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印顺法师-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京)。西元四四五年以前,随从谯王到荆州,所以『杂阿含经』在杨都的译出,在西元四三五──四四五年之间。『历代三宝纪』与『大唐内典录』,依据道慧的『宋齐录』,说『杂阿含经』的梵本,是法显所!9 来的(2),但僧『出三藏记集』,慧皎『高僧传』,都没有说到,所以当时依据的梵本,是法显还是求那跋陀罗!9 来,是难以论定的。『杂阿含经』的现存本,内容与次第,都是有错乱的,这是『宋藏本』以来就如此了。如卷二三、卷二五──两卷,实为『阿育王譬喻』的部分异译,却被误编在『杂阿含经』内。考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有『无忧王(即阿育王)经』一卷,梁僧时已经佚失(3)。大抵本经在梁代以前,已经缺少了两卷(次第也已经倒乱),或者 'P2' 就以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无忧王经』,编入充数,於是『杂阿含经』保有五0卷,而『无忧王经』却被误传为佚失了。实际上,『杂阿含经』现存的,只有四八卷,这是内容的缺失不全。『阿含经』的集成,从来就有摄颂,大致以十经为一偈,以便持经者的记忆。『杂阿含经』的「五阴诵」部分,传译时保存了摄颂,所以可依摄颂而知道经文的次第。保存摄颂的,共五卷,现存本编为卷一,卷一0,卷三,卷二,卷五,这是可依摄颂而确定为卷次倒乱的。没有摄颂的四三卷,当然也还是有倒乱的,这是经卷次第的倒乱。现存刊本卷八初题『诵六入处品第二』;卷一二初题『杂因诵第三品之四』;卷一六初题『杂因诵第三品之五』;卷一八初题『弟子所说诵第四品』;卷二四初题『第五诵道品第一』。可见全经是分为多少诵,也就是多少品的。但零落不全,不能明了一经组织的全貌,这是部类分判的不完全。『杂阿含经』为原始佛教的根本圣典,而传译为汉文的,由於古代的展转传写(从译出到刻版,长达五百多年),竟缺佚紊乱到如此!不明全经的统绪次第,实为闻思正法的最大障碍!到近代(民国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三年),支那内学院吕澄,发表『杂阿含经刊定记』,证明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的「契经事择摄」,实为『杂阿含经』主体的本母──摩 理迦。论文从卷八五到九八,凡一四卷;依论义对读经文,经文应有二二卷,但一卷已经佚失,只存二一卷(4)。这样的经论对读,『杂阿含经』主体的分部与次第,总算已充分的明了出来。日本昭和十年(西元一九三五年)出版的『国译一切经』,『新 'P3' 订杂阿含经』,继承!3浠崎正治的考校分部(论文发表於西元一九0八年),没有能重视中国学者研究的业绩,在部类次第上,仍不免有所倒乱!关於『杂阿含经』,当然是原始佛教圣典,但不可不知道的,那就是∶现存的原始佛教圣典,都是部派所诵出的。汉译『杂阿含经』,是上座部中,说一切有系的诵本。如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抚掌喻经』,『顺别处经』,都见於汉译的『杂阿含经』(5)。说一切有部是说三世有的,所以特说「云何一切有」(6)。肯定的说∶「以有过去色故」,「以有未来色故」,所以圣弟子要不顾恋过去色,不欣求未来色(7)。这些,都是现存巴利圣典『相应部』(与『杂阿含经』同一原本,属上座部中,分别说系的赤铜 部所诵)所没有的。说一切有部的圣典,可以对勘现存巴利的『相应部』,但应从说一切有系传承的立场,去治理、研究。 


  『杂阿含经』的另一译本,题名『别译杂阿含经』,二0卷(丽藏本分为一六卷,次第极为紊乱);内分二诵,『大正藏』计数为三六四经。这部经,梁『出三藏记集』没有说到。隋『法经录』初举『别译杂阿含经』名目,失译。经中注说∶「毗!2杩,秦言雄也」,所以唐『开元释教录』,附入「秦录」,失译(8)。『俱舍论稽古』以为∶「今捡译文体裁,盖在魏晋之间,全非东晋以下语气。且秦言字,独见经十二曰∶毗梨秦言雄。一个秦字,恶足徵哉!或晋字音误,亦不可知」(9)。这是推想为汉代所译的;但「或晋字音误」,又容许可能是西晋所译出。然译者巧拙 'P4' 不一,不可一概而论。如符秦建元二0年(西元三八四)初译的『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是东晋的译典,而译文却是∶「并违本失旨,名不当实,依 属辞,句味亦差,良由译人造次,未善晋言,故使尔耳」(10)。『别译杂阿含经』,既注有「秦言」,似乎没有非西晋以前译出不可的理由!总之,『别译杂阿含经』是古译,比五0卷本的译出为早,所以「别译」二字,不是初译的经名,而是後人附加的。二0卷本的『别译杂阿含经』,只是五0卷本的一部分,次第相同,而文义略有出入。『俱舍论稽古』,论断二0卷本为饮光部的诵本;或推论为可能与化地部,或法藏部诵本相近(11)。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都是上座部分别说系流出的部派。同出於一系,如说近於化地部与法藏部,怎能一定说不近於饮光部呢!在教义上,饮光部主张「过去未与果业是有」,与说「三世有」的说一切有部(赤铜 部所传,饮光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要接近些。五0卷本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次第与二0卷本相近,所以被称为『别译杂阿含经』的,属於饮光部诵本是更有可能的。玄奘所译『俱舍论』,引『杂阿笈摩』为婆柁梨说偈;真谛旧译的『俱舍释论』,作「少分阿含」。依此,『俱舍论稽古』说∶杂含有大小二本,而此文没大本,仅见小本,故以别译杂阿含经为小本(12)。「少分阿含」,是『杂阿含经』的一部分,而自成部类的。二0卷本,分为二诵∶「初诵」一二卷,是有偈的;「二诵」七卷是长行,末卷又有偈颂。偈颂部分共一三卷,与五0卷本的「八众诵」(「众相应」)──一三卷相当。「二诵」的七卷 'P5' 长行,是「如来所说诵」的一部分;比对五0卷本,仅四卷(弱)。从末卷又是偈颂;及长行部分七卷,仅及五0卷本的四卷来说,这部二0卷本,可能是有遗落的。这部二0卷本,比之五0卷本,不只是不同部派所传诵,也是不同的组织。『稽古』的「大本」、「小本」说,对『杂阿含经』的综集完成过程,倒是可以提贡说明的(如下文说)。『别译杂阿含经』,全部都有摄颂(偶缺),比对『杂阿含经』,凡一七卷。这样,依『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得二一卷的次第;依『别译杂阿含经』,得一七卷次第。在全经四八卷中,次第可见的,已有三八卷了。以此为基础,相信『杂阿含经』全部次第的整理,诵品的分类,应该会更适当些。 


  『杂阿含经』少数经的异译,从略。 


   
注【1…001】『出三藏记集』卷一四(大正五五.一0五下)。 
注【1…002】『历代三宝纪』卷一0(大正四九.九一上)。『大唐内典录』卷四(大正五五·二五八下)。 
注【1…003】『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一三上)。 
注【1…004】『内学』第一辑(一0八──一0九)。 
注【1…005】拙著『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九七──九八)。 
注【1…006】『杂阿含经』卷一三(大正二·九一中)。 
注【1…007】『杂阿含经』卷三(大正二.二0上)。 'P6' 
注【1…008】『开元释教录』卷四(大正五五·五一八下──五一九上)。 
注【1…009】『阿毗达磨俱舍论稽古』卷上(大正六四·四四六上──中)。 
注【1…010】『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下)。 
注【1…011】水野弘元『部派佛教与杂阿含』(『国译一切经』卷一·四三二──四三三)。 
注【1…012】『阿毗达磨俱舍论稽古』卷上(大正六四·四四六上)。 


   

二 杂阿含经的三部分

  四阿含中的『杂阿含经』,唐义净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列举内容的种种相应,名之为『相应阿笈摩』(1)。这一名称,与巴利五部中的『相应部』,名义恰好相合。唐玄奘在『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中,也列举了种种相应,但说∶「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2)。种种事相应教所集成的,为什麽不名为「相应」,而称为「杂」呢?杂与相应,同是Sam%yukta;Sam%yutta的对译,只是译语的不同。在中国文字中,「杂」不一定是杂乱,「间厕」正是次第相间杂的意义。相应修多罗的结集,如『瑜伽论』所说∶「结集如来正法藏者,摄聚如是种种圣语,为令圣教久住世故,以诸美妙名句文身,如其所应,次第安布,次第结集」(3)。原始的结集是∶随义类相同的,分为不同部类,次第安布,集成种种相应。相应修多 'P7' 罗,不只是相应,又有相次相间杂的意义,所以古人多数译为『杂阿含经』。 


  四阿含经,一向以为是同时集成的,但在近代研究中,虽意见不完全一致,而同认为成立是有先後的。关於四阿含经集成的先後,『瑜伽论摄事分』中,意外的保存了古代的结集传说,启示了一项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四阿含是以『杂阿含经』为根本的,如『论』(摄事分)卷八五(大正三0.七七二下)说∶ 


   「杂阿笈摩者,谓於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等相应;又依八众说众相应。┅┅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 「即彼相应教,复以馀相处中而说,是故说名中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馀相广长而说,是故说名长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随机散说,依相应部类而集成的,是『杂阿含经』。然後依不同意趣,更为不同的组织,成为『长』、『中』、『增一』(约「分数」说,名为『增支』) ──三部。三阿含的法义,虽有不同的部分,但论到佛法根本,不外乎固有的「一切事相应教」 'P8' 的阐明,所以四部都被称为「事契经」。说到「事」,如『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卷三(大正三0·二九四上)说∶ 


   「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净事;六、差别事;七、说者事;八、所说事;九、众会事。有情事者,谓五取蕴。受用事者,谓十二处。生起事者,谓十二分缘起及缘生。安住事者,谓四食。染净事者,谓四圣谛。差别事者,谓无量界。说者事者,谓佛及彼弟子。所说事者,谓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众会事者,所谓八众」。 


  佛所说的,不外乎九事,就是『一切事相应教』的事,『杂(相应)阿含经』的部类内容。『杂事』也说到依种种相应,立为多品(4)。上来三说,今对列如下∶ 
图片

[瑜伽本地分][瑜伽摄事分][杂事]
1。五取蕴───3。蕴─────1。五蕴
2。十二处───5。处─────2。六处
3。十二缘起──6。缘起────4。缘起
4。四食────7。食
5。四圣谛───8。谛─────5。圣谛
'P9'
6。无量界───4。界─────3。十八界
7。佛及弟子─┬  弟子所说──6。声闻所说
            └2。如来所说7。佛所说
8。四念住等──9。念住等───8。念住等
9。八众────10。八众────9。伽他

   


  上列三说,虽次第、开合小异,而内容是大体一致的。『杂事』是说一切有部律,『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瑜伽论』多少采取经部说,经部也是从说一切有部分化出来的。所以,『瑜伽论』与『杂事』所传,与汉译『杂阿含经』相合,可见『事相应教』的次第成立,以『杂阿含经』为根本的传说,是属於说一切有部的,是上座部中说一切有系的古老传承。 


  一切「事相应教」,是分为三大类的,如『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卷八五(大正三0·七七二下)说∶ 


   「如是一切相应,略由三相。何等为三?一是能说,二是所说,三是所为说。若如来、若如来弟子,是能说,如弟子所说、佛所说分。若所了知·若能了知,是所说,如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所了知),及道品分(──能了知)。若诸 刍、天、魔等众,是所为说,如结集品」。 'P10' 


  「一切事相应教」,分为三类∶一、约能说人立名,是如来及弟子所说相应。二、约所说法立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