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2徐海东-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警卫员上前用手枪了对准了他,被徐海东拦住。徐海东问:“你为什么朝天开枪?”   
  “去年胡山寨一仗,你打得和今天这一仗一样漂亮!”俘虏站得直挺挺的,乐嘻嘻地看着徐海东说,“当时我们被俘,你说,‘再见到红军就朝天放枪,有种的打日本人去’,发给我们一块光洋,放了……”   
  在国民党军队里,有这样一批兵痞。他们抓住红军宽待俘虏之一点,一旦被俘,就哭哭啼啼,说自己是抓来的,家有八十岁老母和未满月的婴儿……红军发给路费后东逛西游,花没路费后又跑到国民党军队背枪“吃粮”去了。   
  “我让你去打日本,怎么?恩将仇报吗?!”徐海东有些生气。   
  “是!长官!我愿意抗日!”俘虏知道刚才的话说走嘴了,讨块光洋是没门了,打了个立正说:“我们东北军从少帅到每个弟兄,都不愿打你们,真心想抗日!”   
  “那你就跟着走吧!”警卫员把这个俘虏撵开了。   
  10月25日拂晓。榆林桥。   
  晨雾弥漫,潮湿浸骨。   
  徐海东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说:“敌人自劳山受打击后,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对根据地实行严密封锁,企图逐步缩小根据地,最后消灭红军。近些天来,我们一直在寻找战机,现在战机来了:东北军第一○七师六一九团和六二○团一个营昨天刚刚进驻榆林桥,防御工事尚未构成,立足未稳。这是消灭这一团一营的大好时机,是摧垮敌人南路进攻的大好时机!”   
  徐海东仍以第八十一师二四三团围困甘泉,红十五军团主力从三面猛攻榆林桥镇,迅速突破了敌人的外围防线,进入榆林镇,进行巷战。敌人凭借房屋和窑洞顽抗。12时许,第七十五师与敌人展开逐窑逐屋的争夺战,指战员以集束手榴弹从窑洞顶的烟囱投入,将敌人赶出窑洞。激战到下午,将敌全歼。毙伤三百余人,俘一千八百余人。   
  枪声稀稀落落了,徐海东提着马鞭,带着手枪排察着俘虏和毙伤者中有无敌人大官。   
  有人说:“敌团长‘高包脖子’也没逃脱,是张学良的前任警卫营长,但还没查出!”   
  徐海东想,这可是个重要的情报来源,便命令说:“仔细给我查,直到查出为止!”   
  手枪排的战士们,专盯俘虏的脖子,看哪个脖子长、喉节高。突然,一个战士抓住一个俘虏的衣襟命令道:“高包脖子!出来!”   
  “我不是,我不是……”俘虏战战兢兢地边说,边把嘴向旁边一努。原来,“高包脖子”就在他附近。他像挨了打的乌龟,把长长的脖子缩到大衣领里。被士兵供出后,他只好佯装镇静,居然伸出了脖子。   
  徐海东一看姓高的那副孬相,冷笑着说:“我当是活人堆里找不到你了哩!”   
  “我是个堂堂正正的国军团长,龙入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呀!要杀要砍,随你们的便!”高福源摆出傲气犹存的样子。   
  徐海东向来是服软不服硬,听到这里,扬起马鞭就要抽,鞭子举到半空,突然停下了,转念一想,打也解决不了问题,便说:“看你是个东北军的军官,你的家乡被日本人所占,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受日本人欺凌,才不杀了你,留你回去收复东北失地吧!”徐海东停了一下又说,“你的东北军弟兄,见了红军,枪都朝天放,你还充什么英雄好汉?!”   
  高福源一声不吭,脖子又缩进了大衣领。   
  “带下去!待审!”徐海东向手枪排长交待了一声。   
  劳山、榆林桥两战,使敌第六十七军处于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至此,敌王以哲部发起的南线进攻战役宣告失败。   
  红十五军团补充了大批新战士,有新参军的、也有东北军投诚的。为了用革命的纪律教育广大指战员,军团和政治部秘书长程坦依照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编写成歌词,在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刘华清的协助下,将歌词填入原来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流行的《土地革命歌》的曲词中,以《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为名,很快在各部队传唱开来。   
  同时,陕北又流行起一首新的《信天游》:   
  山丹丹花开红又红   
  红十五军团出了征;   
  徐海东、刘志丹指挥妙,   
  劳山榆林打得好!   
  ……   
  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有时也不免遇到暗礁。对党忠贞不二、光明磊落的刘志丹同志,被保密局扣留了,罪名很多。接着,连他的妻子和五岁的女儿,也被打入了劳改队。   
  徐海东得知此消息后,肺都要气炸了。他想不通:有的人,为什么总搞“肃反”,他们既不上前线,又不去筹粮,专靠在革命队伍中抓“反革命”,却被写上英雄榜。当然,反革命也难免会有的,但刘志丹并不是反革命呀!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在毛泽东的关心下,周恩来亲自调查处理了陕北的“肃反”问题,立即释放刘志丹和所有被抓起来的干部。周恩来严厉地批评保卫局负责人:“像刘志丹这样的‘反革命’,越多越好;像你这样的‘真革命’,倒是一个没有才好!”(见张麟著《徐海东将军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党中央的到来,澄清了刘志丹等人的罪名,驱散了密布于陕北上空的阴霾。陕甘边区秋高气爽、阳光明媚。   
  (鹿阝)县道佐镇。红十五军团指挥部。   
  徐海东主持团以上干部的军事会议,讨论下一个打击目标。   
  徐海东看着地图说:“一一○师搞掉了,一○七师垮了他五个营,米脂方面的高桂滋,井岳秀两支部队放弃了瓦窑堡向北逃走了,附近敌人不多了!”   
  “攻下甘泉!然后拿下延安!解决后方,根据地就连成一片了!”有人提议。   
  “不行!甘泉城防坚固,敌人早有准备,一举攻下,恐怕不能奏效!延安就更难了!”有人反对说。   
  ……   
  徐海东最后说:“收拾张村驿!扩大根据地区域!它是我们南下的绊脚石,位置重要。而且敌人不多,周围四个围子只有三百多民团。先的发外围,留下后方……”   
  “报告!”警卫员闯进屋来说,“中央、毛主席来信了!”   
  中共中央派人送来《陕甘支队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带来了中共中央对他们热情慰问和鼓励,表达了对胜利会师的祝贺。信中写道:   
  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同志:   
  你们辛苦啦!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援。我们久日听到了二十六军同志在陕甘边长期斗争的历史,二十五军同志在鄂豫皖等英勇斗争的历史,和在河南、陕西、甘肃的远征,听到了群众对你们优良纪律和英勇战斗的称赞。最近又听到你们会合后不断取得消灭白军、地主武装的胜利,这使我们非常喜欢。现在中央红军、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这三支部队会合了。我们的会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的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我们表示热烈祝贺!   
  此致    
  敬礼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陕甘支队    
  司令员彭德怀    
  政治委员毛泽东    
  程子华念信的时候,所有红十五军团的高级指挥官们都静静地聆听着,好像毛泽东、彭德怀就在眼前,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一股股热流涌上心头,个个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使不完的劲……   
  “打个大胜仗,迎接党中央!”   
  “打下张村驿,迎接毛主席!”   
  “打胜仗庆祝会师!”   
  ……   
  这一个个发自内心的口号,从红十五军团指挥部传到每个战士营房,传到全体指战员的心坎中,立时化作无穷的力量。   
  红十五军团的临时指挥所进驻张村驿北边的一个小村。张村驿是个小镇,虽民团不多,但他们和四周民团相联合,地形又熟,可凭借围寨驻守。徐海东想,硬攻不行,要智取,要分别夜袭。   
  下达了作战计划后,徐海东按连队检查情况。刚出门,听见两个手枪排的战士在议论,一个说,“还是咱红二十五军厉害!咱的首长名都排在党中央来信的前头!”   
  “那是呀!陕北红军哪有我们人多、枪多!如果我们不来,他们怎么能打胜劳山、榆林桥这样的大胜仗哪?!”另一个压低声音说,“听说,刘副军团长还是个‘右派’哩!”   
  “还叫我们向他们学习?!”   
  徐海东听到这些不利团结的话,非常着急,若不是在战前准备阶段,非抡一顿马鞭子不可。他马上把手枪排叫来。   
  手枪排是军部直属小分队,队员都是经结实认真选拔而来的老战士,枪法好,侦察、通信也内行。一打起仗来,他们打头阵,以一当十用。人称“徐老虎”手下的一排“小老虎”。徐海东非常喜欢这群“小老虎”,个个性格和他相近,天不怕地不怕,有时当着军首长的面,对不合心意的事也敢发牢骚,甚至还要火上加油似的讲上几句怪话。   
  “军团长,还是我们打先锋吗?!”手枪排长满脸堆笑地推开门问。   
  “娘卖匹的!”徐海东劈头盖脸地骂道,“你带的那叫什么兵?!都成了长舌妇啦!”   
  “怎么啦?!”手枪排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里还有点不服气。   
  徐海东把刚才听到的对话重复了一遍,瞪着眼,厉声说:“回去!好好给我整治整治那两个东西!包括你,头脑里就装‘老子天下第一’,骄傲自满!现在必须向陕北红军学习,必须讲团结!”   
  “是!我们一定改好!保证今后不乱说话了!”手枪排长答应着,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红十五军团前线临时指挥所门前,突然跑来了七匹战马。军团政委程子华派人送来了信:毛主席今天下午到军团指挥部。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消息啊!天天盼,夜夜盼,毛主席到底来了!   
  “停止攻击!”徐海东向门口走时留下这么句话。他跳上大白马,直奔道佐铺。   
  徐海东最喜欢好兵、好马。他常说:“战士,要打仗不怕死的;战马,要能上刀山下火海的。”每次打完仗,他总是从俘虏中选出一批出身苦,会打仗的人,动员他们参加红军。他骑的这匹大白马,是在陕南一次战斗中缴获的。当时有人不让徐海东骑,因为目标太大。徐海东一看马的腿和蹄,认定是匹跑得快的马,就留下了。有人说:“徐海东是伯乐,能识千里马,只要他看中的马,只有跑死才停蹄。”如今真是心急只嫌马慢。大白马已经是四蹄奔腾,徐海东还是不停滞不前挥动他的马鞭,几名骑兵通信员被远远的甩在后边。   
  张革驿到军团部,相距一百三十五里,还要翻两座山,他们只花了三个小时,就赶到了。徐海东这才发现:大白马浑身流汗,像雨淋水洗过似的;他自己也是汗流浃背,衣衫湿透。   
  道佐铺。红十五军团指挥部。   
  地质学家认为,黄土高原是许多世纪以来,大风把中亚西亚、蒙古等地的黄土搬运到这里而形成。这就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有着粗暴的指痕。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造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世界。   
  红十五军团指挥部就设在造物主恩赐的这个奇美世界中。   
  徐海东刚说洗把脸,毛泽东他们就到了。   
  随毛泽东来的还有三个人,他们是彭德怀、费拓夫、李一氓,都穿着朴素的灰棉衣,一个都不认识,哪一个是毛主席?   
  程子华刚作介绍,毛泽东就紧紧握住徐海东的手,亲切地说:“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   
  徐海东双手紧握,久久地望着毛泽东那可亲的面孔,激动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哽咽地说:“还是毛主席你们辛苦了!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同志之间,上下之间,见了面,互道“辛苦”,这本习以为常。在和毛主席的会见中,这“辛苦”一词,对徐海东来说不是普通的客套话式相互寒暄,而是他对毛主席的真情流露,胜过千言万语。   
  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身材修长,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8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