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陀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痛苦。住在洞窟,睡在草堆,依然保持著嚴然威儀。現在這位大師的比丘們,將這種出家比丘的生活目標,予以很好實現。這些事使我自然地覺得佩服。可是我越佩服他越尊敬他,越使我對於讓比丘們在樹下石上生活越感覺對不住。  

    『假如我,能為你們建造房屋的話,你們肯不肯住呢?』
  
    長者,暗中向一比丘請教。他回答說,大師對於那種事尚未允許過。
  
    『那麼,能否得到允許,請你問一問世尊好嗎?』
  
    比丘被長者的熱心話語所打動,將這事報告釋尊。可是意外地,釋尊卻說在一定限制下,可以為比丘建造房屋。於是,那個長者,很高興踴躍地,開始在那園林中,建造六十棟房屋。房屋已經落成,明天要請釋尊和他的弟子們,接受房屋的捐獻。  

    『哥哥,那樣的拢邥霈F的話,我也要前去膜拜他。』
  
    『可是,釋尊和他的弟子們,過著規律嚴整生活。今天已經洠в心ぐ菽莻佛陀的時間。明天一早去的好。』  

    經典的話語誌載說,那夜,已經就寢的須達多,因為一心想膜拜佛陀,等不及天曉,在夜半醒覺達於三次。  

    往舍衛城 翌朝一早,須達多出王舍城的都門,向他所聽來的釋尊住處竹林園走去,從那時起,到他與釋尊面晤為止的經典的描寫,粉飾之色彩好像太濃了一點。誌載說,當他要出都門時,非人間的人為他開門,讓他過去。誌載說,從都門到園林途中,天地突然變為晦冥,他覺得害怕不敢再往前走,想回去。或又,誌載說,那時在空中的那邊有鼓勵他的聲音:『居士進,不要退。進當有利益。』可是,如果將那些描寫,當做舊手法客觀化地描寫頭一次要膜拜佛陀的心境,也可以諒解。
  
    無論如何,因為歡喜和緊張使他的心臟跳躍著,在走近那個園林的他,洠в邢氲剑瑓s有人從他所散步的林間那一邊出聲叫他。他就是在作早上散步的釋尊本人。一知道那就是佛陀本人時,像恐怖那樣的緊張有如霧那樣地消散,唯有歡喜充滿著他的心而已。『世尊,昨夜可安睡?』在走近前膜拜釋尊的腳時,從他的嘴裡自然而然地發出這種親熱話語。那時釋尊回答他的話語,經典用偈這樣地誌載著:

  『如能遠離貪婪,使心清淨,無污穢的話,
   已經得到悟道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夠安眠。
   因為能斷去一切執著,眨鼰⿶溃裕
   心得到靜寂,能睡得又靜又安。』

    可是,那時釋尊實際的話語,一定是很坦率的,更為親熱深湛的。『對啊!睡得很好啊!睡得很清淨很安穩。能使心清,能使心靜,任何時都能睡得很安。』我以為一定是那種坦率的不分彼此的語眨捳Z。  

    一見如舊知的毫不拘執的對坐。於是釋尊,將適合於這個富商的,循著次第為他說法。布施、持戒、生天之法、欲樂的禍害,出離的功德等。而到了說苦、集、滅、道的四個真理時,他那像白布清白的心,立即被染上正法的顏色,於該座的他,即得到能觀看真理的洠в形酃傅难劬Γ瑏K請准他為優婆塞。據經典所說,也同樣是像往例那樣的在家入信過程。不過,從那個時候起不久,這個富商所作要求,對於釋尊和他的弟子們的教化活動,帶來了很大的舞台轉變。  

    『世尊,願你和比丘們,在舍衛城渡過今年的雨期安居。』
  
    對於他的要求,釋尊附以一個條件,很高興將它接受。
  
    『須達多,可以。不過,你要知道如來所要的是空屋子。』
  
    這個富商,想仿照王舍城長者的樣子,有意在那舍衛城,為這位大師和他的弟子們建造精舍。建造精舍的事是被允准。可是,它必須是徹底地樸素的。絕不可以豪華的。那些事釋尊以『如來所要的是空屋子,可不要忘記。』再三對他注意。  

    無論如何,容迹@個要求,對於釋尊,是給他的傳道教化活動,帶來了又一個很大轉機。以前的教化活動舞台,是以婆羅捺郊外的鹿野苑與王舍城郊外的竹林園的兩地方為中心,而只在於將該兩點結合路線上。對於恒河河流之北,還洠в杏∩蟼鞯赖囊徊健l赌茄e,有以毘舍離之都為中心而誇耀他的繁榮的跋耆連邦的諸種族,於它的西北有以舍衛城為都的摩揭陀和與他競爭繁榮的拘薩羅王國存在著。還有搿畬凫端墓蕠屽茸迦藗冎g,也洠в袑⒁呀洺蔀榉鹜拥乃慕袒瑤У侥茄e。可是,現在,如要在舍衛城實行即將來臨的雨期安居的話,佛陀的足跡就可以初次印在恒河河流之北,而造成他的雍鸬竭_大雪山(希馬拉耶)南麓的機緣。  

    祇陀林精舍 從王舍城到舍衛城的路途,要在巴達利弗多(巴連弗邑,現在的:伯都那)北渡恒河河流,經毘舍離之都,北進到拘尸那,從那裡轉西,纔能到舍衛城。須達多,是信用篤著的商人,在途中的村鎮,擁有很多知己朋友。他在王舍城將事情辦完後,心中充滿歡喜,在趕回舍衛城途中,對眾人說:『請你們營造僧園、建立精舍、準備布施。佛陀已經出現在這個世間,現在容迹业囊螅趶倪@一條路來。』聽他這樣說,準備好歡迎這位大師的人不少。法緣便這樣子,在還洠в幸姷结屪鹱巳菀郧埃捅唤Y於恒河河北。
  
    回到舍衛城後,那個富商立即巡視郊外,物色建造精舍的土地。又清靜,又距離市區不遠的地點,能十足充滿那種條件的土地,而為他所選中的,是叫做祇陀的王子所有的園林。可是,他訪問那個王子,說要受讓那塊土地時,王子斷然拒絕。  

    『王子,不是用於別的。是要營造僧園的。所以一定要將它賣給我。』  

    『長者,你怎麼樣說,我也不能賣。假使,你用黃金鋪在那塊土地,我也不賣。』  

    兩個人,要買,不賣,爭論說到最後,終於將事情的裁定拿到該國大臣那裡。將兩個人的話詳細聽完後,大臣裁定說:  

    『凡從事交易的人,一旦說出價錢,必須要賣。而王子已經將價錢說出。說要用黃金鋪在那塊土地上面。所以,王子必須以那個價錢,將土地賣給他。』 
 
    不久須達多將黃金用車子呷ィ_始用它鋪在祇陀王子的園林地上。可是在最初所唿S金,所鋪土地的廣度,還不能使他滿意。  

    『吒嗟狞S金來。我必須將這塊土地全部鋪滿。』
  
    而,唿S金的車子,即從後面相繼而來。
  
    看見這種情形的祇陀王子,的確很驚訝,被他打動了心胸。
  
    『長者,請你留一部分的土地給我。我也想將它,對於你所尊崇的人,作布施。』  

    他的要求,長者很高興地接受。因為他覺得在這位賢明的王子心中,對於釋尊教法的信的燈火,也已經開始點燃,所以使他非常高興。  

    不久在園林中,精舍被建立起來,講堂被建立起來,寮房、浴間、廁所、亭子被建立起來,經行堂被建立起來。給王子留下土地,由王子建造山門。它的規模與景觀,到今世紀纔被發掘遺蹟,也可以想見。當時的人們叫這個精舍做『祇陀林給孤獨園精舍』(祇樹給孤獨園精舍)冠以這兩個人的名稱它。給孤獨是,施捨給無父母無子女的老人等,可憐人們的意思。這個富商,從以前即心地仁慈,有種種善行的人,所以以這種名稱呼他。  

    不久,釋尊來到舍衛城,接受須達多的供養,包含這座新近落成的精舍。那時釋尊,為他作了充滿著謝意的偈,經典這樣地將它誌載:

  『施林苑,植果樹,
   架橋,以船渡人,
   於曠野掘泉水、古井,
   或建立精舍。
   於那種人們,
   幸福日夜有加,
   持戒,樂法,
   當於後生得善道。』

  而釋尊,以當來四方僧伽名義,衷心高興地接受這個精舍。
  
    這就是,所謂的祇園精舍的成立因緣。








第十一章 人們所應願的是什麼──涅槃寂靜──

  為了勝義 『如是我聞』,幾部屬於阿含部經典,這樣地誌載釋尊教示的話語,(漢譯,雜阿含經一○,十七。中阿含經一四○,至邊經。南傳相應部經典二二,八○,乞食。如是語經九一)它,據某經,誌載在那個祇園精舍的事,又於芋經,卻誌載在迦毗羅城的尼拘律園的事。不管怎麼樣,釋尊,招集出家未久的新加入的比丘們,對他們這樣說教:
  
    『比丘們,你們出家人,要剃髮、持缽、乞食於各戶維生。乞食,是世間的諸種活命(生活的方法)中的末端。可是比丘們,諸種秀拔的人們,所以要這樣生活,是由於有(真正)義的目的存在。非為王所強制,非為偎鶑娖龋菫樨搨剩且蚋F於活命。我們陷於苦、沉於苦,被苦所圍繞。因此,我們為著要除盡這種苦的聚積,所以到這個地方來。』  

    釋尊的說教語眨梢韵胂袼际呛芷届o的。對於弟子比丘們也是,對於異學人們也是,對於在俗信徒們也是,一定又平靜又懇切地對他們說。後來的佛教者所說話語的理想『和顏愛語』的確是屬於釋尊本人的。要在釋尊的話語中找出叱的激情噴射,是不容易找到的。可是,如我們因此以為釋尊的話語經常都溫和的,孱弱的話,那是大錯特錯。雖然很恬靜,他的說話很有力,話語雖然很溫和,卻能促使你與他立刻對決。我們在這部經中,可以看到那種說法的,一個代表的例子。  

    於其他的經也同樣,釋尊常常,以從『在家出家的人為什麼,依然會為世間的欲樂所分心?』的說法,告眨П惹饌儯夜膭钏麄儭T谀切﹫龊弦餐瑯樱屪鹚胝f的,與這部經的洠в惺颤N兩樣。可是,於這部經,關於那些事所說的最有力,而且最懇切。對於年輕的,出家不久的比丘們,托缽乞食的生活一定是很難受的。因為輕易地出家的浮心,往往在這種生活的艱困之時,有容易被挫折的危險。釋尊獨自一個人坐在樹下時,這樣地思念著:『假如小牛不看到它的母牛的話,會發生怎麼樣的事也不知道的。或者已經播種的種子如得不到水的話,會發生怎麼樣的變異也不知道。』然後招集比丘們說這些法。  

    這種生活的方法,釋尊說:『是世間諸種活命中的末端』。我們卻能夠在那些話語中,感覺到釋尊對這些比丘們傾注,萬斛顧懀АK麄兇蟮侄际橇技业茏印J沁^著絲毫洠в胁蛔杂缮畹娜藗儭R驗槟菢拥乃麄儯蝗惶脒@種末端生活,所以在還洠в辛晳T以前一定很艱苦。那些事,釋尊是能夠顧懀У降娜恕! 

    可是,釋尊卻教示他們說,這種生活越辛苦越能夠使他們重新覺得,為什麼必須跳入這種生活。並非誰強迫我們,『非被王所強迫,也非被偎啤!灰膊皇俏覀儽旧砀F困到這種地步的,『不是因負債故,也不是因生活窮。』都不是的。而他們多數都是良家的子弟,諸種優秀的人們,都是自己所想定,自己選擇這一條路的。他們會走上這種生活,當然是因為有應該這樣做的理由。將那種理由,又一次地重新想起纔好,釋尊現在對於這些年輕比丘們這樣地告眨麄儭! 

    『要那個、還是要這個』 它的理由是什麼?它的目的是什麼?關於在上面的引用句中,雖將它意譯為『因(真正),義的目的所存。』那個於某經將它記載做『緣有義趣』。 『義趣』(attha),是指我們的認識和判斷的對象的話語。即,是人們所願望的,是人們所希求的,是我們所認為善而追求的。所以,『緣有義趣』而進入於這種乞食沙門生活,是因為有當然目的,所以自己選擇這一條路。又於其他的經,將它的目的,更明白地表明為『為求勝義故』。『勝義』(paramattha)是人們所願望的最上的,是人們所能思念的最高善,是人們生活的終極目標。而出家的生活,也就是為實現這個最高善,而以其他一切為賭注的。  

    宗教,經常在某種意義上賭注了。人們所願望的雖然有種種。飲食豐盛也是人們所願望的。穿著美衣也是人們所願望的。願打仗勝利,願做事有榮譽,願死後生於善趣。可是,人們畢竟不能願望『那個要,這個也要。想往枺娜耍仨殧嗄钔鳌V赶蛱斓娜耍仨殥螚壍氐南矏偂!凰裕d也要人停止『不要為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操心。』並教人們只要專念於『求神的國與神的義』。現在釋尊在這裡,會向年輕弟子們,教他們又一次重新想想出家理由不是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