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共党史-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展是螺旋式上升,革命和建设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这是总的趋势。第二,革命和建设中的挫折故然是其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反映,但主要是党内的错误造成的。第一次挫折期,党犯过两次大的错误,一次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导致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另一次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了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第二次挫折期,党也犯过两次较大的错误,一次发生在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为标志的1958年到1960年。另一次发生在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的1966年到1976年。这两次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如何看待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党所犯的错误呢?
  首先,应该看到,党的路线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正确的,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70多年来,党完成了中国其他政党都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取得了旧中国根本不可能达到的、也无法比拟的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她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党的路线在大部分时间是正确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很短暂的。而党和人民因此得到了锻炼,吸取了教训。
  其次,党在工作指导上的失误,是在缺乏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情况下发生的,是探索中的失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情形要复杂得多,为了找到革命和建设的规律,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对任何革命政党来说,在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中,都不会一次成功,总是要经过斗争、失败、直到胜利的反复过程。此间发生失误,包括某些严重失误是难免的。党正是在战胜困难、克服失误过程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找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的。
  第三,我们党是一个郑重的党,她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从失败中奋起。如同任何人都难免犯错误一样,没有一个党是不犯错误的,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是否从错误中学习,取得经验教训。列宁说:“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就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党的伟大、光荣、正确,不仅表现在她实施正确领导的时候,而且表现在她犯了错误后,有勇气向广大党员和群众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为人民利益改正错误。正因为如此,党过去所犯的若干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长时间的严重错误,都是自己纠正的。“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我们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革命和建设的曲折经历和遭受挫折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在反倾向斗争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因为,在党的历史上,发生过右的错误,但“左”的错误统治全党的时间更长。民主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三次“左”倾错误,社会主义时期又出现长达20年之久的“左”倾错误。“左”的思想根深蒂固,清除其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左”往往以革命的口号作掩护,带有革命色彩,更易迷惑人,比右的错误更难以纠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中,阻力主要来自“左”的方面。那种认为右是立场问题,“左”是方法问题,宁“左”勿右的认识是错误的。历史证明,“左”和右都会对革命和建设造成危害。正如邓小平所说“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条件下,“左”的倾向往往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不顾客观规律,盲目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把改革开放政策看成是资本主义复辟的产物,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不对社会经济政治情况作客观的全面的分析,任意片面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僵化,迷信教条,搞本本主义、形式主义等。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搞乱人们的思想,危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全面贯彻警惕右,主要防止“左”的方针。
  二  光辉的业绩
  尽管党的历程是曲折的,然而成就是辉煌的。70多年来,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进步,做了许多事情,建立了不朽的业绩。总的来说,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为了改变祖国的苦难命运,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斗争,都失败了,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都没有找到解放中国的出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需要有一个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就是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无可辩驳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宏伟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愿望开始实现。
  第二,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依靠人民群众,肃清反动残余势力,战胜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我们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完成全国土地改革,短短三年内把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使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采取符合中国特点的步骤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创造性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人民群众普遍拥护、很少社会震动、又保护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很难做到而确实做到了的事情,是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第三,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正在做。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巨大的努力。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沿着这条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二十年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生机,使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这三件大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结束了近代中国长期战乱和一盘散沙的局面,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这是历史的结论。
  三  宝贵的经验
  70多年来,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我们认识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客观规律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种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的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是不行的,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把马列主义同生动发展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必须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才能引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两次历史性飞跃说明,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善于运用它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革命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而不能把它当成公式到处乱套。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正确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依据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活动的目的。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贯串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的一条主线。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改革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就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解放生产力的主要手段是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其它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的。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里,主要任务是继续解放生产力,同时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也提到重要位置。党的“一化三改”的总路线,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同时并举。党的八大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任务。但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历史发展的停滞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这种错误,从而重新确立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清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我们党把改革作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条路子是正确的,只有坚决走下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的标准。
  (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过程中选择政治领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各革命阶级提出了种种救国方略,结果都灰飞烟灭。历史昭示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能担负领导革命历史重任者,只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它具有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顺应历史潮流,把革命和建设引向胜利。共产党又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