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刷盘子还是读书(1)-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鲆拐尉杩罘ò福峁上攵
但日本产经联的官僚资本主义与蒋介石的官僚资本主义有个本质不同。日本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以技术建设为中心发展重工业技术,赔钱,只要想办法把帐做平。而蒋介石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绵纺等轻工业及其它倒买倒卖行业,因为来钱快,再来灯红酒绿,GDP增长极快。但GDP的背后却是绝大多数人的白骨。
蒋介石没有任何重工业技术,轻工业所需的设备及基础材料和技术,都来自国外。因此当时实际统治中国的是英美日同盟的商会,蒋介石只扮演中国的抽血机脚色,无论GDP多高,上海多么繁华。从一战开始英美日就是同盟。918为什么不抵抗,英美日同盟商会已经达成了分肥协定,日本占领东北后与美国商会提携。77后也不宣战,因为英美日同盟还有效,美国继续与日本提携,提供大量物资。只是后来日本想吃独食,与英美搞翻,它们相互干起来了,也是是太平洋战争。蒋介石才宣战。如在此之前,就是蒋介石想违抗,他的繁华上海及其它轻工业资本顷刻玩蛋。
日本的产经联的核心是三块,一块是三菱住友三井等大财团,主要生产和提供各门类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我们看到的具体商品其实就是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的排列组合。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符合统计原理,呈现一定比例关系,是可以计划和预测的,所以用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加有效。但这部分虽然是实体经济的根,但却是赔钱的。
政府是另一块,因为提供基础原料和技术的大财团是赔钱的,政府想办法把帐做平。如巨额军费,但其实也没有买什么武器,日本造的武器贵得离谱。还有政府采购,价格也是贵得离谱,现在流行燃料电池技术,小泉和石原就花很大价钱采购燃料电池汽车和巴士。石原是日本的大右派,让大家看看,与中国右派的素质如何比。实在做不平了,如改革税制,或干脆印钱,发给它们的银行。
还有一块是学界,大型的国立研究所和大学。原来信奉私立机构能出成果,但日本一看,国立机构才能出高水平成果。原因是可以汇集顶尖人才,顶尖人才的发财心不重,只要过得稳定舒适就可以了,也不攀比。养一帮闲人喝茶看报,或游山玩水。NHK每周二有个固定栏目,《project X挑战者们》经常就有反应这帮闲人是如何工作学习的,往往就在喝茶看报或游山玩水之中激发了灵感。反观私企就不行,老板才小学水平,怎么招到博士呢?所以根本就出不了什么高水平的成果。
产经联以技术为中心,提供大量先进的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下游的企业就去想办法去排列组合它们,就成为具体的商品,去卖钱。如果有什么新要求,反馈给产经联,产经联再组织人手攻关。也可以自己就仅设计,运到中国去组装,留下一部分材料做为中国的工钱,其它大部分变成成品运回日本。这样就不需要什么人手搞生产,其它的人就吃喝玩乐创造GDP。如去打弹子球,老虎机的一种,或去歌舞伎町等欢乐街去买春或买水。这种吃喝玩乐GDP占了日本GDP一大半。很奇怪,价值不是由生产创造的吗,怎么是吃喝玩乐创造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社会的价值根本不是人创造的,而是自动机器产经联创造的。货币也不体现价值规律,只是润滑油。搞工程的人很清楚,润滑油要想办法循环,润滑油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时间长了,润滑油会损失掉,要补充。对比货币扮演的脚色,不就这么回事吗。上游的产经联赔钱,提供先进的基础原料和技术,下游的产业和吃喝玩乐把钱挣回来,存在产经联的银行里实现回流,政府也想办法做平这个帐,实在不行,则印钱加新的润滑油。实际整个工业社会就象一个巨大机器。我感觉日本就象一架机器,人都在磨洋工,吃喝玩乐还有钱赚。
3.为什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在我的文章中经常说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有人觉得很困惑。我刚开始研究经济时,也是拜读他们的大作,总觉得他们在胡说八道,但错在哪也搞不清。
到日本来一看,看看人家博士水准的论文,出版物就是与众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呢?其实就一条数学知识
小学生也就学过算术,四则运算,然后解运用题。我小时候解应用题实际很多是经济学问题。如有多少贫农,打了多少粮食,交租子交了多少,自己还剩多少。基本上就是此类问题,用算术四则运算就可以解决了。大家看看,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论文,要么没有用数学,要么用了数学知识也就是小学生水准的算术。
当然研究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制定封建社会的政策,有小学文化程度就够了。如调动人的积极性,多刷几个盘子或多刨几亩地,把钱攒起来,多少年后就成财主。
但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则远不够。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工业,工业实际就是机器,需要各门类的专业知识,各门类是如何协调运转。还有一个是社会,要对人群进行研究。进行以上研究,需要高层次的数学知识,算术是远不够的。
必须有的数学知识,比如研究人群,则必须有数理统计,概率论,正态分布等。如研究农业问题,要有营养学知识,如人的身高体重及身体体质状况,需要大量统计。
研究工业则更加复杂,毕竟是研究机器,机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需要各门类专业知识。数学知识要求很高,如高次方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指数对数,集合论……,数也数不清。说来惭愧,我才疏学浅,数学没有学好,许多都还给老师了,所以看许多日本学者的论文还很吃力,看的过程中还得重新捡起来。幸好小时候自己动手做了不少模型,涉及很多门类的专业知识,材料、机械、电子……,要不就彻底晕菜了。
有读者提出异议了,说不对。中国的经济学专业开设了很多高等数学的课程,主流经济学大师还能用高深的数学理论证明理性人、市场经济等具有最优的效率,所以需要效率优先进行改革。但问题是这些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现代工业社会完全没有关系,做出的结论即适合动物世界,也适合农业…手工业时代,总之放之四海皆准。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如何用数学工具描述客观世界。其实,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也可能知道一些高等数学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去证明永动机的存在和哥徳巴赫猜想。
一边是小学文化程度,一边是博士水平。制定出的政策可想而知,中日两国为什么从19世纪几乎相同的起点,到现在会这么不同。
4.为什么日本的右派是民族主义的,中国的右派是反民族主义的
这里从历史的脉络回答为什么日本的右派是民族主义的,中国的右派是反民族主义的。中日几乎同时被打开国门。美国舰队打开了日本国门,日本人非常震惊,要向西方学习,造枪造炮,西体和魂,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右派也就诞生了。所不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因为要造枪造炮。而棉纺等轻工业则发展缓慢,因为日本没地不能种棉花。所以一直日本普通民众其实并不富裕,很多时候,消费品还需要配给。2、30年代的东京其实还没有上海繁华,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
中国被打开国门后也很震惊,于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开始了资本主义改革。其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日本的西体和魂没有本质区别。日本还是日本,它的民族服装和传统活动到现在都保留着。中国几乎没有了,另外日本学者比较中美日三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与美国人更象些,日本人是另类。
但中国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化时,与日本走上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地大物博,当时还很有钱,据说当时的GDP占世界的1/3。与其自己去造军舰还不如去买军舰,即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洋务运动开办的工厂,也只是造简单枪械的小脚色,如汉阳兵工厂。因为投资少,见效快。而基干产业,钢铁、机械、化学等,由于投资大,见效慢,不符合比较效益,反正可以从外国采购,就放弃了。另外,中国地大物博,可以种棉花。发展棉纺等轻工业也符合比较效益原则。于是轻工业迅速成长起来,比如从日本采购纺织机械,纺织品再销回日本。当然轻工业来钱很快,于是生产规模迅速增长,需要种更多的棉花,纺更多的布,当然这些棉花还是布最终到了日本。中国的资本家,也就是中国的右派也诞生了。轻工业挣来的钱除了扩大再生产外,还用于消费,灯红酒绿,创造了巨大的GDP,2、30年代是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
但这繁华背后却掩盖着森森白骨,中国大量的资源和农作物实际被轻工业象抽血机一样抽到外国。虽然创造了巨大的GDP。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非常贫困,他们没有能力消费灯红酒绿的GDP,但日常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和其他资源却被抽走了,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虽然人均GDP在高速增长。由于底层人民非常贫困,产生了左派,想要拯救民族,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历史演变到那个时刻。中国和日本的资本家,也就是右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日本右派凭借重工业,可以从国外抽到资源,改善本民族的生活,因此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中国右派需要抽本国资源,除一部分用来购买机器设备用于扩大再生产,其它用于改善自己生活,创造巨大GDP,所以反对爱国主义,直到现在称爱国者为爱国贼。中国左派,则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虽然人均GDP在增长,但却只能消费GDP数字,而没有实物,直到现在中国左派都宣称爱国主义。
我读日本学者写的日本经济史,中国经济史。读着读着,深刻领会到了日本产经联的铁律。在没有完善重工业之前,改善人民生活,即提高GDP,是对民族的犯罪。破坏重工业,用于提高GDP的行为也是对民族的犯罪。
其实现在的倾向很明显。在深圳,一个民工在机台上干10余小时司空见惯。他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他也没有能力去逛锦绣中华或世界之窗。人均GDP在提高,但他只能消费GDP数字。与20余年前相比,其实生活水平下降了,以前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能逛公园,全国大串联去旅游。当然维持基本生活的消费品质量提高了,但只是科学技术带来的,与人的积极性毫无关系。
5 苏联的产经联为什么会崩溃
打造民族的经济永动机产经联,基干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很长时间不能产生效益,即使产生效益后,由于机器的调试磨合,进入快车道,再到经济起飞,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日本是模范生,打造产经联从明治起用了近百年。45年到60年是调试磨合期,60年是经济起飞,改善生活是进入70年代。
英美是幸运儿,诞生在阳光下未开垦的土地。英美的产经联伴随着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茁壮成长。其间英美人民自由民主且快乐着,因为从外界抢到了大量资源。民主自由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轮到日本就没有那么好事。只有一面对外征战,一面对内节衣缩食,去打造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人民就没有那么民主自由了。
轮到俄罗斯及后来的苏联,更没有好事。当时的俄罗斯虽也算工业国家,但本民族的产经联的规模和技术水准不值一提。列强已经把肥肉瓜分完毕。怎么办?只能用铁腕去实现本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收缴剩余物资去支持民族的未来。如有异义想改善生活,斯大林坚决镇压。竟然把一些优秀的飞机设计师关进了监狱。奇怪的是,卫国战争时的一些优秀飞机竟然诞生在监狱设计局。后人为了缅怀斯大林的丰功伟绩,也采用一样的组织管理方法,不过换了个名称,叫封闭式开发。
斯大林时代的政策,按照产经联论,是非常正确的,只是不够细腻。问题出在后面,应该逐步放开产经联的下游产业。诞生一大批拥有高技术的中小企业。即象日本经济起飞一样。重工业虽然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必须通过末段产业来实现最终消费品,而末段产业依然和工业革命以前没有本质区别,不适合集中控制和按指令发展。苏联的体制既不允许本国人民来自行发展这些产业,也不像美国日本大力发展贸易让其它国家的人打工刷盘子,自然生产不畅通,缺乏柔性和灵活性。即使这样,苏联经济和生活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且惠及绝大多数国民。苏联的崩溃最终是跨在文化上,而不是经济,这方面在下面的章节中进行详细分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