上去了,可能一鼓作气一胜到底,也可能上不去,叫人家反下来,那就是无路可退全军覆没。
    拿破仑说过:懂得战争基本规律的人可以做将军。但也懂得战争特殊规律的人才是聪明的将军。
    ※      ※      ※      ※      ※
    粟裕,正是一位不仅着眼于战争的一般规律,而且时时在注意着越海作战特殊性的将军。
    粟裕做指示,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两个字:纪律!
    “这次炮击封锁金门岛作战,是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海军、空军、炮兵参战部队,都由福州军区前方指挥部统一指挥,都要无条件地服从指挥,要打就打,要停就停,令行禁止。不许各行其是擅作主张。”
    “发现特殊情况要及时请示报告,任何人不得贻误。”
    “特别是处理美机、美舰,一定要遵守中央军委的既定作战原则,不出公海作战,不主动攻击美机、美舰,严守自卫。”
    “……”
    粟裕用坚强的理智抑制住欲望的诱惑,附加了诸多的限制词“不”他着眼于炮击金门最大的特殊性: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一场政治仗。
    ※      ※      ※      ※      ※
    瞄准那个海岛的弓弦,正在一厘一毫地绷紧。
    6
    7月21日,台湾海峡暴雨滂沱。
    卅载未遇的一场特大降水福祸参半。
    恶劣天候使得终日在福厦空域穿梭飞巡的台湾侦察机无法出动,为大陆方面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扯起了一道天然屏障。但老天爷的慷慨排泄也把闽江、晋江、九龙江撑破了肚皮,陡然暴涨浊浪滔滔的江水像好不容易才逃出牢笼的一群野牛,咆哮而去,横冲直撞,公路、铁路在它的践踏之下到处塌方,遍体鳞伤;43座桥梁不敌重击,呻吟歪斜,断骨折筋。
    十万火急开赴战区的一支支摩托化炮兵部队在各处受阻。
    ※      ※      ※      ※      ※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从那场下得人心烦躁、险些误了大事的暴雨说起。
    梁树森老人说:炮击金门,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敌手不是国民党也不是美国人,而是龙王爷尿泡胀破了,落下来的一大堆麻烦和困难。
    梁树森,一位牛高马大、耿直爽快的河北同乡。1958年任炮三师三十九团团长,离休前任建阳军分区司令员。冒昧问起梁老高寿,他呵呵笑道:挺好记,炮战那年37正当年。现在(1993年)把那俩阿拉伯数码倒过来就得,刚好73,不中用喽。我又问:梁老,我曾往漳州干休所写信查找过您,不知您……他像一个不会掩饰的诚实的小学生:前后二封,通通收到。对不住,我没回信。三十多年了,现在都什么形势了,还提打炮那段干啥?不过您从北京大老远地来找我,陈芝麻烂谷子事还得说,哪段有用,您自己筛吧。
    1958年7月21日那个雨下得大哟, 昏天黑地,倾锅倾缸。我一件衣服晾在院里忘了收,警卫员以百米冲刺速度去拿,来回就那么几秒钟,浇了个透湿,像刚从池塘里拎出来。大江小河全涨满了,浪头挟着漩涡,在眼前那么打个晃就跑出老远,没了影子,好吓人。而且南方那雨不像咱北方,下得越猛住得越快晴得越早,南方的雨虽说也有忽大忽小的时候,可就是不停,就那么沥沥拉拉下了一个来月,生是把咱部队害惨了。
    那天一大早,我接到紧急通知,立即到厦门去开会。原以为是布置抢险救灾任务呢,到了厦门才知道,马上要打仗。叶飞、刘培善,张翼翔等军区首长都到了会,打仗的目的意义简单一讲,接下来就是按照地图各自找阵地位置。我的团归三十一军统一指挥,阵地在厦门的黄厝,打击目标小金门,最迟24日夜必须就位。
    军情似火,军令如山,我连阵地都顾不上看,下午让三十一军捣鼓个吉普车往回赶。那时部队没有一点作战准备,汽车一多半在封存,油都抽光了,我要不回去,家里非乱套不可。
    我的团驻南安。回南安必经泉州。车到泉州,泉州大桥已被洪水冲垮,只能坐摆渡。那个鸡巴摆渡楞不让上,让我们到下游去找船。我一下火冒三丈,指他鼻子骂:今天你他妈让老子渡也得渡,不让老子渡也得渡,耽误了老子打仗军法处置你!我骂的是难听一点,不讲理,但没法,一切为了战争,胜利是最大的道理。摆渡怕了,乖乖把我渡过去。
    到驻地,天色已暗,根本来不及搞什么“动员”把上级意图扼要向几个团营干部一交待,部队通电般立刻动起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扛枪打仗,责无旁贷,吃喝拉撒睡后勤保障这一摊我全顾不上了,就抓车、炮、弹三项,几小时后,全团出发。
    我们团清一色的苏式122榴弹炮, 一个连4门炮7辆车,全团36门炮百八台车。夜间行军,车灯大开,数里光龙,全速疾进,景象蔚为壮观。每一个人都很豪迈很激情,我也不例外。我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有一份,看着我军由小米加步枪发展到汽车加大炮,并且能亲自指挥一支摩托化炮兵团队打大仗,心里边真有一种不虚此生、没白干一遭军人的感受。当然,还有一种渴望拼搏建功立业的冲动。
    22日凌晨,我们团到达泉州。头一辆车一停,整个车队便一辆接一辆停下来。我的车在中间位置,问前边:为什么不走了,咋回事?前边报告:
    泉州桥还未修复,二十八军100加农炮营已被卡在渡口,过不去。紧接着,炮13团等部跟上来,泉州大街上,挤满了车和炮,排出去十几里地,谁也动弹不得。天渐渐大亮,我的腔子里什么豪迈啦激情啦统统没有了,只剩下呼呼冒烟的肝火。跑到渡口去看,摆渡一次只能渡一门炮或一辆车,四十几分钟往返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24日夜间无论如何不可能进入阵地。最要命的是,那时福建沿海敌特很多,如果给台湾发个报,台湾乘天气转好派飞机来轰炸,庞大的车炮队根本就挪不动窝,也没有地方疏散,结局很可能是还没等我们炮击金门,对方就先下手为强,给我们来个火烧连营700里。能不着急?急得你恨不得揪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甩过河去。
    节骨眼上,28军詹大南军长从后面上来了。早有耳闻詹军长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初次谋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厉。严厉得像个六亲不认的黑包公,那两道倒八字眉和紧抿住的嘴真叫你望而生畏。这样的主官平常生活工作中有时难以让人接受,但战场上绝对需要。战场上最怕那种三脚踢不出个屁来的粘乎肉头干部。没有说话如打雷、令下如刀下的严厉劲,你就甭想镇唬住三军,甭想调度千军万马。詹军长一过来先找负责渡口组织的83师马副师长,碰巧马副师长刚刚有事到别处去了,詹军长就骂街:
    把个渡口搞得乱哄哄的,他人跑到哪里去了?赶快给我去找,再不来老子毙了他!又指着工兵团长的鼻子骂:几小时内你要不把桥给我修好,我就毙了你!别人都远远躲着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