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作者:杨继绳-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非是空谈一阵子。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改革开放能否持久,要划一个问号。
邓小平同志谈话,光跟在那里重复,说上千遍万遍,没有用,重在落实和执行。特别要警惕那些风派人物,这种人翻手为云,复手为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有机会就跳出来反对改革开放。这些人一旦掌握了国家大权,对国家,对人民,都将是一种灾难。
有人攻击特区,1984年就有人给我提建议,让那些自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观念的人,可以让他们承包一个地方,或者承包一个岛,让他们实行他们想要实行的那一套。搞他们的特区。不竞争就判别不出真理来。问题在于,谁去办这个特区?就是连那些一有机会就攻击改革开放的、自认为是正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人,他们也不去!
人们认为田纪云的讲话是一篇很好的“讨左檄文”,中央党校的这部录音带畅销一时。2004年6月9日下午,在一个田纪云在座的饭桌上(本书作者也在座),有人称赞他在党校1992年的讲话,说这个讲话很有骨气,问田当时是不是感到有风险?田纪云说:“当然有风险。我讲的左的种种表现,都是有所指的。所以左派恨之入骨。”田纪云还说:“为了防止左派告黑状,我一作完报告,就从主持人那里要了一份录音和录相,托邓楠送给小平。后来,果然有人找小平告状,说田纪云在党校讲话不好。小平说,我听了录音,没有什么。多亏了这么做,不然我就出政治局了。
”邓小平已经88岁了,来日无多。像毛泽东晚年担心他的路线会变化一样,邓小平也有这种担心。毛泽东是怕人否定文化大革命。邓小平是怕他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夭折,也怕中国共产党失去领导权。他担心的还是“两个基本点”,对改革开放更为钟情。因为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主要功绩还是改革开放。所以,他对田纪云等批评左派是很满意的。
第三代领导集体已经形成。原来传说的“南巡讲话”中对这一代领导集体流露出不大放心之处。经整理后正式传达的有“现在中央的班子干得不错嘛!问题当然还有很多”这句话。不管怎么样,领导班子木已成舟,他不能再让他的第三个接班人下台。他唯一能做的是,让改革开放路线深入人心,并且形成具体的路线、方针。他要为将来的路铺好铁轨,并把第三代领导人推上这个铁轨。造就这样一种格局:你的列车只能在我这个轨道上开,离开这个轨道就要翻车。
除此以外,邓小平还在人事上作了安排:把年仅49岁的胡锦涛定为江泽民的接班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接班人通常是由现任最高领导人这一代决定的。但是,在十四大上,邓小平把江泽民的接班人也定下了,提前为江泽民办了“后事”。这种隔代决定继承人的作法,为今后的高层政治增添了复杂因子。
南巡讲话已经为他这种努力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现在需要做的是在党代会上把这个思想体系确立起来,并制定出具体的路线、方针,从而用党的组织力量来推行。江泽民在这一点上是密切配合的。邓小平只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江泽民进而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总目标。邓小平称赞江泽民“这件事做得很有分量”。
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出席会议的有2035名代表。600多名中外记者采访了这次盛会。江泽民作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政治报告。这个报告充分肯定了十四年的改革开放;肯定了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明确了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首要任务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这个报告在起草过程中就经过反复酝酿,易其稿。在这次会上,代表们又反复讨论后通过。
十四大撤消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这表示,老人们不再当现任领导人的保姆。他们在家里颐养天年。江泽民不必像胡耀邦、越紫阳那样,看老人们的脸色行事。不过,直到1994年邓小平和陈云因身体原因再也不能问事时,江泽民才走出老人政治的阴影。
十四大修改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党章对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完全采纳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的解释。总纲完全体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体现了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此时,陈云还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影响。1993年3月,李铁映就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之前,先到杭州拜见陈云,听取陈关于改革的意见。但是,十四大以后,陈云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
“铺轨”到此还没有完成。再经过一年的酝酿,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一共50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轮廓框架作了设计。
这个设计完全体现了邓小平的思想。这个决定还提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个决定的产生,江泽民也出了很大的力气。这算是两代领导人对未来经济体制的共识,也是两代人的一种交接。
到现在,邓小平对身后的事更加放心了。
“十四大”以后,江泽民虽然名义上是军委主席,但杨氏兄弟不一定听他的话。所以,有杨家兄弟掌握重兵,江泽民还不算完全接班。这时,江泽民面对一个现实,两个机会。一个现实是,杨氏兄弟二人执掌军队,并且过于张扬,军内老将们对他们十分不满,他们提出的用军队“为改革保驾护航”的口号也得罪了很多人。两个机会是:一是张爱萍、李聚奎等七位上将在1989年春天上书中央反对动力用军队镇压学生,“六四”后他们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另一个机会是杨尚昆虽然是“六四”时动用军队镇压学生的执行者,但他内心深处还有不同看法(1998年他对301医院的蒋彦勇大夫说:“‘六四事件’是我党历史上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江泽民是这样利用这两个机会的:一方面他提高这七位上将的政治地位(如李聚奎逝世时以超乎寻常的规格举行追悼会),争取老将们在邓小平面前说话,批评杨尚昆兄弟的种种不是;另一方面通过某种方式让邓小平知道杨尚昆兄弟对“六四”心怀异见,使邓小平担心日后杨尚昆可能为“六四”翻案。经过努力,邓决定剥夺杨氏兄弟的兵权,但杨家兄弟还不知就里。在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杨尚昆提出让他的弟弟杨白冰进政治局常委,江泽民坚决顶回去了。江泽民敢顶,是因为他事先从邓那里得到了承诺。江泽民借邓小平之手,赶走了杨家兄弟,换上了份量比杨家兄弟轻得多、且没有政治野心的刘华清、张震。从此,江泽民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军委主席。接着,江泽民在军队中大批提拔干部,大批任命上将,他的地位才算真正稳定。
作为接班人,要完成自己的史使命必须抓住六个字:“站住脚,做好事”。这六个字也可以用另外的说法,即:“掌好权,治好国”。站住脚(即“掌好权”)是前提。国家最高领导岗位这个地方无风三尺浪。曹操把这个地方称之为“火炉”,没有几下子是不容易站得稳的。连脚都站不稳,就谈不上做好事(即“治好国”)。在权威政治条件下,新领导人要“站住脚,做好事”,他必须使自己强大。这就必须大胆而谨慎地抓住军队,大胆而谨慎地进行组织人事调整。江泽民在两、三年之内很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随着权力的巩固,江泽民逐渐显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注:“三个代表”的完整提法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常识,不是什么理论,不管谁执政都会向老百姓有类似的宣称。“三个代表”的提法是为了使中国共产党适应新的形势,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执政合法性。“三个代表”比“四项基本原则”前进了一步。在江泽民主政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按邓小平的意愿向市场化、全球化方向大步推进,国民经济也以较高的速度发展。
如果1992年邓小平用朱熔(金+容)基顶替江泽民,情况会怎么样呢?朱熔(金+容)基当5年总理的实践证明,他是一位是计划经济思想很重的干部,在国企改革中不提产权改革,在粮食和棉花流通中取消了农民的卖粮自由,他扶持了一批行政垄断性大企业,影响了中国的市场化进展。这些是和邓小平的初衷相背的。如果让朱接班,其结果可能还不如江。可见,权威人物选择接班人,常常选出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人。
江泽民如果在十六大全身隐退,或许能留下一个好名声。可惜的是,不知什么人出的主意,他干了三件蠢事,使他的声望大大下降:一是大讲13年(1989年到2002年)的成就。这使人们产生了两个不好的印象:江泽民不顾事实地把这些年经济发展的功劳全记在自己帐上,其实,他完全执政并没有13年,他虽然1989年当了总书记,但1994年开始摆脱邓小平的控制;他讲的13年恰好是“六四”以后的13年,人们认为他是在再一次肯定“六四”镇压。
二是自己在中央党校讲话把“三个代表”摆到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同等地位。前三者是被后人或别人摆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神龛”、从而享受政治“香火”的,而江泽民却自己爬上了政治“神龛”。
三是十六大还保留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也许这不是江泽民的本人的意愿,还是给人们留下了“老江交班不交枪”、“恋权”的把柄。他保留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以后,有时还站在保守立场,对新领导人指指点点,群众也很反感。
而且,这三件蠢事是和大树特树江泽民的权威中连在一起的。对这种“造神”宣传,也许是“权威政治”的需要,但在老干部和知识界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第4节市场经济加权威政治
邓小平南巡使左派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企图破产,阻止了经济改革的逆转,加快了向市场化推进的速度。另一方面,邓小平南巡在政治上更加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反自由化,完全放弃了他在1980年和1986年关于政治改革的承诺。放弃了他在1980年的“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的提法。他在南巡讲话中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届六中全会我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要搞二十年,现在看起来,还不只二十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事啊。垮起来容易,建设就很难。在苗头出现的时候不注意,就会出事。
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真正的发明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说来,总是弱于敌对阶级力量,因此要用专政手段来巩固政权。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这是邓为“六四”镇压辩护。在铁血的“六四”之后,他又进一步强调反资产阶自由化,重提“无产阶专政的理论”,其震慑效果远远高于八十年代。
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一方面使经济体制向市场化大步推进;另一方面,使政治体制改革完全停止,原有的权力结构不断强化。这样,就给中国的造就了“市场经济加权威政治”的格局。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导下的“十四大”,使“市场经济加权威政治”的模式法律化,固定化。当然,这种“市场经济加权威政治”也正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路线的必然结果。
我这里说的“权威政治”和毛泽东时代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