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室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名著 >> 南怀瑾论观世音菩萨
 

南怀瑾论观世音菩萨

当前状态:全本
书籍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9-07-30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关注次数:4        文件大小:101K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内容简介

南怀瑾论观世音菩萨封面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南怀瑾先生 讲述(南怀瑾教授早年曾应邀随中日文化访问团赴日,作为时一周的讲学,并为日本新建那智山妙正寺观音菩萨落成开光,南教授在开光典礼上,曾就「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向日本各界人士作专题讲演,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救世精神,阐扬深邃。)「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亚洲人心目中,约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他慈悲为怀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素以仁义存心的教化相融会,已成为家喻户晓,男女老幼无所不知的人生守则;以慈悲的心肠而济世利物,以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怀抱救苦救难,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中心思想,已有一五○○ 年的历史。而远在一三○○年前左右,正当中国唐代初期,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与教化,同时随着中国佛教文化而传播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地,至今已达千余年之久,所以他又是东方文化精神的座标。但是他们的历史渊源,还不止于此;远在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尚未创建佛教,及正当他创立佛教的阶段,观世音菩萨的教化精神,在印度固有宗教的婆罗门教中,已经存有典范。所以佛教的大乘经典中,释迦牟尼佛指出他在远古以前早已成佛,他的原始名号,称为「正法明如来」。他与中国唐代中叶传入日本的佛教密宗的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几乎具有相等的悠久历史。他又是密宗莲花部的本尊,例如:马首明王、准提佛母、四臂观音、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等等,都是他二而一,一而二的分身现象。由此看来,观世音菩萨慈悲济世教化的精神,不但在人类历史上,早已成为亚洲文化的中坚信仰,同时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多方面的光荣。因为东方文化的慈悲与仁义,与西方文化的博爱,虽然只有在名辞的涵义与解释的内容上
 

 评论留言

(共有 0 条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