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实用中医常识: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冷痛:自觉痛而局部有凉感,谓之冷痛。是因寒凝伤阳所致。
(8)空痛:痛而有空虚感觉的,谓之空痛。多由精血亏虚,经脉不充,运行不畅所致。
(9)隐痛:隐隐而绵绵作痛,除了说明疼痛的程度较轻和持续时间较长以外,一般为虚寒致痛的特征。
■  疼痛的病史和兼证
除上述内容外,病史和兼证对于判断疼痛的病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从各方面搜集疼痛的有关病情资料,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符合病情实际。例如病人新病头痛不减,兼有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便知是由外感风寒、邪扰清阳所致的头痛。又如头痛反复发作数年,平素嗜酒性躁,发则胀痛而晕,兼目赤耳鸣,暴躁易怒、脉弦,则属肝火上炎,火扰清阳所致。
(六)问妇儿
妇女、小儿具有和男子、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询问他们的疾病,除上述介绍的问诊内容外,应有所侧重。现将妇、儿科疾病的问诊要点介绍如下:
■  妇科
妇女有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即使与妇科疾病无关的一般疾病,也应当注意询问这些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月经和白带。
1。  月经:月经周期一般为二十八天左右,行经约三至五天,量适中,色正红无淤块。询问时应注意月经的周期,行经的天数、经量、经色、经质及其兼证。必要时应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或停经年龄。
2。  经期:若周期提前*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多是血热内迫,或气虚不能摄血的征象;若周期推后*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多为血寒凝滞,或血少冲任空虚之象;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时而先期,时而后期,称为经行前后无定期,多属肝气郁滞、冲任失调的征象。
3。  经量:经量超过正常量(多伴行经时间延长),称为月经过多,多是热邪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的反映;经量少于正常量(多伴行经时间缩短),称为月经过少,多属血虚化源不足,或寒凝血淤的反映;月经停止三个月以上者(妊娠除外),称为闭经,多是化源不足、气血亏耗,或血淤不通,或血寒凝滞的反映。
4。  色质:经色淡红质稀,多是血少不荣,属虚证;经色深红质稠,多是血热内炽,属实证;经色紫暗有块,多属血淤。
5。  疼痛:正常月经初潮微痛。若每次行经时小腹疼痛,或伴有腰痛,称为痛经。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者,多属气滞血淤;小腹冷痛者,多是寒凝;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者,多是气血亏虚;痛而喜按者,多属虚寒。
■  白带
正常妇女*内应有少量乳白色、无臭味的分泌物,起濡润*壁的作用。如果分泌过多,绵绵不断,谓之带下,又称白带。白带为湿浊之象,其产生机理为带脉失约所致,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询问白带应注意白带的色、量、质和气味等。
1。  颜色:无色透明,多是脾肾阳虚的虚寒证;白色为脾湿下注;黄色为湿热下注。
2。  带量:白带的量相对的多和少,一般能反映病情的轻重。如果带量过多,是湿邪太盛,或是正气太虚,如脾虚下陷、津液下脱等。
3。  质地:白带质清稀的,多属虚证;质稠浊的,多属热证。
4。  气味:白带有异常气味,腥臭的,多属寒证;臭秽难闻,多属湿热郁蒸所致。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望闻问切(8)
■  儿科
询问小儿病情比较困难,幼儿本人不能准确自述,所以主要依靠询问亲属。根据小儿的生理特征,询问小儿病情,除一般问诊内容外,还要特别注意询问出生前后(包括孕育期和产乳期情况),是否患过麻疹、水痘,有无高烧、惊厥史,曾做过哪些预防接种,是否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采用什么喂养方法,走路、学语迟早,父母健康情况,有无遗传性疾病,兄弟姐妹有无特殊疾患等。关于发病原因,如有无受惊、着凉、伤食等,都须根据病情逐一详细询问。
五、切诊
脉诊的部位,现在用的是诊寸口(即腕部桡动脉搏动处)。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正对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两手寸关尺共为六部,分候脏腑之气,左手寸部候心,关部候肝,尺部候肾;右手寸部候肺,关部候脾胃,尺部候肾。这种分部以候脏腑的方法,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须结合病情灵活掌握,不能机械硬套。
脉诊时,应先让病人稍事休息,使气血比较平静。诊时,使病人手掌向上平放,手与心脏要在同一水平上,以使气血通畅。然后医生从外侧先用中指定关部,再用食指按寸部,无名指按尺部,如果病人身高臂长,三指的距离可以稍疏;如果病人身矮臂短,则三指可以稍微靠拢。按脉时,须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即轻按(浮取)、不轻不重地按(中取)、重按(沉取),以体察脉象。一般先三指同时用同样的指力按三个脉位,然后根据病情再分候寸、关、尺三部。如候寸部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候关部时微微提起食指和无名指,候尺部时微微提起食指和中指。诊脉主要辨别脉搏的浅深部位(浮沉)、次数快慢(迟速)、气势强弱(有力、无力)、形态特点(如粗细、软硬)和节律的变化,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正常脉象是:不浮不沉,中则可得,不快不慢(一息四至,即医生呼吸一次,脉跳四次,约每分钟六十至八十次),不大不小,不硬不软,从容和缓,均匀有力。但因年龄差异、体质胖瘦、生理特点以及气候冷暖变化不同,脉象也可有差异,如小儿脉多速,胖人脉稍沉,夏季脉稍洪,运动员脉多迟缓等,这都不属于病脉。当人在运动、饮食,以及受到精神刺激时,也常会影响脉象的变化,但都是暂时性波动,稍事休息,脉象也就恢复正常。此外,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部位,而从尺部斜向虎口的,名“斜飞脉”。也有脉见于腕部背侧的,名“反关脉”。这都是桡动脉的位置异常,也不属病脉范畴。
以下介绍一般临床上常见的病脉:
(一)浮脉
脉象: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稍弱。
主病: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浮而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见之,多为阳气外浮之象,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机理:浮脉主表,反映病在经络肌表的部位。外邪袭表,卫气与之相争,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浮有力;弱浮而无力,表明卫气不足,表卫不固。
(二)沉脉
脉象:与浮脉相反,重按始得,轻取不明显。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如邪热与燥屎里结的阳明腑实证;无力为里虚,如脾气虚、肾气虚等,都可见此脉象。
机理:病邪在里,气血内困,则脉象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脉象难以鼓动,则脉象沉而无力。

望闻问切(9)
(三)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在六十次以下)。
主病:寒证。有力为寒实证,如寒食积滞的冷积。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阳虚里寒证。
机理:寒则血冷滞,气血的运行缓慢,故脉见迟而有力;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故脉象迟而无力。
(四)速脉
脉象:与迟脉相反,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在九十次以上)。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证,如外感病,风热之邪在表,脉多浮速;风寒之邪化热入里的里热证,可见洪速脉等。无力为虚热,如阴虚内热的细数脉,阳虚外浮的速大无力等。
机理:邪热鼓动,血行加速,故脉数有力。虚热内生,热则血行速,但津血不足,故脉数无力。
(五)虚脉
脉象:三部脉轻按重按都无力。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临床可见于各种慢性衰弱性疾病。
机理:正气衰弱,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故脉虚。
(六)实脉
脉象:与虚脉相反,三部脉轻按重按都有力。
主病:实证。临床多见于高热伴有大便秘结、停食以及气血淤结的病人。
机理:正盛邪实,邪正搏斗激烈,所以脉道坚满,搏动有力。
(七)洪脉
脉象:应指浮大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多见于高热病人,且常与数脉并见。
机理:内热充斥,脉来汹涌有余,故见洪脉。
(八)细脉
脉象:与洪脉相反,脉细如线,但应指起落明显。
主病:诸虚劳损,阴阳不足。常见于久病体弱、阴虚、血虚等证。
机理:阴虚血弱,脉道不能充盈,故脉体应指细如线。
(九)弦脉
脉象:端直以长,直起直落,如按琴弦状。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临床常见于肝胆疾患、各种疼痛、痰饮等疾病。
机理:肝病则脉道紧急,故呈弦象;痛证则经脉紧张,亦见弦脉;痰饮内停,气机输转不利,故见弦象。
(十)紧脉
脉象:脉来绷急,应指紧张有力,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如寒邪在表的寒实证,脉来浮紧,以及各种疼痛等证。
机理:寒邪与阳相搏,或因疼痛,正邪相争,可致脉道紧张,而见左右弹指的紧张。宿食停滞,也可见紧脉。
(十一)濡脉
脉象:浮细而软。
主病:多主湿病,如湿邪在表的表湿证。
机理:湿邪黏滞,壅遏脉道,气血被困,故脉浮细而软。
(十二)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流珠。
主病:痰、食积、实热。常见于高烧、痰饮壅盛、饮食积停、咳喘等证。
机理:痰食内滞,邪气壅盛。气实血涌,往来流利,故脉来应指滑利。妇人无病而见滑脉,应考虑是受胎以后,气血充盛以养胎儿的生理现象。
(十三)涩脉
脉象:与滑脉相反,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伤、血少、气滞、血淤。精伤少血的多涩而无力,可见于失血、久泻以及遗精的病人,多为虚证。气滞、血淤的多涩而有力,如中风偏痈、症瘕等证。
机理:精亏血少,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以脉气往来艰涩;气滞或血淤,使血脉受阻,亦见涩脉。
(十四)结脉
脉象: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阴盛气结,寒痰、淤血,以及积聚等病证。
机理:阴盛而阳不达,故脉来缓慢而有时歇止。寒痰淤血等,使脉气阻滞,故也见结脉。
(十五)代脉
脉象: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
主病: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损伤。
机理:代脉是脏气衰微或脾气竭绝的征象。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损伤等病见到代脉,是因心气失和,脉气不相顺接所致。
(十六)促脉
脉象: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阳热亢盛,气滞血淤或痰食停积等病证。
机理:阳盛热实,阴不济阳,故脉来急数而时有歇止。凡气、血、痰、食、肿、痛等诸实热证,均可见此脉,但促而有力。若促而无力,多见是虚脱之象,临证应加注意。
(十七)相兼脉
主病:因为疾病的情况是复杂的,所以上述诸病脉在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数种脉象同时出现。这种数种脉象同时出现的,称为相兼脉。相兼脉的主病,一般都是各脉主病的综合,如浮与数,浮为表,数为热,浮数即是表热证的脉象。又如沉滑数,沉为里,滑为痰,数为热,所以沉滑数脉即是里有痰热的脉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漫谈中医养生
一、概述
《黄帝内经》(亦称《内经》)为中国最早之医学经典,记载中医养生、生理、病理、针灸等内容的文章有数十篇,为中国医学之最高指导原则,其内容主要由黄帝与医学天师岐伯间的一问一答而产生。以下内容便是依据《黄帝内经》养生之理论基础来阐明。基本上养生之要点有三:(1)饮食有节;(2)起居有常;(3)不妄劳作。在精神修养方面,则要求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说明如下:
二、饮食有节
(一)饮与养生
1。  饮水:每天进水量在两千毫升左右。凡是不干净的水不宜饮用。果汁、天然饮料、矿泉水有益健康,不妨多饮用。
2。  饮茶:不提倡饮浓茶、咖啡。服药期间不宜饮茶。凡有失眠、贫血、肠胃病、高血压、肾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要慎饮。
3。  饮酒: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折寿,易人本性。饮酒过度,丧命之源。
(二)食与健康(平常健康人)
基本营养:糖、蛋白质、无机盐、水。
原则:“均衡节制”。米饭甜食不宜多,辛辣油腻病宜忌,鱼肉卵蛋择适量,蔬菜水果不可少。
(三)老人饮食基本要求
1。  食宜早:早起空腹,不宜外出,必须吃些饮食,以实脾胃。
2。  食宜缓: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养五脏,切忌粗吞。
3。  食宜淡:淡食最宜人,五味各有所伤,咸多伤心而凝血,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