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鲁肃带他二人并侍从一同返回时,远远看见宅院外数骑候在门外,鲁肃眉头微蹙,不知是何人前来拜访。他自从无锡回来之后,府上少有人来,今日却有人突然前来,不由他不心生疑惑。

及至近前,鲁肃尚未看清那些人的样貌,就见看守门户的族人迎了过来,一边喊道:“大兄!镇南将军来此!”看他那激动的神色,差点连话都说不顺溜了。

鲁肃扭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与自己相差仿佛的青年,正含笑望着自己。

“子敬何藏之深也?”来人正是刘琮,走到鲁肃近前长揖说道:“今日不请自来,子敬勿怪琮无礼!”

鲁肃愣怔了一下,忙还礼说道:“岂敢!请!”

他这些天一直在反思,反思孙权何以败的如此之速,反思自己给孙权出谋划策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当然也免不了考虑自己今后该如何行事,是否主动投效刘琮。鲁肃并非江东人士,勉强算是江左之人,若非当初周瑜阻拦,他可能早就率领部曲北渡了。这也是为何他回到吴县之后,无人向刘琮举荐他的原因之一。

之前鲁肃向孙权献策,就曾被张昭诟病,实际上江东世家大族,对于南渡北士集团是相当不信任的,即便是孙策在时,双方都一直在暗中争斗。更何况现在江东易主,刘琮摆明了要和江东世家大族合作呢?

鲁肃苦闷就苦闷在这里,他的好友周瑜率领水军避至巢湖,但是家眷却仍然留在吴县,少不得还要鲁肃加以保护照顾,可若是鲁肃一直不能参与到江东政局之中,早晚要被江东世家大族边缘化——事实也正是如此。所以对于鲁肃来说,投效刘琮只是个时间问题,或者说,是时机问题。

“子敬不来,琮只好冒昧登门了。”刘琮在正堂席间落座之后,对鲁肃说道:“方才听闻子敬出城,还以为错过了呢,没想到子敬去而复返,莫非亦有所感?”

鲁肃将自己路遇蒋光、蒋烈二人之事说了,刘琮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这也算是天意吧!”

“将军今日前来,却不知……”鲁肃面上疑惑,心中却已猜测出七八分来。刘琮既然主动前来,必然是为征辟自己出仕,只是他能否完全信任自己,并且委以重任,还是故作姿态,以获求贤若渴之虚名呢?

刘琮笑道:“子敬大才,琮早有所闻,今日冒昧来访,正为请子敬相助。”

“肃乃草莽之人,何谈大才?只是当今乱世,不敢不奋力,以求安身立命。将军统有二州,麾下文武皆备,人才济济,肃安敢望其项背?”鲁肃沉吟说道:“然肃亦有短智,若能为将军效命,自当尽心竭力。今蒙将军不弃,亲顾家宅,肃实感铭五内!”

“子敬果然爽快!”刘琮闻言,心中大喜,对鲁肃说道:“琮现在就有一事不明,还请子敬教我!”

鲁肃狐疑的抬头看了眼刘琮,暗自思忖,这是要试我之才吗?

第257章 东西并进事可成

“琮素闻子敬与周公瑾相交莫逆,不知以子敬看来,周都督驻军巢湖,意欲何为?”刘琮目视鲁肃,直言问道。

鲁肃苦笑无语。他实在没想到,刘琮会以此事相询。不过转念一想,他也便释然了。抛开自己与周瑜的私交不说,如今在吴县城内,只怕属于南渡北士而又曾出仕孙氏的,恐怕就只有自己比较显眼了。

“这个,肃亦不得而知……”鲁肃斟酌说道,实际上自陈登克丹徙之后,周瑜便率领水军逆流而上,进入巢湖驻泊。而荆州水军似乎也没打算与之交战,双方就这样维持着奇怪的状态。然而这样终究不是了局,无论是刘琮也好,周瑜也罢,都必须做出选择。

在鲁肃看来,周瑜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猜,盖因周瑜除了要考虑他自己和家族的安危存亡之外,还背负着许多南渡北士,将其视为主心骨的水军将士的命运。可是周瑜这样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人自然有他的骄傲和不容践踏的尊严,战虽已无理由再战,可降却又令他颇不甘心。所以才会领兵出走巢湖暂避锋芒。

刘琮对此又何尝不知?只是他连续遣使送去数封书信,周瑜却只言片语都未曾回复。很显然自己直接与其沟通并不能说服周瑜,那么就需要一个被双方认可的人,居中说和了。当然今天来找鲁肃,这只是原因之一,对于鲁肃刘琮也是要诚心招纳的。至于抛出这个问题,除了想让鲁肃明白自己的意图之外,也想看看鲁肃会怎样回答。

鲁肃的回答让刘琮愣怔了一下,不过他很快便面色如常。毕竟今日他与鲁肃初次见面,有些话鲁肃可能还不太好说。这么一想,刘琮便愈发释然,自嘲道:“本以为平定江东之后,周郎当以苍生百姓为念,却是琮自作多情了。”

“将军此言差矣。”鲁肃连忙说道:“公瑾如此,只怕也有他的苦衷。将军若是不嫌肃愚钝,请让肃前往巢湖,为将军剖白心意,若能说得公瑾来归,亦是一桩美事!”

对于刘琮的来意,鲁肃现在已经知晓,其实即便刘琮不提,他也有这个想法。虽然在政见上鲁肃与周瑜有些不和,但有一点他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江东世家大族必然会选择与刘琮合作,而鲁肃身为南渡北士,若是没有同气连枝的政治盟友,如何能在这种环境下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眼下一切还是未知,但以鲁肃的眼光看来,刘琮绝不会放任江东世家大族成为其治下的庞大政治势力,然而在外有强敌,还离不开与他们合作的同时,就必然需要一支能够与江东世家大族相抗衡的政治力量。除了刘琮本身所有的荆州集团之外,放眼江东也就只有南渡北士这个集团了。

“哦?子敬真愿意去吗?”刘琮笑道:“如此甚好!此事就劳烦子敬了!”既然鲁肃如此上道,他也就不必再拐弯抹角的试探。稍一沉吟,刘琮便接着对鲁肃说道:“以子敬看来,琮平定江东之后,又当如何?”

这个问题倒是鲁肃很愿意与他讨论的,这些天鲁肃在家闭门不出,哪怕还没有下决心投效刘琮,也曾不止一次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在此之前,鲁肃还曾认真思考过,刘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想要得到的,又是什么?

如果抛开刘琮的那些传闻,单从其所行之事来看的话,刘琮是个很善于利用大势的人,而且他对于权力一直抓的非常紧,无论是军权还是政权,都随着他的逐步成长而牢牢的掌控在其手中。即便是刘琮领军在外征战大半年时间,也从未听说过荆州内部出了什么乱子。但是,刘琮真是一心要匡扶汉室吗?

对此,鲁肃是不以为然的。倘若刘琮真如其所言要迎奉天子,铲灭他所谓的曹贼,又怎么会在曹操率主力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许都空虚的时候挥兵东进,来下江东呢?

“将军如今据有荆扬二州,上拥长江之极,下有山川之险,带甲十万,兵附民强。然北有袁绍、曹操,南有交州张津,更兼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未平也。况江东近来民生凋敝,粮价飞涨,吏民不安。肃以为,当务之急,先以平稳为要,安定江东,以收其利。然后平交州,将军亲领大军出宛、洛,以取许昌,另以大将统兵攻徐、青,东西并进,收复关东诸州,则大事可成也!至于益州、汉中,彼时不攻自破,何足为虑?”鲁肃将自己这几天所想过的大略和盘托出,在他看来,这应该是目前刘琮所能采取的最好战略。

至于“大事可成”的是怎样的大事,鲁肃不说,想来刘琮也当明白。

这便是鲁肃与周瑜的不同之处了。鲁肃出身于豪强地主之家,空有抱负却因无人举荐而不得施展,好容易遇到个孙策,尚未展示自己的才华孙策便遇刺身亡,接掌江东的孙权倒是对他颇为看重,但在刘琮的攻伐之下,竟然还未坚持一年,于是便又成了一场空。鲁肃对于汉室谈不上有多么忠诚,在他看来汉室天命已尽,早就该改朝换代了。这也是鲁肃为何会建议孙权“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的原因。

之所以没对刘琮说出同样的话,自然是因为刘琮已经数次通过檄文等告知天下,他是要“扫灭逆贼,以兴复汉室”的。若是真这么说,就算刘琮心中同意,面上也会如孙权那样拒绝的。既然大家心知肚明,又何必宣之于口呢?

刘琮听了之后颔首道:“子敬所言,亦为琮之所虑。却不知如何平稳江东,子敬何以教我?”正如鲁肃所说,这大半年来孙权调集重兵与刘琮相抗,之前又出兵攻打皖城,期间还扫平豪强和山越叛乱,粮草消耗可谓巨大。江东本就不是富足之地,经过这番折腾,早已使得经济崩溃,物价飞涨,尤其是粮食多半控制在世家大族手中,有些地方的普通百姓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当然江东经济崩溃的原因还远不止这一点,但眼下若是不能很快稳定局势,谁知道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会不会铤而走险?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刘琮自然很是重视。

不过很显然鲁肃对于政务并不是很精通,他皱眉沉吟片刻后,对刘琮说道:“或可从荆州调运粮食,以平物价,也可以自大族中借粮,熬过这段时间。总之必须先稳定局势,否则必生祸乱!”

他说的这两条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和刘琮的预期还相差太远。见鲁肃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刘琮便不再与他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便是请鲁肃亲自往巢湖去见周瑜,至于如何安定江东,刘琮心中已有了初步打算。

只要周瑜能率领残余的江东水军来归,那么最大的隐患便随之消除,刘琮才能专心于治理方面。

而鲁肃对于此行抱着很大希望,当初他回东城安葬祖母,若非周瑜相劝,他很可能就听了好友刘子扬之言,去投奔巢湖郑宝了。而周瑜在劝说鲁肃的时候,便曾借用过马援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想来周瑜即便为部众考虑,也会率领水军来投刘琮。而刘子扬,就是刘晔,本身也是当地世家大族子弟。

就在刘琮与鲁肃二人相谈甚欢之时,周瑜正立在船楼之上,遥望江南之地。

郑宝所部水军千余战船,与江东水军分布于巢湖南北两侧,但在周瑜看来郑宝这一万余人,实为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只是郑宝前些日子不但遣使通好,还派人送了一批粮食给周瑜。那使者表示郑宝并无与江东水军作战之意,并说郑宝已有降荆州之念,请周瑜不要阻拦。

阻拦什么呢?江东水军在牛渚时,就有部下驾船叛逃,周瑜得知后曾下令不得追击,更何况是和他毫不相干的郑宝?

本来周瑜是打算返回舒县老家,并派人去吴县接出家眷的,想必刘琮得知后也不会从中阻挠,但是水军将士们又该怎么办呢?他们的家人也多在江东,难道也能顺利接回来?更何况舒县现在已被荆州军所占据,不仅是舒县,整个九江、庐江两郡,除了合肥还被董袭所占之外,其余各地也都成为了荆州军治下。

隐居的念头也只能想想而已。其实周瑜又何曾甘心就这样承认失败,从此以后默默无闻,老死于床榻之上?

刘琮派人送来的书信,周瑜都曾看过,也知道刘琮很有诚意,但每当想到要投降刘琮,就不自觉地又想起孙策。

荆州乃孙策世仇,以自己与孙策的关系,若是主动投降岂不遭天下人耻笑?

然而现在数千水军将士都将身家性命托付于自己,不如此,又当如何呢?难道还能北上去投曹操,又或者袁绍?想到此处,周瑜不由微微摇头。至于拥兵自立,周瑜也觉得完全不可行,可孤军悬于巢湖,粮食早晚有吃完的一天,人心又早已散了,就在昨日,黄盖等人还一同前来向周瑜问计。

其实他们哪里是来问今后如何?大势所趋,谁不会为自己考虑呢?

第258章 铸钱公卖兴官学

乱世中能够笑到最后,一统天下的雄主,无不大权独揽,即便臣下有派系之分,但也绝不容许存在能够对抗君权的士族力量!如果在自家政权之中还存在几股均衡力量在对抗,在彼此争斗,不停的搞内耗,势必会分散对抗外部敌人的力量,并为将来建设起来的政权埋下再次分裂的隐患。刘琮有这样的认知,也就不难理解孙吴最后何以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然而若想治理好江东,又离不开那些世家大族,甚至在将来争夺天下时,若无世家大族的支持,最终也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何况刘琮本就出自汉室宗亲,高门望族,天然就与这些世家大族成为同盟。即便刘琮自任南阳太守以来,提拔出自寒门的魏延、甘宁、赵云等人,但同样也离不开王粲、文聘、庞统等世家大族的支持。

就是诸葛亮,也是出身于世家之中。

门阀本就起自于汉,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