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酪病!闭饫锏闹摇⒁宓龋泶锏恼悄歉鍪贝纪持蔚匚坏牡赖鹿娣丁!
  “道”在《三国演义》中,是卓有成效的激励手段。曹操的一道檄文,博得了天下十七路诸侯响应;一面“忠义”大旗,引来了“如雨骈集”的应募之士。桃园的旦旦信词,使关羽对刘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终于为刘备“断首捐躯”。 
  《三国演义》中的“道”,其内涵尽管和我们今天所提的世界观、理想、路线、道德、规律有根本的不同,但它作为一种激励部下的手段,却是一条古今不易的真理。这是因为,“道”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对于文化思想修养较高的人来说,更是最优势的需求。一个人能否有动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观、理想、信仰和道德。树立了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能产生概括性最强、作用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前进动力,从而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具有饱满的劳动热情,自觉的工作态 度,不屈不挠的毅力,慎独自约的品格。近些年来,西方企业极力倡导和培植“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就是企图通过共同的价值准则、精神追求和团体意识等尽可能地统一和调动职工的意志和热情。 
  一个当代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 质,使之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如果忘记这些,便是丢掉了激励人心的威力最强大的法宝。 缺乏动力或不恰当运用激励手段的结果,会造成行为挫折,使人丧失工作和前进的动力,产生消沉和消极情绪。 
  所谓消沉,是丧失希望和信心后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信仰、目标、荣誉、归属、利益等,可望而不可即,就会使人希望破灭,由此而出现的,必然是安于命运,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谓消极,是不满和烦闷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其结果是起反面作用和不求进取。目标、荣誉等该得的得不到,不该得者唾手而得,就必然使人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信仰、道德是产生于客观现实的。如果一些企业领导,口头上高喊为“主义”而献身,为四化建设做贡献,为企业兴旺而奋斗,实际上却以权谋私,大搞官僚主义,就必然使广大职工产生“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看破红尘,精神不振,丧失工作和前进的动力,甚至扼腕叹息,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消极和消沉,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反动力和破坏力。有效地防止消极、消沉,正面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要求现代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职能时起码做到两点:一要以身作则,号召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二要一视同仁,公正地给每个职工提供报偿和机会。            
5、“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谈人才流动 
  《三国演义》第29回写道,孙权听到周瑜的推荐,非常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而鲁肃当时正打算到别处谋事。周瑜见状,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以此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风尚,极力称赞孙权的“礼贤下土”和“纳奇寻异”,劝说和打动鲁肃。鲁肃经过斟酌、选择,终于改变初衷,投奔了孙权。从此,他们君臣相济,鲁肃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 
  “君择臣,臣亦择君”,其中的“君择臣”在人们看来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正是这个“臣亦择君”;造成了三国时代如现代所云的“人才流动”的生动局面。有人认为,三国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同为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上思想文化最灿烂的片断,而“人才流动”,既为这一段历史增辉添色,又是推动这一段历史的一个动因。 
  《三国演义》的作者,成功地描写和渲染了这段五彩纷呈的“人才流动”画面。 
  诸葛亮高卧隆中并非是执意要老死林泉。正所谓:“凤翱翔于千仞今,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他是在“以待天时”,选择明君。张松、法正、孟达背刘璋而事刘备;许攸、张郃、高览离袁绍而投曹操;赵云弃公孙瓒而追随刘备;徐庶别荆州而入新野;关羽虽被迫暂时降曹,却能“约法三章”,终 于出了许昌,辗转千里,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其他如甘宁归吴,王平投蜀等等,不论是静中等待,还是动中选择,抑或是被迫“跳槽”,均足以说明,三国时期的人才总还享有令人欣羡的很大程度上的流动的自由。 
  人才流动是从战略全局上充分利用人才,从战略未来上更好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和社会效应。 
  人才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此处不用我,自有用我处;此处不重用,展翅觅高枝;此处遭猜忌、别找好环境。这样就可以使人才找到合适的单位和工作,既能够发挥其专长,又能够造成催人奋进的激励环境。孙权不用庞统,庞统可以投奔刘备,终于当了刘备的副军师,虽然时间短促,但也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如果当时刘备不改变耒阳县令的任命,觉得不称其志的庞统,还可能再来一次流动。徐庶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弃刘表而投刘备,实指望“共图王霸之业”,可惜不久被迫做了曹操的部下,从此郁郁寡欢,一言不发,一生再没有什么作为。导演这场悲剧的是曹操。曹操因为重视人才的价值,竟劫持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迫使徐庶来到许昌。对曹操来说,徐庶即使不为自己出力,也从此剪除了刘备的“羽翼”。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这样做无可非议。对徐庶来说,却是强扭的瓜不甜,“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更严重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徐庶本已识破庞统搞的“连环计”,也不向曹操道破。从人才使用的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不许流动,对人才本人、对用人者,确是纯害无益。 
  人才流动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而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目标,是人才的一个特征。流动可以为人才实现高层次精神目标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使人超出物质需求的局限,致力于高层次精神目标的追求,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想当年,诸葛亮如果没有在静中等来了刘备,大概只能当一辈子“村夫”。尽管他素有凌云大志,但“村夫”毕竟还是“村夫”,总得计较春种秋收,吃饭穿衣。长此以往,他那出众不凡的志趣也终会被消磨殆尽的。 
  人才流动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人才流动是启示,也是压力。由于流动,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促成人才个人的实现,因而使管理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担心本单位人才流失,管理者将更加注意爱才、选才、用才、护才。这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人才流动有利于造成积极、健康的个性。人才流动可以解除一个人对上级的依附关系,鼓励人才解放思 想,独立思考,大胆表现,努力上进,不断创新。这样的环境就能塑造健康崭新的个性,有利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徐庶满腹经纶,在曹营却要缄口不语,这是多么残酷的压抑! 
  此外,人才流动也有利于调整某些人自我评价过高的个性,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总而言之,人才流动是在超单位、超部门、超地区范围内解决人尽其才问题的战略性措施,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长远大计,必须引起高层次的管理者高度重视。            
1、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周瑜为什么要加害孔明?     
  ——高层次的管理者要胸怀全局,目光远大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和混战,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客观上要求安定统一,人民群众也日夜盼望着出现安定统一的局面。但是,乘乱起兵的大多数领导者,只有军事家的头脑,而很少有政治家眼光。而曹操却独具慧眼,清楚地认识到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民心的向背,是决定胜负的首要因素。《三国演义》第14回记述,荀彧向曹操进策:“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听后“大喜”,慨然接受荀彧的建议,“克日兴师”到洛阳为汉献帝“保驾”;接着,他又果断接受董昭的建议,把献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都。从此,汉献帝成了曹操讨伐异己、实现统一的政治工具。这就造成政治上的优势,使割据一方的军阀陷入了被讨伐的境地。《三国演义》第56回又记述,建安15年春,曹操大宴文武于铜雀台。这时,虽然赤壁兵败,但整个北方已经扫平。王郎、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官,在宴会上进献诗章,多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即该当皇帝)。曹操逐一看了他们的诗章后,笑了笑,冷静地说了一段表白心迹的话。在这段话里,他一方面极力标榜自己毫无野心,只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而起事,是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历史代表和中流砥柱,即所谓“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另一方面毫不含糊地表示,决不“慕虚名而处实祸”,放弃手中的兵权,回到所封的武平侯之国安享富贵。这些是多么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在曹操临死前几个月,孙权上书表示愿意归降,并劝曹操称帝。曹操并没有老而昏庸,却以清醒的政治头脑,一眼看穿这是孙权的阴谋,企图让自己激怒天下,陷于孤立,于是“观毕大笑”,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侍中陈群等进一步劝说:“殿下德功巍巍,生灵仰望。今孙权称臣归命,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殿下宜应天顺人,早正大位。” 曹操表示,“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意思是说,即使做皇帝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成熟,自己也不去做。要做,让自己的后辈去做好了。具有强烈正统观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在曹操死时引用后人的诗歌称赞曹操:“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78回)曹操能够剪灭群雄,成其霸业,是与他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分不开的。 
  另一个值得斟酌的人物是周瑜。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被读《三国演义》者,把周瑜要杀孔明,归之于他的忌贤妒能,对他的这个性格特征无不齿冷,其实这种理解缺乏说服力。准确地讲,周瑜的苦心,正是他战略家眼光的反映。照书中描写,吴蜀之间跌宕起伏的矛盾,是围绕着荆州展开的。争夺荆州,是继赤壁大战后《三国演义》中又一场浓笔多姿的重戏。对于刘备,荆州是入川建立根据地和出川夺取天下的战略要冲。诸葛亮隆中决策明确指出先要占领荆州。而对东吴,荆州也是生死攸关之地,要抵御强魏的侵略,必须全据长江,尤其得先占长江上游的荆襄;刘备占了荆州,就等于给东吴的喉咙里塞上一根骨头。由于曹操南下,吴蜀荆州之争暂时得到缓和,北方的严重威胁一旦解除,这个斗争必然骤起。周瑜正是根据这个战略态势,才决定要杀掉孔明。果然在赤壁的战火刚刚熄灭,围绕着荆州的借、分、索、还、夺,孙、刘便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从三气周瑜,发展到拦江夺斗,单刀赴会,偷袭荆州。一系列冲突的最后高潮是两国倾全力而进行的彝陵之战。在这场争斗中,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如果除掉孔明的计谋实现,周瑜哪能有这样的悲剧?情节的发展,完全印证了周瑜的远见。 
  其实,周瑜并不是对诸葛亮简单地一杀了之。他先是让诸葛瑾去游说拉拢,不料诸葛亮不为所动。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不为我用,则必除之,这是正确的决策。周瑜即使动了杀机,但大敌当前,为了暂时利用孔明,也不急切下手,而是选择了东风乍起、胜利在握的时刻,这进一步说明他的远见和理智。 
  曹操、周瑜的所作所为,对一个高层次的管理者来说很有启迪价值。 
  由于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放系统,作为一个出色的高层管理者,就要能多维思考, 立体构思,对问题的看法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还有远度。因为,唯深度的思考才能了解根本,而不会执着于事物的枝节末端;唯广度的思考才能避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