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狐说刘邦-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扎在灞上。两地相距大路40里,小路只有20里。
    夜幕降临,项伯独自骑上一匹快马,借故走出军营,连抽两鞭,四蹄腾空,向灞上飞奔而去。二十里路,快马奔走,无须半个时辰已到灞上,项伯被刘邦副将夏侯婴拦住去路。
    夏侯婴问:“你夜半三更,匹马而行,又无从人,来此何干?”
    项伯说:“我是张子房好友,有急事相见。”
    夏侯婴带项伯去见张良。夏侯婴先差把门小校传报守门官,守门官传报中军左哨,而后夜巡击柝三声,中军左哨小角门半开,一健将高声喝问:“有甚军情?”
    项伯看到旗帜排列,营垒整洁,队伍井然有序,心中寻思:“刘邦的确非同小可!范增曾说他将来必然大富大贵,看他军营布置,此言不虚。”
    夏侯婴忙上前回答:“我寻哨遇一男子,不知姓名,自称子房旧友,匹马只身,未带兵器,不敢擅入,专侯台旨。”
    那位健将又进去报告。
    张良正与刘邦在内屋议事,忽听报告:“子房先生故友在外,急欲求见!”
    张良急出一看,见是项伯,急忙邀入中军外屋,命士卒献茶。
    项伯令张良屏去士卒,立即将项羽明日准备攻打刘邦之事告知,带着张良就要起身,说:“不跟我走,恐怕玉石俱焚。”
    张良留住项伯说:“沛公从韩王那里借我随军作为谋士,而今沛公遇到如此紧急之事,一走了之,太无情义。我应该先去告诉沛公。”
    张良急入内室告诉刘邦。
    刘邦大惊失色,忙说:“这该怎么对付呢?”
    张良问:“谁给沛公出此下计?”
    刘邦不肯说出樊哙,随口说:“有小人对我说:‘派兵守关,不纳诸侯,秦国故地可以称王而治。’所以,我听了。”
    张良说:“沛公细想,你的兵马能够抵敌项王的兵马吗?”
    刘邦默然,说:“当然不能了!这事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张良说:“沛公和我一起去见项伯,请项伯转呈项王说你不敢背叛。”
    刘邦说:“先生怎么与项伯有如此深厚的交情?”
    “我在渐江的时候,项伯杀人,我想方设法救了他,所以今天遇到此等急事,特地来告诉我!”
    “他与你哪一个年长?”
    “项伯比我长。”
    刘邦说:“先生替我请他进来,我以兄长之礼接待他。”
    张良又嘱刘邦如此如此,刘邦立即心领神会。
    张良出见项伯,说:“请兄见沛公一面,沛公有衷曲欲告。”
    项伯说:“我这次来此,专为子房您,何必又见沛公?”
    张良说:“沛公是一位忠厚长者,不可不见一面。”再三恳请。
    项伯同张子房入见刘邦。刘邦整衣迎接,迎之上坐,备说项羽嗔怪之意。刘邦置酒款待,祝酒为寿,约为婚姻。彼此猜疑之意渐消。
    刘邦经过一番感情酝酿,才说:“我自从入关以来,秋毫不敢有所犯,登记百姓户籍,封库锁仓,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据守关隘,是为了防备秦国余党和其他盗贼,专侯将军入关,哪里说得上反呢?希望您把我的这些苦衷告诉项将军,说我刘邦不敢忘记他的大恩大德。”
    项伯答应,准备辞去,说:“明日早来鸿门拜见项将军,冰释前嫌。沛公所言,我定转告,料想项将军不会见罪。”
    张良叫夏候婴派军卒送项伯回新丰鸿门。
    项伯回到军中,立即去见项羽。
    项羽问:“叔父深夜到来,有何大事?”
    项伯说:“我有故友,本是韩国公子。当年我杀人之后,全仗他得以活命。如今刘邦从韩王那里借他为随军谋士,恐怕两家交兵,此人难保活命。所以刚去跟他说说,叫他回避,顺便了解刘邦入关之情。张良给我说,刘邦先入关中,并无毫厘他意,遣将守关,只是为了防备秦国余党而已,不是为了拒楚。一应宝物、美女、粮食,都封锁不敢擅动,秦王子婴也不敢擅自处置,专等你到来。我想,如果不是刘邦率先入关,我们又怎么能兵不血刃,轻易入关呢?这是刘邦的大功。如今他有大功,我们听信小人之言,反要加害,恐怕于理不顺。他明日要亲来军中谢罪,项将军可以从容相待,这样才不失天下大义。”
    项羽说:“依照叔父之言,刘邦好象没有大罪。如果兴师动众,恐被诸侯耻笑。”
    范增说:“我劝将军消灭刘邦,是因为刘邦入关以来,约法三章,企图收买民心,他的志向是要夺取天下。如果不趁早剪除,恐生后患。老将军被张良说词欺瞒,不可全信。望将军三思。”
    项伯说:“先生要杀刘邦,还怕没有妙计?何必采取军事行动,遭天下诸侯咒骂?”
    项羽说:“叔父之言有理,先生再当定计。”
    范增说:“我有三计,可杀刘邦,望将军取舍。”
    项羽请问其详。
    范增说:“第一计:派人请刘邦到鸿门赴宴,未入席时,将军就责问他入关之罪,他不能回答,立即斩首,这是上计。第二计:如果将军不便自己动手,可以埋伏200名刀斧手,刘邦入席以后,我举所佩玉玦为号,项王唤出伏兵杀之,这是中计。如果二计不成,可派一人斟酒,把刘邦灌醉,刘邦是个酒徒,酒后必然失礼,趁机杀之,此为下计。如果项王依此三计,刘邦必死无疑。”
    项羽说:“三条计策都用,我看刘邦怎样逃过杀身之祸!”
    项羽传令大小将校,作好充分准备,专候刘邦自投罗网。
    再说项伯走后,刘邦急叫张良、郦食其、陆贾、萧何等人计议。
    刘邦说:“明天去项羽军中之事,的确生死所系。不去,项羽派兵攻打,势难抵敌;去,又怕掉进陷阱,恐怕难保性命。诸君认为该怎么办呢?”
    萧何说:“项羽兵多将广,难以抗衡,不如修书一封,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将关中所有送给项羽,另求一郡,再修整兵戎,等候时机。”
    郦食其说:“我愿下书,游说项羽。”
    陆贾也表示愿随郦食其同行。
    张良说:“诸公之言,恐非上策。昔日伍子胥保护平王赴临潼,会见18路诸侯,受到天下人尊敬。蔺相如使秦,最后完璧归赵,天下人称赞不已。目前我们的势力虽然不及项羽,但是也不至于害怕到如此地步,这样在天下诸侯面前就失了威信。我虽然不才,愿随沛公去赴明日之会,管教范增无法用其谋,项羽无法施其勇,保证无事而回。他日若为天下之王,也可名正言顺。”
    刘邦说:“全仗先生神机妙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看来只好亲自到虎穴里走一遭了。”
    第二天早晨,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夏侯婴等人和百余轻骑,一路惶恐不安地去鸿门。
    刘邦又把张良叫到面前说:“我今天此行十分忧虑,惟恐不测。先生何以处之?”
    张良说:“沛公放心,我自有办法。沛公尽管记住昨日应答之语,照此回答,自然平安无事!”
    距离鸿门尚有5里之遥,早见一支军马到来。但见干戈灿烂,甲士纠纠。
    为首将领英布大呼:“我奉鲁公之命,迎接沛公!”
    双方下马施礼,继续前进。刘邦、张良等人一起到军营大门,陈平出门迎接,立在道旁。刘邦正准备进去,只见军中甲士林立,金鼓大作。
    沛公不敢前行,对张良说:“鲁公营内,戒备森严,全无平日气氛,不可入内。”
    张良胸有成竹地说:“沛公既然到此,进则有理,退则无路。退后一步,必然中计。沛公暂时少待,让我先进去看看。”
    张良缓步徐行,丁公、雍齿两将把守军门,不放张良入内。
    张良说:“请报告鲁公,有沛公借士张良求见。”
    丁公进入军中见项羽说:“门外有沛公借士张良求见。”
    项羽说:“什么叫借士?”
    范增说:“张良是韩国人,五代为韩国臣下,见多识广。如今跟着沛公为谋士,这人此来必是游说。鲁公先杀此人,如去沛公一臂。”
    项伯听说此言,急忙说:“不能如此!鲁公刚入关内,正要收买人心,人才云集,才能成为霸主。怎么无故杀害贤人?张良与我关系甚厚,如果鲁公喜爱,我可以劝说。”
    项羽吩咐丁公召见张良。
    张良来到帐中,只见项羽全身披挂,手握剑把,似乎随时都会一跃而起。张良认为,首先应该让项羽去掉这些武勇,解除这些装备。
    张良说:“我曾经听说古代明君治理天下,耀德不扬兵;善于治理天下的圣人,重德不用兵。如今鲁公在鸿门接见诸侯将领,这的确是一件义举。我原来以为,这里一定歌竹管弦,笑语欢声,猜拳行令,尽醉而归。想不到我来到这里,甲兵林立,刀剑森森,金鼓震天,杀气腾腾。这种情境,令人不寒而栗,人各思归。鲁公巨鹿破釜沉舟,九战章邯,勇冠三军,天下闻名。哪个不知道?哪个不害怕?鲁公不用示强而自强,不用称勇而自勇,哪里用得着这样大张声势来显示鲁公之威?名路诸侯都在外面,看到鲁公全无宾主之礼,所以害怕不敢前进。借士张良冒死入营,特请鲁公三思。”
    张良古今齐说,褒贬共用,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项羽认为张良有理,令甲士尽皆退去,金鼓停,武器去,更换官服,请各位宾客进营。下令各位将领只准带文臣或武将一名,作为侍从应答。
    张良出外,跟着刘邦重新进营。
    刘邦不敢以往日兄弟相称,急忙趋步阶下,鞠躬下拜,说:“刘邦谨侯鲁公麾下!”
    项羽厉声问曰:“你有三罪,知道吗?”
    刘邦说:“我只不过沛县治下一个亭长,偶然之间被众人推为首领,率兵伐秦,幸而投到鲁公麾下,凡是有所进取,全靠鲁公指点,哪里胆敢妄为?”
    项羽说:“你招降秦王子婴,又将他释放,只知道自行其事,而不知楚怀王之命,这是第一罪;你为了收买人心,私改秦法,这是第二罪;遣将守关,阻止诸侯之兵,这是第三罪。你犯有如此罪过,怎么还说不知,还要我来提醒你?”
    刘邦再三叩首,说:“容我一言,说明心曲。秦王子婴,心悸投降,如果我擅自杀死,可以说自作主张。而今暂令官吏看管,专等鲁公发落,不敢释放。秦法苛刻,多年危害天下人民,百姓如处水深火热之中,日日盼望拯救,秦法多存一日,百姓受罪一日;我急于更改秦法,正是为了宣扬鲁公之德,百姓都说:‘前部入关者就能抚爱百姓,而主帅到来,更能抚爱百姓!’派兵把守关口,不是为了阻挡诸侯,更不敢阻挡鲁公,只是为防备秦国余党。我刘邦实在是无意中进入关中,今天与鲁公相会于此,实是刘邦大幸。如今有小人造谣生事,令鲁公与刘邦有隙!”
    项羽个性刚直,一生最怕弱者,最喜奉承,最恨强者,所以听刘邦一席话,全无杀戮刘邦之心,信口说:“不是我要责怪你,只因你帐下曹无伤这样说,所以知道你有此三罪,否则怎么会到此地步。”走下座位,亲扶刘邦入座,命设酒招待。
    项羽,项伯坐在西面,坐了主席;范增坐在南面,坐了陪席;刘邦坐在北面,坐了客席;张良站在刘邦一侧东向,作为侍者。大家一面饮酒,一面说些闲话。
    范增见第一计不成,发觉项羽全无杀害刘邦之意,埋伏的200武士自然更不敢动,于是按照预先的约定,把所佩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见到刘邦谦逊柔和,对自己毕恭毕敬,便不听范增的再三提示,默然不应。范增见到第二计又失败,不得不采用下策。范增叫陈平斟酒,以目示意,陈平自然会意。
    陈平向前劝酒。他细看沛公,高鼻龙相,相貌大贵,心下寻思:“沛公非常人也,他日定有大贵,若顺从范增意图,恐怕背逆天意。”
    陈平斟酒,倒入项羽杯中多,倒入刘邦杯中少。刘邦也会其意,虽然有些酒意,全然不失些许小礼。可见陈平有很好的观察能力。
    范增见到三策都已失败,心中自叹:“今日不杀刘邦,他日必成大患!”
    范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避席而出,准备去寻找一个武将借舞剑之机杀死刘邦。范增出门,正好看到楚将项庄,他是项羽宗族。
    范增把项庄叫到人少之处,附耳低声对项庄说:“鲁公为人性刚但心不忍。今日的鸿门宴,专门是为了诛杀刘邦而设,但是我举佩玦再三,鲁公全不理睬。如果今天放走了刘邦,将来绝无如此良机。你可进入席前,请求舞剑为乐,乘机杀死刘邦。否则,我们大家都会成为刘邦的俘虏。”
    项庄待范增入座之后,大步走到项羽、刘邦席间,叩礼说:“军中之乐不足观,我请求舞剑,给鲁公助酒。”
    项羽随口说:“好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