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印顺法师-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如来至所入家,深生羡仰,勤加宾卫,不为恼害故。 


  复次,由八因缘,如来入於寂静天住∶一者、为引乐杂住者,令入远离故。二者、为欲以同事行,摄远离者故。三者、自受现法乐住故。四者、为与大族诸天示同集会故。五者、为以佛眼观察十方世界,现大神化,随其所应,作饶益事故。六者、为令诸声闻众,於见如来深生渴仰故 c 七者、为显诸大声闻,於所略说善能悟入故。八者、劝舍乐著戏论制作言词故。 


  复次、由五种相,大师摄受诸声闻众∶一、以法故,二、以财故,三、与依止故,四、初摄受故,五、摈摄受故。 


  复次、由七因缘,释、梵天等往如来所∶一、为供养如来故。二、为听闻正法故。三、为决 'P86' 所生疑故。四、为顺他而为翼从故。五、为愍他欲为饶益故。六、由爱重如来圣教故。七、知如来起世俗心,欲令赴会故。 


  复次、由五种相,当知一切初新者性∶一、由晚出家故。二、由幼出家故。三、由少出家故。四、由劳策出家故。五、由受具出家故。 


  复次、由三种相,生起恶作∶一、违越所学增上故;二、誓受法律增上故;三、弃舍居家增上故。 


  复次、如来将欲为诸声闻宣说正法,现四种相∶一者、从极下坐安详而起,升极高座,俨然而坐。二者、安住随顺说法威仪。三者,发謦咳音,示将说法。四者、面目顾视,如龙象王。 


  复次、犯戒声闻,当於三处安住惭羞往大师所∶一者、深知己犯,为增上处。二者、师事失仪,为增上处。三者、由事乖则,当以方便,谓顺威仪往大师所,为增上处。 


  复次、由三种相,应正呵责犯戒声闻∶一曰、汝期鄙劣活命;二曰、汝意乐不清净,三曰、汝以活命意乐行非法行。 


  复次、於善说法毗奈耶中,略由六相,当知遍摄一切邪行∶一者、现行过失故;二者、意乐过失故;三者、加行过失故;四者、智慧过失故;五者、寻思过失故;六者、依止过失故。现行过失者,谓由贪缠故染,嗔缠故憎,既怀猛利贪、嗔等故,遂无羞耻;无羞耻故,住恶不舍。意 'P87' 乐过失者,谓於染者边,此贪意乐最为下劣。如是於憎者边,此嗔意乐最为下劣。加行过失者,谓或有不发精进,或有精进慢缓。智慧过失者,谓或於闻、思所成慧中,忘失正念,多住愚痴;於修所成,心不寂定。寻思过失者,谓於随顺居家所有恶不善觉,多分寻思,於正法律其心错乱。依止过失者,谓彼依止於其往昔不修集因;由不修集因故,成就自性微褊小信,成就自性修住小戒,成就自性住守小念,成就自性俱生小慧。 


  复次、由四种相,能令彼人虽入圣教而行邪行∶一、由微劣不净意乐故;二、由伺求圣教瑕隙,为正法贼故;三、由专为饮食、衣服活命因缘故;四、由布畏王、贼、债主所加迫切故。若行如是诸邪行者,便於二事有所稽留∶一者、失坏在家自义稽留,二者、失坏出家自义稽留。 


  复次、如是邪行,有二因缘∶谓於三事不正寻思,及彼前行诸不正想。其三事者,如前应知。於彼发起诸不正想,随取相好,自斯已後,於其随法,多随寻思,多随伺察。 


  复次、为断如是邪行因缘,当知亦有二种对治∶一者、为断不正寻思,以无颠倒、数数二行,於诸念住善住其心。二者、为断诸不正想,修习无相心三摩地。此修对治,要由於彼修对治中猛利乐欲,方得成办,非彼乐欲不猛利者。此猛利欲,由二缘生∶谓此对治有大果故,不共一切诸外道故。有大果者,谓修习时便能克证无相心定,及住二界妙甘露门,所谓断界及无欲界,若有馀依及无馀依。安住此者,近二涅盘,未於今时一切皆得。言不共者,谓无相定唯内法有,诸 'P88' 外道无。何以故?由彼外道,若有所得即便增益,不如量观;若无所得,即妄分别。由我见故愚於诸行,或唯於身,或唯无色,或总於二生我执著。以执我故,谓我当无,使於涅盘心不欣乐,尚未能入,况乎安住,唯增惊怖,其心退还。住内法者,与彼相违。於般涅盘心无退转,了唯苦灭,见唯静德。若诸有学,唯祈内灭,非为生道,更从他求教授教诫。若诸无学,唯欣内灭,终不更求尽诸烦恼;唯有先因所生诸行,任运归灭而般涅盘(6)。 


   
注【32…001】『相应部』(二二)「蕴相应」八0经。 
注【32…002】「敛」,原本作「'佥殳'」,依明本改。 
注【32…003】「禁」,原本作「噤」,依宋本改。 
注【32…004】「烬」,原本作「!4忽」,宋本作「'火忝'」。依『中阿含经』(一四0)『至边经』,知「'火忝'」乃「烬」字之误。「烬」草书似「'火忝'」,今改。 
注【32…005】『杂阿含经』卷二(旧误编为卷一0)终。 
注【32…006】『瑜伽师地论』卷八六终。


   

五六; 五六( 五九)

  (1)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观此五受阴是生灭法,所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 'P89' ┅。想┅┅。行┅┅。(此)识,此识集,此识灭。云何色集?云何色灭?云何受、想、行、识集?云何受、想、行、识灭?爱喜集,是色集;爱喜灭,是色灭。触集是受、想、行集,触灭是受、想、行灭。名色集是识集,名色灭是识灭。比丘!如是色集、色灭,是为色集,色灭。如是受、想、行、识集,受、想、行、识灭,是为受、想、行、识集,受、想、行、识灭」。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复次、 !5 南曰∶

  因、胜利、二智,愚夫分位五,二种见差别,於斯圣教等。


   


 「因」∶

  一切行因,略有二种∶一、共,二、不共。共因者,谓喜为先因,由此喜故,於彼彼生处障於厌离,滋润自体。为欲将生所生之处,虽有一切烦恼为因,而於生处生喜者生,非於彼起厌逆想者。又即此喜,唯依色说,宿因生已,不待馀因,究竟转故。不共因者,谓顺苦、乐、非苦乐触,望於受等所有心法。无间灭意及俱生名。十种色等,望六种识。由彼虽从先因所生,刹那刹那,别待馀因方得生起。 


   
注【33…001】『杂阿含经』卷三。 
注【33…002】『瑜伽师地论』卷八七。


   


 五七; 五七( 六0)
'P9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所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善哉比丘不乐於色,不赞叹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善哉比丘不乐於受┅┅。想┅┅。行┅┅。(不乐於)识,不赞叹识,不取於识,不著於识。所以者何?若比丘不乐於色,不赞叹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则於色不乐,心得解脱。如是受┅┅ 。想┅┅。行┅┅。(1)不乐於识,不赞叹识,不取於识,不著於识,则於识不乐,心得解脱。若比丘不乐於色,心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乐,心得解脱。不灭不生,平等舍住,正念、正智。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者,前际俱见永尽无馀;前际俱见永尽无馀已,後际俱见亦永尽无馀;後际俱见永尽无馀已,前、後际俱见永尽无馀,无所封著。无所封著者,於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亦无所求,无所求者,自觉涅盘∶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所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胜利」∶

  复次、有解脱心,有净智见诸阿罗汉,有四胜利,当知不与诸外道共。一、於行时恒常住性;二、於住时无相住性;三、往昔因所生诸行,任运归灭;四、後有行今因断故,当不复生。为证如是四种胜利,有三渐次∶谓学智见为依止故,得厌离者於诸行中不生喜乐,乃至不生耽湎而住;厌离为先而得离欲;离欲为先心善解脱。自斯已後,即由如是心善解脱恒常住故,无顺无违。又於行时,或於住时,於一切相无复作意,於无相界作意思惟无相而住;能障於此 'P91' 一切见趣,先已永断,况当为碍!彼由是二,若行、若住,乃至寿尽,便以无学内般涅盘而般涅盘。先所生有,於今永尽,当来诸行,无复更生。 


  又由三分,当知建立萨迦耶见以为根本一切见趣∶一、由前际俱行故,二、由後际俱行故,三、由前後际俱行故。前际俱行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於去世为曾有耶?为曾无耶?曾为是谁?云何曾有?後际俱行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於来世为当有耶?为当无耶?当为是谁?云何当有?前後际俱行者,谓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曾有谁?谁当有我?今此有情来何所从?於此没已去何所至? 


  又(2)诸外道萨迦耶见以为根本,有六十二诸恶见趣∶谓四常见论,四一分常见论,二无因论,三有边无边想论,四不死矫乱论∶如是十八诸恶见趣,是计前际说我论者。又有十六有见想论,八无想论,八非有想非无想论,七断见论,五现法涅盘论∶此四十四诸恶见趣,是计後际说我论者。如是计度後际论者,略摄有五∶一、有想论,二、无想论,三、非有想非无想论,四、断见论,五、现法涅盘论。如是五种,复略为三∶一、常见论,二、断见论,三、现法涅盘论。 


  又此一切诸恶见趣,由六因缘而得建立∶一、由因缘故,二、由依教故,三、由依静虑故,四、由依世故,五、由依诸见故,六、由生处故。由因缘者,谓彼一切萨迦耶见以为因缘。由依教者,谓由依彼能显见趣不正法藏,师弟传闻,展转相授为方便故。由依静虑者,谓以静虑为依 'P92' 止故,於先所闻、先所信解而得决定。又此静虑复有二种∶一、与宿住随念俱行,二、与所得天眼俱行。宿住随念俱行者,谓计前际三常论中,由下、中、上清净差别。及於四种边无边论,由彼忆念诸器世间成坏两劫出现方便。若时忆念成劫分位,尔时便生三种妄想∶若有一向忆念上下,下至无间捺落迦下,上至第四静虑之上。忆念如是分量边际,便於世间住有边想。若有一向傍忆无际,便於世间住无边想。若有忆念二种俱行,便於世间住二俱想。若时忆念坏劫分位,尔时便住非有边想非无边想,诸器世间无所得故。复有依止诸静虑故,当知或说一分常论,或说无因论,或说不死矫乱论。应知此中有二净天∶一、不善清净,二、善清净。若唯能入世俗定者,当知是天不善清净,於诸谛中不了达故,其心未得善解脱故。若能证入内法定者,当知是天名善清净,於诸谛中已了达故,其心已得善解脱故。当知无乱亦有二种∶一、无相无分别,二、有相有分别。此中第一是善清净天,第二是不善清净天。前清净天,於自不死无乱而转,是故说名不死无乱。後不清净,若有依於不死无乱有所诘问,便托馀事矫乱避之;以於诸谛、无相心定不善巧故,先兴心虑,作是思惟∶我等既称不死无乱,复有所馀不死无乱,於诸圣谛、无相心定已得善巧,彼所成德望我为胜。彼苦於中诘问於我,我若记别,或为异记,或拨实有,或许非有。彼於记别见如是等诸过失已,作是思惟∶我於一切所诘问中,皆不应记。又於是中,见有馀过,谓他由此鉴我无知,因则轻笑不死无乱。有行谄者作是思惟∶我於此中应如是记,非我净天一切隐密 'P93' 皆许记别,谓自所证及清净道。如是思已,故设诡言而相矫乱。彼既如是住邪思惟,遍布其心,於彼最上清净天所,故称我是不死无乱。由怀恐怖而无记别,勿我劣昧为他所知。由是因缘,不能解脱,以此为室而自安处。又有愚戆专修止行,不能以其谄诈方便矫设乱言,但作是思∶诸有来问,我当反诘,随彼所答,我当一切如言无减而印顺之。由是计度有差别故,建立四种。由依世者,谓依过去及现在世起分别故,名计前际;依未来世起分别故,名计後际。由依诸见者,谓依三见,如前应知。由依初见,於现法中计我有色,後或有色有想,或无有想,或非有想非无想。依第二见,於现法中计我无色,於後所计,如前应知。依第三见,我论有二∶一者、说我有色无色,二者、说我非有色非无色,馀如前说。又即计我是有色者,或言狭小,或言无量。计我无色,当知亦尔。此二我论,依第三见,立为二论∶一者、计我狭小,二者、计我无量。由是四种我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