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狐说刘邦-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还明白什么是英雄气节,虽然拜韩信为大元帅,后又封为楚王,但对韩信仍是戒备于心;虽然刘邦把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说成“三杰”,并说“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但是刘邦从内心并没有把韩信看做是英雄,而是处处以小人之行来防韩信,常用一些话来套韩信的心思。以至后来将韩信降为淮阴候,“三杰”中唯韩信降职最快,后来被萧何用计骗回,吕后杀韩信,刘邦乃至众臣一点也不感到惋惜与震惊,还“且喜且怜之”《史记》语)。“三杰”中唯韩信被杀。如此推敲,“胯下之辱”其实是刘邦及众臣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但韩信毕竟是个军事奇才,非一些莽汉、匹夫之流所能比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人分为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由此来看,韩信只能就座于“小人”之例,司马光说“小人”的本性就是“挟才以为恶”,其实刘邦及萧何等臣民防韩信就是怕他“挟才以为恶”。韩信“胯下后”“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其实韩信是真的胆怯,小人失势时,总是“有奶便是娘”的。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如民间所言是“不屑以将才之命低偿无知狂徒之命,不屑弃鸿鹄之志而与燕雀之争的‘壮举’”,那么韩信后来不听蒯彻忠言,不听武涉之说辞,终被刘邦降职,被吕后计杀。
可以说韩信是“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自身”。当然,即使韩信“工于谋身”,也难逃此劫,因为刘邦连他的女婿张敖、好友卢绾都不放过。
害怕虎归山,栽赃煮彭越
一只狐狸翻越篱笆时,差一点跌下去,他拼命抓住一根荆棘。脚被荆棘刺破了,他痛得抱怨荆棘说:“我仅向你求助,而你却比篱笆还坏。”
荆棘说:“我一向依附别人,你现在却来依附我,那实在是太愚蠢了。”
收拾了张敖之后,刘邦的刀又指向了“汉初三大将”之一的彭越。
彭越是昌邑人,字仲,长期在巨野泽中捕鱼。历来为盗,海中的叫海盗,彭越在湖泽之中,可称为“湖盗”或“泽盗”。《史记》说他“为群盗”。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的同伙曾劝他说:“如今天下豪杰并起,纷纷叛秦自立,你也可以组织一批人马,效仿他们,弄个官来当当,强似在这里为盗!”
彭越说:“如今两龙方斗,我们再等一等吧,看准机会再行事。”
过了一年左右,巨野泽中“群盗”聚在一起,共有一百多人,去找彭越,求告说:“你来当我们的头目吧!”
彭越推辞说:“我不能当各位兄弟的头目,我的能力不够!”
众人强求不已,彭越只得应允。
彭越说:“既然这样,明天早晨日出会齐,后至者斩首!”并反复告戒群盗要记清楚,听明白。
第二天,绝大多数强盗准时到达,但是有十几人迟到,最后一个人到达时,已经中午了。
彭越集合群盗训话:“众位兄弟强推我为头头,如今约定会齐,但是迟到的人很多,不可能全部斩首。如今把最后到的一人斩首示众!”
彭越下令他刚委任的司法官行刑。
众“盗”笑着说:“何必如此认真,今后不迟到不就行了。”
彭越大怒,亲自将最后迟到者斩首,设立祭坛,号令群盗。群盗大惊失色,十分害怕,没有谁再敢违犯彭越的命令。
彭越带领部属,行军占地,收罗诸侯散兵游勇,很快发展到千余人。不久刘邦西进,他帮助刘邦攻打昌邑。昌邑未下,刘邦为了去争“关中王”,引兵而西。彭越依旧在巨野泽中招兵买马,等候时机。
彭越是刘邦三大将之一,为刘邦争夺天下,长期坚持敌后作战,截断项羽粮道,焚烧楚军辎重,垓下一战,出兵相助,功虽不及韩信,但是功不可没。自从张敖被贬,韩信被擒,他也是个聪明人,时时注意,处处小心,生怕有朝一日祸从天降。刘邦也一时腾不出手来,可能也尚未找到恰当机会。
陈豨谋反,刘邦下令彭越出兵相助。但是彭越怕蹈韩信覆辙,只派属下率兵到邯郸相助刘邦,自己称病不往。刘邦心怀不满,遣使责备。彭越害怕,准备亲去谢罪。
他的部将扈辄劝告说:“大王开始的时候不去,现在又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去了难免和韩信的下场一样。与其束手就擒,不如起兵自立。西进关中,大事可成。”
彭越说:“刘邦待我不薄,起兵叛汉,有失忠信。”不听扈辄之言。
彭越手下有一太仆,获罪于彭越,准备斩首。太仆私下逃往长安,途中遇到刘邦,声称有机密事报告。
刘邦问:“你是何处人?有什么机密?”
太仆说:“我是梁王太仆,虽然事奉梁王,实在还是汉臣。梁王与部将扈辄共谋叛乱,下臣冒死特来报告。”
刘邦说:“请说详细点。”
太仆说:“第一,近日梁王招集兵马,欲以梁地谋反;第二,前日皇上亲征陈豨,下诏增兵协助,梁王说怕蹈韩信覆辙,称病不往;第三,听说韩信被杀,他痛哭流涕,立即下令整顿三军。我见到梁王谋反在即,不顾生命,特向皇上告急。”
刘邦听了太仆之言,急忙问计于陈平。
陈平说:“彭越看到韩信被诛,物丧其类,谋反之心难免不生。为了谨慎行事,可派一名使者,宣召进京。如果他来了,就是没有反心,废置不用可矣;如果他不来,就是谋反,派兵征讨,师出有名。”
刘邦叫大夫陆贾去召彭越。
彭越问:“大夫专程来此为何?”
陆贾说:“梁太仆密告皇上,大王有谋乱之意,但是言语错乱,前言不搭后语。皇上怀疑太仆跟大王有矛盾,故意诬告大王。所以皇上召你与太仆对证,分清是非,重叙君臣之好。”
彭越说:“这个人一向政事俱废,我正准备处罚他,不想他还去捏造这种无端的罪名。既然皇上叫我对质,我即奉命而行,凡事都必须拿出证据,岂可凭一面之辞!”
彭越置酒款待陆贾一行,准备行装,次日即行。彭越部下很多人认为此去凶多吉少,劝他莫去。
大夫扈辄说:“大王此行不妥,去必生祸。前日皇上擒韩信,就是这种方法,皇上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大王如果去。必有韩信之祸,切切不能去!”
彭越说:“韩信有罪,我没有罪,我如果不去,太仆之言不是假话变真了吗?皇上以为我真反了!”
扈辄说:“功高者必遭忌恨,位极者必被怀疑。大王功高位极,皇上正在猜忌之间,虽然没有反心,也必然寻事陷害,性命难保!”
彭越闻言,半晌不语。
陆贾说:“扈大夫之言,不过是眼前之计。如果大王不去对质,皇上一定亲率大军征讨,陈豨、韩王信就是例子。那时才真是悔之晚矣。”
彭越也想不出什么妙计,只得硬着头皮跟着陆贾进京。刚来到城门边上,只见扈辄悬门而谏。彭越见了,忙令人解下。
彭越说:“大夫何必如此苦谏?”
扈辄泣泪说:“我今天有倒悬之苦,大王见而救之,大王若去,必有倒悬之危,谁去救呢?我如今不容大王像韩信那样说‘悔不听蒯彻之言’也!”
彭越致谢说:“大夫之言虽为至论,但是我也只凭此心去见皇上。大夫之言虽善,但是无法听你的建议。”
彭越说罢,只得与陆贾同行,扈辄嚎哭而去。
彭越来到京师,刘邦召入相见。
刘邦责问:“我亲征陈豨之时,召你出师,你为何不至?”
彭越说:“我的确有病,不是抗旨不遵。”
“你的太仆告你谋反,你有什么话说?”
“此人不理政事,我正要处罚他,因而怀恨,诬言陷害,望皇上明察,当面对质,不要被小人所欺。”
刘邦下诏叫廷尉勘问彭越谋叛一案,尚未得到回报,忽然有一人候于朝门,要见皇帝。刘邦叫人领进。
刘邦问:“你是什么人?”
来人说:“我是梁王大夫扈辄。”
刘邦问:“你来干什么?”
扈辄说:“皇上被困荥阳,如果不是梁王断绝楚军粮道,开展全面的游击战争,皇上会有今天吗?梁王屡建大功,而皇上如今听到一个逃奴的无稽之谈,就要杀戮有功之臣,惟恐天下人人自危!”
刘邦思考一会说:“彭越谋反,本该斩首,看你说得有理,姑废彭越庶民,迁居蜀地青衣县。”
刘邦怕彭越,就是怕他手中之兵,如今成为阶下囚,成了没毛的鸡,没翅的鸟,跟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一样,所以,刘邦也像处理韩信一样,恐怕再杀大功之臣,引起不安,所以准备留他一条性命,下令贬为庶民,发往蜀地青衣居住。
彭越本无反意,如今落此下场,难免伤心落泪,但是此时的彭越只得奉诏前往蜀地。吕后正从长安来洛阳,在路上碰上了彭越。
彭越拜伏路旁,落泪哀求,哭诉自己忠于汉室,绝无叛意,乞请吕后说情,求皇上开恩,放他回到故乡昌邑。吕后假装安慰,当面应允,一同返回洛阳。
刘邦朱笔一挥,毫不费力地写下:“斩首,夷三族!”
吕后见此,忙劝刘邦:“皇上向来仁慈,所以谋反之人不绝,像彭越这样的反王,应该将尸体烹成肉酱,分赐诸侯大臣,让他们知道谋反的利害,以禁后人。”
刘邦准奏,下令将彭越斩首,首级悬挂示众,尸体烹成肉酱,并在首级旁悬一告示:
有收尸者,辄捕之。
彭越的大夫栾布,刚从齐国出使回来,听说彭越已被斩首,悬头示众,急忙准备祭品,前去祭祀彭越。守卫士卒立即逮捕,送交刘邦处理!
刘邦大怒,大骂,下令烹杀。如狼似虎的武士,一齐将栾布举起,准备投进滚烫的汤镬之中。
只见栾布回头过来说:“我希望说一句话就死!”
刘邦说:“你有什么好说?”
栾布说:“当年皇上困于彭城,兵败荥阳,受伤成皋,项王之所以不能继续前进,就是因为彭越在后方攻击楚国城池,牵制了项羽力量。那个时候,彭越附楚则汉破,附汉则楚破。垓下之战,如果没有彭越,项羽不会失败。如今天下已定,彭越受封梁王,也想坐享万世之福。如今皇上一次征调,彭王生病不能出征,皇上就怀疑他要反。彭王毫无反形可言,而今却以小过诛杀,我害怕天下人臣人人自危。彭王已死,我活着不如死,请烹了我吧!”
刘邦本来心中有鬼,听了栾布所言,觉得此人又是一个贯高,正好树立一个忠臣像,下令赦免栾布之罪,拜为都尉。
栾布请求刘邦允许他收葬彭越之尸,刘邦顺水推舟,彭越的头才被埋进土里。
司马迁《史记》曾说:“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彭越被诛,实属冤案!刘邦要扫平异姓诸侯王,他才不管这些!不过刘邦的确很会来事,他自有一套独特的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刘邦剿灭异姓王,诛杀功臣,口碑不佳,但是对于汉朝统一,有益无害。替他说几句话,也是不得已,但凡受封的人,总是想进一步,所以,封王就意味着分裂!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企图用分封同姓王的办法来维持统一,事实证明,分封有大害无大利,汉代文、景、武一直为同姓王所困扰,这就是刘邦留下的遗患。
刘邦分封同姓王,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传统势力,不封王难以平衡一家人的心理;二是秦亡教训,秦国的灭亡,汉初人认为是由于不分封诸侯所致。关于秦亡的教训,这种说法可能经不起分析,但是当时人们大都怀有这种认识,我们不能超越历史去要求刘邦。
刘邦在临死前一年,还专门为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嫠王、齐愍王、赵悼王等人派户守墓,秦始皇二十户,其余十户。魏公子无忌尚有五户。
刘邦这是兴灭国、继绝世之举。一句话,刘邦所干的一切都是为天下安宁!
第三节 下马治国:用儒生,讲礼乐
要老实很难,要聪明更难。老实到一定境界就是虚怀若谷,与世无争;聪明到一定境界就是雄才大略,英明盖世。而可悲的往往是那些想老实而又不够老实,想聪明而又不够聪明的人。
项羽就是想老实又不够老实;想狡猾又不够狡猾的人,所以他最后落了个乌江自刎的可悲可叹可泣下场。而刘邦就狡猾到了雄才大略,英明盖世的境界。他看不起胯夫韩信,却重用过韩信,他也鄙视儒生,可他也用了叔孙通、陆贾等人……
制朝仪,读《新语》:品尝做皇帝滋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