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克外用:川楝子60克花椒30克食盐炒后布包,乘热时熨。二诊:眼药1月,病情稳定,考虑经期发病,与冲任不调有关。前方加鹿角粉30克(分吞)。复方当归注射液(4毫升)肌肉注射,日一次。三诊:服中药2个月,自觉肌肤发热,额部出汗较多,胸、腋下、手背皮肤较前柔软,身体汗出,以药后为明显。肢端动脉痉挛现象好转,唯关节仍酸痛,乃血脉失养,风邪仍留之故。仿“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前方去锁阳、蒙英。加丹参15克,炙地龙9克,加用低分子右旋醣酐500毫升,静脉滴注,每周2次。又一周,手指溃疡愈合,各种症状均好转,出院门诊随访。

(顾伯华《外科经验选》)

【评按】硬皮病是胶元病中的一种,西医属于内科病范畴。此例发病以肾阳不足,卫外不固为重要内因,复有风寒阻于肌肤,络脉闭塞不通,营卫不和诸证。故用鹿角、苁蓉、灵脾、锁阳温补肾阳,丹参、当归、红花、地龙活血通脉;麻、桂温散风寒。方药主治明确,照顾全面。并配合低分子右旋醣酐以增加血流量,改善末梢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

(三十九)红斑性狼疮

例一马××,男,37岁,病历号:71573,初诊日期:1964年4月15日。一409一患者于一年前,先于左下颔出现小片紫红色斑片,叠起鳞屑,不易剥落,有轻微痒感。三个月后,于鼻背偏右又出现二片紫红斑,互相融合成片,表面附有干燥鳞屑,周边见紫红晕。又隔三个月,口唇右外方又起小片类似之皮损,伴午后低烧,体疲肢倦,困乏无力。检查:在鼻右侧可见一片境界清晰5X2厘米大小的表面附有鳞屑之萎缩性红斑。病理诊断:盘状红斑狼疮。脉弦带数,舌质正常,苔薄布。辨证:肝脾失和,气滞血瘀(西医诊断,盆状红斑性狼疮)。治法:舒肝和脾,活血化瘀。方药: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柴胡6克茯苓9克炒白术9克丹参9克紫草9克红花6克丹皮6克甘草6克5剂,水煎服。5月8日

(三诊)局部已不痒,精神振作,体重增加,皮损边缘明显缩小。患者要求拟方带回东北继服中药治疗,从前方加香附9克、桃仁9克。7月4日来信:称鼻部皮损逐渐缩小,周围红晕已退,仍嘱继服前方,以竟全功。(《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例二杨某,女,42岁。初诊日期:1974年10月1日。1972年6月面部发生圆形红斑两处,发热,关节痛,经某医院诊为“红斑性狼疮”,曾用激素和中药治疗。1973年春复发日渐加重。现症:两颧有圆形红斑,卧床不起,心累气短,畏寒神怯,自汗乏力,腰身疼,两膝关节疼痛,畏日怕光,晒后则身痛更甚,心烦懊农,肢软浮肿,腹胀纳少,月经量少色淡,面唇指甲淡白,便结溲黄,舌淡苔自,脉细缓。辨证,气血脾肾皆虚,瘀血阻滞经络。治法:益气化瘀、温肾填精,健脾除湿兼清瘀热。方药:①党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桑寄生30克菟丝子15克熟附片(先煎二小时)24克补骨脂12克地鳖虫10克地龙15克炒蒲黄10克北五味12克槟榔6克糯米草60至海金砂12克蜈蚣2条鸡内金10克紫草6Q克②草药七味: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莲30克克大年(石见穿)30克无花果60克瞿麦根15克隔山撬15克苦荞头15克以上①②方同煎,每周6剂,连服二周。10月18日

(二诊):服上方后,能起床散步,已不畏日晒,能步行就诊。上述诸证缓解,舌质红润,苔薄,脉平缓,前方继服一月。11月20日

(三诊):痛已缓解,精力充沛,仍以原方两月量,制成蜜丸与服,1975年2月经原医院复查未见“红斑性狼疮细胞”,停药恢复原工作。

(冯显逊整理:王渭川运用益气化瘀法的经验,《中医杂志》4112,1981)

【评按】红斑性狼疮是胶原病中的一种,西医作为内科病证对待。临床分局限性盘状和系统型两型。祖国医学一般认为其发病多与“阴虚”有关。

例一为盘状红斑性狼疮,中医名为“鸦啖疮”,历来认为难治。此

例辨证属肝脾失和,气滞血瘀,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和脾、活血化瘀。据朱氏经验,一411一狼疮红斑明显者,可于方中加凌霄花、鸡冠花;皮肤有瘀斑加仙鹤草、藕节炭;关节痛加乌蛇、秦艽、桑寄生;盗汗加黄芪皮、糯稻根……。方药加减,反映了其辨证明细以及用药之权衡可识。

例二两颧圆形红斑,全身症状重笃,显示脾肾两虚,瘀血阻滞经络,郁而化热,治以益气化瘀,健脾补肾,兼清瘀热。处方一的特点是温、清、补、消并施,而配方中虫类药和草药糯米草的应用,加强了解毒消肿、通瘀活络的效能;处方二所用七味药亦颇有特色,其中如石大年,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镇痛,隔山撬健胃消积、解毒消肿:苦荞头健脾利湿……。方治力求在纷错危重的病况下,各个击破,转危为安。立方遣药反映了王氏独到的经验和胆识。。六、五官、口腔病类医案

(一)凝脂翳

例一华××,男,51岁,门诊号:625332。初诊日期:1958年2月21日。右眼57天来红痛,畏光,流泪并有长期失眠,经西医检查确诊为“进行性匍行性角膜溃疡”,因溃疡未能控制,转中医治疗。检查:右眼视力0.2,近视力耶格表5。球结漠混合充血,角膜鼻侧溃疡,且有脂状附着物。脉弦数,舌色红,苔微黄。辨证:肝肺积热,复感风热毒邪,上乘目窍,而致黑睛凝脂一片。

(右眼凝脂翳)治法:祛风清热为主,平肝退翳为辅。方药:红肿翳障方加减。石决明20克焦白术6克生地10克赤石脂10克生甘草3克赤芍6克蒙花10克白芷6克夏枯草6克川芎6克黄芩6克连翘6克六一散10克(包煎)水煎服,7剂。2月28日

(二诊):服上方和点药后,眼已能睁开,头眼已不痛,惟汗出多梦,失眠如前。证属风热已解,肝热尚盛,久郁化火,上灼心阴,扰及神明。治宣平肝泻火,养心安神,退翳明目。方药:炒枣仁25克珍珠母25克浮小麦30克柏子仁15克夜交藤15克夏枯草10克蒙花10克白菊花6克蝉衣3克白芷6克甘草3克黄芩5克7剂。知柏地黄丸90克,每日10克。3月4日

(三诊):自述右眼症状基本消失,右偏侧头部有轻微疼痛。脉象弦细而数,舌色红,苔薄白,治以平肝祛风,退翳明目为主,辅以滋阴益气。方药:生地25克石决明25克蒙花10克川芎6克党参10克连翘10克白芷6克知母10克防风5克白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羌活6克水煎服,17剂。知柏地黄丸,每日10克3月23日

(末诊):睡眠好转,一切正常。检查:右眼视力0.3,近视力耶格表1。右眼角膜遗有浓厚白斑,以原方去党参、白芷、知母、防风、白菊花、蔓荆子,加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青葙子、炒栀子各6克,7剂,水煎服,隔日1剂,服完为止。给犀黄散3瓶点眼。1967年5月复查:右眼视力0.5,矫正视力1.5,近视力耶格表1。一直工作,未再复发。(《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例二男,36岁,住院号:12039,入院日期:1958年10月15日。本年9月21日开始右眼红而疼痛,视力减退,兼有流泪及右偏头痛。经检查诊断为右限边缘性角膜溃疡,全身检查均属正常。曾用三氯醋酸烧灼,抗菌素滴眼,施行结膜瓣遮盖术。至10月23日眼部刺激症状加重,结膜瓣收缩,角膜溃疡乃又暴露,溃疡呈陡削如蚕蚀状。染色阳性。诊断为侵蚀性角膜溃疡,即于该日起开始服中药,当时症见:右眼眼胞高肿,流泪刺激痛,风轮凝脂翳四周而起。手厥冷,脉细欲绝,拟益血复脉而驱久寒。全当归9克桂枝3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4.5克木通6克细辛1.5克红枣10个生姜1片。10月26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角膜溃疡已改善,刺激症状已大见改善,脸肿退。结膜水肿充血已退去大半,再服3剂。10月29日(三诊):角膜染色阴性,溃疡已愈,改服下方,于10月31日出院。党参9克焦冬术6克炙黄芪12克全当归9克炙甘草4.5克茯神12克炒远志4.5克酸枣仁9克煨木香1.5克生姜:片红枣5个(陆南山《眼科临证录》)

【评按】凝脂翳系因风热毒邪侵犯黑睛,以致目痛羞明,泪出如流,目翳色黄缘如凝脂,故名。例一证属肝肺积热,复感风热毒邪,上乘子目而致。治以法风清热为主,辅以平肝退翳,方用红肿翳方(经验方)加减而获效。韦氏体会赤石脂能促进溃疡愈合,石决明能消除翳障,故每遇角膜翳障多加用之。例二风轮凝脂翳四周而起,两手厥冷,脉细欲绝,反用当归四逆之辈,益血复脉、温经散寒而获效。两例相较,虚实寒热证治迥然。

(二)花翳白陷

例一男,40岁,门诊号:168428,初诊日期:1958年7月8日。左眼发病,时发时愈已一年余。经检查诊为树枝状角膜溃疡,曾用多种西药治疗未愈。症见左眼气轮赤络微布,风轮凝脂侵及瞳神,流泪刺痛,脉弦。辨证:肝风气郁所致,清阳之气不升则内郁不解,发为花翳白陷。治法:散风热而调和气血,升清阳而开诸郁。方药:嫩钩藤9克蝉衣3克当归9克川芎3克炒白芍9克制香附12克服上方14剂后炎症消退。

(陆南山《眼科临证录》

例二鲍××,女,11岁,门诊号:126626。初诊日期:1966年1月26日。右眼30天前开始充血、涩痛、畏光、流泪,经调“调医院诊断为“右眼树枝状角膜溃疡”,给予对症治疗和散瞳。患者五年前右眼曾患同样病变。用碘酒烧灼后,角膜遗有瘫痕。检查:右眼视力0.1+1,近视力耶格表2…3,右眼角膜近瞳孔7~8点处,有一灰白色深层树枝状浸润,直径约2毫米,萤光素染色阳性,上方有陈旧薄翳。脉细,舌质红,舌苔薄白。辨证:肝肺火盛,外感邪毒,内外合邪,上犯目窍。(右眼花翳白陷;右眼冰瑕翳)治法:法风清热,活血滋阴,退翳明目。方药:

(1)红肿翳障方:生地12克赤芍10克蒙花6克白芷10克石决明15克(先煎)赤石脂10克(包煎)炒川芎3克夏枯草6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5剂。

(2)犀黄散一瓶点患眼,一日三次。1月31日

(二诊):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溃疡已趋平坦,白睛仍有红赤。脉细数,苔薄白,仍守原方加减:炒川芎3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蒙花6克、白芷10克、桑皮15克、木通5克、炙草6克、地骨皮10克水煎服5剂。继续以犀黄散点眼。2月5日

(末诊):眼痛消失,稍有畏光流泪。脉细数、舌苔薄白,舌质淡红。改用祛风清肝,退翳明目之法。龙胆草6克连翘10克夏枯草6克草决明10克蒙花10克、荆芥5克白菊花6克水煎服12剂。继续以犀黄散点眼。服药后,上述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台。(《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评按】花翳白陷系指眼部黑睛白翳状如花瓣树枝,见有羞明多泪,磨擦疼痛等症。树枝状角膜溃疡属于本证范畴。例一因肝风气郁而致。治以散风热而调气血,升清阳而开诸郁,药少而力专,效果良好。例二证属肝肺火盛,外感邪毒,内外合邪,上犯目窍,使用韦氏红肿翳障方,标本兼顾,药性平和。本方是治疗各种角膜炎、角膜溃疡的经验方。

(三)瞳神干缺

例一徐××,男,28岁,初诊日期:1942年4月25日。双目瞳神干缺,黄液潜伏,视糊晴痛,舌糜口疮,腿部红块,阴部糜烂,得病五载,此起彼伏,反复发作频繁,脉来弦数,舌苔黄腻症由湿热流注,病在心脾肝肾。《素问》云:“诸痛津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内湿,湿热相合,热毒下传,入肝经而生阴疮,入脾经而为肉疡,人心经而致舌糜,入肾经而致瞳神干缺。其病浸淫不休,溃败肌肤,后果堪忧。龙胆草炒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木通当归尾苍术米仁生地甘草竹叶2剂后,原方增损连服10剂,红肿退去,黄液消失,目视恢复,诸痛及疮痒皆除,惟过二月,目疾又发。复诊:前经治疗,红退,黄液消失,目视放明,惟未隔二月,旧病复起,且形寒烦热,胸腹不利,脉濡,舌苔浊腻:是亦湿热蒸蒸,浊邪上逆所致。治以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茯苓苍术猪苓泽泻黄芩炒栀子米江滑石甘露消毒丹(包煎)三剂以后,又连服5剂,目疾又愈。

(姚芳蔚等整理:眼科姚和清的学术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3:1,1964)

例二张××,男,28岁,初诊日期:1959年6月12日。左眼得病二旬,眼红,视糊,睛痛,并牵连头部胀痛,经西医检查诊断为左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视力0.2)。患者面色红润,口干引饮,舌赤,苔黄,脉数。证属瞳神干缺,血贯瞳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