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七卷林海音评传 作者:周玉宁-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始连载长篇翻译小说《黛西妮》,是一位陌生的丹麦女作家的著作,写拿破仑时代的故事,畅销于欧美;在创作小说方面,则开始连载东北作家李辉英的长篇小说《苦果》,李辉英在香港居住,向他约稿,说明林海音的作者队伍正在扩展。 
  这时,林海音的恩师成舍我先生也加入到“联副”的作者队伍。成舍我为新闻界前辈,在大陆同时主持几个大城市(北平、南京、上海)的民营报,来台后虽然没有办报,但是对于国内外报业的动向反而有更充裕的时间来研究。他以“一戈”为笔名写“待庐谈报”专栏,自这年6月14日起刊,数日一次,这专栏的分题短文,叙述心得,报道新事,观察正确,文笔轻松,内行外行读了都有所获益。后来做了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谭旦冏先生,也时为“联副”撰写散文,或抒情回忆,或有关古物介绍。 
  林枕客、刘非烈、郭依洞、陈香梅、侯榕生、郭嗣汾诸作家的作品,都是由1954年下半年出现在“联副”的。郭依洞的小说和汪梦湘的杂文,都是以讽刺见称。陈香梅写了一篇《男人》,引来了几十封“岂可沉默无言”的男人的来信。9月29日开始刊登“旅美杂记”专栏,作者“金夫”就是王洪钧,他赴美留学,以新闻记者敏锐的眼光看美国,视线触及美国各方面,有写不尽的材料,这一专栏写了近百篇,直到他学成返国。长篇小说南郭的《旗正飘飘》10月1日开始连载。 
  1955年加入散文或小说创作阵容的,有王蓝、子良(就是后来笔名为“子敏”的林良)、董季棠、吴心柳、糜文开、童真、童世璋等位。故宫的那志良先生,玉的专家,为“联副”撰《玉的采取》连载多日。故宫的庄慕陵先生,是著名瘦金体书法家,写“笔下闲谈”。童真在本年度写了多篇短篇小说,童真是林海音最喜欢钦佩的小说作家,她观察入微,刻画人物的心理很细腻。这一年林海音自己也发表了《白兔跳》等几个短篇小说。 
  童世璋的《开会诸形相》写了有二十篇的样子,每篇数百字,把开会诸形相,写得淋漓尽致,他服务于省府,会开得多才有心得。另一位青年党要员胡国伟先生,笔名“谷怀”,是留法前辈,写一“傻人笔记”专栏,“文笔轻松幽默,他独身在台,家眷在港,却也逍遥自在,他的那个党的党务又不忙,有时间观察人生诸色相,闲来读书又多,所以有的是材料可入笔。张秀亚的“一枝短笛”专栏,苏雪林的“青岛回忆”专栏,都是在本年度刊出的。又本年的连载小说刊载了法国二十岁少女沙冈的轰动世界文坛的小说《晨愁》,黄顺华翻译。还刊载了韩素英的《再生缘》,扬子翻译。创作的长篇小说有孟瑶的《屋顶下》,易金的《狗牵着的人》,胡邦昆是研究植物的,他常常为“联副”写些这方面的常识性的散文。 
  何凡的“玻璃垫上”每天一篇刊登在“联副”上,已经连续两年了。这一年的七八月,整个台湾都在讨论升学问题。因为升学的压力很高,家长、学生、老师、教育当局,都在关心,何凡在8月10日写《恶性补习》篇,发明了这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情况,“恶补”一词由此沿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在台湾几乎是无日不谈,无人不晓,甚至连教育当局的公文也要出现这个字眼。 
  1956年似乎是四平八稳的一年。“联副”继续着“旅美杂记”和“一支短笛”专栏。这一年加入“联副”撰稿阵容的,有宋海屏、王逢吉、韩爝、钟灵、赵尺子、郑焕、陆珍年、墨人、韩漪、陈香、覃子豪、邵僴、陶邦彦、吴东权、毕璞、秦战、魏希文、伍稼青、陈鸿年、沉樱、杨念兹诸位。他们的写作面很广,小说、散文、考据、民俗等等都有所涉猎。这一年,“联副”还有论战,即3月30日苏雪林的《论王莽答邓绥宁先生》,4月23日邓绥宁的《王莽有罪无赏》,接着5月8日和24日韩爝和梦湘也谈王莽,热闹了一阵。短篇小说方面,产量很多的有王敬义、秦战、邵僴、陶邦彦、童真几位,以散文著称的琦君,当时却投给“联副”多篇小说,如《百合羹》《情渊》等。严有梅的中篇小说《希望的船》林海音认为也是好作品,在大陆即已著名的女作家沉樱,给“联副”寄来了她的翻译作品。张秀亚在“一支短笛”以后,7月里又开始一个新的专栏“斐的来信”,以书信体谈论文学,在台湾的大中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杨子当年以“朱子”为笔名写了长篇连载《浸在酒里的花朵》,咸思则翻译了当时在美国“生活”杂志连载的《温莎公爵夫人回忆录》。 
  1957年到“联副”来的作者有杨思谌、萧铜、马各等位。这年“联副”调整版面,决定自4月1日起加一“妇女生活”版,由林海音主编,十栏,每周一出刊。又于7月起每星期将“联副”辟为整版的一篇星期小说,也由林海音发稿,而周一至周六的“联副”,则由焦家驹主编,篇幅增为十三栏,加了“信不信由你”洋漫画和“今世春秋”专栏。星期小说每期可容纳万字左右,由张英超画插图两幅。从1957年7月7日开始,每周一篇,到1960年1月10日止,两年半的时间,发表了一百多篇。佳作极多,也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写星期小说的,有陆珍年、孟际、丁衣、公孙嬿、吴痴、童钟晋、郭嗣汾、包乔龄、刘咸思、黄金枝、郭良蕙、舒畅、童真、徐苹、宋承书、郭智化、琦君、陶邦彦、王敬义、徐薏蓝、韩漪、邵僴、呼啸、田先进、皮述民、王逢吉、马各、杨思谌、毕璞、乔晓芙、陆白烈、紫藤、沉樱、邹郎、聂华苓、管琼、朱西宁、李春阳、钟肇政、劳影、赫连宙、袁爱琼、云山樵、朱夜、姚芷、章君谷、梅逊、鱼贞、钟理和、周啸虹、司马中原、耿沛、隐地、庄灵、丁树南、秦战、郑焕等。说明林海音网罗了当时台湾的多数优秀小说家。由于来稿的踊跃,加上“联副”每天也刊载短篇小说,“联副”成为小说的丰收园地,是台湾小说发展的一个重镇。林海音认为星期小说中司马中原的《鸟羽》,朱西宁的《偶》,郭智化的《九层槽》,咸思的《莲心》,隐地的《榜上》,鱼贝的《绝招》,钟理和的《贫贱夫妻》,翻译小说中卡缪的《来客》等,都是让人难忘的好小说。 
  至于编辑工作的调整,过了不数月,“联副”便改回由林海音编,据林海音回忆,大约在九十月份的时候又由她编“联副”,林海音的工作量变得非常大,“星期小说”、“妇女生活”都要照常发稿,好在“妇女生活”出到三十八期,也就停了,林海音可以专心编“联副”和“星期小说”了。这时候台湾本省的老作家陈火泉开始为“联副”撰稿,钟肇政常以“路家”作为他翻译日文的笔名,司马桑敦的日本通信也写得较多,海外的稿件多起来。侯榕生这时在菲律宾,常寄回作品来。东方画会的萧勤正在西班牙,开始了他的“海外艺坛”的通信。连载有王蓝的中篇小说《妻的秘密》,文心也有中篇小说《千岁桧》,白先勇也于12月5日写了短篇小说《小黄儿》来。姚姮、徐斌、杨海宴、郑清文、吴友诗都有创作或翻译给“联副”。 
  1958年初起,有一篇重要的长篇小说,即敏学写的《霓虹桥》,故事的主要背景是美国与加拿大交界的霓虹桥,写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的悲剧,非常真实动人。连载以后,感动了许多读者。还刊载了另一篇翻译小说即法国沙冈的第二本小说《岁月》。 
  这一年,汪梦湘以笔名“东方望”为文,这笔名继续了很久,后来他给别的报刊杂志撰稿,也用的是它,杂文风格仍一秉以往。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法国的卡缪,林海音马上找到他的万字小说《来客》,由何欣翻译,刊于1月26日的星期小说版。余光中也为“联副”翻译毛姆的小说《书袋》。谢冰莹到马来西亚教书去了,时时给林海音写来通信报道她在那儿的生活和感想。“联副”这段时期有十二栏的篇幅,以林海音的说法是“很阔气”,可以给读者许多东西看,文艺性高多了。但是到3月里,就又减为九栏了。 
  这一年,施翠峰找来了日文的卡缪名著《异乡人》,在“联副”翻译连载,读者颇为欣赏。郑清文、钟肇政都有不少短篇小说来。夏元瑜在“联副”登场是1958年3月25日的事,谈邮票上的昆虫。《霓虹桥》读者非常受小说的感动,纷纷写信来问各种问题,作者敏学不得不做个总答复。他说书中男女主角虽无其人,但作者却是为了国际间一个不合理、不合法、不公平的愤怒和憎恨而写的,也因此受到美国官方的注意。 
  早先以“庄妻”为笔名的作者,现在又以“庄根房”为笔名重来“联副”,林海音认为他仍是那样富于哲学家气质地写他的散文式小说。林海音开始给长篇连载配上插图。因为魏希文的关系,林海音会见了早年在大陆认识的女画家梁白波,她当年在上海成舍我办的高级小型立报上,画连续漫画,以一个时髦女性做主角,“七七事变”前她和画家叶浅予等人到北平去,与林海音结识,那时林海音还没有结婚。此番在台湾相见,彼此都有说不出来的亲切,但梁白波的情绪并不是很好,正独自北来生活,林海音希望她重拾画笔,振作起来,便邀她画插图,但是她画了两三部小说的插图,就难以为继了。 
  赵云、王家诚这一对后来成为夫妇的年轻作者,以写短篇小说为多。蔡文甫、邱刚健、吴瀛涛、张时、杨文璞也都来到“联副”,或译或写。宣诚则是直接由德文翻译作品或报道德国文坛。笔名“奔炀”的张良泽也开始小说的写作,张菱舲写来散文。8月间“联副”又刊登了一个重要的翻译小说,就是郑清茂翻译日本原田康子的《挽歌》。原田康子是日本战后兴起的女作家,当时被称为日本文坛的一朵奇葩,这部小说在日本是畅销书,在台湾也拥有大量读者。 
  余光中、鲁蛟、辛郁、吴望尧、夏菁、罗门、夐虹、方良、舒兰、覃子豪、丹扉、上官予、辛鱼、钟鼎文,都有诗作,老一辈的金溟若、乔鹏书、钱歌川也都有文章。萧勤开始寄来他的艺术的意大利旅行通信。 
  这一年“联副”对被禁于前苏联而且有可能得诺贝尔奖的帕斯捷尔纳克(林海音译作巴斯特奈克)的《日瓦格医生》有所报道。还有王镇国译介的《西洋文学名著》,原是他为广播电台编写的,材料很完整,林海音认为它可以作为西洋名著的资料,也很有可读性。对在美国轰动畅销并引起道德争端的《罗丽塔》,“联副”也有报道。 
  1959年的开始,林海音自己上了一个中篇小说《惠安馆传奇》,这是林海音的名著《城南旧事》的第一部分。这一年写作活跃的有郑清文、邵僴、文心,他们为“联副”撰稿已经有三年了。“联副”后来的主编痖弦,是在1959年2月16日才出现在“联副”上,是一首长诗《赫鲁晓夫》,很适合朗诵。余光中也常有作品,诗作或评介欧美文学,何明亮则不时译介或报道日本文学。女作家方面,琦君、沉樱、孟瑶、丹扉也时见作品,她们的作品也都很稳健练达了。在香港工作的作家易金,写《幕前冷语》专栏,每天一篇,读者很多,专门报道大陆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情况。4月14日,钟理和的第一篇小说《苍蝇》出现在“联副”上,第二篇《做田》发表在同月18日上,从此奠定了他向“联副”投稿的基础,一直到他1960年8月3日去世。钟理和一生的著作,百分之九十是在“联副”发表的。徐薏蓝的中篇《悲歌》5月5日起连载。劳影又重出现于“联副”,丁树南译了一些《现代寓言》,王文兴翻译纯文学作品。林海音的《晓云》6月9日起开始连载。郑清茂又为“联副”自日文转译波兰的小说《一周的第八天》。9月12日,钟肇政译日本井上靖的新著畅销小说《冰壁》开始连载。这年底,“联副”仍在何凡的《风云人物》推荐下结束了。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的《风云人物》推荐及揭晓,是全世界瞩目之事,自林海音1953年底接编以来,何凡就及时地将它翻译过来,一年一度已是第七年了。 
  1960年的开年,“联副”连载了林枕客的《血价》,写医院、病人因需血而产生的血的故事,卖血背后的种种黑暗。故事写实动人,也给了读者许多常识和意想不到的真事。林枕客即台湾南部名记者林今开,他除了采访新闻、写文艺作品外,对于医院也特别关心。这时喜爱文艺及学习写作的青年渐渐多起来了,林海音便请丁树南选译许多国外指导学习写作的文章,总题目就叫《写作浅谈》。为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