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录aitxt

译  序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1967…1970年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马斯洛并不是第一个表述人本心理学思想的心理学家,但由于他对于传统心理学的批评具有相当的深度,由于他的著作使人本心理学的观点更加丰富和清晰,他具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
    马斯洛的著作比较丰富。《动机与人格》一书一般认为是他的奠基作,在这部著作里,他的一些主要思想都已成形,包括影响极大的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关于马斯洛的著作,西方一直有较大争论,我国也开始了初步讨论,但至少有一点是无可争辩的,即它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它的思想火花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在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
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中激起了再创造。
    关于马斯洛,盖格(Henry Geiger)曾说:“必须首先把他看成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位非常刻苦的心理学家,更确切地说,是一位把自己的成长和成熟转变为一种心理学的新思想方法的人。”这段话十分中肯地道出了马斯洛其人其书的一个特点。马斯洛的学说,与他的人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那些人们最为关注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自我实现问题的研究。可以说,马斯洛的心理学,本身就是他自己自我实现的产物。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多种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者参考,对于一般读者,在个人修养,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上也有参考价值。
    此书的翻译由几位朋友合作完成,其分工如下:许金声(第1,
2、3、4.5、6、7、11、12、15、17章,和附录甲、乙);程朝翔(序言、第8,10章、附录丙);刘锋(第9、12、14章);王强(第7章)。
    其中附录甲原为此书1954年版的第17章,在新版中被删掉了。考虑到马斯洛建议愿意深入研究者仍可阅读这一章,我们也认为它有一定价值,因此把它作为附录甲保留在这一中译本中。原来的附录甲和乙,分别调整为乙和丙。
许金声
1987.4.13

前  言
    在这个修订本中,我试图收入最近16年来的所有主要课程。这些课程的份量极大,使全书的宗旨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得到了修正(这一点我在下面会有详细论述),因此,尽管重写的部分并不太多,我也仍然认为这是一次全面的实质性增补和修订。
    本书的初版诞生于1954年。当时,它实质上是试图在已有的传统心理学派的基础上有所建树,并未想要摒弃这些学派或者建立一个与之抗衡的心理学派。它试图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级”层次,来扩展我们对于人格的理解。(我最初想给本书起的书名就是《人性的高境界》)如果要我把本书的宗旨浓缩为一句话,那我就会这样说,除了当时的各种心理学派对人性所做的描述之外,人也还有一种更高的本性,这种本性是似本能的(instinctoid),也就是说,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如果我还可以再说一句的话,那我就要强调人性的高度整体性质,这与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分析——分解——原子论——牛顿式方法是水火不相容的。
    或者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我当然接受并且依赖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现成资料。我也赞成前者的经验主义和实验精神,以及后者对真实面目的揭露,对内心深处的探索;但我却拒绝接受它们制造出来的人的形象。也就是说,本书代表着一种不同的人性观念,一种人的崭新形象。
    我当时认为,这只不过是心理学家族内部的一场争论。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情况恰怡相反。这原来是一种新的zeitgeist'时代精神'的一个局部表现,是一种新型的普遍、完整的人生观。这种新型的人本主义的weltanschauung'世界观'似乎是在用一种面貌全新,前途远大,令人振奋的方式来设想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例如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以及所有的行业,例如法律界,政界,医学界,和所有的社会职能机构,例如家庭,教育,宗教等等。在修订本书时,我本着这种信念,在本书所提出的心理学理论中写进了下述看法;这是一种范围极广的世界观和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的一个侧面,它已经达到了部分的完善,至少已经达到了可以站得住脚的程度,因此,必须予以认真对待。
  这场货真价实的革命(一种人、社舍、自然、科学、终极价值、哲学等的崭新形象)却几乎被知识界的大部分人所完全忽略,特别是被控制着传播媒介,从而能影响有文化的大众和青年的那部分人所完全忽略,(因此,我已经习惯于将它称为“静悄悄的革命”)。
    知识界的许多成员提出了一种以极度的绝望和玩世不恭为特征的观点,这种极度的绝望和玩世不恭有时甚至堕落为腐蚀性极强的恶毒和残酷。事实上,他们拒不承认有可能改善人的本性以及社会,也不承认有可能发现人的内在价值或者对生活产生一种普遍的热爱。
    他们不相信真有什么诚实,仁慈,慷慨,柔情等等,于是便不只是停留在一种合情合理的怀疑主义和不急于下判断的态度上,而是在与被他们嗤之为笨蛋,“童子军”,榆木脑袋,蠢货,空想家或瞎乐哈的人打交道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敌意。这种主动的攻讦,仇视和对感情的践踏远远超出了鄙夷的范围;有时,这似乎是一种义愤填膺的反击,矛头所向是被他们认为在愚弄、坑害和嘲笑他们的一些侮辱性的企图。至于精神分析学家,我想则会认为其中含有一种动力学——对以前的失望和幻灭发泄暴怒和痛恨的动力学。
    这种绝望的支流文化,这种“比您更损”的态度,这种相信弱肉强食和悲观失望,而不相信善意的反道德,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迎头反击,也受到了本书以及本书书目中许多论著所初步提供的资料的迎头反击。尽管仍然必须对肯定人性中“善”的前提十分谨慎(见7,9,ll,16章),但现在已经有可能坚决地反驳认为人性在根本上是堕落和邪恶的那种绝望的观点。这样一种观点已经不再单纯是趣昧的问题了。要想继续坚持这种观点,则必须死抱着盲目和愚昧的态度不放,则必须拒不考虑事实。因此,必须将此看做一种自我的投射,而不是一种有理性的哲学或科学态度。
    在本书的头两章以及附录乙中,阐述了人本主义和整体论的.科学观,这种科学观得到了过去十几年中许多发展的有力的确证,特别是得到了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的臣著《个人的知识》(376)的有力的确证。拙著《科学心理学》(292)也阐发了极为类似的主题。这些著作同仍在广为流传的古典、传统的科学哲学分歧极大,它们为与人有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完善得多的替代物。
    本书自始至终运用的都是整体论方法,但在附录乙中则对整体论方法进行了更为深入,也许是更为费力的论述。整体论显然是正确的——无论如何,宇宙总是一个整体,有着内在的联系;每_一个社会总是一个整体,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个人总是一个整体,有着内在的联系——然而,整体论观点作为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一旦实施起来,一旦要被正确地运用,却远远不是一帆风顺的。最近,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原子论的思维方式是某种形式的轻微的心理变态,或者至少也是认识不成熟症候群的一种症状。整体论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似乎会自然、自动地为健康的、自我实现的人所接受;对那些不怎么开化,不怎么成熟,不怎么健康的人来说,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到目前为止,这当然还只不过是一种印象,我也并不想过份地强调。但我觉得有理由将它做为一种假设提出来,以便接受验证,这一点应该是比较容易办到的。
    本书从第三章到第七章,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本书自始至终,都在阐述动机理论。这种理论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它于1942年首次向一个精神分析学会提出;当时,它试图将我在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D.M.利维,弗洛姆,霍妮和戈尔德斯坦等人的理论中所看到的片面真理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我从自己零零星星的治疗经验中得知,上述每一个论者都有正确的时候,都能对一些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我要提的问题实际上是临床方面的,哪一种早期的剥夺造成了神经病?哪一种心理医学可以治愈神经病?什么样的预防措施能够防止神经病?对各种心理医学的需要有哪些轻重缓急?哪些是最有效的?哪些是最基本的?
    如果说这种理论从临床的、社会的、人学的角度来看颇为成功,但从实验室和实验的角度来看则不甚成功,那是一点不错的。它同太多数人的个人经验极为吻台,并向他们提供了一种有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自己的内心生活。在大多数人看来,它具有一种直接的、亲身的、主观的可信性。然而,它却仍然缺乏实验的检验和证实。我尚未想出适当的办法在实验室中对它进行检验。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332)将这种动机理论用到了工业环境中,从而部分地解开了这个谜。他不仅发觉这种理论对整理资料和观察结果极为有用,还发觉这些资料反过来也可以做为确证和核实这种理论的原始资料。现在,正是从这一领域,而不是从实验室中,取得了经验性的证据。(书目中包括了选择出来的一部分这类报告。)
    我从这里以及从生活的其它领域所提供的确证中,得到了以下教益。当我们谈到人类的需要时,我们所谈到的是他们生活的本质。我又怎么能够设想将这种本质放在某个动物实验室中或者某种试管状态中进行检验呢?显然,它需要的是整体的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只有从这里才能得到证实或者否定。    第四章来源于临床治疗,这一点从它只重视神经病的致病因素,而不重视不会给心理治疗专家惹麻烦的动机上也可以看出。不惹麻烦的动机很多,其中有惰性和懒惰,感官享受,对感官刺激和活动的需要,单纯的生活热情或者缺乏生活热情,热中于希望或者易于失望,在恐惧、焦灼、匮乏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地易于退化,等等;更不必提那些同时也是促动因素的人类最崇高的价值:美,真理,美德,成就,正义,秩序,一致,和谐等等。
    这些对于第三、四章的必要补充在我的下列论著中得到了探讨,《存在心理学初探》(295)的第三、四,五章中;在《良好精神的管理》(291)中有关低级牢骚、高级牢骚和超级牢骚的章节中;以及在《超越性动机理论;价值生活的生物学基础》(314)。
    如果不考虑到人生最远大的抱负,便永远不会理解人生本身。成长,自我实现,追求健康,寻找自我和独立,渴望达到尽善尽美(以及对“向上”努力的其它说法),这一切现在都应该被当做一种广泛的,也许还是普遍的人类趋势而毫无疑问地接受下来。
    然而,其它退化、恐惧、自我萎缩的趋势也并非不存在,只是当我们(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陶醉在“个性的成长”之中时,很容易将它们忘记了。我认为,预防这种幻觉的一个必要措施,是全面地了解一下精神病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我们必须懂得,很多人做出的选择不但不明智,而且简直糟糕得很;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我们不光会热爱自己最好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机会感到恐惧(314);我们都毫无例外地对真理、美、美德怀有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对它们既爱又怕(295)。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来说,弗洛伊德的著作仍然是必读书(读他的事实,而不是他的玄学)。我也乐于推荐一本霍加特的极其敏锐的著作(196),这本论著无疑会有助于我们满怀同情地理解他所描写的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理解他们之所以会被粗俗、琐碎、低劣、虚假的东西所吸引。
  第四章和题为“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的第六章,在我看来构成了一个人类内在价值系统和利益系统的基础,这些价值和利益本身就是自身意义的明证,无须进一步证实。它们从本质上来说是美好的和理想的。这是一个分层次的价值系统,是存在于人性的本质之中的。它们不仅是全人类都需要和渴望的,从必须用它们来避免一般疾病和心理病变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用另外一些词汇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也可以说这些需要和超越性需要(314)同时也是内在的强化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