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闲闲书话精选-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子;沟边有弯曲的葡萄树;架起繁茂的藤叶;下面应该睡着小猫;男人应该在院子里劈柴;小女孩在数架上的葡萄。然而我看着满地的荒草;试着设想上面放着一张大床和深赭色的五屉柜以及吱吱踩动的缝纫机;觉得有些荒唐。背锄头的山民正好路过;我就问他:这里有户人家的;到哪里去了?
山民摇摇头;说;早走了;房子都拆掉了。
你见过他们吗?
〃我哪里见过;都是听别人说的。这里的人都搬走了;旁边五个寨子都来砍树啊;热闹得很。千把亩的林子;没人要没人管的;不砍白不砍;树兜子都挖干净了。〃 

我看着一重一重的光山;想着没有树原来它们是这个样子;宛若光天化日下被剥了精光的人体;再谈不上什么廉耻或者道义;因为那些还尚需生命作为前提;而它们;是早已死了。20多年前;它们是多么庄重而丰盈地生活着;那是一场神圣的盛会;人们哪里懂得了它们半分语言。不过;那也许并不是真的;是我虚构出来的一幕场景;写的一个故事。这里;也许从来就没有过那些树;那些屋子;那家人。 但是过路的山民很平淡地说;这家人当年种了一棵柿子树。去年结的柿子足有100多斤了;又红又大;个个都是好柿子。他摸摸旁边一棵光溜溜的树;走了。我看着那棵树;陌生得很;我并不认得它。
我无法找到那家人;也喝不到传说中那烈性的高粱酒;自是有些怅然。只是下到河边;看那水;还是绿得像翡翠;清溜溜的波在暖风里荡着。它见识多;也该是老去了;照得见影影绰绰的沧桑悲喜;只是不同我说罢了。撑渡船的是个老妇人;看一看我;又笑一笑:大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也对着她笑。
夜晚回到城里。灯下翻看自己20多年前的日记;一页一页地看了过去;忽然停了下来;看见了这样一篇:
1979年5月23日晴。爸爸前年在沟边栽了一棵柿子树;今年;不知是哪个细心人;找了又找;在树上找到了一个柿子花;我叫爸爸来看;爸爸说;哪有这么快;我把他拉来;一看;爸爸说;真有柿子了;说不定还有柿子花呢;我们在树上找啊找;又找到了七个。这棵树;不怕风吹雨打;不怕严寒酷暑;如今长这么大了。想着想着;我仿佛看见了好多好多的柿子。 

慧远发帖时间:2001053110∶10∶00
镇远是一座小小的苗乡古城;位于黔东的沅江上游;沿舞阳河顺流而下可达八百里洞庭;自古即有〃湘黔门户;滇楚锁钥〃之称。这是我西南旅行的第二站;本来我是打算自湘西南进入黔东南的苗侗腹地;行至会同;接到家中电话;言数日后将有事于我;算算时间已不允许自己在这里更多盘桓;于是迂道西回;经怀化而直接进入黔东;来到了这座号称〃黔东 第一名城〃的镇远。
镇远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这是一座典型的黔东山城;周围群山绵延;山势险要;狭窄的柏油路面顺着地形的走势呈波状。车站附近的建筑物非常混乱;路边的店铺除了饭店和旅馆;多是美容厅与发廊;饭店大都冠以〃正宗花江狗肉〃的招牌。镇远的街市分布在舞水的两岸;不过是一些到处都能够见到的普通楼房;还有一些仿古民居;只是因为地形的关系;给人一种鳞次栉比的层次感。城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经过改装的三轮摩的;但我每到一个新地方;总喜欢四处走走;熟悉一下当地的环境;当然也就不坐摩的;于是一个人背着包慢慢地向城内边看边走。
我在舞阳河畔找了一个滨水的民居住下;然后首先来到了在黔东大大有名的青龙洞。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初;数百年前即是僧人传经拜佛和道家云游憩息之处。这里依山傍水;规模宏大;远远望去;颇有悬空寺之气魄。越过一片仿古街区;便是祝圣桥;这是一座横跨舞水的七孔石桥;桥面建有一阁;名〃魁星阁〃;这个三层重檐八角攒顶的楼阁;使古桥显出别具一格的风貌。过祝圣桥依次是中元禅院;紫阳书院;玉皇阁;万寿宫和香炉崖;形成了一种佛道共存的局面;其间多有文人雅士的墨宝碑刻。在万寿宫的山门牌坊两侧;各有精刻雕砖的青龙洞全景图;雕刻形象逼真;比例准确;是青龙洞的镇山之宝。最有特色的还是青龙洞的建筑;这些寺庙道观依山而建;且与山形地貌融为一体;中原宫殿建筑形式与苗乡侗寨的吊脚楼民居风格巧妙结合;贴壁凌空;回廊如第;拾级而上;曲折蜿蜒;真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大有移步换景之妙。站在香炉崖凭高远眺;青山绿水两相辉映;小城春色尽收眼底;虽然我只是走马观花地匆匆而过;也不能不在心中暗暗赞叹古人创造的绝妙佳构了!
吃过午饭;我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来到了镇远的古街区冲子口巷。与凤凰的老街相比;这里的境界稍显逼仄;却比凤凰多出了一份世俗生活的沉静与古朴。这里背倚石屏山;面临舞阳河;四通八达的青石小道蜿蜒贯穿其中;巷内大多是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老式庭院;这些庭院有着精美的石库垂花门;围以带有砖雕和石雕的高大的封火院墙;门匾上题写着一些文雅或者祝福的文字;如〃书园〃、〃积善人家〃之类。庭院以回廊相连;或以木篱笆作为庭院之间的隔断;马头墙上有很多惟妙惟肖的泥塑;其门窗木雕之精致细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在古巷道的尽头还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古井;自崖隙渗透而四季不枯;数百年来即供周围用户饮用;至今仍然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奇妙的是站在井边可以看到数尾小鱼在井中自由游动;从中可以体味出古城生活天人合一的那份悠然自适。
流连在这样的青石小巷之中;面对着鳞次栉比的高墙;临户开启的门楼;你会不自觉地想起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想起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寞的雨巷……〃你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丝历史的温情和伤感。我喜欢这些铭刻着历史年轮的老房子;喜欢这样正在悄悄消逝的风景;它让我走近了真实的历史;触摸到了过去的日常生活。漫步在这样幽静而古朴的巷道中;我想像着自己也能够在这里拥有一处传统的庭院;厅堂高大而宽敞;老式几案上星罗棋布地摆放着图书翰墨和精致的茶具;室外多植芭蕉竹篁;春秋对月品茗;对酒当歌;夏冬红袖添香;蛰伏读书;即使真的〃青春背我;黄卷笑人〃;亦不负平生了。现代都市已逐渐难以分清彼此的面目;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盖越高;一样的钢筋水泥建筑;一样冷漠而招摇的玻璃幕墙;都市人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被同化;都市人的精神空间也越来越逼仄;他们已然抛弃了从容安闲的人生态度;行色匆匆地追逐着商品文化的速效与速成。在这样的社会中;精于生活智慧的有趣之人已近绝迹;甚至那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才子;〃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的豪士亦不复有;也许;只有当我们处身于这样的一隅;面对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时;我们才有可能静下心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生命的意义吧。
在沉思默想中我登上了石屏山;来到了位于石屏山绝壁之上的〃四官殿〃。民族英雄林则徐赴云南途经镇远;曾写有《镇远道中》咏叹此地山水之险峻:〃两山夹溪溪水恶;一经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不敢俯睨千丈渊;昂首但见山插天。健儿撒手忽鸣炮;惊起群山向天叫。〃镇远古城四周群山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铁壁三关;石门关扼城东;文德关扼城西;五老山踞城南;二仙山守城北;故〃四官殿〃前的〃石屏巨镇〃牌坊上书写着这样一副对联:〃石屏为铁障扼隘当关御敌千军万马;巨镇乃雄区修文偃武扬名四海五洲〃;形象地标示了镇远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战略位置。而〃四官殿〃中供奉着的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中名将王翦、廉颇、白起、李牧;大殿建于石屏绝壁;正是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意;以四位声名赫赫的战将作为当地人民的精神屏障。〃四官殿〃上行不远即是石屏山顶;站在高处极目望去;绵延的群山被夕阳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山下的舞阳河泛起点点白光;可以看到河边古老的码头以及停泊着的小小篷船;在远处的山冈起伏之间;府城墙的断壁残垣若隐若现;似乎仍然能够想见当年的兵戈铁马;附近有刚起的新坟;烧过的纸钱被春风吹得四处飞扬;让人不能不有生命悠悠如悬、人生如寄的感喟!在这样的境界之中;回首一些往事;回想一些故人;突然就会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也不过是天地间的一个匆匆过客;人在旅途;明天的我又将身在何方呢? 

回到山下的旅居已是傍晚时分;即使这个处于偏僻一隅的小小山城也未能免俗;夜市的喧嚣正在昭示着商业的繁华;舞阳河畔的剧院里有歌舞表演;很远就能够听到大喇叭里播放的流行音乐;几个浓妆艳抹的小姐袒胸露背站在高处;用夸张的动作跳着不入流的舞蹈;用妖娆的媚态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山城里;在春风的抚恤中;似乎有一种无名的诱惑在撩拨着自己的心 ;使我在这样的春夜里;无端地多了一丝淡淡的乡愁…… 

知叶0489发帖时间:2002022120∶44∶00
终日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到处霓虹灯光闪烁;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久了会有一种厌倦;厌倦这现代都市的喧嚣;会有一种渴望;渴望人世间的世外桃源。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首田园牧歌;早就想去领略那里的自然宁静;今年春节大假 ;相约几位都读过《边城》的朋友;开始了我们的茶峒凤凰行。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汪曾祺在金介甫作的《凤凰之子沈从文传》的序里写道:〃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是什么使沈从文一辈子都忘不掉沅水?是魂牵梦萦的故乡情。于是沈从文把他故乡的如诗如画的山光水色和生动细腻的人物形象一一展现给我们。
茶峒
茶峒是《边城》故事发生地;因边城而闻名。
2月14日;我们从秀山来到了茶峒。沈从文描写的茶峒可真美!那一幅田园牧歌式的景色无一地无一时不使人神往倾心。
河这岸是重庆秀山的洪安;河对岸就是湖南花垣的茶峒。远远望去;河对岸临江岩石上有沈从文书写的〃边城〃二字。终于来到了心仪已久的边城。河边有渡船;当地人叫拉拉渡;是用一根铁绳横两岸;船家靠攀缘铁绳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而不用橹和桨;我们也上了这拉拉渡船过对岸去茶峒。沈从文笔下的渡船是用竹缆;我们现在乘的渡船改用了铁缆。翠翠和爷爷还有黄狗就是在这摆渡吧?这里就是翠翠生活的碧溪嘴吗?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条黄狗。〃哟;怎么没有了白塔?问船家;答:早没有了。想想《边城》;在那个雷雨交加的晚上〃泊在崖下的渡船;已不见了〃。〃白塔业已倒塌。〃〃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已死去了。〃后经过募捐;〃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不知为什么现在却没有了白塔?
从渡口乘小舟顺河而下200米到一小岛;岛上有年轻美丽的翠翠和黄狗在一块儿的塑像;梳着独大辫的翠翠深邃期盼的眼光凝望着远方;〃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你还在苦苦地等待吗?等待着你深爱的傩送二老吗?那个貌若岳云的英俊勇敢的小伙子;你在哪里?
看见了看见了;不仅看见了沈先生描写的渡船、酉水、碧溪嘴、翠翠、黄狗……还看见了那装满故事的吊脚楼、河底有花纹的玛瑙石、多在桃杏花里的近水人家、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边城。
茶峒美;是宁静的美;边城美;是古朴的美。喜欢这里的宁静古朴。
喜欢边城。
凤凰
凤凰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因沈先生而闻名。
沈从文先生在《凤凰》里写道:〃若从百年前某种比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一定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有一个小小的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了数千人口的。〃那就是现在的凤凰。
凤凰是一座小小的古城;依山傍水;城北清澈的沱江水沿城流过;城东南小河环绕;临江的房都是悬于江上的吊脚楼;由一根根木柱撑起的吊脚楼房屋别有古朴的风姿。四周青山环抱;天然翠屏拥抱古城。
古城内有城墙;外侧砌墙垛;有巍峨的城楼和古城门。城内大都是青石板路。
我们一行先去古城里参观沈从文先生故居;再去听涛山下沈从文墓地。天然五彩石的墓碑上是沈从文先生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墓碑背面是沈先生姨妹耶鲁大学的张充和女士提的〃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从文让人。
联想沈从文不希望为他举行追悼会和告别仪式。1988年5月18日;没有仪式;沈从文安详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