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13-本草纲目-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赤眼,小儿壮热,扑损,续筋骨,乳痈、瘰 、金疮,止血排脓,补血长肉,通经脉(大 
明 
【发明】弘景曰∶此药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见用之。近道出者,惟疗 疥耳,市人 
皆取苗用。 
为手足阳明药,而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庞安常《伤寒论》治痈疽及预解时 
行痘疹热,用漏芦叶,云无则以山栀子代之。亦取其寒能解热,盖不知其能入阳明之故也。 
【附方】旧二,新六。 
腹中蛔虫∶漏芦为末,以饼 和方寸匕,服之。(《外台秘要》) 
时泄痢,冷热不调∶以漏芦一两,杵为散。每服一钱,以猪肝一两,入盐少许,以水同 
煮熟,空心顿食之。(《圣惠方》) 
入药末一半,同熬成膏,入后末和丸梧子大,每温水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产后带下∶方同上。 
乳汁不下,乃气脉壅塞也,又治经络凝滞,乳内胀痛,邪畜成痈,服之自然内消∶漏 
二两半,蛇蜕十条(炙焦),栝蒌十个(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良久以热羹 
汤投之,以通为度。(《和剂方》)历节风痛,筋脉拘挛∶古圣散∶用漏芦(麸炒)半两,地 
龙(去土炒)半两,为末。生姜二两取汁,入蜜三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盛之。每 
以三杯,调末一钱,温服。(《圣济总录》) 
一切痈疽发背,初发二日,但有热证,便宜服漏芦汤,退毒下脓,乃是宣热拔毒之剂, 
热退 
半两,大黄(微炒)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李迅《痈疽集验方》) 
白秃头疮∶五月收漏芦草,烧灰,猪膏和涂之。(《圣济总录》)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飞廉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漏芦(《别录》)、木禾(《别录》)、 
(《别录》)、伏猪(同)、天荠(同)。 
尾, 
有角,能致风气。此草附茎有皮如箭羽,复疗风邪,故有飞廉、飞雉、飞轻诸名。 
【集解】《别录》曰∶飞廉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 
弘景曰∶处处有之。极似苦 ,惟叶多刻缺,叶下附茎,轻有皮起似箭羽,其花紫色。 
俗方殆无用,而道家服其枝茎,可得长生,又入神枕方。今既别有漏芦,则此漏芦乃别名尔。 
恭曰∶此有两种∶一种生平泽中,是陶氏所说者。一种生山冈上者,叶颇相似,而无刻 
缺,且多毛,其茎亦无羽,其根直下,更无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日干则黑如玄 
参。用茎叶及根,疗疳蚀杀虫,与平泽者俱有验。今俗以马蓟似苦 者为漏芦,并非是也。 
保升曰∶叶似苦 ,茎似软羽,花紫色,子色白。所在平泽皆有, 
曰∶凡使,勿用赤脂蔓,与飞廉形状相似,只赤脂蔓见酒则色便如血,以此可表识之 
颂曰∶今秦州所图漏芦,花似单叶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干。海州所图漏芦,花紫 
碧色,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荆而细,又类葱本,与陶苏所 
说飞廉相近,然彼但谓之漏芦。今医家罕有用飞廉者,不能的识。 
时珍曰∶飞廉,亦蒿类也。苏颂《图经》疑海州所图之漏芦是飞廉。沈存中《笔谈》亦 
言飞廉根如牛蒡而绵头。古方漏芦散下云,用有白茸者则是有白茸者,乃飞廉无疑矣。今考 
二物气、味、功、用俱不相远,似可通用,岂或一类有数种,而古今名称各处不同乎? 
x根及花x 
【修治】 曰∶凡用根,先刮去粗皮,杵细,以苦酒拌一夜,漉出,日干细杵用。 
【气味】苦,平,无毒。权曰∶苦、咸,有毒。 
【主治】骨节热,胫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轻(《本经》)。 
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痈疽痔,湿痹,止风邪咳嗽,下乳汁。久服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 
干用(《别录》)。主留血(《甄权》)。疗疳蚀,杀虫(苏恭)。 
小儿疳痢,为散,浆水服,大效(萧炳)。治头风旋晕(时珍)。 
【发明】时珍曰∶葛洪《抱朴子》书,言飞廉单服可轻身延寿。又言服飞廉煎,可远涉 
疾行,力数倍于常。《本经》、《别录》所列亦是良药,而后人不知用,何哉? 
【附方】旧一。 
若不痛,非疳也。下部虫如马尾大,相缠出无数。十日瘥,二十日平复。(《千金翼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苎麻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时珍曰∶苎麻作 ,可以绩 ,故谓之 。凡麻丝之细者,为 ;粗者为 。 
陶弘景云∶苎即今绩苎麻是也。麻字从广,从林(音派),象屋下林麻之形。广音掩。 
【集解】颂曰∶苎麻旧不着所出州土,今闽、蜀、江、浙多有之。剥其皮可以绩布。苗 
高七八尺。叶如楮叶而无叉,面青背白,有短毛。夏秋间着细穗青花。其 
月、八月采。按陆玑《草木疏》云∶苎一科数十茎,宿根在土中,至春自生,不须栽种。荆 
扬间岁三刈,诸园种之岁再刈,便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浓处自脱,得里如筋者煮之,用 
缉布。今江、浙、闽中尚复如此。 
数十穗,青白色。 
时珍曰∶苎,家苎也。又有山苎,野苎也。有紫苎,叶面紫;白苎,叶面青,其背皆白。 
可刮洗煮食救荒,味甘美。其子茶褐色,九月收之,二月可种。宿根亦自生。 
x根x 
【气味】甘,寒,无毒。权曰∶甘,平。大明曰∶甘、滑,冷,无毒。 
【主治】安胎,贴热丹毒(《别录》)。治心膈热,漏胎下血,产前后心烦,天行热疾, 
大渴大狂,服金石药人心热, 毒箭蛇虫咬(大明)。沤苎汁 
【发明】震亨曰∶苎根大能补阴而行滞血,方药或恶其贱,似未曾用也。 
藏器曰∶苎性破血,将苎麻 
与产妇枕之,止血晕。产后腹痛,以苎安腹上即止也。又蚕咬人毒入肉,取苎汁饮之。今人 
以苎近蚕种,则蚕不生是矣。 
【附方】旧四,新八。 
痰哮咳嗽∶苎根( 存性),为末,生豆腐蘸三五钱,食即效。未全,可以肥猪肉二、 
三片蘸食,甚妙。(《医学正传》) 
小便不通∶《圣惠方》∶用麻根、蛤粉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新汲水下。《摘玄 
方》∶用苎根洗研,摊绢上,贴少腹连阴际,须臾即通。 
妙。亦治诸淋。(《圣惠方》) 
五种淋疾∶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斗门方》) 
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苎根(去黑皮,切)二升,银一 
斤,水九升,煎四升。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一方∶不用银。(《梅 
师方》) 
肛门肿痛∶生苎根捣烂,坐之良。(《濒湖集简方》) 
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熏洗之。(《圣惠方》) 
痈疽发背,初起未成者。苎根(熟)捣敷上,日夜数易,肿消则瘥。(《图经本草》) 
五色丹毒∶苎根煮浓汁,日三浴之。(《外台秘要》) 
鸡鱼骨哽∶《谈野翁试验方》∶用苎麻根捣汁,以匙挑灌之,立效。《医方大成》∶用野苎 
麻根捣碎,丸如龙眼大,鱼骨鱼汤 
x叶x 
【气味】同根。 
【主治】金疮伤折血出,瘀血(时珍)。 
【发明】时珍曰∶苎麻叶甚散血,五月五日收取,和锻石捣作团,晒干收贮。遇有金疮 
折损者,研末敷之,即时 
六月收野苎叶、苏叶, 
生猪血试之,可验也。秋冬用干叶亦可。 
【附方】新三。 
五日采麻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调下。勿吃热物,令人闷倒。只吃冷物。小 
儿半钱。(《杨子建护命方》) 
冷痢白冻∶方同上。 
蛇虺咬伤∶青麻嫩头捣汁,和酒等分,服三盏。以渣敷之,毒从窍中出 
,以渣弃水中即不发。看伤处 
有窍是雄蛇,无窍是雌蛇,以针挑破伤处成窍,敷药。(《摘玄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内容:( ,音顷。《唐本草》) 
【释名】白麻。 
时珍曰∶ 一作KT ,又作KT ,种必连顷,故谓之KT 也。 
【集解】恭曰∶ ,即KT 麻也。今人取皮作布及索者。实似大麻子,九月、十月采, 
阴干。 
颂曰∶处处有之。北人种以绩布,及打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 
花黄,实壳如蜀葵,其中子黑色。 
时珍曰∶ 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似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 
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 
作麻。以茎蘸硫黄作淬灯,引火甚速。其嫩子,小 
x实x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赤白冷热痢,炒研为末,每蜜汤服一钱。痈肿无头者,吞一枚(苏恭)。 
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时珍)。 
x根x 
【主治】亦治痢,古方用之(苏颂)。 
【附方】新三。 
一切眼疾∶ 麻子一升。为末。以 猪肝批片,蘸末炙 
服一字,陈米饮下 
,磨去壳,马尾筛取黄肉去焦壳,每十两可得四两 
药慢炙熟,为末,醋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一方∶以KT 实内袋中蒸熟,暴 
为末,蜜丸。温水下。(《圣济总录》)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大青
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时珍曰∶其茎叶皆深青,故名。 
【集解】《别录》曰∶大青三四月采茎,阴干。 
弘景曰∶今出东境及近道,紫茎长尺许,茎、叶皆用。 
颂曰∶今江东州郡及荆南、眉、蜀、濠、淄诸州皆有之。春生青紫茎,似石竹苗叶,花 
红紫色,似马蓼,亦似芫花,根黄,三月、四月采茎叶,阴干用。 
时珍曰∶处处有之。高二、三尺,茎圆。叶长三、四寸,面青背淡,对节而生。八月开 
小花,红色成簇。结青实大如椒颗。九月色赤。 
x茎叶x 
【气味】苦,大寒,无毒。权曰∶甘。时珍曰∶甘、微咸,不苦。 
【主治】时气头痛,大热口疮(《别录》)。除时行热毒 
权)。治热毒风,心 
主热毒痢,黄胆、喉痹、丹毒(时珍)。 
【发明】颂曰∶古方治伤寒黄汗、黄胆等,有大青汤。又治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 
汤内亦用大青。大抵时疾多用之。 
寒也。朱肱《活人书》治伤寒发赤斑烦痛,有犀角大青汤、大青四物汤。故李象先《指掌赋》 
云∶阳毒则狂斑烦乱,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笃。 
【附方】新六。喉风喉痹∶大青叶捣汁灌之,取效止。(《卫生易简方》)小儿口疮∶大 
青十八铢,黄连十二铢。水三升,煮一升服。一日二服,以瘥为度。(《千金方》)热病下痢 
困笃者∶大青汤∶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三两,胶二两,豉八合。水一斗,煮三升,分 
三服,不过二剂瘥。(《肘后方》) 
热病发斑,赤色烦痛∶大青四物汤∶用大青一两,阿胶、甘草各二钱半,豉二合,分三 
服。每用水一盏半,煎一盏,入胶烊化服。又犀角大青汤∶用大青七钱半,犀角二钱半,栀 
子十枚,豉二撮,分二服。每服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南阳活人书》) 
肚皮青黑,小儿卒然肚皮青黑,乃血气失养,风寒乘之,危恶之候也∶大青为末,纳口 
中,以酒送下。(《保幼大全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小青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彼土人当月采叶用之。 
x叶x 
【气味】温,无毒。 
【主治】生捣,敷痈肿疮疖甚效(苏颂)。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 
【附方】新三。 
蛇虺螫伤∶《卫生易简方》∶用小青一握(细研),入香白芷半两。酒调服。手 患处, 
候 
黄水出为效。《摘玄方》∶用小青、大青、牛膝叶同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之。 
中暑发昏∶小青叶(井水浸去泥),控干,入沙糖擂汁,急灌之。(《寿域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葫芦巴
内容:(宋《嘉 》) 
【释名】苦豆。 
【集解】禹锡曰∶葫芦巴出广州并黔州。春生苗,夏结子,子作细荚,至秋采。今人 
多用岭南者。或云是番萝卜子,未审的否? 
颂曰∶今出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盖其地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 
及番中来者真好。今医家治元脏虚冷为要药,而唐已前方不见用,本草不着,盖是近出。 
【修治】时珍曰∶凡入药,淘净,以酒浸一宿,晒干,蒸熟或炒过用。 
【气味】苦,大温,无毒。杲曰∶纯阳。 
【主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 香子、桃 
仁,治膀胱气甚效(嘉 )。治冷气疝瘕,寒湿香港脚,益右肾,暖丹田(时珍)。 
【发明】宗 曰∶膀胱气,用此合桃仁(麸炒)等分。为末,半为散,半以酒糊和丸梧 
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酒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