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跟随曹操-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砦校Ω糜牖平砭暮狭Γ品撼
接到这檄文的时候,我们正摆酒为鲍信压惊,他连中三箭,本是十分危险,幸好当时我给他敷上了华佗特制的金疮药,又用担架及时送到了医匠营。鲍信运气特好,正巧华佗配好了麻沸散,立即手术,这才保住了他的小命。鲍信以水代酒连敬张飞三杯,大家正喝着爽呢,一听这檄文,全都喷了出来。什么跟什么啊?要是那“大贤良师”张角泉下有知,一定也会从地里蹿出来,狠狠教育徐和一顿。当年要不是曹营拼死挡住了黄巾力士的突击,张角一定能打败皇甫崇,消灭官军中的大部力量,建立起自己的黄巾天下来。要是曹操有心,还用得着现在吗?
不过笑归笑,这也是我们劝降黄巾的好机会。荀彧笑了一笑,就用手蘸酒,在几案上几笔就画出一个简易的地图来,众人围坐在一起,听他说道:“现在青州黄巾在与公孙瓒的战斗中,辎重尽失,后勤补给极端缺乏,所谓“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抄掠为资”,而且还带有大量的家眷,行动不便。这些黄巾军的根据地是青州,而此时,袁绍部将臧洪与公孙瓒部将田楷正在青州大战,留守的黄巾军管亥部纷纷逃入深山,暂时无法接应他们,所以,青州黄巾军已经不可能再回到青州避战养息,屯田生产。以目前的形势,我们很有可能招降他们。可是派谁去招降他们呢,这个人必须智勇双全,不能堕了我们曹军的威风;还要完全能代表曹操大人,跟黄巾首领签订一些口头协议。这些个协议不能写在纸上,因此这个人还要有一定的名声。”
等他一说完,我突然感觉脸上一热,环顾周围,大家为什么都紧盯着我呢?真是的,今天我还没洗脸呢。
青州黄巾大营,大帐前两排卫兵围出一条窄窄的通道,他们一个个拔出明晃晃的长刀,两两相加,在那通道上搭出一条长长的刀帘来。风抽在这刀帘上,将刀把上的红穗吹了起来,抽打在旁边的刀背上,叮当作响。
一个卫士站了出来,大喊一声:“有请曹兖州使者曹铄!”
一个个卫士按顺序喊着:“有请曹兖州使者曹铄!”声音连成了一片,大营中的黄巾将士疑惑地相互看着,我们不是和朝廷打仗吗,怎么又有兖州使者来,难道他们要招安咱们,不用打仗了?不用打仗好啊,这些日子忍饥挨饿,要是不用打仗,都能种下好几亩小麦了,来年可就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啊。许多黄巾士卒憧憬着,满是老茧的大手摸惯了锄头,根本就不想碰那些个刀剑。
毕竟是百万黄巾的大营,真大啊。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他们大度,不让我蒙上眼睛;现在才知道,他们是有恃无恐啊。这么大的军营,就算有心,也找不到他们的大帐所在。那个引路的卫士领着我转了三两下,我就认不清方向了。正犯着迷糊,突然看到这长长的刀廊,一下子提起神来。
青州黄巾如今的两大首领徐和、司马俱就站在大帐前看着曹铄目不斜视地进入刀廊,向这边走来。司马俱疑惑地问道:“曹铄不就是曹操的义子吗,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呢,我好像从哪里听说过。”
徐和看着这个笨蛋,昨天自己不是刚跟他说过吗?他很想发下脾气,可是又不敢,标榜着为管程报仇的司马俱最近春风得意,接管了管程手下大部分士卒,现在拥有五分之三的人马,而徐和自己只有不到五分之二的人马,十万人左右而已。他指了下曹铄,对司马俱说道:“他就是曾经胁迫董卓裸奔的义士,还曾和夏侯敦等人合战吕布,追击郭汜的最后一战就是他打的,率七十死士大破郭汜万余大军,就是这个被称为‘鬼神之将’的年青人打的。不仅如此,就连黑山军中的眭固据说也是死在他的手上。”
“这么牛?”
“是啊,这个人可不好对付。不过我也放心了,起码曹操还挺有诚意的,要不然怎么会把他手下第一亲信派出来,也许我们真能谈拢呢。”
“徐和,别做梦了,我们是匪,他们是官,能坐在一起才怪!”司马俱不以为然地说道。
徐和却摇摇头,“这和议必须谈成,不瞒你说,我的军中只剩下三天存量了,想必你军中也不多了,附近的城镇都抢遍了,大的城市我们又一时打不下来。现在青州咱们又回不去,管亥那个傻小子居然老老实实躲进了深山里。我们没路了,回不去了,只有谈成协议,咱们手下这百万黄巾才能活下来。”
司马俱沉默了,他叹息一身,狠狠跺了下地,大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喊着喊着他哭了起来,铁大的汉子哭起来居然像个孩子。徐和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也沉默了。
听着那充满愤慨的喊声,我却笑了,这次看来还真有戏,不会白跑一趟;轻松地走向了黄巾大帐……
第二卷 雏鹰展翅初翱翔 第二十四章 收服青州黄巾(下)
走进大帐,分宾主坐下。大家都是爽快人,也不用兜什么圈子,徐和和司马俱代表青州黄巾提出了以下几个条件:一,青州黄巾改编后不得用于进攻黄巾余部,所部饷钱应与他部一样,不得歧视;二,妥善安置黄巾随军家眷,不得置之不理;三,青州黄巾改编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其主将由军中自行商议决定;四,如有离开部队者,兖州上下应该给予方便。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义父会答应这些条件,就当场答复他们:“一,青州黄巾改编后,将是朝廷尤其是曹操大人指挥下的人马,他们可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力,但是其主将应由朝廷委派,否则改编完全没有意义;二、改编后的青州部队对阵黄巾时,曹军不主动派其进攻,但是青州部队有义务协助防守;三、青州部队的随军家眷可以在兖州无主土地上开垦种地,进行屯田,曹军保护他们的安全,有义务提供粮食、种子,可以租借给他们部分农具,作为回报,青州屯田士兵及家眷应缴纳收成的四成作为租金,低于大户人家的七成和官府的五成租金(听完这一条徐和、司马俱都很高兴,他们的护卫们更是喜形于色);四,青州士兵按照一般部队的标准发饷,军中如有战死者,空额优先从屯田兵中填补,军中不允许出现长久空额,更不得出现吃空额的现象;五、改编的过程中黄巾中的军官和士兵可以选择离开,由曹军发放路费,但是只允许自愿离开,不得进行串联。以上就是我军的答复,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如果你们同意,具体的详细事宜将由我军的后续派来的文官与你们商议。嗯,你们看我干吗?”
徐和和司马俱相顾一眼,眼中全是诧异,他们提出的这四点想法事先足足商议了三天,本来只是希望我能把意见带回去,并没有想到我能迅速给出回复,而且还这么具体。如果曹军中一员这么年轻的将领都能有如此水平,那么曹军中那些威名显赫的将军该有多厉害啊。两人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却不知道俺都是剽窃后世的经验。两个人交头接耳一番以后,点头同意了。大事一定,剩下的都可以由文官和他们决定的。不过要快,因为大家一定达成初步的共识,徐和也和我交了底,黄巾军中已经只剩下三天的存粮了。
就这样,仅仅两天时间,我们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已经是罕见的高效率了。清点黄巾部队,一共有一百万零四千七百八十五人,其中老丈十七万零六百人,老妇十八万五千七百六十人,青壮男子二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七人,青壮女子十九万六千七百八十二人,少年(包括孩童)二十万人。
从中选拔经过训练的精锐十万人,分十军,每军一万人,号称“青州兵”;剩下的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五十户为一队、两队为一屯,每个屯子就是一个小村子,进行屯田。这些个小村子周围大都有接近五六顷地,只要用心劳作,刨去上交的公粮外,剩下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嚼裹的。每个村子都建一个小型的粮仓,负责存储种子等;配发五头牛(如今还没有着落,正在通过那些大户从别的地方置备),及数副铁制犁具。村中有参军的,其家眷由村子统一照料,有所照顾。要是都把这些措施讲出来,非要讲一整天不可,现在就略过不谈。由于安置黄巾家眷需要大量耕地,所以这些村寨大都安置在黄河南边偏远的地区,和那些个大城市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相比于安置黄巾家眷工作的琐碎,对黄巾的整编工作倒是非常顺利。因为我军加上张邈、鲍信等盟军的部队,不足两万五千人,为了以后不会出现喧宾夺主的事情,只允许黄巾保留十万人的部队(一般,官军和黄巾的战损比在1:4左右),剩下的除屯田外,一律遣散。绝大部分的黄巾士兵,其家眷大多被妥善地安置,所以对我们的安排并没有意见,听从我们的安排,参加选拔;剩下大概有五万的黄巾士兵,他们要么家眷留在了战火纷飞的青州,要么对黄巾信仰忠贞不二,这些人在司马俱的指挥下,选择了离开。令我惊奇的是,徐和也在离开的人中。
我疑惑地问他:“徐将军,为什么您要离开呢?曹操大人已经上奏朝廷,封您为中郎将这样的大官,干嘛不留下来呢?”
徐和微微一笑,这两天来他的笑容比谁都多,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子烈,你有信仰吗?”
信仰,过去在现代时有过,现在的我只想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就可以了。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种愿望,谈不上信仰。看着我疑惑的表情,徐和突然来劲了:“子烈,我看你正困惑,要不试试我们黄巾,均田地,分粮食,建立大同世界……”
他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则不断点头应付着。对于黄巾,我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但对于徐和,我的印象大为改观。他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投靠义父,只是想给自己手下多找个活路而已。虽然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对他这个人我却感到由衷的敬佩。其实这也是最好的结果,收编黄巾军后,义父势必要剔除其中的高层军官,要不然兖州上下谁也不会放心。虽不至于暗中谋杀,可是明升暗降肯定少不了。与其到那时不情愿地被赶开,还不如现在带着一份留念主动离开。
就在离开之前,徐和和司马俱联名推荐我为黄巾新的指挥官,这不是将我架到火盆上烤吗?作为如今兖州数量最大的一支军队,纵然我是曹操的亲信,可是这种犯忌讳的事情还是敬谢不敏吧。当我固辞的时候,我偷眼看见义父眼中有一丝欣慰,谈论了不到三四句,义父就宣布亲自统帅他们。自古伴君如伴虎,我可不想中途夭折,也许真该建立一支完全听命于我的部队了,要不然,就靠那二十多个锦衣卫士,我的心里还真是没底。可是,就依我现在的状况,有办法吗?
第二卷 雏鹰展翅初翱翔 第二十五章 兖州二三事
青州黄巾来到兖州后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百万民众、三十万青年,而且还将兖州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官员驱赶出境,有门路的就投靠别的州里,继续当官;没门路的通常还没离开黄巾境内就被干掉了,所以黄河以北的兖州境内出现了许多空缺,这正有利于曹军彻底掌握兖州军政。
义父曹操兵不血刃收服百万黄巾为他身上增添了更多的光环,许多人慕名来投。有人举荐吕虔,说他很有胆识策略,义父便招他作为从事,让他率领家兵镇守湖陆。大儒应劭,被义父任命为泰山太守;智谋过人的毛玠,被任命为兖州治中从事;勇猛的吕虔,被义父征为兖州从事。程昱素有贤名,义父一到兖州就征辟他来到州府。程昱是个大高个,我估计他可能有一米九以上,反正我得抬着头看他。义父和他交谈良久,很是投缘,于是任命他为寿张令。
还有那孝名远播的靳允,家中贫困,无力上下打点,一直只能闭门读书,义父也任命他担任范县县令。其母对义父非常感激,在他儿子背上刻了一个大大的“忠”字,这可比岳飞的“精忠报国”早了好多年。他确实对得起这个忠字,我记得前世上大学时看到三国志中说:靳允独守范县,而母亲、弟弟及妻儿都被吕布所获,泛嶷又率大军来攻。这个时候,他反复思量,最终听从程昱的劝说,虽然和曹操只是上司下属而非君臣,仍决定依从曹操死守范县,流着涕说:“不敢有二心。”并与当时已在范县境内的泛嶷会面,用伏兵将他刺杀了,再回去勒兵防守。这样的人是令人敬慕的,但是不敢与他深交。尤其是他那鹰勾鼻子,每次见了我都有拔刀的冲动。
在与黄巾的谈判中,我发现了两个人才:薛悌和枣祗。两个人都不是那些死读书的儒生,而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通才。那薛悌居然还是墨家传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