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如是知。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91 断一切取道迹

92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一0经、大正本二二一经、佛光版二二三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趣一切取道迹。云何为趣一切取道迹?缘眼、色,
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所取故。耳、鼻、舌、身、
意,亦复如是,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迹。”
    “云何断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灭则受灭,受灭
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如是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一切抓取的现象之所以产生,是有轨迹可寻的。什
么是一切抓取产生的轨迹呢?因缘于眼根、色尘接触,产生眼识,因为无明的缘
故,对眼根、色尘、眼识这三种现象的本质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
不相在不如实知。故当眼根、色尘、眼识三种现象和合触,于触境生相时,
妄认有我,认为触境产生的感受,是‘我’在感受,于是对感受产生贪爱,有贪
爱就有各种抓取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耳、鼻、舌、身、意的现象,
也是同样的情形。这就是一切抓取之所以产生的轨迹。”
    “什么是断除一切抓取的轨迹呢?于眼根触色尘产生眼识时,正观眼根、色
尘、眼识三种现象,觉知其本质都是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不相在。有
正观、有觉知,就是明觉。在明觉的状态下,眼根、色尘、眼识三种现象和合触,
就是明触,则触灭;触灭,心明白觉知触境所生的各种感受,只是心意识投射出

93 断一切取道迹

94 守护六根如来禅

来的相而已,如实知这些感受而没有认同、也没有抗拒,则受灭;对觉受没有贪
爱,则爱灭;爱灭,就不再抓取,则取灭。耳、鼻、舌、身、意的现象,也是同
样的情形。这就是断除一切抓取、灭尽一切苦的轨迹。”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十四篇】
不计着
    云何不计?谓不计我见色,不计眼我所,不计相属。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彼亦不计乐我、我所,不计乐相属。
    如是不计者,于诸世间常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

95 不计着

96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一五经、大正本二二六经、佛光版二二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断一切计,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不
计?谓不计我见色,不计眼我所,不计相属。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不计乐我、我所,不计乐相属。不计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如是不计者,于诸世间常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今当说断除一切计着、认同。仔细聆听!内观禅
思!现在就为你们说明。
    如何不计着、不认同?就是眼见色时,正知正念,观照而不着相。如实知一
切生相,都只是根、尘触和合生识时心意识的显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无常变异的,
不因而产生自我感,不计着‘我’看见色,也不计着眼是我所有,不计着这些现
象之间有相互隶属的关系(譬如眼是我、我在眼、眼在我、眼是我所)。
    色尘,是地、水、火、风四种质素聚合而成的物质现象,也是无常生灭的。
所以,缘眼、色而生的识别作用(眼识)、及三者和合触(眼触)、触境当下产生
的种种感受内心觉得仿佛苦、仿佛乐、仿佛不苦不乐,也都是因缘所生,无
常变异,刹那生灭不实有。如实觉察以上现象,不可加以计着、认同,不乐着其
中有我、我的、或有互相隶属的关系。

97 不计着

98 守护六根如来禅

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识法时,同样正知正念,如实觉察一
切现象因缘所生,它们都只是根、尘触和合生识时心意识的显相,都是因缘和合
而无常变异的,刹那生灭不实有,不可计着、认同其中有我、我的、或有互相隶
属的关系。”
    “就像这样,于六根触境生相、生想时,正知正念万法无常,不计着其中有
我、我所、相在,对于诸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欲贪自然渐渐转薄,抓
取之心随之减少,精进修持,终至断除一切欲贪,不再抓取。不再攀缘抓取,有
续的冲动便止息了,心意识不再被无明系缚而有所住着。心意识明觉无所住着,
就能自知自证完全解脱的境界:我所有‘有续’的因缘已经灭尽,清净的身、口、
意行已经确立,心意识已完全明觉、坚固且不退转,自知不会再来三界受生了。”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十五篇】
有漏法、无漏法
    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出世间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

99 有漏法、无漏法

100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二二经、大正本二二九经、佛光版二三一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云何有漏法?谓眼,色,眼
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
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云何无漏法?谓出世间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
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今天要说流转世间的‘有漏法’、和出离苦海
轮回的‘无漏法’。
    什么是‘有漏法’呢?就是当眼、色、识三事和合生眼触,若未正知正念、
善护根门,代之以愚痴颠倒、无明覆盖,则为无明触,以此因缘生无明受内
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于苦受就抗拒,乐受即爱喜染着,不苦不乐受则无知,
心意识夹带贪、瞋、痴,随缘流转,不得解脱;这是无常生灭,烦恼不断的世间
法,也就是‘有漏法’。
    耳、鼻、舌、身、意,声、香、味、触、法,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识这五根、与相对的五尘、以及具分别作用的五识因缘生触,缘触生受,其
情形也一样。”
    “什么是‘无漏法’呢?是企图出离无常生灭、烦恼不断的世间轮回,善向

101 有漏法、无漏法

102 守护六根如来禅

趣向涅槃的出世间法。当根、尘、识三事和合触,一切时正知正念、善护六根,
一切触成为明触,因缘生明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有觉知而无喜贪、
无随转。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苦受、乐受平等舍离,心意识无所依
住,心得解脱:这是出世间法,也就是‘无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十六篇】
所谓世间
    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耳……鼻……舌……身……意……意触因缘生受,是名世间。
    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
    则无世间,亦不施设世间。

103 所谓世间

104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二三经、大正本二三0经、佛光版二三二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
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
    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
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
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
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
    “三弥离提!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
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者,则无世间,亦不施设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灭则
触灭,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灭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有一位比丘,名叫三弥离提,前来拜见佛陀,顶礼佛足之后,退坐一
边,恭敬的对佛陀说:“一般人都在说‘世间’,到底什么是世间呢?”
    佛陀告诉三弥离提说:“不如实知五受阴的状况,对五受阴的现象产生贪爱抓
取,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生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三事和合触,缘触生受内觉
似苦、似乐、不苦不乐。于苦受排斥、逃避,于乐受爱喜、贪着,于诸受尽情投
入,随意攀缘抓取,心随色转,随境转,随业转,随贪、瞋、痴的涛波起伏而转,

105 所谓世间

106 守护六根如来禅

这就是世间。
    为什么呢?如果没有善护六根,在六触入处,喜贪不断,随意抓取,则触集,
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
苦聚集,难脱生死轮回的大海。”
    “三弥离提!若六根、六尘、六识因缘未能具足则不生六触,或者,虽然根、
尘、识三事具足因缘和合生触,若比丘能正知正念,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身
色,善摄一切心法住四念处,在触境时,随觉,随观,随离,不着,不住,对于
因缘所生的种种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明觉不随转,精勤方便,正智
正念,调伏世间贪爱,如此就不会被重重的世间万象纠缠,也不会住着在世间法
中攀缘抓取,不得出离。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六触入处时,了了分明,念念明觉,舍离各种欲贪的
抓取,安住于无所取着的明觉状态,贪、瞋、痴灭尽,无染无着。缘六入处灭则
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
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纯大苦聚灭,解脱贪、瞋、痴的缠锁,心意识无依无住,
心得自在。”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107 所谓世间

108 守护六根如来禅

【第十七篇】
世间灭道迹
    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

109 世间灭道迹

110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一二八经、大正本二三三经、佛光版二三五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迹。谛听!善
思!”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
处。”
    “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
离欲、灭、止、没。”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
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现在应当说世间聚集,世间寂灭,世间寂灭的方
法。仔细听!好好地思惟!”
    “什么是世间?就是由六种讯息进入的管道所形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