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13-本草纲目-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下坠,疼痛卵肿,去腹中幽幽作声(甄权)。治奔豚气香港脚,水气浮肿,宿食不消,五膈
痰
【发明】元素曰∶海藻气味俱浓,纯阴,沉也。治瘿瘤马刀诸疮,坚而不溃者。《经》
云∶咸能软坚。营气不从,外为浮肿。随各引经药治之,肿无不消。
成无己曰∶咸味涌泄。故海藻之咸,以泄水气也。
诜曰∶海藻起男子阴,消男子 疾,宜常食之。南方人多食,北方人效之,倍生诸疾,
更不宜矣。
时珍曰∶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泄热引水,故能消瘿瘤、结核阴 之坚聚,而除浮肿香港脚
留饮痰气之湿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
【附方】旧二,新二。
海藻酒,治瘿气。用海藻一斤,绢袋盛之,以清酒二升浸之,春夏二日,秋冬三日。每
服两合,日三。酒尽再作。其滓曝干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过两剂即瘥。(《肘后
方》)
瘿气初起∶海藻一两,黄连二两,为末。时时舐咽。先断一切浓味。(丹溪方)。项下瘰
,如梅李状。宜连服前方海藻酒消之。(《肘后方》)。
蛇盘瘰 ∶头项交接者。海藻菜(以荞面炒过),白僵蚕(炒)等分为末,以白梅泡汤
和丸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海蕴
内容:(温、 、酝三音。《拾遗》)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时珍曰∶ ,乱丝也。其叶似之,故名。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藏器)。主水 (苏颂)。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海带
内容:(宋《嘉 》)
【集解】禹锡曰∶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今登州人干之以束
器物。医家用以下水,胜于海藻、昆布。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催生,治妇人病,及疗风下水(《嘉 》)。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时珍)。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昆布
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纶布。
时珍曰∶按《吴普本草》,纶布一名昆布,则《尔雅》所谓纶似纶,东海有之者,即昆
布也。纶音关,青丝绶也,讹而为昆耳。陶弘景以纶为青苔、紫菜辈,谓组为昆布;陈藏器
又谓纶、组是二种藻。不同如此。
【集解】《别录》曰∶昆布生东海。
弘景曰∶今惟出高丽。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尔雅》云∶纶似纶,
组似组,东海有之。今青苔、紫菜皆似纶,而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
藏器曰∶昆布生南海,叶如手,大似薄苇,紫赤色。其细叶者,海藻也。
曰∶其草顺流而生。出新罗者叶细,黄黑色。胡人搓之为索,阴干,从舶上来中国。
时珍曰∶昆布生登、莱者,搓如绳索之状。出闽、浙者,大叶似菜。盖海中诸菜性味相
近,主疗一致。虽稍有不同,亦无大异也。
【修治】 曰∶凡使昆布,每一斤,用甑箅大小十个,同锉细,以东流水煮之,从巳至
亥,待咸味去,乃晒焙用。
【气味】咸,寒,滑,无毒。普曰∶酸、咸,寒,无毒。权曰∶温,有小毒。
【主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 疮(《别录》)。
破积聚(思邈)。治阴 肿,含之咽汁(藏器)。利水道,去面肿,治恶疮鼠 (甄权)。
【发明】杲曰∶咸能软坚,故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与海藻同功。
诜曰∶昆布下气,久服瘦人,无此疾者不可食。海岛之人爱食之,为无好菜,只食此物,
服久相习,病亦不生,遂传说其功于北人。北人食之皆生病,是水土不宜耳。凡是海中菜,
皆损人,不可多食。
【附方】旧四。
昆布 ,治膀胱结气,急宜下气。用高丽昆布一斤,白米泔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
斛,煮熟劈细。入葱白一握,寸断之。更煮极烂,乃下盐酢豉糁姜橘椒末调和食之。仍宜食
粱米、粳米饭。极能下气。无所忌。海藻亦可依此法作之。(《广济方》)
瘿气结核 ,肿硬。以昆布一两,洗去咸,晒干为散。每以一钱绵裹,好醋中浸过,
含之咽津,味尽再易之。(《圣惠方》)
项下五瘿∶方同上。(《千金翼》)。
项下卒肿,其囊渐大,欲成瘿者。昆布、海藻等分,为末,蜜丸杏核大。时时含之,咽
汁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越王余
内容:(《拾遗》)
【释名、集解】 曰∶越王余算生南海水中,如竹算子,长尺许。刘敬叔《异苑》云∶
昔晋安越王渡南海,将黑角白骨作算筹,其有余者,弃于水中而生此。故叶白者似骨,黑者
似角,遂名之。相传可食。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水肿浮气结聚,宿滞不消,腹中虚鸣,并煮服之(李 )。
【附录】沙箸
时珍曰∶按∶刘恂《岭表录》异有沙箸,似是余算之类,今附于此。云∶海岸沙中生沙
箸,春吐苗,其心若骨,白而且劲,可为酒筹。凡欲采者,须轻步向前拔之。不然,闻行声
遽缩入沙中,不可得也。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石帆
内容:(《日华》)
【集解】弘景曰∶石帆状如柏,水松状如松。
藏器曰∶石帆生海底,高尺余。根如漆色,至梢上渐软,作交罗纹。
大明曰∶石帆紫色,梗大者如箸,见风渐硬,色如漆,人以饰作珊瑚装。
颂曰∶左思《吴都赋》∶草则石帆、水松。刘渊林注云∶石帆生海屿石上,草类也。无
叶,高尺许,其花离楼相贯连。若死则浮水中,人于海边得之,稀有见其生者。
【气味】甜、咸,平,无毒。
【主治】石淋(弘景)。煮汁服,主妇人血结月闭(藏器)。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水松
内容:(《纲目》)
【集解】弘景曰∶水松状如松。
颂曰∶出南海及交趾,生海水中。
【气味】甘、咸,寒,无毒。
【主治】溪毒(弘景)。水肿,催生(藏器)。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内容:(石草类一十九种)
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
石斛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石 (《别录》)、金钗(《纲目》)、禁生(《别录》)、林兰(《本经》)、杜兰
(
时珍曰∶石斛名义未详。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今蜀人栽之,呼为
金钗花。盛弘之《荆州记》云∶耒阳龙石山多石斛,精好如金钗,是矣。林兰、杜兰,与木
部木兰同名,恐误。
【集解】《别录》曰∶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
弘景曰∶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如蚱蜢髀者佳。
近道亦有,次于宣城者。其生栎木上者,名木斛。其茎至虚,长大而色浅。不入丸散,惟
可为酒渍煮之用。俗方最以补虚,疗脚膝。
恭曰∶今荆襄及汉中、江左又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名
麦斛;一种茎大如雀髀,叶在茎头,名雀髀斛。其他斛如竹,而节间生叶也。作干石斛法∶
以酒洗蒸曝成,不用灰汤。或言生者渍酒,胜于干者。
颂曰∶今荆州、光州、寿州、庐州、江州、温州、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
谷中。五月生苗,茎似小竹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惟生
石上者为胜。
宗 曰∶石斛细若小草,长三、四寸,柔韧,折之如肉而实。今人多以木斛混之,亦不
能明。木斛中虚如禾草,长尺余,但色深黄光泽耳。
时珍曰∶石斛丛生石上。其根纠结甚繁,干则白软。其茎叶生皆青色,干则黄色。开红
花。节上自生根须。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挂屋下,频浇以水,经年不死,俗称
为千年润。石斛短而中实,木斛长而中虚,甚易分别。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胜。
【修治】 曰∶凡使,去根头,用酒浸一宿,曝干,以酥拌蒸之,从巳至酉,徐徐焙干,
用
【气味】甘,平,无毒。普曰∶神农∶甘,平。扁鹊∶酸。李当之∶寒。时珍曰∶甘、
淡、微咸。
之才曰∶陆英为之使,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僵蚕。
【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浓肠胃(《本经》)。补
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别
录》)。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权)。壮筋
骨,暖水脏,益智清气(《日华》)。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时珍)。
【发明】 曰∶石斛镇涎,涩丈夫元气。酒浸酥蒸,服满一镒,永不骨痛也。
宗 曰∶石斛治胃中虚热有功。
时珍曰∶石斛气平,味甘、淡、微咸,阴中之阳,降也。乃足太阴脾、足少阴右肾之药。
深师云∶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宜加之。一法∶每以二钱入生姜一片,水煎代茶饮,
甚清肺补脾也。
【附方】新二。
睫毛倒入∶川石斛、川芎 等分,为末。口内含水,随左右 鼻,日二次。(《袖珍方
》)。
飞虫入耳∶石斛数条,去根如筒子,一边 入耳中,四畔以蜡封闭,用火烧石斛,尽则
止
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
骨碎补
内容:(宋《开宝》)
【释名】猴姜(《拾遗》)、胡孙姜(志)、石毛姜(《苏颂》)、石庵 。
藏器曰∶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
矣。江西人呼为胡孙姜,象形也。
时珍曰∶庵 主折伤破血。此物功同,故有庵 之名。
【集解】志曰∶骨碎补生江南。根寄树石上,有毛。叶如庵 。
藏器曰∶岭南虔、吉州亦有之。叶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
大明曰∶是树上寄生草,根似姜而细长。
颂曰∶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皆有之。生木或石上。多在背阴处,引根成条,上有
黄赤毛及短叶附之。又抽大叶成枝。叶面青绿色,有青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春生叶,
至冬干黄。无花实。采根入药。
宗 曰∶此苗不似姜,亦不似庵 。每一大叶两旁,小叶叉牙,两两相对,叶长有尖瓣
也。
时珍曰∶其根扁长,略似姜形。其叶有丫缺,颇似贯众叶。谓叶如庵 者,殊谬;如石
韦者,亦差。
x根x
【修治】 曰∶凡采得,用铜刀刮去黄赤毛,细切,蜜拌润,甑蒸一日,晒干用。急用
只焙干,不蒸亦得也。
【气味】苦,温,无毒。大明曰∶平。
【主治】破血止血,补伤折(《开宝》)。主骨中毒瓦斯,风血疼痛,五劳六极,足手不收,
上热下冷(权)。恶疮,蚀烂肉,杀虫(大明)。研末,猪肾夹煨,空心食,治耳鸣,及肾虚
久泄,牙疼(时珍)。
【发明】颂曰∶骨碎补,入妇人血气药。蜀人治闪折筋骨伤损,取根捣筛,煮黄米粥,
和裹伤处有效。
时珍曰∶骨碎补,足少阴药也。故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刺史子久泄,诸医
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
脾胃也。《雷公炮炙论》用此方治耳鸣,耳亦肾之窍也。案∶戴原礼《证治要诀》云∶痢后
下虚,不善调养,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致两足痿软,或痛或痹,遂成痢风。宜用独活
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仍以骨碎补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之。外用杜仲、牛膝、杉
木节、萆 、白芷、南星煎汤,频频熏洗。此亦从肾虚骨痿而治也。
【附方】旧二,新三。
虚气攻牙∶齿痛血出,或痒痛。骨碎补二两,铜刀细锉,瓦锅慢火炒黑,为末。如常揩
齿,良久吐之,咽下亦可。刘松石云∶此法出《灵苑方》,不独治牙痛,极能坚骨固牙,益
精髓,去骨中毒瓦斯疼痛。牙动将落者,数擦立住,再不复动,经用有神。
风虫牙痛∶骨碎补、乳香等分,为末糊丸,塞孔中。名金针丸。(《圣济总录》)
耳鸣耳闭∶骨碎补削作细条,火炮,乘热塞之。(苏氏《图经》)。
病后发落∶胡孙姜、野蔷薇嫩枝煎汁,刷之。
肠风失血∶胡孙姜(烧存性)五钱,酒或米饮服。(《仁存方》)
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
石韦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石 (音蔗)、石皮(《别录》)、石兰。
弘景曰∶蔓延石上,生叶如皮,故名石韦。
时珍曰∶柔皮曰韦, 亦皮也。
【集解】《别录》曰∶石韦生华阴山谷石上,不闻水声及人声者良。二月采叶,阴干
弘景曰∶处处有之。出建平者,叶长大而浓。
恭曰∶此物丛生石旁阴处,亦不作蔓。其生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