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孺子帝-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一块往外走,王坚火小声道:“房契上面还缺指印吧?”
韩稠眨眨眼睛,“丑兄莫急,明天自有人登门处理此事,丑兄也早点派心腹之人去两地查看一下,还缺什么东西,只管开口,包丑兄满意。”
“如果侯爷送的礼还不能让草民满意,草民的胃口可就比天还大了。”
韩稠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都说丑王最近难打交道,那是因为水涨船高,攀龙之人能被几名商人打动吗?还得是自己亲自出马。
王坚火没有完全满足,出了书房,又向韩稠小声道:“关于选秀,已经够数了吗?”
丑王这是想讨好未来的太后,韩稠心里更踏实了,“只要是丑兄送来的人,肯定入选,五个,怎么样,够吗?”
“一个足矣。”
酒宴结束,王坚火带着两份房契和两份名单回家,挑灯夜看,然后将它们贴身收藏。
加上之前收集的大量证据,足以将洛阳掀个底朝天,王坚火并不在意自己的处境,只担心一件事,皇帝有没有魄力做这件事。
虽然只是一名豪侠,王坚火最清楚不过,皇帝远非无所不能,很多时候,皇帝的顾虑比普通人更多。
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阳
皇帝一行按照最初的路线继续巡狩,从北方转向东海国、齐国,齐国已被分割为临淄国和一郡数县,乱事初平,却已看不出多少兵灾的痕迹,皇帝宣布大赦,重赏平乱将士,调回原地,只留少数人组建水军。
乱军大败,但是参与叛乱的许多海盗以及首恶逃至海上,仍是一个隐患。
大楚原有水军,规模太小,而且分散,韩孺子将各军集中在一起,派任大将,接下来就是一边征兵,一边建造舟船,兵部估计,三年方有小成,想要一举扫平海盗之患,至少也要五年。
韩孺子能等,他已不像最初时那么急迫了,一切都需要时间,最关键的是,大楚早已疲敝多年,急需休养生息。
在群臣的强烈建议下,皇帝没有南下太远,只是临江而望,然后踏上返京之路。
东海王得尝所愿,没有被留在东海国,跟着皇帝一块返京。
谭家人除了王妃以外,则必须留在东海国,接受官府的监督,数名年轻子弟赴北从军,立功恕罪。
对江湖人,韩孺子也不那么急于打击了,他需要制定一个更完善的计划。
洛阳官员出城百里,到河南郡边界恭迎皇帝,排场比上一次还要隆重。
时值夏末,宫中不停地派人送信,催促皇帝快些返京,韩孺子在洛阳只能停留三天。
王坚火不是第一批受到召见的人,直到第三天上午才接到旨意前往行宫。
丑王预感到自己要白忙一场,皇帝还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写好了奏章,通过信使送给皇帝,将一切说得清清楚楚,表示有大量证据留在自己手里,皇帝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交出来。
可皇帝等了这么久才召见他,显然是对如何处理洛阳犹豫不决。
行宫里有一座后花园,皇帝邀请丑王一块赏花,几名太监捧着果酒等物远远跟在后面,不影响两人交谈。
两人闲聊了一会,韩孺子微笑道:“阁下似有心事。”
王坚火已经不抱希望,皇帝经历过晋城之围以后,身上的锐气少了许多,做不成大事,“流民皆已遣送回乡,有一些人可能来不及种粮了,但这都是地方上要解决的问题,草民帮不上忙,草民今日是要向陛下辞行。”
“你要离开洛阳?”
“嗯,四处云游,然后去临淄落脚,那里有草民的一所宅院。”
河南尹韩稠向丑王赠送了两所宅院,一所在京城,一所在临淄,王坚火都已在奏章里写明。
韩孺子笑了两声,知道丑王在点醒自己,带头走进附近的一座亭子里,太监们立刻送上果酒,随后退下。
“事情很难办。”韩孺子开诚布公,他征询过许多人的意见,除了崔腾,都以为洛阳不好治理,抓的人太少,无济于事,抓的人太多,只怕整个大楚的商业运转都会受到巨大影响,至于韩稠,乃是皇帝的长辈,又得王美人的欢心,处置此人尤其要小心。
王坚火无意劝说,点头道:“草民明白,草民只有一事相求。”
“请说。”
“大批流民为了返乡,从商人手中借钱借粮,到了秋后,免不了要卖地、卖人,沦为奴隶,家破人亡不说,对朝廷也没有半点好处。”
“嗯,阁下觉得该怎么办?”
“允许各地百姓从官府借贷,暂度难关。”
“各地官府未必有这么多钱,再有几位河南尹这样的官员,大可接受商人的贿赂,强迫百姓还贷。”
王坚火轻叹一声,“陛下既有难处,就当草民没提过吧。”
“不,这件事总需解决,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王坚火想了一会,摇摇头,“草民尽力而为,或许还能救一些人。”
“流民与阁下非亲非故,阁下尚且要尽力而为,朕乃大楚皇帝,怎敢置身事外?”韩孺子招手,张有才从外面进来,将一份折好的纸放在石桌上。
王坚火得到示意,打开看了一眼,那是一道还没有颁布的圣旨,上面写着皇帝即将返京,感念百姓流离失所的艰辛,只要是返乡归籍的流民,某年月日至某年月日期间的借条,一律上交地方官府,各地再汇集到京城,皇帝将开私库,替百姓偿还。
王坚火看毕,大吃一惊,抬头看向皇帝,这才明白,谨小慎微只是表象,皇帝仍有一颗决绝之心。
“陛下……”惊讶过后,王坚火还是有话要说,“借条可以造假,陛下一开此口,只怕账务成倍上涨,陛下……还得起吗?”
韩孺子微笑道:“所以朕需要阁下收集的名单与证据,来要钱可以,朕绝不赖账,但也要说道说道他们的这些枉法之事。”
王坚火恍然大悟,皇帝这是先将账背到自己身上,然后再吓得商人们不敢要账。
“这是……哪位高人替陛下出的主意?”王坚火怎么也不相信年轻的皇帝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这的确不是韩孺子的功劳,而是乔万夫拟定的计划。
“朕身边自有良臣。”韩孺子含糊道,“阁下觉得可行吗?”
“可能还是会有不怕死的人向陛下要账。”
“只要是正常亏欠,此人又无枉法之事,朕愿意偿还。”
王坚火寻思了一会,“这意味着陛下不会立刻处置洛阳的商人?”
“商人逐利,可是也能沟通有无,多之伤民,缺之更伤民,收其利留其人,以观后效。”
“他们改不了。”
“若是洛阳官员都能像阁下一样清廉公正,商人无贿可行,还改不了吗?”
王坚火听出了皇帝的留用之意,起身离凳,想要跪下谢绝,皇帝示意他坐下,王坚火道:“像草民这样的人,当不得官。”
“朕不强求。”韩孺子还是有些遗憾,“群丑可宥,首恶必除,朕起码要让洛阳商人一时半会不敢再与官员勾结。”
“即便那是宗室子弟?”
韩孺子点头,“但是朕的手段可能不符合阁下的期盼,朕要给河南尹升官。”
王坚火一愣,“升官?”
“河南尹韩稠选秀有功,朕要提拔他为宗正卿,算是升了半级,明日随朕入京,今后前途无量。”
韩稠一家几代在洛阳经营,根深蒂固,先将他从洛阳调离,将会更好收拾一些。
“陛下了解选秀的内幕吗?勋贵之家想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要向河南尹送礼,普通人家不愿攀龙附凤,也得送礼,河南尹争到半数名额,可是一笔大买卖。”
“嘿,河南尹这算是囤积居奇,可他算错了买主,这回必定血本无归。”
王坚火再无疑惑,由失望变成欣喜,又由欣喜变成敬佩,心中甚至生出一股冲动,想要向皇帝宣誓效忠,但他忍住了,他了解自己的性格,终究不愿受到束缚,于是道:“草民还有一计,陛下要听吗?”
“洗耳恭听。”韩孺子微笑道。
丑王早就揣着此计,一直不说,确认皇帝真要做事之后,才肯披露腹心。
王坚火起身拱手,正色道:“草民王坚火,承陛下之恩,监督流民安置,收受两所宅院以及大量财物,证据确凿,甘愿伏法。陛下欲治洛阳,请先从草民起。”
韩孺子轻叹一声,他之前曾在圣旨中斥责过王坚火,目的是帮他行事,看来王坚火是尝到了“甜头”,还想继续下去,令自己从朝堂彻底脱身,重返江湖。
韩孺子叹息,因为他刚刚送走一位不愿留在大楚的人。
“好,如阁下所愿。”
王坚火跪下,真心实意地磕头谢恩。
河南尹韩稠还不知道自己“升官”的消息,见皇帝这次到来不像上次那么冷傲,愿意入住他所安排的行宫,极为高兴,将选中的大量秀女聚在一起,早让画工图描成册,皇帝可以按图索人,也可直接鉴赏。
皇帝在洛阳停留的最后一个早晨,就用来做这件事。
各级官员都被召至行宫里,河南郡的差人抬来整整三大箱画册,韩稠很谨慎,早就找来洛阳城里最有名的媒婆,由她向皇帝讲解各女的特点。
媒婆为此准备了将近一个月,为将某女突出或是隐藏,她收了不少礼物,因此斗志昂扬,准备在皇帝面前一展身手,作为自己一生中保媒拉纤的巅峰之作。
结果她却没有用武之地,只是远远地望见皇帝一眼,一肚子美言活活地憋在肚子里,据说她回家之后大病一场,好多年没再保媒。
与她相比,河南尹韩稠更是倒霉。
当着众多河南郡官员,中司监刘介宣读了几道圣旨,第一道就是将所有选秀女子送回各自家中,皇帝在圣旨中自责,以为晋城之围皆是皇帝一人之过,以至天下震动,官民悬心,万幸得脱,不敢再扰百姓,三年之内,不许选透,十五岁以上的民女,许其嫁人。
皇帝将选秀与晋城之围联系在一起,没人敢吱声,韩稠汗流浃背,很快就发现,这才只是霉运的开始。
第二道圣旨将丑王发配到北疆,罪名是收受贿赂,鉴于王坚火安置流民有功,又肯主动认罪,许其不戴枷锁,家人、财物皆不受牵连。
第三道圣旨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代偿令”,皇帝将流民近几个月写下的所有欠条借据都收归自己手中,韩稠当时却对这一道圣旨最不感兴趣。
第四道圣旨,河南尹韩稠劳苦功高、忠心可嘉,堪为宗室表率,特升任宗正卿,即日随驾进京。
韩稠当场晕倒在地,连“谢恩”的机会都没有。
韩孺子命人抬着韩稠上路,回转京城,经此一行,他明白了许多道理,尤其是杨奉的那句话:
人的一生有两次成熟,第一次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第二次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不能”并非不做,而是更巧妙地做。
韩孺子还有匈奴的大仇未报,云梦泽、东海群盗、西域筑城等诸多隐患也需解决,但他首先得回皇宫,面对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本卷结束)
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宫大势
到了函谷关,离京城已没有多远,皇帝总算是安全返回,随行人员全都松了口气,唯有东海王心里越来越不安,入夜之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
王妃谭氏终于忍受不住,伸手掐住东海王腰侧的一块肉,轻轻用力,冷冷地问:“折腾什么?”
“哎呀,快松手,你明知道……”东海王又痒又痛,那里是他的“命门”,别人不敢触碰,谭氏却是伸手就来,没有一点怜惜之意。
又等了一会,谭氏才松开手,东海王憋笑憋得脸都红了,好在这是夜里,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我是诸侯,是你的夫君……”
谭氏的手又伸过来,东海王急忙改口,“也是你的小跟班,这回行了吧?”
“我问你,半夜不睡觉,翻来覆去地折腾什么?”谭氏可不容易糊弄过去。
“我在想你们谭家。”
“嘿,还有谭家吗?”谭氏转身,背对东海王,京城谭家如今已经变成东海国谭家,只有她一人能够回京,而且自从接受洛阳丑王的帮助之后,江湖地位一落千丈。
“人生起伏原本如此,你这样一个聪明人,连这点也看不透?”
“我又不想出家,看那么透干嘛?”谭氏没好气地说。
东海王将妻子用力扳转身,认真地问:“你们谭家跟晋城邓家有仇吗?”
这句话他藏了好几天,实在找不到线索,只能开口向谭氏询问。
“邓家?新任车骑将军邓粹?”
“对,但他现在不是车骑将军了,已被陛下免职,待罪之身,就等着去西域筑城,没个十年八年回不来。”
谭氏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谭家从前在京城,邓家在晋城,一个是民,一个是官,从来没有过来往,哪来的仇怨?”
“这就怪了,既然跟谭家没有仇怨,邓粹干嘛总盯着冠军侯的事不放?还公开扬言要报仇,找谁报仇?肯定不是陛下……”
谭氏立刻警觉,“回来好几天了,怎么不早对我说?”
“我想先找到原因嘛。”
“邓粹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