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战役-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护卫舰上海拥有“电磁近防炮”。电磁武器已经不新鲜了,现在的中国军队中到处都是电磁轨道炮,在地球上的射程能达到两千公里,在近地轨道中则能打到大半个地球,但是,其初速度大多在一万米每秒左右,这种速度在地球上是飞快了,但在宇宙中则是慢如蜗牛,有什么用呢?如果要让电磁近防炮达到能够防御星际导弹的效果,那么出射速度应该达到数百到一千多公里每秒才行!但是,电磁炮的加速轨道的长度有限,以普通超导磁体的磁感应强度,是没法加速到这么快的,那么,这就需要全新的超导体。

很幸运,刘云他们在丰富的异形核材料家族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超导体——磁曜石。这种磁曜石是常温超导体,其转变温度在500度左右,并不算耐热超导体,但其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特别高!因此,磁曜石能用于制作超强磁力线圈,用在电磁近防炮上没有任何问题。不过,磁曜石也有缺点,它是晶体,只有晶体状的磁曜石超导性能最好,粉末状的就差很多了,而性质比较硬脆,没有延展性,没法像金属那样可以随意拉长制成导线,那么,如果要用磁曜石做成线圈,就必须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次成型!用普通的生长材料的方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线圈的几何空间结构很复杂,难以在生长过程中就长成这样,但是,若用纳米机器人和夸克机器人来生产,这个问题就轻易地解决了,因为这些微型机器人制造所有东西都是一次成型的,而且缺陷几乎没有,可以轻易制造出完美的晶体。只需在纳米核心工厂中将电磁近防炮一次成型,或者直接让息壤核心制造整艘“羽林”护卫舰,这些问题都能一次解决!

最后定型的电磁近防炮采用多管火炮的模式,单管口径400毫米,标准电磁弹丸每枚重1。5吨,属于穿甲弹类型。羽林护卫舰的电磁近防炮是36管一组,排列方式为中间一圈6管,排成六边形,六边形的外侧密排12管,同样也排成六边形,最外边的18管也密排在其上,总共36管(可以用硬币验证这种排列方式)。电磁近防炮出射速度达到1000公里每秒!而每一管的射速达到20发/秒,如果一组近防炮全速开火,那么每秒打出720发炮弹,重达1080吨!这样开火,物质消耗速度是很快的,但却能在太空中织起一道道强大的近防火力网,就像加特林机枪一样,用密集火力来拦截敌方导弹。

每一组电磁近防炮的总半径达到7米,在护卫舰的上表面上占用空间不大,因此一艘羽林护卫舰装了80组电磁近防炮,分为5个防御区块,间隔在激光副炮阵列之间。不过,电磁近防炮开火的时候可要注意了,火力一旦全速开动起来,那弹药流失速率是极高的,一不小心弹药库就打光了!而且,不能所有电磁近防炮同时开火,那后坐力非常大,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注意到,羽林护卫舰的所有防卫武器都安装在上表面,下表面则没有,这是因为护卫舰一般都在战列舰和母舰周围执行防御任务,只需防卫一侧就可以了,两侧都有武器就没有必要。

第一百一十五章改造,重新上阵!

这样,刘云他们的星际舰队就基本定型了。以神龙母舰为核心(这是指挥母舰),以凤凰战列舰为主战力量,羽林护卫舰为防卫力量,加上船坞母舰、运输舰、登陆舰等辅助舰只,这样一支舰队就成型了。

神龙母舰的主要任务是指挥舰队,携带和生产护卫舰,携带登陆舰和陆战队,还必须携带独立的息壤核心作为星际殖民工具,任务是很繁重的,按理说一艘母舰带不了太多东西。但是,有了次元舱技术,便能携带额外的货物,现在刘云经过一番改进,以及把凯恩的0。2倍次元舱改进为0。3倍次元舱了,看似增长幅度不大,实际却能多装二十多亿吨物资,大大扩展了储存空间。

凤凰战列舰的任务只有一个——战斗!拥有60秒蓄能的凤凰战列舰,可以在开战之初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力,而其本身强悍的战斗力和防御力也使其成为一艘出色的一级星际战列舰,比思金人的战列舰好得多了(天邪也想把战列舰改进得更强,无奈思金人的材料水平就那样,除非抛弃整个思金帝国的文明,引进一套全新的技术,否则这种现状都没法改变,于是天邪只好用思金人的数量来获得优势了)。

神龙母舰和凤凰战列舰是需要人驾驶的,母舰就不用说了,战列舰的话要提高首发命中率,就必须培养最强的炮手,人的能力对战斗力影响很大,如果用电脑来控制,恐怕没法把首发命中的优势发挥出来。

而羽林护卫舰上却是无人的,这是无人护卫舰,因为护卫舰的任务比较简单,只需侦测到有威胁的导弹或者小型舰艇,就能开火拦截。拦截火力中,优先启用反导激光炮,这个只需耗费能量,不耗费弹药。如果反导激光炮数量不够,那就启动电磁近防炮,这个火力密集,但耗费弹药量巨大。用量子电脑来控制护卫舰,可以在保证拦截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省弹药,如果人来操作的话,可能一个激动就把弹药打光了。而且近防炮和反导激光炮需要迅速捕捉和锁定目标,并且判断目标的飞行轨迹,再计算弹道和所需弹药数,最后才能开火,这些过程显然只有电脑才能完成。

另外,护卫舰做成无人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护卫舰吨位小,比较脆弱,战损率肯定会比较高,人员上去会很危险。而战列舰皮厚血厚,而且舱室内还有逃命用的任意门,可以随时返回母舰所在,不会因为战列舰损毁而阵亡。当然,如果连母舰都被敌人摧毁的话,那整个舰队的人就全玩完了,这个就没得说了。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让任意门的出口连到地球上呢?这是因为虫洞也是有隧道长度的,星际虫洞动辄数百万公里的隧道长度,一个人怎么走得完!所以只能逃到最近的相对安全的地点——母舰。

总之,星际战争中人才是十分宝贵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人员去牺牲。宁可损失一艘数十亿吨的战列舰,也不要让精英炮手阵亡。战舰没了可以再造,人才没了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刘云的观点。

这些星际舰船中,母舰和战列舰都是拥有虫洞引擎的,运输舰也需要有,不然就没法跨过星空来到另一个恒星系,至于护卫舰、登陆舰这种辅助舰只则没有虫洞引擎,都需要母舰或运输舰来携带。

这里提一下星际舰船中的能量来源问题,刘云他们的舰队是把反应堆装到母舰和战列舰等大型舰只上,小型舰只则直接使用能量晶体,能源由母舰提供。但是,一般的星级文明,其舰船都是没有反应堆的,没法自己产生能量,必须到行星上补充能量晶体。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能源的技术,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军队。一些星际帝国,拥有数千颗行星和庞大的星际舰队,如果舰队本身就能自给自足,拥有足够强的反应堆,甚至可以自己跑到另一个未开发的行星去另起炉灶,那样的话就难免有将领拥兵自重,甚至叛乱自立!为了更好地控制舰队,这些帝国就把反应堆和舰船分离,反应堆只在行星上有,而舰队则需要到所属行星上补给才有足够的能量。这就相当于古时候政府通过控制钱粮来控制军队。

当然,像刘云那样把反应堆装到舰船上的文明也不是没有,这类文明大多是流浪文明,他们整个文明就是一支庞大的舰队,自然要拥有能量来源,然后整个文明在宇宙中不断迁徙,走到哪就在哪开采资源,以满足日常所需以及文明的扩张。这类文明要么是发展过程中不幸毁掉母星,本身又是游牧民族习性,因此整个种族不断迁移,要么是被人打得无家可归,可怜无比。游牧民族习性的流浪文明相当危险,一般都极具攻击性,而且会像蝗虫一样,跑到哪里就把哪里的资源开采光,一般星际帝国都很讨厌这类文明。

如果要比较反应堆的能量效率,那么刘云他们模仿银河系制造的暗物质核聚变反应堆则在同级别文明中属于佼佼者,像原始的托卡马克之类的反应堆则属于十分落后的一类。许多时候,大自然的创造物要比人类制造的东西聪明得多,完美得多,“巧夺天工”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大自然本身很厉害。

至于刘云的舰队并没有战巡舰、驱逐舰等次于战列舰的作战舰只,是因为刘云觉得暂时没有必要,他是以战列舰为主,护卫舰为辅,坚持战舰要用料豪华,不惜成本。实际上,用息壤核心来制造战舰,成本确实非常低。

星际战舰作战之时,也有阵型的讲究,但因为宇宙空间太广阔,防御阵型基本上没有用,有用的只有少数几个阵型。

太空之中最基本的阵型有两个:横列和纵列。横列是进攻用的,而纵列是追击用的。横列就是舰队中的主要攻击力量一字排开或者排成一个阵面,这个原理很简单,就是要把火力发挥到最大。至于纵列在追击中的好处,则是敌人在正前方,舰队呈“一字长蛇”,但略有错开,要让所有舰船视野中都能看见敌人,然后激光炮开火,那么激光轨迹是一系列几乎重合的直线,交点在敌人将要到达之处(要预估提前量,因为光传播需要时间),而在敌人前面和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处,都是激光经过的范围,相当于激光追赶着敌人走。这种情况下,逃跑方需要不断左右移动,否则就被一连串激光干掉了,但这样的话追赶方也可以让光束稍微散开,覆盖逃跑方的左右上下可能到达之处,这样的话无论左右移动还是加速减速,都逃不过激光的打击!当然,左右移动所受到的攻击强度要小很多,总比一个劲加速,最终被激光赶上所受到的攻击弱了许多。所以说,纵列是追击用的阵型。

横列经过演变,又产生另一种阵型——“同相位阵型”,或者叫“圆弧阵”,“弧面阵”,“同相阵”。这个阵型是指,攻击方舰只处于一个球面(弧面)上,而球心则是攻击目标,如果攻击方舰只同时开火,那么激光会同时击中目标(也要估算提前量,这个要求更精确),威力叠加!如果不能同时击中目标,那么效果就会差很多,因为作用时间变长了,瞬时破坏力就降低了。如果舰只并非严格处于同一弧面,那就需要时间延迟量的调整,以最滞后的舰只为标准,各舰只的开火时间按照光程延迟,以实现激光同时击中目标的效果。因此,这个阵型的特点就是开火相位相同,涉及到相位,这就比单纯横列纵列多了一些技术含量。

同相位阵也有变形,可以把全体舰只的同相阵变成局部小队的同相阵,因为许多时候不需要集中所有的火力,只需几艘战舰的火力就能消灭敌人,这时候就不能浪费。如果要攻击多个目标,也要拆分同相阵。

除此之外,还有简单的包围阵,这需要数量优势。这个阵型没什么技术含量,所有舰只全力开火就是了。与之相反,被包围的状态是最惨的,包围者的后方没有别的敌人,可以尽情攻击,而被包围者则上下左右全是敌人,什么阵型都没法护住后背!除非被包围者全部挤成一团,但这样的话,敌人若扔出反物质炸弹这种大杀器,那就全部死翘翘了……所以,被包围就是悲剧,上次刘云就尝过恶果。因此在发觉敌人要包围自己的时候,应该全速脱离包围圈。宇宙空间广阔,敌人很难堵住缺口,这是可以逃出包围圈的有利条件。所以,想要包围敌人也是不容易的。

包围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同相阵,应该说这时候的同相阵效果最大!前后左右上下全部受到攻击,敌人不死才怪!

除了这些阵型之外,就很少有真正实用的阵型了。古代作战中的阵型,例如鱼鳞阵、鹤翼阵、锋矢阵、八卦阵、撒星阵、鸳鸯阵等等,在星际战斗中基本不适用了。因为古代战场是二维的,地形起伏影响很大,天气也对战场影响巨大,而且队友之间可以互相掩护,因此这些阵型发挥出作用,而星际战场却是全三维的,几乎是自由空间,可用的阵型很少。当然,如果在行星、小行星附近,或者陨石堆里,在这些地形复杂的地方,也有可能使用一些奇特的阵型,奇谋妙策的用处也会大得多。

于是,整个2051年,刘云基本上都在爆装备,以及练兵。练兵的重点在凤凰战列舰的首发命中训练,以及同相阵,为此刘云还做了一套软件,专门用来调节舰队阵型,根据舰只位置调整相位,让母舰来协调指挥,以达到最佳的同相阵效果。对于预估提前量,刘云也在软件中加入此项功能。

为了更快地爆装备,刘云还改进了息壤核心,以加快生产速度。例如生产母舰,以前需要六个月,现在减少了一个月,五个月为一个生产周期。而战列舰的生产速度更快,只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