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再现第一代领袖的真实生活(选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尼克松得知消息后喜出望外,马上批准美国乒乓球队接受邀请。
  4月14日下午2时半,周恩来面带微笑地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周恩来与美国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后,坐在斯廷霍文团长旁边的沙发上,作了讲话:
  “你们作为前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第一个美国代表团,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尽管中国和美国目前还没有外交关系,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大多数人民的赞成与支持。”
  周恩来略略提高了声音说:“欢迎你们!”
  坐在周恩来身边的斯廷霍文马上说:“我们也希望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
  周恩来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可以去!”
  美国代表团的成员立刻报以热烈的鼓掌。
  乒乓球运动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被视为是中国的国球,多次参加国际比赛,拿回来的冠军最多,连外国人也惊叹:这个小球简直就是为中国人发明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巧妙地利用小球推动大球,真可谓以长克短,打了一个漂亮的“近台抢攻”。
  虽然尼克松对中国的这一板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却为这一板叫绝、叫好。
  这一回该轮到美国人出击了,他们也不含糊,为了寻求打开美中关系的大门,总统尼克松派最得力的高级顾问基辛格前往中国。
  1971年7月9日12时15分,基辛格完成了这次历史性的飞行,出现在北京南苑机场的停机坪上。来迎接他的,是被毛泽东称为“遇大事不糊涂”、“此人有文化”的叶剑英元帅。此时,他是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他的身后是很有外交风度的黄大使和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韩叙。
  来迎接基辛格的车子是中国最高级的轿车“红旗”。这种车子最明显的标志是前面的一面有机玻璃制作的红旗。基辛格面色冷峻,毫不犹豫地坐上了“红旗”车。
  一路绿灯。
  他们很快来到了作为国宾馆的钓鱼台6号楼。完全是中国式的建筑,从里到外充满了东方情调。
  叶剑英举行的欢迎宴会是相当丰盛的。基辛格曾经以“中国通”而著称于世,却不会使用中国筷子。他对那两根用竹木或是象牙制作的棍儿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但他不能不承认,中国菜正像毛泽东说的,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但基辛格此时的兴趣却没有放在中国菜上,他急于想见周恩来,因为,见到中国的总理才能知道自己此行的成果能有多大。很快,他被告知,周恩来要到他住的6号楼来和他举行会谈。

  繁忙的晚年外交活动(3)

  站在楼门口的基辛格看到周恩来的车子停下之后,周恩来从车内走了出来。这位七亿人口大国的总理给人的印象总是那样神采奕奕。他似乎没有疲劳的时候。
  他快步走到了基辛格的面前,用他那受过伤的右手和基辛格伸过来的手相握,并使劲抖动了几下。
  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二十多年来的第一次握手。”
  基辛格很有分寸地点点头,并幽默地补充了一句:“遗憾的是这是不能马上公开报道的握手。否则,全世界都会震惊。”
  由于基辛格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决定了他必将把历史性握手和震惊世界的新闻留给总统尼克松。
  1971年7月15日,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随着电波传向世界各地。它的公布人一个是周恩来总理,另一个是尼克松特使基辛格。这是基辛格秘密来华和周恩来几次会谈后产生的公告。
  公告全文不过200来字,从起草到达成协议也不过只有几十个小时,可花费了相当大的气力。为了准确表达双方的意思,避免“谁先主动”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句话一句话地磨,已经不是在咬文嚼字了,而是在咬撇嚼捺,负责起草公告的黄华和章文晋,几乎到了把公告嚼碎了还能倒背如流的程度,才算基本定下来。可是最后定稿时,周恩来还在一遍遍地仔细琢磨措辞,考虑尼克松要求来华,我们才邀请,他们美国的面子难看,就将“要求”去掉,加上“获悉”,使这句话变成“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改动,基辛格喜出望外,拍手称好。当即就爽快地同意在他秘密离开中国的第四天,即15日同时由中美两国向外界宣布这个公告。
  继这个惊天动地的公告后,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转向中国和美国之间,翘首等待美国总统把手伸过太平洋的时刻。
  周恩来不卑不亢,面带笑容,等待着这只从太平洋彼岸伸过来的手,就在双方即将握住手的刹那间,杜修贤当机立断,率先按响了快门。
  1972年2月21日清晨。窗外的天色还没有亮透,灰蒙蒙的,中南海参加接待的工作人员便早早起身,开始忙碌起来。
  尼克松访华的日子,不仅是中美史上的大事,也是摄影记者的大事。永恒的瞬间将系在摄影师的食指上,真可谓弹指千钧!
  北京的早春二月,寒气依然逼人,空旷的机场上卷过一阵阵寒风。大街上和往常一样安静。但是细心的人们还是从街头橱窗的报纸上,看到了尼克松即将来华的消息。
  机场上一百多名记者,站在人工搭的架子上,耐心等待着历史经过长期准备后形成的伟大瞬间。
  上午11点,尼克松的专机出现在北京机场上空。
  候机厅旁的小休息室里,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已等候多时。天上银色的飞机扯着尖锐的呼啸,发出颤震的轰鸣,降落在主跑道上。这时周恩来率先走出大厅门,站在分支跑道边。跑道两边插着彩旗,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穿着大衣笔直地站在凛冽的寒风中。
  一会儿,飞机像辆硕大的车子,高展双翼,飞快地从主跑道驶上分支跑道,越跑越慢,最后停在离人群二三十米远的地方。哗……哗,记者们一阵骚乱,只听见照机机、摄影机的碰挤声。飞机还未停稳,所有的机子却已贴稳在眼眶上了!
  记者们屏息静气,紧张地等待大洋两岸历史性的握手!
  舱门打开,第一个出现在门口的是满面笑容的尼克松,紧跟身后的是他的夫人。尼克松身着灰色的呢大衣,夫人则如一团火,鲜红鲜红的……
  尼克松步子很快,他一会儿挥手,一会儿鼓掌,一只脚刚落平地,手就笔直地伸向二三米开外的周恩来。
  周恩来不卑不亢,面带笑容,等待着这只从太平洋彼岸伸过来的手。就在双方即将握住手的刹那间,新华社摄影记者杜修贤当机立断,一锤定音,率先按响了快门。随后一百多部机子发出爆豆般的脆响。
  “不卑不亢”是这次的接待方针。为了能体现这一方针,杜修贤琢磨了不少日子,才周密细致地捕捉到这个难得的瞬间。
  按照惯例,每次活动后两小时内,要将照片送给周恩来审阅。摄影记者选了一张握上手的,又选了一张没握上手的照片送审。周恩来拿着照片反复比较,最后拿出那张由杜修贤拍摄的没有握上手的照片,交给新华社发表。
  尼克松到达北京的当天,毛泽东就在他的“游泳池”住宅会见了尼克松和夫人,以及全体随同官员。
  在这一个月前,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会回来后,一直重病缠身,精神情绪都不好。
  开始会谈时,毛泽东的动作显得迟缓,表情也呆板。可是谈了一会儿,毛泽东的情绪渐渐高涨起来,红晕淡淡漫上了苍白的脸颊,他一会儿将手高高扬起,一会儿又笔直落下,这忽上忽下的大幅度动作,使美国客人消除了紧张情绪,也受到了这个愉快气氛的感染,话也多了,快乐诙谐的会谈中还夹杂着争辩。
  一番寒暄之后,毛泽东风趣地对尼克松说:“今天你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一个难题,要我们谈的问题限制在哲学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应该请基辛格博士谈谈。”
  基辛格急忙说:“我过去在哈佛大学教书时,指定我的学生要读主席的文选。”
  毛泽东摆了摆手,“我那些东西算不得什么。”

  繁忙的晚年外交活动(4)

  尼克松称赞说:“主席的著作感动了全中国,改变了世界。”
  “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几个地方。”毛泽东吸了一口烟,接着说,“我们共同的老朋友,就是蒋委员长,他可不赞成。他说我们是‘赤匪’。其实我们跟他做朋友的时间比你们长得多。”
  尼克松问:“蒋介石称主席为‘赤匪’,不知道主席叫他什么。”
  毛泽东笑了笑。周恩来在一旁替毛泽东回答了尼克松:“一般地说,我们叫他们‘蒋帮’,有时在报纸上我们叫他‘匪’,他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我们互相对骂。”
  毛泽东又转向基辛格,“你跑中国跑出了名了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惊了。”随即,毛泽东又转过身来指着基辛格对尼克松幽默地说:“他不像个特务。”
  尼克松明白毛泽东是指基辛格秘密访华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他笑着说:“只有他能够在行动不自由的情况下去巴黎几次,来北京一次,而没有人知道—两三个漂亮的姑娘除外。”
  基辛格红了脸解释说:“她们不知道,我是利用她们做掩护的。”
  毛泽东笑问:“这么说,你们常常利用你们的姑娘啊?”
  尼克松赶忙指着基辛格申辩说:“他的姑娘,不是我的。如果我利用姑娘做掩护,麻烦可就大了。”
  “特别是大选的时候。”周恩来风趣地补上一句,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尼克松想与毛泽东谈台湾、越南、朝鲜、日本、苏联等问题。毛泽东打断尼克松的话说:“那些问题我不感兴趣,”他用手指了指周恩来,“那是他的事。”
  毛泽东接着说:“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我们两个国家不存在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一部分兵回国,我们的兵也不出国。所以我们两家怪得很,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如果从你们在华沙提出建议算起两年多了。”
  毛泽东吸了吸烟,把烟头拧灭在烟灰缸中,说:“我们办事也有官僚主义,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搞点小生意,我们就是死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我们就打乒乓球。”
  毛泽东最后说:“你们下午还有事,谈到这里差不多了吧。”
  之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与尼克松举行了一次大范围的会谈。
  谈到将要发表的《联合公报》,尼克松说:“像这样一次举世瞩目的首脑会议,通常的做法是开几天会,经过讨论,发现意见的分歧,然后,发表一篇含糊其词的公报,把问题全部遮盖起来。”
  周恩来说:“如果我们那样做,就会欺骗人民,而且也欺骗自己。”
  尼克松说:“当国与国的会议不影响世界前途时,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的会谈受到全世界的注目,并且会对我们在太平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产生持续多年的影响。对这样的会谈,如果我们也那样做,那将是不负责任的。”
  显然,尼克松同意了周恩来去年10月间同基辛格会谈时提出的关于《联合公报》的构想。
  周恩来和尼克松又谈起了当年杜勒斯拒绝和他握手的话题。周恩来这是要试探一下尼克松的态度和决心,看看他现在是否还坚持过去所持的观点。
  周恩来说:“正像你今天下午对毛主席说的,我们今天握了手,可是,杜勒斯当年不想这样做。”
  尼克松说:“据说你也不愿意同他握手啊!”
  周恩来说:“不一定,我本来是会握手的。”
  “那好,让我们握手吧!”尼克松站了起来,隔着长条桌子和周恩来又握了一次手。
  周恩来很有趣地谈道:“杜勒斯的副手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先生想搞不同的做法,可是他不想违反杜勒斯定下的规矩,所以他只好用右手拿了一杯咖啡。因为一般不用左手握手,他就用左手摇了我的手臂。”
  周恩来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打着手势,在场的人都被逗得大笑起来。
  周恩来自己也笑了起来。他接着对尼克松说:“不过那个时候我们不能怪你们,因为国际上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现在我们知道情况不是这样。”
  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尼克松总统继续举行会谈。
  美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基辛格博士等,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乔冠华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