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13-本草纲目-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盐末各一斤填满,置笼内蒸熟,捣成膏,入新艾茸二斤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米饮下三十 
丸,日二。(《圣济总录》) 
发槁不泽∶木瓜浸油,梳头。(《圣惠方》) 
反花痔疮∶木瓜为末,以鳝鱼身上涎调,贴之,以纸护住。(《医林集要》) 
辟除壁虱∶以木瓜切片,铺于席下。( 仙《神隐》) 
x木瓜核x 
【主治】霍乱烦躁气急,每嚼七粒,温水咽之(时珍。出《圣惠》)。 
x枝、叶、皮、根x 
【气味】并酸、涩,温,无毒。 
【主治】煮汁饮,并止霍乱、吐下、转筋,疗香港脚(《别录》)。枝,作杖,利筋脉。根 
、叶,煮汤淋足胫,可以已蹶。木材作桶濯足,甚益人(苏颂)。枝、叶煮汁饮,治热痢(时 
珍。出《千金》)。 
x花x 
【主治】面黑粉滓(方见李花)。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楂子
内容:(音渣。《食疗》) 
【校正】原附木瓜下,今分出。 
【释名】木桃(《埤雅》)、和圆子。 
时珍曰∶木瓜酸香而性脆。木桃酢涩而多渣,故谓之楂,《雷公炮炙论》和圆子即此也 
【集解】《藏器》曰∶楂子生中都,似 而小,江外常为果食,北土无之。 
颂曰∶处处有之,孟州特多。 
弘景曰∶《礼》云∶楂梨钻之。谓钻去核也。郑玄不识,以为梨之不臧者。郭璞以为似 
梨而酢涩。古以为果,今不入例矣。 
时珍曰∶楂子乃木瓜之酢涩者,小于木瓜,色微黄,蒂、核皆粗,核中之子小圆也。按 
∶王祯《农书》云∶楂似小梨,西川、唐、邓间多种之。味劣于梨与木瓜,而入蜜煮汤, 
则香美过之。《庄子》云∶楂、梨、橘、柚皆可于口。《淮南子》云∶树楂、梨、橘,食之 
则美,嗅之则香。皆指此也。 
【气味】酸,涩,平,无毒。 
诜曰∶多食伤气,损齿及筋。 
【主治】断痢(弘景)。去恶心咽酸,止酒痰黄水(藏器)。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 
木瓜相近(孟诜)。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内容:(音冥渣。宋《图经》) 
【校正】原附木瓜下,今分出。 
【释名】蛮楂(《通志》)、瘙楂(《拾遗》)、木李(《诗经》)、木梨(《埤雅》)。 
时珍曰∶木李生于吴越,故郑樵《通志》谓之蛮楂。云俗呼为木梨,则 楂盖蛮楂之讹 
也。 
【集解】颂曰∶ 楂木、叶、花、实酷类木瓜,但比木瓜大而黄色。辨之惟看蒂间别有 
重蒂如乳者为木瓜,无此则 楂也。可以进酒去痰。道家生压取汁,和甘松、玄参末作湿香 
,云甚爽神也。 
诜曰∶ 楂气辛香,置衣箱中杀蠹虫。 
时珍曰∶ 楂,乃木瓜之大而黄色无重蒂者也;楂子,乃木瓜之短小而味酢涩者也; 
,则楂类之生于北土者也。三物与木瓜皆是一类各种,故其形状功用不甚相远,但木瓜得 
木之正气,为可贵耳。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解酒去痰(弘景)。食之去恶心,止心中酸水(藏器)。煨食,止痢。浸油梳头, 
治发白、发赤(大明)。煮汁服,治霍乱转筋(吴瑞)。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内容:(音温孛。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 ,性温而气 ,故名。 (音孛),香气也。 
【集解】志曰∶ 生北土,似楂子而小。 
颂曰∶今关陕有之,沙苑出者更佳。其实大抵类楂,但肤慢而多毛,味尤甘。其气芬馥 
,置衣笥中亦香。 
藏器曰∶树如林檎,花白绿色。 
宗 曰∶食之须净去浮毛,不尔损人肺。花白色,亦香。最多生虫,少有不蛀者。 
时珍曰∶ ,盖 楂之类生于北土者,故其形状功用皆相仿佛。李 《南海药录》言 
∶关中谓林檎为 。按∶《述征记》云∶林檎佳美。 微大而状丑有毛,其味香,关辅 
乃有,江南甚希。观此则林檎、 ,盖相似而二物也。李氏误矣。 
【气味】酸、甘,微温,无毒。 
士良曰∶发毒热,秘大小肠,聚胸中痰,壅涩血脉,不宜多食。 
瑞曰∶同车螯食,发疝气。 
【主治】温中,下气消食,除心间酸水,去臭,辟衣鱼(《开宝》)。去胸膈积食,止渴 
除烦。将卧时,啖一、两枚,生、熟皆宜(苏颂。宗 曰∶卧时啖此太多,亦痞塞胃脘也)。 
主水泻肠虚烦热,散酒气,并宜生食(李 )。 
x木皮x 
【主治】捣末,敷疮(苏颂)。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山楂
内容:(音渣。《唐本草》) 
【校正】《唐本草》木部赤爪木,宋《 
也。今并于一,但以山楂标题。 
【释名】赤爪子(侧巧切,《唐本》)、鼠楂《唐本》、猴楂(危氏)、茅楂(《日用》)、 
子(音求)、 梅(音计。并《尔雅》)、羊 (《唐本》)、棠 子(《图经》)、山里果(《 
食鉴》)。 
时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误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 
与楂何关?郭璞注《尔雅》云∶ (音求)树如梅。其子大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此 
即山 
楂也。世俗作 字,亦误矣。 乃栎实,于 何关?楂、 之名,见于《尔雅》。自晋、宋 
以来,不知其原,但用查、 耳。此物生于山原茅林中,猴、鼠喜食之,故又有诸名也。《 
唐本草》赤爪木当作赤枣,盖枣、爪音讹也,楂状似赤枣故尔。范成大《虞衡志》有赤枣子 
。王 《百一选方》云∶山里红果,俗名酸枣,又名鼻涕团。正合此义矣。 
【集解】恭曰∶赤爪木,赤楂也。出山南、申、安、随诸州。小树高五、六尺,叶似香 
。子似虎掌,大如小林檎,赤色。 
藏器曰∶赤爪草,即鼠楂 也。生高原, 似小楂而赤,人食之。 
颂曰∶棠 子生滁州。三月开白花,随便结实,采无时。彼人用治下痢及腰疼有效。他 
处亦有,不入药用。 
时珍曰∶赤爪、棠 、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 
也。自丹溪朱氏始着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其类有二种,皆生山中。一种小者,山人呼 
为棠 子、茅楂、猴楂,可入药用。树高数尺,叶有五尖。丫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 
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小儿采而卖之。闽人取熟者去皮 
核,捣和糖、蜜,作为楂糕,以充果物。其核状如牵牛子,黑色甚坚。一种大者,山人呼为 
羊子。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色黄绿,皮涩肉虚为异尔。初甚酸涩,经霜乃可 
食。功用相同,而采药者不收。 
x实x 
【修治】时珍曰∶九月霜后取带熟者,去核曝干,或蒸熟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 
【气味】酸,冷,无毒。 
时珍曰∶酸、甘,微温。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 
【主治】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痒(《唐本》)。煮汁洗漆疮,多瘥(弘景)。 
治腰痛有效(苏颂)。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吴瑞)。健胃,行结气。 
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煎汁入沙糖服之,立效(震亨)。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 
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时珍)。化血块气块,活血(宁原)。 
【发明】震亨曰∶山楂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 
之,则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时珍曰∶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 
用,恐反克伐也。按∶《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 
之功,盖可推矣。珍邻家一小儿,因食积黄肿,腹胀如鼓。偶往羊 树下,取食之至饱。归 
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羊 乃山楂同类,医家不用而有此效,则其功应相同矣。 
【附方】新七。 
偏坠疝气∶山棠 肉、茴香(炒)各一两,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 
汤下。 
老人腰痛及腿痛∶用棠 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二 
服。肠风下血,用寒药、热药及脾弱药俱不效者∶独用山里果(俗名酸枣,又名鼻涕团)干 
者, 
痘疹不快∶干山楂为末,汤点服之,立出红活。又法∶猴楂五个,酒煎入水,温服即出。 
痘疮干黑危困者∶用棠 子为末,紫草煎酒,调服一钱。(《全幼心鉴》) 
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方》) 
x核x 
【主治】吞之,化食磨积,治 疝(时珍)。 
【附方】新一。 
难产∶山楂核七七粒,百草霜为衣,酒吞下。(《海上方》) 
阴肾 肿∶方见橄榄。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赤爪木
内容:【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水痢,头风身痒(《唐本》)。 
x根x 
【主治】消积,治反胃(时珍)。 
x茎、叶x 
【主治】煮汁,洗漆疮(时珍。出《肘后》)。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庵罗果
内容:(宋《开宝》) 
【释名】庵摩罗迦果(出佛书)、香盖。 
时珍曰∶庵罗,梵音二合者也。庵摩罗,梵音三合者也。华言清净是也。 
【集解】志曰∶庵罗果,树生,若林檎而极大。 
宗 曰∶西洛甚多,梨之类也。其状似梨,先诸梨熟,七夕前后已堪啖。色黄如鹅梨, 
才熟便松软,入药亦希。 
时珍曰∶按∶《一统志》云∶庵罗果俗名香盖,乃果中极品。种出西域,亦柰类也。叶 
似茶叶,实似北梨,五、六月熟,多食亦无害。今安南诸地亦有之。 
【气味】甘,温,无毒。士良曰∶酸,微寒。 
志曰∶动风疾。凡天行病及食饱后,俱不可食。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黄病。 
【主治】食之止渴(《开宝》)。主妇人经脉不通,丈夫营卫中血脉不行。久食,令人不 
饥(士良)。 
x叶x 
【主治】渴疾,煎汤饮(士良)。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频婆(音波)。 
时珍曰∶篆文柰字,象子缀于木之形。梵言谓之频婆,今北人亦呼之,犹云端好也。 
【集解】弘景曰∶柰,江南虽有,而北国最丰。作脯食之,不宜人。林檎相似而小,俱 
不益人。 
士良曰∶此有三种∶大而长者为柰,圆者为林檎,皆夏熟;小者味涩为 ,秋熟, 
一名楸子。 
时珍曰∶柰与林檎,一类二种也。树、实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压。有白、 
赤、青三色。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亦曰朱柰,青者为绿柰,皆夏熟。凉州有冬柰,冬 
熟,子带碧色。孔氏《六帖》言∶凉州白柰,大如兔头。《西京杂记》言∶上林苑紫柰,大 
如升,核紫花青。其汁如漆,着衣不可浣,名脂衣柰。此皆异种也。郭义恭《广志》云∶西 
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谓之频婆粮。亦取柰汁为豉用。其 
法∶取熟柰纳瓮中,勿令蝇入;六、七日待烂,以酒腌,痛拌令如粥状,下水更拌,滤去皮 
子;良久,去清汁,倾布上,以灰在下引汁尽,划开,晒干,为末,调物甘酸得所也。刘熙 
《释名》载∶柰油,以柰捣汁涂缯上,曝燥取下,色如油也。今关西人以赤柰、楸子取汁涂 
器中,曝干,名果单是矣。味甘酸,可以馈远。杜恕《笃论》云∶日给之花似柰,柰实而日 
给零落,虚伪与真实相似也。则日给乃柰之不实者。而《王羲之帖》云∶来禽、日给,皆囊 
盛为佳果。则又似指柰为日给矣。木槿花亦名日及,或同名耳。 
x实x 
【气味】苦,寒,有小毒。多食令人肺壅、胪胀,有病患尤甚(《别录》)。 
思邈曰∶酸、苦,寒,涩,无毒。 
时珍曰∶案∶《正要》云∶频婆∶甘,无毒。 
【主治】补中焦诸不足气,和脾。治猝食饱气壅不通者,捣汁服(孟诜)。益心气,耐 
饥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林檎
内容:(宋《开宝》) 
【校正】并入《拾遗》文林郎果。 
【释名】来禽(《法帖》)、文林郎果。 
《藏器》曰∶文林郎生渤海间。云其树从河中浮来,有文林郎拾得种之,因以为名。 
曰∶文林郎,南人呼为 是矣。 
时珍曰∶案∶洪玉父云∶此果味甘,能来众禽于林,故有林禽、来禽之名。又唐高宗时 
,纪王李谨得五色林檎似朱柰以贡。帝大悦,赐谨为文林郎。人因呼林檎为文林郎果。又《 
述征记》云∶林檎实佳美。其 微大而状丑,有毛而香,关辅乃有,江南甚希。据此,则 
林檎是文林郎,非 也。 
【集解】志曰∶林檎,在处有之。树似柰,皆二月开粉红花。子亦如柰而差圆,六月、 
七月熟。 
颂曰∶亦有甘、酢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须烂熟乃堪啖。今医家干 
之入治伤寒药,谓之林檎散。 
时珍曰∶林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