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吉祥-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青云并未依言起身,仍是直挺挺的跪着问道:“既是侯爷有志经略海外。属下不敢相强。请恕属下直言,纵然扬帆万里,终须落叶归根。问题是侯爷正值意气风发的大好年华,中华大地何处不能任您纵横驰骋?您就此流落海外为异国他乡客旅。难道真的就甘心么?”

薛青云这般一再追问,与劝谏杨致自立为王有什么两样?显然他内心深处并不相信杨致意在经略海外的一番说辞,决意要在杨致面前讨个实底。

老子都甘心,你们有什么不甘心的?杨致也是人,自己诸多属下当中,类似薛青云之类的死忠者不在少数。对这样的劝谏很难动以肝火。不以为意的恍然笑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青云兄,杨某绝非任人宰割之辈,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志不在此,你又何苦来哉?”

“人生苦短,能有一番合乎心意的作为已是万幸,何必妄求其他?我是年轻不假,但我又没说死在海外不回来了,是不是?人之一生,有所奔忙,必会有所休憩,有所得,必有所弃。正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依我之能,若觉奔忙累了,辞官弃爵的抛下一切,一心安享盛世太平,皇帝又能拿我怎么样?”

薛青云执拗的问道:“侯爷这番言语,属下姑且听之。但若耿超真如侯爷所料战死大漠,您又作何感想?”

杨致闻言一愣,默然片刻之后,森然道:“统军大将身临战场,万事皆有可能。青云兄,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既无力助他,亦无把握保全他的性命,然则他但有不测,我必须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死的!还是那句话,在我有生之年,永不称王。如若耿超身死,是非功过,那便留与子孙再作计较吧!”

夏历隆昌二年正月月末,突厥索力可汗召集十二万铁骑迎击耿超。至二月上旬,以八万突厥骑兵对耿超统率的突袭军团初步形成合围全歼的态势。期间索力分兵四万,逼迫北燕出兵三万,共计合兵七万,排出了围点打援的阵仗。

与此同时,与大夏对峙数年不曾开战的南楚也有所动静。夏历隆昌二年正月中旬,楚军自江夏主动出击,扫清了随州外围的大夏驻军哨骑,兵锋直指随州城下!

正如薛青云所言,突厥与南楚暗中早有勾连,彼此呼应不以为奇。接替宁王赵当镇守随州的杨耀,乃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的重将,绝非无能之辈。楚军一改颓势,令杨致颇感疑惑:这么多年以来,没听说楚军更换前线主帅啊?楚军突然转性,究竟是出自何人手笔?

第356章生死难料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多年以来突厥与南楚暗相勾连,对大夏方面来说早已不是秘密。异族外敌?跟我相隔太远不搭界,那是你的事。此番遥相呼应的同时发难,显然不是巧合。

南楚北夏,皆是由前朝末年的强势藩镇自立而来,论及传承与道义,都是一丘之貉。乱世之中胆敢浑水摸鱼的都不是一般人,毋庸置疑,南楚的开国皇帝必定是一位超级牛人。但正应了“富不过三代”的那句老话,后世子孙却不怎么争气。自夏历武成年间起,一直只有被动挨打的份,眼睁睁的看着夏军攻占了江北的大片疆土。若非大江阻隔,国祚能否延续至今尚未可知。

现任楚帝不过三十来岁年纪,年号承平,登基已有十四年。此公颇具甩手掌柜风范,每年包括出席祭天之类典礼的临朝视事天数,满打满算的加起来都极少超过一个月。传闻十年之前宁王赵当挥军攻占随州,兵锋直指南楚重镇江夏之时,此公接到前方紧急军报,居然很是淡定的冒出一句:不是还没打到国都长沙吗?急什么?

古语有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于斯为盛,惟楚有才。南楚出了这么一位奇葩皇帝,朝政之糜烂由此可见一斑,可谓硬生生的糟践了这些美誉。朝政由外戚与内宦共同把持,弄得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率兵抵御夏军已近二十年的统帅文焕章,是一名年逾花甲的老将。如果不是大夏大军压境,恐怕也早被整回家去抱孙子了。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如此,南楚的国力、财力、军力仍然不容小觑。英明神武如大夏武成皇帝,生前也是谨慎擘画,认为必须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才能灭楚。

文焕章虽是威名卓著的南楚名将,但在那样的朝堂环境下,能够苦苦支撑而至夏军未能渡江灭国,已是极为不易。在大夏数十年如一日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几乎从来就没有过主动还手这一说。素来焉不拉几的楚军突然主动出击,难免令人大跌眼镜,莫非只是为了配合突厥而一时兴起?

北方辽阔的大漠草原上,原以为必定规模有限的战争。已然演绎成了一场双方集结投入近三十万重兵的大战。从夏历隆昌二年二月上旬耿超军团陷入合围开始,战争便进入了白热化的胶着状态。

二月初二日,讨虏大将军曾英明亲率马步参半的六万大军出朔方,往东北方向进击突厥。二月十一日,前锋骑兵军团突袭突厥王庭一举建功。斩敌逾两万,俘获突厥王公贵族三千余人,几乎一网成擒。尔后迅速掉头南下,向索力可汗的大帐所在地进发。

二月十四日,率领两万精骑前往接应耿超的肖刚、郭锐集团,在离耿超、董坚、李为集团四百余里处,遭遇三个突厥骑兵万人队的打援阻击。激战一日,付出了折损近五千精骑的代价,才得以摆脱突厥打援集团的纠缠,倾力向耿超集团靠拢。

二月十六日。耿超所部与索力亲率的四个突厥骑兵万人队首度接战。在以一敌三的劣势兵力对比下,激战两日一夜,麾下一万五千精骑折损近半,仅余不到九千人,负责左翼策应的骁骑将军李为阵亡。耿超与负责右翼策应的骁骑将军董坚合兵一处,交替掩护向东南净州方向艰难撤退。

正如杨致所料,净州驻军将领凌开阳成了令突厥人始料未及的最大黑马。二月初九日,凌开阳率两万骑兵、一万步军前出净州,一路向北。二月十三日,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击溃正面遭遇的三万北燕傀儡军团。二月十五日,再度击溃赶来阻击的两个突厥骑兵万人队。二月二十三日,凌开阳所部与苦战半月、仅剩四千余人的耿超残部于出净州约三百里处成功会师。

截至二月末,双方战前兵力基本对等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索力纠集的十二万突厥骑兵、三万北燕傀儡兵大部被击溃歼灭。真正具有战斗力的突厥骑兵只留有五个万人队的建制了。而大夏一方还有骑兵近七万,步军四万。不仅如此,曾英明、肖刚与郭锐、耿超与凌开阳各自统率的三个重兵集团,呈品字形阵势摆开,成功实现了对索力的战略反包围。

双方打到了这个阶段,不出意外的话。战争的胜负结果应该已经毫无悬念。

杨致虽然在心底始终对新皇赵启保持高度警惕,但在关乎中华王朝与大夏国运的大节上,绝对不会含糊。自上年十一月开战以来,不仅每日密切关注前方战事,甚至不惜为此改变自己的既定行程。依照常例巡视各地海关分署也好,山东外海诸岛也好,千头万绪的夷州也好,统统放下,哪儿都不去,********只呆在金陵。

在战争的前期准备方面,赵启那小子吃的是先帝留下的老底。但是战端一开,打不得半点折扣的粮秣支应、无法预估的损耗补充、战后的****犒赏与抚恤……,缺什么都不能缺了大把的银子。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杨致嗅觉敏锐,早在耿超奉旨问策之时,耿超前脚刚走,杨致紧接着就密令各地分署,做好将当年的厘税收入提前押解进京的准备。左右早给晚给都是给,倒免得皇帝开口讨要,大家都省心。

得益于训练有素的强大情报系统,以及无孔不入的秦氏相配合,即便受到这个年代相对落后的交通、通讯条件限制,杨致接到的密报也不过比实时战况延迟了三四日。长安距离朔方更近,可想而知,皇帝接到的战报只会比杨致更早。

这一日杨致正在详阅战报,薛青云忍不住问道:“侯爷,你不是说耿超必死么?按照如今的态势,耿超非但死不了,而且在战后论功行赏之时,极有可能被诸将推举为此战之首功!”

杨致眼睛都不眨的反驳道:“他若位居首功,你叫皇帝如何封赏?就算耿超侥幸生还,不只是他,连带朔方主帅曾英明年纪也不是很大。此战过后,北方边境至少在十年之内绝无大战,你说皇帝还能将他们升赏到哪儿去?首功当属凌开阳,但这个另类奇人未必愿意受赏。以肖刚、郭锐为代表的一众中下级将佐,才是皇帝有心封赏擢升的重点人物。再说了,至今为止仗只打了一大半,不是还没打完么?夏军一日未曾班师回朝,耿超便一日生死难料!”

——————————分割线——————————

PS:真的有点忙啊。。。。

第357章男儿自当重横行

仗没打完,那便意味着一切都是未定之数。既是如此,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于是乎,突厥使团在三月初再度来到了长安。来的速度之快,时机把握之准,以至于不得不令人怀疑,这帮人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回去?

比杨致更关心战事的细节与进程的人,只能也只会是这场战争的策划者、年轻的大夏皇帝了。

这货仗着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平时很注重这个……这个劳逸结合。通常每日早朝之后,会花上一两个时辰专心署理政务、批阅奏章。而在午膳过后,御书房则很少“有事”。但令几位辅政大臣及诸多文武重臣颇为无奈的是,皇帝的令谕、批复尽管简单利索,却殊有纰漏,往往一语中的,遵照执行反倒极具成效。当皇帝也是需要有天赋的,天赋这回事,那是真的可以有啊!

可自耿超领军闷头开战以来,皇帝的作风就骤然为之一变。上午一切如常,只是草草用罢午膳就立马移驾前往枢密院的公事房。最初几日的伴驾大臣还只有枢密院太尉陈文远、枢密副使刘秉德、禁军大将军周挺、贴身内侍金子善,后来又相继诏令首辅大学士王雨农、官复原职的集贤殿大学士徐文瀚、武英殿大学士耿进、入阁宰辅的皇兄宁王赵当、康王赵敢加入。最后加入的两人,竟然是前任讨虏大将军、枢密院太尉卫肃、禁军都尉卫飞扬父子。这许多人围着制作极尽精细的沙盘一泡就是一下午,有时候甚至是通宵达旦。

赵启首度策划双方投入数十万大军的大战,兴致勃勃的推演、学习自不待言。陪同的诸位王公重臣虽然心思各异,却也不敢怠慢。这么做无异于大夏最高领导层的现场办公,最大的好处是前线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当即拍板负责到人予以解决。

二月末的这一日下午,宁王赵当谏言道:“皇上,如今我军对索力已经形成了反包围的态势,您是不是该下旨命我三路大军同时进击,收缩包围圈了?”

老太尉陈文远与卫肃交换了一个眼色,婉言反对道:“皇上。现在我方虽然兵力占优,但三路大军与索力的骑兵军团仍然分布在方圆五百里左右的广阔区域之内。突厥骑兵军团战力强悍,单就我方任何一路大军的战力来说,绝无优势可言。若是与索力身边的五个万人队硬拼的话。殊少胜算。一旦冒然进击,打草惊蛇而至索力逃遁事小,导致我方无谓的损兵折将事大,老臣恳请皇上谨慎思量!”

打草惊蛇而至索力逃遁事小,导致我方无谓的损兵折将事大?老哥。恐怕您是说反了吧?卫肃听闻此言,禁不住讶异的望了望陈文远:难怪这老东西能够历经两朝数十年荣宠不衰!年轻时候拼死拼活的搏前程,到老了小心翼翼的为子孙留活路。人老成精,不服不行。

枢密副使刘秉德也是统军大将出身,素有忠直之名,因此而得先帝赏识重用。进言道:“皇上,老臣倒是以为,兵贵神速,与其徐徐图之,不如乘胜追击。一鼓而下。三路大军由骑兵同时实施突袭,就算索力想要迎战,又能顾得了哪一面?曾帅统一调度步军担任阻击与后援,索力还能逃到哪儿去?”

刘秉德这番话貌似蛮干,仔细想来不只是有一定道理,而且极显稳妥老成。依此战计,夏军在与突厥开战的第一阶段已然完胜的基础上,再战仍是有胜无败。索力被擒被杀是他命背,能侥幸逃出生天算他命好。此计的最大诱惑在于速战速决,从时间与经济上大幅节约了战争成本。

赵启不置可否。点名向耿进问道:“耿卿,耿超既是先帝与朕之爱将,也是你的嫡出亲子,率军深入大漠已然浴血拼杀三月有余。你对此战持何意见?”

耿进深得先帝的信任与重用。从执掌京畿防务的禁军大将军,到辖制数十万水陆大军的灭国统帅,积功而至爵封二等公、大夏第一个武英殿大学士,在军方集团的地位无与伦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