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13-本草纲目-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番红花
内容:(《纲目》) 
【释名】洎夫蓝(《纲目》)、撒法郎。 
【集解】时珍曰∶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 
元时,以入食馔用。按∶张华《博物志》言∶张骞得红蓝花种于西域,则此即一种,或方 
域地气稍有异耳。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时珍)。 
【附方】新一。 
人所传。(王玺《医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燕脂
内容:(《纲目》) 
【释名】 赦。 
时珍曰∶按伏候《中华古今注》云∶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之。调脂饰女面,产 
于燕地,故曰燕脂。或作 赦。匈奴人名妻为阏氏,音同燕脂,谓其颜色可爱如燕脂也。俗 
作胭肢、胭支者,并谬也。 
【集解】时珍曰∶燕脂有四种∶一种以红蓝花汁染胡粉而成,乃《苏鹗演义》所谓 
燕脂叶似蓟,花似蒲,出西方,中国谓之红蓝,以染粉为妇人面色者也。一种以山燕脂花汁 
染粉而成,乃《段公路北户录》所谓端州山间有花丛生,叶类蓝,正月开花似蓼,土人采含 
苞者为燕脂粉,亦可染帛,如红蓝者也。一种以山榴花汁作成者,郑虔《胡本草》中载之。 
一种以紫矿染绵而成者,谓之胡燕脂,李 《南海药 
紫梗是也。大抵皆可入血病药用。又落葵子亦可取汁和粉饰面,亦谓之胡燕脂,见菜部。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小儿 耳,浸汁滴之(《开宝》)。活血,解痘毒(时珍)。 
【附方】新五。 
婴孩鹅口,白浓如纸∶用坯子燕脂,以乳汁调涂之,一宿效。男用女乳,女用男乳。(《集 
简方》) 
漏疮肿痛∶猪胆七个,绵燕脂十个洗水,和匀,搽七次即可。(《救急方》) 
防痘入目∶燕脂嚼汁点之。(《集简方》) 
痘疮倒陷∶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研末,用胡荽煎酒服一钱,再服取效。 
(《救急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大蓟、小蓟
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虎蓟(弘景)、马蓟(《范 
华》)、鸡项草(《图经》)、 
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药少用。 
虎、曰猫,因其苗状狰狞也。曰马者,大也。牛蒡,因其根似牛蒡根也。鸡项,因其茎似鸡 
之项也。千针、红花,皆其花状也。郑樵《通志》谓《尔雅》之KT ,曰狗毒者即此,未 
知是否? 
【集解】《别录》曰∶大小蓟,五月采。 
恭曰∶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消肿, 
而俱能破血。 
颂曰∶小蓟处处有之,俗名青刺蓟。二月生苗,二、三寸时,并根作菜,茹食甚美。四 
月高尺余,多刺,心中出花,头如红蓝花而青紫色,北人呼为千针草。四月采苗,九月采根, 
并阴干用。大蓟苗根与此相似,但肥大尔。 
宗 曰∶大、小蓟皆相似,花如髻。但大蓟高三四尺,叶皱;小蓟高一尺许,叶不皱, 
以此为异。作菜虽有微芒,不害人。 
x大蓟根叶x(同) 
【气味】甘,温,无毒。弘景曰∶有毒。权曰∶苦,平。 
大明曰∶叶凉。 
【主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别录》)。 
捣根绞汁服半升,主崩中血下立瘥(甄权)。叶∶治肠痈,腹脏瘀血, 
作晕扑损,生研,酒并小便任服。又恶疮疥癣,同盐研 之(大明)。 
小蓟根(苗同) 
【气味】甘,温,无毒。大明 
曰∶凉。 
【主治】养精保血(《别录》)。破宿血,生新血,暴下血血崩,金疮出血,呕血等,绞 
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藏器)。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 
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并大明)。作菜食,除风热。夏月热烦 
瘥(孟诜)。 
【发明】大明曰∶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健养下气也。 
恭曰∶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肿也。 
【附方】旧六,新九。 
心热吐血口干∶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 
舌硬出血不止∶刺蓟捣汁,和酒服。干者为末,冷水服。(《普济方》) 
九窍出血∶方同上。(《简要济众》) 
卒泻鲜血∶小蓟叶捣汁,温服一升。(《梅师方》) 
崩中下血∶大、小蓟根一升,酒一斗,渍五宿,任饮。亦可酒煎服,或生捣汁。温服。 
又方∶小蓟茎叶洗切,研汁一盏,入生地黄汁一盏,白术半两,煎减半,温服。(《千金方》) 
堕胎下血∶小蓟根叶、益母草五两。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 
服尽。(《圣济总录》) 
金疮出血不止∶小蓟苗捣烂涂之。(孟诜《食疗本草》) 
小便热淋∶马蓟根,捣汁服。(《圣惠方》) 
鼻塞不通∶小蓟一把,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外台秘要》方) 
小儿浸淫,疮痛不可忍,发寒热者∶刺蓟叶新水调敷疮上,干即易之。(《简要济众方》) 
癣疮作痒∶刺蓟叶,捣汁服之。(《千金方》) 
妇人阴痒∶小蓟煮汤,日洗三次。(《普济方》) 
诸 不合∶虎蓟根、猫蓟根、酸枣根、枳根、杜衡各一把,斑蝥三分。炒为末,蜜丸枣 
大。 
疔疮恶肿∶千针草四两,乳香一两,明矾五钱,为末。酒服二钱,出汗为度。(《普济 
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续断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属折(《本经》)、接骨(《别录》)、龙豆(《本经》)、南草(《别录》)。 
时珍曰∶续断、属折、接骨,皆 
以功命名也。 
【集解】《别录》曰∶续断生常山山谷,七月、八月采,阴干。 
日采。 
弘景曰∶按《桐君药录》云∶续断生蔓延,叶细茎如荏,大根本,黄白有汁,七月、八 
月采根。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又呼为桑上寄生。时人又有接骨树,高 
丈余许,叶似蒴 ,皮主金疮。广州又有续断藤,一名诺藤,断其茎,以器承取汁饮,疗虚 
损绝伤,用沐头,长发,折枝插地即生。恐皆非真。李当之云是虎蓟,与此大乖,但虎蓟亦 
疗血。 
恭曰∶所在山谷皆有。今俗用者,叶似苎而茎方,根如大蓟,黄白色。陶说非也。 
颂曰∶今陕西、河中、兴元、 
舒、越、晋、绛诸州亦有之。三月以后生苗,干四棱,似 
苎麻,叶两两相对而生。四月开花,红白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蓟,赤黄色。谨按∶《范汪 
方》云∶续断即是马蓟,与小蓟叶相似,但大于小蓟尔。叶似旁翁菜而小浓,两边有刺,刺 
人,其花紫色,与今越州所图者相类。而市之货者,亦有数种,少能辨其粗良。医人但以节 
节断、皮黄皱者为真。 
曰∶凡使勿用草茅根,缘真相似,若误服令人筋软。 
时珍曰∶续断之说不一。桐君言是蔓生,叶似荏。李当之、范汪并言是虎蓟。《日华子》 
言是大蓟,一名山牛 
蓟条,颇难依据。但自汉以来,皆以大蓟为续断,相承久矣。究其实,则二苏所云,似与桐 
君相符,当以为正。今人所用,以川中来,色赤而瘦,折之有烟尘起者为良焉。郑樵《通志》 
谓范汪所说者乃南续断,不知何据?盖以别川续断耳。 
x根x 
【修治】 曰∶凡采得根,横切锉之,又去向里硬筋,以酒浸一伏时,焙干,入药用。 
【气味】苦,微温,无毒。《别录》曰∶辛。普曰∶神农、雷公、 
李当之∶苦,无毒;扁鹊∶辛,无毒。 
之才曰∶地黄为之使,恶雷丸。 
【主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 
妇人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及 伤恶血腰痛 
毒,通宣血脉(甄权)。助气,补五劳七伤,破症结瘀 
妇 
人产前后一切病,胎漏,子宫冷,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大明)。 
【发明】时珍曰∶宋张叔潜秘书,知剑州时,其阁下病血痢。一医用平胃散一两,入川 
续断末二钱半。每服二钱,水煎服即愈。绍兴壬子,会稽时行痢疾。叔潜之子以方传人,往 
往有验。小儿痢服之效。 
【附方】旧二,新二。 
小便淋沥∶生续断捣绞汁服。即马蓟根也。(《古今录验》)妊娠胎动,两、三月堕,预 
宜服此∶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为末,枣肉煮烂杵和丸梧子大。每 
服三 
十丸,米饮下。产后诸疾血晕,心闷烦热,厌厌气欲绝,心头硬,乍寒乍热∶续断皮一握。 
水三升,煎二升,分三服。如人行一里,再服,无所忌。此药救产后垂死。(《子母秘录》) 
打扑伤损,闪肭骨节∶用接骨草叶捣烂罨之,立效。(《卫生易简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内容:(音袄。《别录》下品) 
【释名】钩、 (《尔雅》)、苦板。 
时珍曰∶凡物稚曰 ,此物嫩时可食,故以名之。 
【集解】弘景曰∶苦 
处处有之,伧人取茎生食之。 
保升曰∶所在下湿 
地有之,茎圆无刺,可生啖,子若猫蓟。五月五日采苗,曝干。 
恭曰∶今人以为漏芦,非也。 
时珍曰∶《尔雅》钩、 。即此苦 也。 大 
如拇指,中空,茎头有苔似蓟,初生可食。许慎《说文》言∶江南人食之下气。今浙东人清 
明节采其嫩苗食之,云一年不生疮疖。亦捣汁和米为食,其色清,久留不败。《造化指南》 
云∶苦板大者名苦藉,叶如地 
其无花实者,名地胆草,汁苦如胆也。处处湿地有之。入炉火家用。 
x苗x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面目通身漆疮。烧灰敷之,亦可生食(《别录》)。烧灰疗金 
治丹毒(大明)。煎汤洗痔,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漏芦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野兰(《本经》)、荚蒿(苏恭)、 
时珍曰∶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芦。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芦 
之称。《唐韵》作KT ,其荚如麻,故俗呼为鬼油麻云。 
【集解】《别录》曰∶漏芦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市人取苗用之。俗中取根名鹿骊 
根,苦酒摩以疗疮疥。 
恭曰∶此药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之荚,大如箸许,有四五瓣, 
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常用其茎叶及子,未见用根。其鹿骊,山南谓之木 
藜芦,有毒,非漏芦也。今人以马蓟似苦 者为漏芦,亦非也。 
志曰∶别本注言漏芦茎大如箸,高四五尺,子房似油麻房而小。江东人取其苗用,胜于 
根。江宁及上党者佳。陶云鹿骊,苏云木藜芦,皆非也。漏芦自别。 
藏器曰∶南人用苗,北土用根,乃树生,如茱萸树,高二三尺,有毒杀蛊,山人以洗疮 
疥。 
保升曰∶叶似角蒿,今曹、兖州下湿处最多。六月、七月采茎,日干,黑于众草。 
大明曰∶花苗并可用。形并气味似干牛蒡,头上有白花子。 
颂曰∶今汴东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旧说茎叶似白蒿,花黄有荚,茎若箸大,房类油 
麻而小。今诸郡所图上,惟单州者差相类;沂州者花叶颇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紫 
色,五、七枝同一干;海州者,花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如蔓荆 
而细,又类葱本,黑色,淮甸人呼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虽别,而叶颇相类,但秦、海州者 
叶更作锯齿状。一物而殊类如此,医家何所适从?当依旧说,以单州出者为胜。又本草飞廉 
一名漏芦,云与苦 相类,其根生则肉白皮黑,干则黑如玄参。七、八月采花,阴干用。 
所说与秦州、海州所图漏芦花、叶及根颇相近,然彼人但名漏芦,不曰飞廉也。 
曰∶一种真似漏芦,只是味苦、酸,误服令人吐不止。 
时珍曰∶按沈存中《笔谈》云∶今方家所用漏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苗似 
苦,根如牛蒡绵头者是也。采时用根。今闽中所谓漏芦,茎如油麻,高六七寸,秋深枯黑 
如漆,采时用苗,乃真漏芦也。余见飞廉下。 
x根苗x 
【修治】 曰∶凡采得漏芦,细锉,以生甘草相对拌蒸之,从巳至申,拣出晒干用。 
【气味】苦、咸,寒,无毒。《别录》曰∶大寒。藏器曰∶有毒。 
杲曰∶无毒。足阳明本经药也。 
大明曰∶连翘为之使。 
【主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 
年(《本经》)。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别 
风赤眼,小儿壮热,扑损,续筋骨,乳痈、瘰 、金疮,止血排脓,补血长肉,通经脉(大 
明 
【发明】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