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德战争-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狭怂肽喜康牟既�9集团军的联系。戈尔巴托夫认为布赛的部队起先的抵抗不及他在东普鲁士遇到的抵抗顽强,可是一当第9集团军被围困,战斗就变得激烈了。布赛的第9集团军和被科涅夫的包抄赶往北部的第4装甲集团军的若干部队溃不成军地败退下来。被围困的部队遭到严重损失,特别是受到猛烈的轰炸。它们从施普雷瓦尔德向正西方向的卢肯瓦尔德运动。道路上挤满了难民和掉队的士兵,他们不时受到竭力阻止他们西进的苏军第13集团军和第3、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攻击。德军的补给和运输系统早已崩溃,海因里希力图尽其所能救出他所能救出的一切,他把伤员、平民和部队送往美军手中,以获得相对的安全。在这场大厮杀中,传来一道由约德尔签署的命令,可是几乎无人予以理睬。命令指示在柏林南面建立一道稳固的战线以便中央集团军群依托它实施反攻。4月29日,位于贝利茨与柏林正南的卢肯瓦尔德之间的第9集团军,出于苏军飞机和坦克的攻击,在白天不能有任何行动。在随后的两个夜晚中,根据不同的估计,总数从三千至三万之间的部队与老百姓一起乘夜暗渗入到文克的第12集团军的驻地。除了第56装甲军和在柏林零星溃散的部队外,布赛的第9集团军已不复存在。5月1日,文克率领伤员和大批难民准备退守施滕达尔和唐格明德之间的易北河,在那里,他的一个军长埃德尔斯海姆正企图与美军第9集团军谈判投降和接纳德国伤员的条件。
在柏林以北的梅克伦堡,情况十分混乱。施泰纳集群4月21日接到元首令它以四个师的兵力向南部的柏林发动进攻的命令。可是事实上,他只拥有薄弱的党卫军警察第4装甲护卫师和一师海军士兵。前者已在但泽损失了大部分重装备。由于另外两个师还没与他会合,他便按兵不动。施泰纳不受维斯拉集团军群司令海因里希的管辖,海因里希因第9集团军即将覆没,所以只统帅曼陀菲尔的第3装甲集团军。到那时,第3装甲集团军自身也难以在奥得河下游抵挡住罗科索夫斯基。约德尔把他的最高统帅部参谋特遣组迁往柏林以北的菲尔斯滕贝格这个安全地方,凯特尔又赶来为援救元首和首都作最后疯狂的努力。海因里希想把施泰纳集群和调离文克集团军的霍尔斯特军置于他自己的指挥之下,因为这两支部队能保证曼陀菲尔在拉特诺和奥拉宁堡地域的南翼的安全;可是仍企图用它们来进攻柏林的凯特尔却不同意。4月27日,经过一周的苦战,罗科索夫斯基离开他在奥得河上的桥头堡,开始向普伦茨劳进军。这样做有将第3装甲集团军分割为二的危险。海因里希从无掩蔽的斯温明德沿海地域撤退,为了挽回局势,他把仅有的后备力量,即从西部撤退下来的一个装甲护卫师和一个装甲师的部分部队全投入了战斗。到那时从北部进攻柏林已完全不可能,可是凯特尔也模仿元首的绝招,开始高叫有人背叛。
七年来,凯特尔第一次摆脱了希特勒的控制。凯特尔没有野战指挥经验,他在乡间四处奔走,给部队出难题、威胁指挥官,他惊恐地发现海因里希没有得到元首和他本人的准许已经开始有秩序地撤退了。4月28日,约德尔通过无线电台向希特勒汇报了情况,禁止维斯拉集团军群继续后撤。当日深夜,海因里希在电话里报告说,尽管他奉命不得撤退,他还是要继续撤退。为此他和参谋长特罗塔被解除了职务。凯特尔任命空军司令斯图登特为海因里希的继任人,但是在他从荷兰赶来以前,指挥权暂时移交给蒂佩尔斯基希。
1940年曾在陆军总部任军事情报部部长的蒂佩尔斯基希,现在指挥第21集团军,这是为了支撑德军在特拉诺与奥拉宁堡之间的南翼,于4月29日在第3装甲集团军背后新组建的一支部队。凯特尔描述了在一个明媚的夏天的早晨,他前往瓦伦附近去会见蒂佩尔斯基希,沿途乘车穿过林中骑径和车道,避开大道和村庄以及作战的喧嚣声,因苏军部队正在菲尔斯滕贝格附近的密林中搜索。蒂佩尔斯基希诚挚地一再恳请凯特尔不要把维斯拉集团军群的指挥权交给他,最后凯特尔还是不得不命令他担任此职。办完了这件事,凯特尔和约德尔离开战地前往多宾。在多宾,希姆莱交给他们一封元首在4月28日给凯特尔的无线电报,索要文克、布赛和霍尔斯特的先头部队突入柏林时的位置。4月29日晚上,凯特尔答复说,突入柏林已毫无希望,并建议元首应向外突围或坐飞机离开柏林。对这封电报,希特勒当然不屑回复。此后,凯特尔和约德尔在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途中,仍旧开完了每日例行的军事会议,在会上,他俩还郑重其事地相互介绍情况。
4月28日希特勒的宣传部告知他,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有关希姆莱企图与西方大国谈判的报道,这使希特勒大发雷霆,臭骂希姆莱、施泰纳和党卫军。希姆莱在元首总部的代表、爱娃·布劳恩的妹夫费格莱因被怀疑是同谋,而且出于他在夏洛滕堡被捕时身着便服,又被怀疑为企图逃跑,因此立即受到审问并奉希特勒之命枪决了。尽管博尔曼在4月30日还准备给邓尼茨发一封电报,以元首的名义命令他对这位帝国党卫军的首脑立即采取无情的措施,但是,希姆莱已安然逃离元首的掌心,只好声明断绝关系。
在柏林东南郊,第56装甲军在齐格勒的第11党卫军诺德兰装甲护卫师的掩护下渡过了施普雷河,该装甲护卫师在新克尔恩地区占领了阵地。魏丁格对该师的固执极不满意,撤掉了齐格勒,换上克鲁肯贝格。第18装甲护卫师在格吕内瓦尔德,而明兴贝格装甲师在滕珀尔霍夫。大约希特勒青年团的一千名团员守住通往施潘道的费尔河桥梁,准备迎接文克的到来。位于该城西南方、费尔河附近的加托机场仍在使用,从加托到市中心的空中运输由费赛勒怪鸟式飞机和教练机实施。夏洛滕堡和勃兰登堡门之间的大道(被称作东西轴线或夏洛滕堡肖塞)原先曾用作三引擎容克52飞机的简易机场。可是这一临时性的简易机场出于防空炮火和能见度差造成飞机坠毁而不久就停用了。至4月25日加托机场已不能使用。
就在那天,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从柏林南郊包抄上来,左翼是雷巴尔科的第3坦克集团军,右翼是卢钦斯基的第28集团军。策伦多夫、利希滕费尔德、兰克维茨和马林多夫都已被攻占,只是在德军用一定的兵力守卫的特尔托运河上苏军短时间受阻。科涅夫的部队以小股的诸兵种战斗群作战,每一战斗群的编成内有一个步兵连,数辆坦克和火炮以及一支工兵特遣队,然而它们饱尝了在居民地作战所遇到的各种艰辛。坦克损失惨重,科涅夫说损失了约八百辆,大部分是在柏林城内被击毁的。柏林守军不时地出现在苏军后方,他们是事先躲藏起来或是通过小巷和下水道来的。苏军有的伤亡是4月25日苏联空军实施的猛烈轰炸造成的,另外,苏军部队中也出现互相误伤的情况。在4月25日这天伤亡不计其数,科涅夫和朱可夫两人都吁请斯大林规定一条战斗分界线,于是确定从滕珀尔霍夫到市中心动物园为分界线。
科涅夫负责柏林南区,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负责柏林东区、北区和西区的一部分。在东区,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和卡图科夫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在施普雷河以南而别尔扎林的第5突击集团军则位于该河以北,库兹涅佐夫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波格丹诺夫的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扼守柏林的北郊和西北郊。吹毛求疵的崔可夫批评在大城市使用坦克集团军发动进攻是错误的,他的批评不无可取之处。崔可夫也不喜欢朱可夫,因为他总是把攻势进展迟缓的责任推卸给他的部下而不是从自身或他的参谋部里寻找原因。此外,平素多疑、沽名钓誉的朱可夫(崔可夫的用词)4月24日打电话给崔可夫要他派出巡逻队搞清科涅夫是否真的突入柏林,到达崔可夫的左翼了。对此崔可夫也深为反感。
以后三天,两条战线迅速向市中心合拢,至4月28日柏林的整个南区和东区差不多一直到蒂尔加滕都在苏军手中了。在西南面,夏格滕堡,哈伦泽和威尔默斯多夫仍在德军手中,因此,苏军可能仍难以抵达西面由希特勒青年团坚守的费尔河桥梁。洪堡和腓特烈海因之间的东北郊仍由德军占领着,但是在蒂尔加滕北部边缘的老莫阿比特失陷了。在南区崔可夫离总理府只不过一千码。而北区的第2坦克集团军距总理府约一英里之迢。
戈培尔把文克在4月29日逼近波茨坦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号召柏林守军团结起来、激励他们作出新的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态的发展表明对文克、施泰纳或布赛都无可指望。那天清晨四点钟,阿道夫·希特勒在已经决心结束自己生命的情况下签署了处理身后遗产的遗嘱。签署是由他贴身小圈子里的博曼和布格道夫作见证,自从一年前有人企图刺杀希特勒以来,他们组成了一个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结合紧密而几乎无法渗透的小集团。这个三人小集团的第三个成员菲格莱因躲在外面。另外两位签署者是戈培尔和克雷布斯。在这份留给后代的遗嘱中,元首把发动1939年战争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就放弃国土一事他转弯抹角地谴责德军陆军军官。戈林和希姆莱被作为叛徒开除,邓尼茨被指定为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希特勒在他行将就木之时仍继续干预其事,指定邓尼茨政府的成员,其中包括戈培尔、博尔曼、赛斯·英夸特、格赖姆、舍尔纳和冯·克罗西克。4月30日下午,他和他的新妇爱娃·布劳恩自杀身死。
当天傍晚,从党卫军诺德兰装甲师防区派来的一名打着白旗的军官被送往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的前方支撑点内,他询问是否准许克雷布斯穿越防线。还不到清晨四时,这位最后一任参谋总长在第56装甲军参谋长杜欧芬格和一位在德军服役的操俄语的拉脱维亚上尉的陪同下,出现在崔可夫的司令部。克雷布斯代表戈培尔和博尔曼请求停战,崔可夫把他的请求用电话传给朱可夫,从那里再传给莫斯科。根据苏联的说法,克雷布斯被授权谈判签订一项允许德国的新政府集会和从事和平谈判的停战协定。这引起了一场持久的争论:究竟是先停火后投降呢,还是先投降后停火?午后,德方返回总理府,没有达成协议。苏军开始对蒂尔加滕和在它正东和东南方的政府大厦发动最后的突击。
在地下避弹室内,戈培尔和博尔曼仍在新任命的邓尼茨政府中争权夺位,企图把这位海军上将当作他们的工具。他们两人都通知邓尼茨:他已被指定在元首死后当希特勒的继任人,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他希特勒事实上已经死了。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一时,当他们把希特勒已在六小时前毙命的消息告知朱可夫和斯大林时,他们才狡猾地通知邓尼茨遗嘱已经生效,邓尼茨据此可以推断,但事实上还不能确认元首已经死了。下午三时当克雷布斯已返回总理府,允许柏林的残兵败将与邓尼茨会合的希望已完全破灭时,这位杰出的海军元帅才被告知事实真相。戈培尔和他的夫人杀死了他们的孩子和他们自己。据信,布格道夫和克雷布斯开枪自杀,而博尔曼和元首宫廷的剩余人员企图从总理府和市中心穿过苏军防线逃跑。
5月2日午夜刚过,崔可夫集团军的一个师收到第56装甲军发来的一封俄语无线电报,要求停火并在波茨坦车站铁路桥迎接苏方的军事谈判代表。5月2日柏林德军司令魏丁格将军投降并号召所有德军停止抵抗。至当天下午,一切战斗均已停止。35第三十五章 尾声第三十五章 尾声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 1941…1945》'
4月29日,在意大利的德军司令向亚历山大陆军元帅投降;5月2日,意大利战场的一切敌对行动全部停止。在西南欧的G集团军群司令以及在挪威、丹麦和荷兰的德军司令也相继投降。
4月的最末一周,希姆莱企图通过瑞典的贝尔纳多特同丘吉尔联系,以便能在西线而不是在东线投降。这个求和表示遭到拒绝,答复是德国政府的投降必须是无条件的,而且应该同时向英美两国和苏联投降。苏联得到通知:这次接触被拒绝了。既然同西方单独休战已无希望,德国野战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司令官采取了他们所能采取的措施,往往不顾柏林的命令,向西方各同盟国作战术性的投降,以保全他们的部队不为苏军俘获。在库尔兰和费里舍河的被围部队没有撤退的可能。维斯拉集团军群和文克的第12集团军连同随军的难民纵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