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一个都是 致命的。比如主帅不和,在两军对垒的残绘战斗中必然会令出两 端,弄得士兵不知所措。比如贵族子弟参战,这些个公子哥儿养 尊处优惯了,趾高气昂,志满意得,却吃不了苦,没有战斗力,成 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样一来,对敌方的弱点了如指掌,因此胸 有成竹,怎能不打胜仗?
祁奚举贤(攘公三年)
——不偏不党的滋味
【原文】
祁奚请老(1),晋侯问嗣焉(2)。称解狐(3)——其仇也。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4)。”于是羊舌职死矣(5),晋侯曰:“孰可以 代之(6)?”对曰:“赤也可(7)。”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8),羊舌赤佐之(9)。 君子谓 祁奚于是能举善矣(10)。称其仇,不为谄(11);立其子,不 为比(12);举其偏,不为党(13)。《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14)。” 其 祁奚 之谓 矣。解狐得举, 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 成,能举善也。夫为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15)。” 祁奚有 焉。
【注释】
(1)祁奚:字黄羊,晋国大臣,三年前任晋国中军尉。请老:告老,请求 退休。(2)晋侯;指晋悼公。嗣:指接替职位的人。(3)称:推举。解 狐:晋国的大臣。(4)午;祁午, 祁奚的儿子。(5)于是:在这个时候。羊舌职:晋国的大臣 当时任中军佐,姓羊舌,名职。(6)孰:谁。(7)赤: 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的儿子。(8)中军尉:中军的军尉。(9)佐子: 辅佐他,这里这指担当中军佐。(10)于是:在这件事情上。举:推荐。善:指 贤能的人。(11)谄(chan):谄媚,讨好。(12)比:偏袒,偏爱。(13)偏: 指副职,下属。党:勾结。(14)这两句话见于《尚书。洪范》。王道: 理想中的政治。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15)这两句诗 出自《诗。小雅。裳裳者华》。
【译文】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中军尉职务的人。祁奚推举解狐——而解狐是他的仇人。 晋悼公要立解狐为中军尉,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他,祁奚回答说:“祁午可以任 中军尉。” 正在这个时候羊舌职死了, 晋悼公问 祁奚:“谁可以接替羊舌职的职位?”祁奚回答说:“ 羊舌赤可以。” 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让 羊舌赤辅佐他。
君子认为 祁奚在这件事情上能够推举贤人。推荐他的仇人,而不 谄媚;推立他的儿子,而不偏袒;推举 他的下属,而不是勾结。《尚书。洪范》说:“没有偏袒不结党,王道政治坦荡荡。”这话大概是说的 祁奚 这样的人了。解狐得到举推,祁午得到职位,羊舌赤得到官职;立了一个中军尉的官,而得举、得位、得官 三件好事都成全了,这正是由于他能推举贤人。恐怕只有贤人,才能推举跟自己一样的人。《诗。小雅。裳裳者华》说:“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象他的人。” 祁奚就具有这样的美德。
【读解】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能做到象 祁奚这样,不管是仇人也好,还是自己的亲属、部下也好只以德行和才能 作为推荐的标准,这样的人古往今来都是少数,确实不多。假如世界上充满了象 祁奚这种坦坦荡荡、不偏不党的君子,世界将会是另一个样子,祁奚也就失去了光彩。正因为稀少,大多数 人做不到,他才成了榜样, 才有了光彩,才让我们称赞。
从人们的愿望来说,总希望 祁奚越多越好,世界也将因此变的越来越美好。但是,希望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有时甚至还会很大。一方面我们不会因为现实不如意而放弃希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有了前人榜样 ,心怀希望,从而闭目不看现实。这大概是一个永 的 论,难以解决。
理想与现实比较起来,要虚无飘渺的多,因为我们总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周围生活的真实模样: 人们拉帮结伙,你吹我捧,一方面胆子更大,另一方面手法更新,再加上更新的创造, 比如“炒”,比如人走茶不凉把尾巴留下。当你实实在在地面对这些东西时,能不丧气吗?。
我们总是在失望和丧气中想起一句不老不新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表面上看起来 这话充满积极乐观的气味,但是一想到玻璃缸里的 金鱼,就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
——百姓也可以为国君上课
【原文】
祁师旷侍于晋侯①。晋侯曰:“卫人出其君②,不亦甚乎?”对曰: “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 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 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 神之祀③,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天生民而 立之君,使司牧之④,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⑤,使师保之(6),勿 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7),诸侯有卿(8),卿置侧室(9),大夫有贰宗(10), 士有朋友(11),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眼昵(12),以相辅 佐也。善则赏之(13),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14)。自王以下 各有父子兄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15),瞽为诗(16),工诵箴谏(17),大夫 规诲(18)。士传言(19);庶人谤(20),商旅于市(21),百工献艺(22)。故《夏 书》曰(23):‘遒人以木铎徇于路(24),官师相规(25),工执艺事以谏。’正 月孟春(26),于是乎有之(27),谏失常也(28)。大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 肆于民上(29),以从其淫而 天地之性(30)?必不休矣。”
【注释】
①师旷:晋国乐师。晋候;指晋悼公。②出:驱逐。③匮:缺 乏、(4)司牧:统治,治理。(5)贰:辅佐大臣.(6)师保:本指教 育和辅导天子的师傅,这里的意思是教导保护。(7)公;仅次于天子的经 高爵位.(8)卿:诸侯的执政人臣、(9)侧室:庶子.这里指测室之官。 (10) 大夫:比卿低一等的爵位。贰宗:官名。由大夫的宗室之弟担任。 (11)士:大夫以下、庶民以上的人。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12)皂、隶; 都是奴隶中的一个等级。牧:养牛人。圉:养马的人。(13)赏:赞杨。 (14)革:改。(15)史:太史。为书;记录国君的言行。(16)瞽: 古时用盲人作乐师。为诗;作诗讽谏(17)工:乐工。诵:唱或诵 读。箴谏;用来规劝讽谏的文辞。(18)规诲:规劝开导。(19)传言:传话。 (20)谤:公开议论。(21)商旅:商人。于市;指在市场上议论。 (22)百工:各种工匠,手艺人。(23)《夏书》:已失传。以下两句话见于 《古文尚书·胤征》。(24)尊人;行令官,连宣令官。木铎:木舌的 铃。徇: 巡行宣令。(25)官师:官员。(26)孟春:初春。(27)有之:指有遵人 宣令。(28)失常:丢掉常规。(29)肆:放肆,放纵(30)从:同 ”纵”,放纵。
【译文】
师旷岁侍在晋悼公苦怕人身边。晋悼公说;“卫国人驱逐了他们的国 君,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师旷回答说:“也许是他们的国君确实太过分了。 贤明的国君要奖赏好人而惩罚,抚育百姓像抚育儿女一样;容纳他们像大地一样; 民众侍奉他们的国君,热爱他像热爱父母一样,敬仰他如对日月一样; 崇敬他如对神明一样,畏惧他如对雷霆一样,难道能把他驱逐出去吗?国君是神明的 主祭人,是民众的希望。如果使民众的生计困乏,神明失去祭祀者,老百姓绝望,国家 失去主人,哪里还用得著他?不驱逐他干什么?上天生下百姓并为他们立了国君, 让国君治理他们,不让他们丧失天性。有了国君又替他设置了辅佐的人,让他们教导保护他, 不让他越过法度。所以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平民、工匠、 商人、奴仆、养牛人和养马人都有亲近的人,以便互相帮助。善良的就赞扬,有过错则纠正、有患难就救援,有过失就改正。从天子以 下,人们各自有父兄子弟来观察和补救他们行事的得失。太史记 录国君的言行,乐师写作讽谏的歌诗,乐工吟诵规谏的文辞,大 夫规劝开导。士向大夫传话,平民公开议政,商人在市场上议论. 各种工匠呈献技艺。所以《夏书》说:‘宣令官摇著木舌 铃沿路 亘告,官员们进行规劝,工匠呈献技艺当作劝谏。”正月初春,这 时就有了宣令官沿路宣令,这是同为劝谏失去了常观。上天十分 爱护百姓,难道会让一个人在百姓头上任意妄为、放纵淫乱而背 弃天地的本性吗?一定不是这样的。”’
【读解】
师旷的这番议论,是针对卫国百姓驱逐了暴虐无道的卫献公 而发的。卫国百姓驱逐卫献公,可以说是“水可以覆舟”的一个 事例,如果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就可以说是真正的“犯上作乱”了。 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乱世之中的一线光明呢?
儒家思想从来都认为国君、君子比百姓高贵,人生而有高低 贵贱之分、这实№上为少数人在多数人头上作成威作福提共了依据. 师旷所提出的“民贵君轻”,似乎把传统的观念颠倒过来了,强调 以民为本。要为民众著想。
国君从来都被塑造成教师爷的形象,仿佛他就是真理和神明 的代表,化身;只有他给百姓上课的份儿,百姓则是愚不可及的 一群人。卫国同君被逐。说明百姓同样可以给国君上课,教他如 何行使权力。法度不应当只对百姓才有效,同样也应当对国君及 其臣僚有效。只讲国君的高贵,只讲他们才有上课的权力,实№ 上就是把他们划出了法度之外,让他们有超越法度的特权,这就 失去了社会公正的基本前提。
能像师旷那样,在君权神圣、各国君主忙于扩大自己的实力 的时代,敢于当著国君的面主张民贵君轻,的确属于难能可贵。我 们不可能要求他在那个时代提出民主思想,毕竟中国古代的社会、 法律、政治、宗法制度,都不可能成为民主思想的土壤,而只能 产生出专制。个人无法超越时代,正如一个人不可能提著自己的 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因此,民贵君轻的思想在春秋,乃至整个传 统的封建社会之中,已算是达到了当时思想的顶峰。在那种特定的氛围中,敢于为民众说话,既 要有思想的高 度,也 要有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可以想象,或许当时具有 民本思想的人并不少,而能够载入史册者,并不太多。他们或者 缺少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或者是缺乏发言的权力和机会,或 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在文字记载的历史背后,有太多 被遗漏了的东西。这好比在无边的大海中打鱼,被渔网打起来的 不过如同沧海一粟,更大量的就都成了漏网之鱼。
意见的权力和机会。一个人的思想、 观念要进入历史,要被更多的人所听见,必须借助权力和机会。就 师旷而言,身为宫廷乐师,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机会接近君王、大 史及其他官僚,也就拥有了其他有类似的思想而没有权力的人所 不具有的发言的机会。历史本来就是如此。它不可能让人人都进 入其中,有些人完全可能凭偶然闯了进来。
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
——一上下其手最可恨
【原文】
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1),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 至于城麇(2)。郑皇颉戌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 子围与之争之(3),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 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4),曰:“夫子为 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5)。”下其手(6),曰:“此子为穿封戌,方 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助遇丁丁。弱焉(7)。”戌怒,抽 戈逐王子围,弗及。楚师以皇颉归。
【注释】
①楚子:楚康王,名昭,共王之子。雩(yu)娄:越国地名,在今河南 商城东。(2)城麇(jun):郑国地名。(3)皇颉:郑国大夫。穿封戌:人 名楚国方城外的县尹、公子围:楚共王之子,康王之弟。(4)上其手:高 举他的手,指向公子围。(5)贵介:贵宠,尊贵。(6)下其手:下垂他 的手,指向穿封戌。(7)弱:战败。
【译文】
楚康王和秦国人侵袭吴国,到了雩娄,听说吴国有了防备就 退了回去。于是又去侵袭郑国。五月,到了城麇。郑国的皇颉驻 守在城麇,出城与楚军交战,吃了败仗。穿封戌俘虏了皇颉,公 子围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