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初探-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初探

—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契入点

宽 昌


  内容提要: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佛陀为弥勒菩萨开示了唯识学中以“行”为重的“大乘瑜伽止观法门”。说明了瑜伽行中止观的义相等问题,显示了“瑜伽止观”的妙行,证明诸法唯识所变,分别了它的定慧行相等。
  后学在本文,将瑜伽止观的依住,获得瑜伽止观的方法,瑜伽止观的因果作业,能证菩提的过程等方面,作了一个简单全面的论述。针对以往大家在研究学习唯识思想,重视“境随心转”思想模式,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唯识思想中“胜解行”的重要性和思想性,以便唤起大家对“瑜伽止观”法门的重视,进而使唯识学的研习推向一个新的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受用。
  关键词:瑜伽止观 唯识 解深密经 三摩地 能所缘境 瑜伽 胜义谛
  作者宽昌法师,中国佛学院唯识学硕士研究生。
  一、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论据依典
  (一)、瑜伽止观法门的出现
  在《解深密经》1的第六〈分别瑜伽品〉中,佛以弥勒菩萨为当机,全面的述说了唯识学中以“行”为重的“大乘瑜伽止观法门”。说明了修学瑜伽行中的止、观问题,显示了“瑜伽止观”的妙行,证明“诸法唯识所变”。明示从学习唯识理论到证得诸法唯识之理,中间有一个必要的过程,就是要修习瑜伽止观。
  《解深密经》是大乘唯识宗的重要据典2,其解释大乘佛法境、行、果的深义,它的思想教义是以抉择的形式组织,对大乘经典的义理凡属深奥隐秘的都加以解释决定。在“离言自性”的基础上安立言说,以“胜义谛”,提出唯识佛法的真理性标准。
  《解深密经》的正宗七品的全文在《瑜伽师地论》3中被整篇引用,《成唯识论》4也一再引用此经,因而明确的显示了本经在印度是瑜伽行派重要的依据经典;汉译后,唯识宗依《解深密经》的〈无自性相品〉,分判释迦如来的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的“三时教”,并依〈心意识相品〉及〈一切法相品〉以“三性”说及“唯识说”成为我国法相唯识宗的根本教义;更在〈分别瑜伽品〉中全面的开示了“大乘瑜伽止观法门”。
  (二)、“止观”的修习与“瑜伽行”的义理关系
  “瑜伽”的本来字义是“连结”,后来引伸为“将心连结于一境”的修行。瑜伽原来是印度各宗教所共通修行的实践方法之一;然而,在大乘佛教中,特别称弥勒、无著5菩萨系统的学派为“瑜伽行派”以别于龙树、提婆6菩萨系统的“中观派”,这应该有特殊的意义。7《瑜伽师地论释》解释“瑜伽”的词义时认为:谓一切乘的境、行、果等诸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的义理,故称为“瑜伽”。8
  相应是与境、行、理、果、机相应。相应于法,就是“随顺于法”。由此,则须注意“法随法行”,或略称为“随法行”的意义了。随法的“随”,从“随行”可转成“瑜伽”(相应);而“随法行”是以“随入止观为体”,所以,“止观的修习”也可称为“瑜伽行”9。
  在“原始佛教”10时期,基本的修禅(瑜伽)方法是,不净观与数息观,这两种观合称为“二甘露门”。到了“部派佛教”11诸“譬喻师”或“瑜伽师”所传出的“禅经”,譬如僧伽罗叉12的《修行道地经》、鸠摩罗什法师13编集众家禅要的《坐禅三昧经》、佛陀跋陀罗14所传的《达磨多罗禅经》等,都以“五门禅”(五停心观)为主。而大乘瑜伽师更发展成“四种所缘境事”。15这是从部派佛教时期“瑜伽师”的瑜伽行纲要开展至大乘“瑜伽师”的瑜伽行纲要的演变讨论“止观”和“瑜伽行”的意义了 。
  (三)、止观与唯识思想
  学人在修习止观时所产生的内观世界与“万法唯识”的缘起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分别瑜伽品〉谈到这个问题时说:
  世尊!诸毘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16
  圆测法师17在他的《解深密经疏》讲到这个影像是什么的“影像”时,有三种解释:举观问定所缘、举定问观所缘、双问止观所缘影像。有的则解释是包括“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的。但是,圆测法师有作这样的问答:
  问:如何此中唯说毘钵舍那所缘境界?答:前段中说,止唯缘心,观缘诸境。乘前起问,故不论止 。
  问:此应言所缘境界与观同异,如何乃言与心一异?答:心相应故,亦说名心,如唯识言,故不相违。18
  二、依经述说大乘瑜伽止观
  (一)、瑜伽止观的依住和所缘境事
  1、瑜伽止观法门的依住
  不管修行那个法门,必须要明了这个法门的所依和所住。因为没有所依,就不能真实的去修习;同样,不知所住,修则无得。当说到学人在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依、住时,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卷六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
  慈氏菩萨问佛: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19
  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它的本质是离相绝言的,圣者以圣智圣见证到离言法性后,为了方便没有觉悟的有情,假立名相,以便让他们明了法性。学人在修习瑜伽止观时不但要依法假安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还得住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上菩提大愿,不然就难以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其实,这也是修习任何一个法门的首要条件。
  2、瑜伽止观法门的所缘境事
  大乘瑜伽止观是能缘,凡是能缘,必定要有所缘的境事,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法门所缘的境事,共有四种:
  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
  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20
  那么,在这四种所缘的境事中大乘瑜伽止、观各个所缘的境事是什么呢?如下图:




  行者对于由听闻正法所得来的,或由教授教诫所得来的,以及分别所得的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在实践止观时观察拣择,普遍的分别寻求、伺察。但这个同分影像不是自身的实相,而是能缘心上所变现的一种状态。对于所取影像相,以止观的实践,寂静内心的躁动,使心安然的稳定下来,不再作其它的所缘,就能获得最究竟的圆满。
  (二)、求善大乘瑜伽止观的方法与随顺作意
  1、求善瑜伽止观的方法
  怎么样在四种所缘的境事中能够求善大乘瑜伽止观呢?在佛陀法假安立的“十二分教中”。能够好好的听闻、善意的接受,并且善巧的思维,就能够对于法性通达无碍。此后,在寂静的地方,专心一意的如理思惟,使心安住一境,生起身心方面的轻安是为求止;求止后,将身心方面的轻安为修观的所依,依此前进,则可善观。如经中所说:
  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论议。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毘钵舍那。21
  2、瑜伽止观的随顺作意
  行者以三摩地所行影像为所缘境,心不外驰,没有散乱,还没有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安,又该怎样的去作意思维呢?因为,在没有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安,虽然作意思维,不能求善大乘瑜伽止观。所以,佛陀告诉我们:
  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非毘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毘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22
  (三)、瑜伽止观的同异及心境的一异
  大乘瑜伽止观都名为“道”,那么止道与观道之间,究竟是同一,还是有异相差别?大乘瑜伽止观,不可说它绝对是同,也不可说它绝对是异,它们之间是没有说同异可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内三摩地所行影像,是观的所缘境,它是由止来摄持的,当知摄持就是心,上面已经说过心是“定”的,定所摄持的心,是所取相而不是能取心。定道所缘的心,所以又说为观的所缘境,是显示止观相应俱转而不即不离的。换句话说,观的所缘境,就是止所摄持的心;止所摄持的心,就是以观的所缘境为疏影像的。23
  有相、寻求、伺察等观在三摩地所行影像,与观的能缘心,应当有差异,还是没有差异呢?观三摩地所俱的所行影像与观的能缘心体没有差别。这个观的三摩地所行影像,不是外在的实境,而是内在的“唯识”。因为这是:“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心是能缘,境是所缘,如果三摩地中所行的影像与能缘的心没有差别,就不应该有能所的差别,为什么此心还能缘取此心呢?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
  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24
  定境中的能所取是这样,那不在定境中的散位有情,不由功用自性住心所缘的色等影像,与此能缘的心,是不是也没有差别呢?也是没有差别的。这是由于凡夫,出发于颠倒错误的认识,对于缘色等心自所变似的影像境,不能如实的了知唯识所现,得到的误解,以为离开心识外,有一个真实的外境的存在,之所以执著是心外实有的外境界,生起贪著而没有舍离的念头了。
  (四)、瑜伽止观的所修差别与种类差别
  三摩地所缘的境相很多,当学人在实践时齐于那种修止观呢?若于定心所摄的相续作意,只思维它的有分别影像—心相25,就是一向修观;若于定心相摄的相续作意,只唯思惟它的无分别影像—无间心26,就是一向修止。止观在那种程度方可和合俱转呢?能够正确的思维心的一切境性27,就是止观和合俱转。瑜伽止观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差别,下面分别说明:
  1、止的种类差别
  瑜伽止观中的止,有三种不同的种类差别:第一类有三种,第二类有八种,第三类有四种,就此止的种类差别,如经所说:
  即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奢摩他)亦有三种;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故;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28
  由于止随逐三观,内心相续,一直没有间断。按常理,止观的次第是先修止后修观,观是由依止而生的,既有能依的三观,就有了随有相观的有相止、随寻求观的寻求止、随伺察观的伺察止;色界的四静虑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各有一止,共成八止;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中,各有一止,共有四止。因此我们知道大乘瑜伽止观中止的种类差别,有三类十五止。
  2、观的种类差别
  上面明确的说明了止有三类十五种,那么观呢?对于观的种类差别,佛在〈分别瑜伽品〉中说:
  毘钵舍那略有三种:一者有相毘钵舍那;二者寻求毘钵舍那;三者伺察毘钵舍那。29
  在这里,我们知道观种类差别三种,在此略作说明:(1)、有相观:相是有分别影像境,就是纯粹的、唯一的以四种所缘境事中的有分别影像为所缘境。有相观是从似法似义的境上立名的;(2)、寻求观:以闻思修的三慧,遍于彼法彼义没有善解了的一切法中,为善解彼法,了达彼义,再进一步的对彼作意观察,谛审思维,故名寻求观;(3)、伺察观:以修所成慧,遍于彼义已善解了的一切法中,为求于彼善巧证得极解脱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对彼作意观察,谛审思维,由于作意思惟的能力,解决障蔽,而得解脱。
  (五)、瑜伽止观的依法总别
  众生的根性有利有钝,佛陀慈悲,利钝全被。学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