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母残年瞻天日,儿郎登峰命无量。
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连同杜鲁门本人在内,美国人普遍存在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恐惧。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建立,以及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决定性作用,都使他们感到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威力。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惊恐地宣布,共产党人已渗透到美国的各个角落,国家面临被阴谋颠覆的危险。国会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开始大肆迫害进步人士。美共总书记尤金·丹尼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徒刑,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大批被捕,包括后来的中央主席威廉·福斯特。杜鲁门设立了总统临时雇员忠诚委员会,发布“忠诚调查令”,要求所有政府雇员、文化教育界的职员必须向政府作忠诚宣誓,而且组织人员对他们的行动进行查证。一时间,美国国内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仅5 年内,已有500 多万人受到审查,全国上下笼罩着一片恐怖气氛。
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煞有介事地宣称,共产党人已渗入国务院,他掌握205人的名单,并指责罗斯福和杜鲁门执政时期是“背叛祖国的20 年”。在他煽动下,美国颁布了《国家安全法》。麦卡锡之流气焰嚣张,就连正直的科学家卢森堡夫妇也被扣上向苏联提供原子弹机密的罪名,惨遭迫害至死。大学教授、远东问题专家拉铁摩尔被说成是国务院间谍网的头目。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的史迪威将军被指责为与中共勾结,帮助中共夺取政权。甚至罗斯福总统也在劫难逃,说他在雅尔塔会议上把中国出卖给了苏联。文化领域一场焚书坑儒式的扫荡,不但使3 万多种书籍被打入反动之列,最后还把马克·吐温的著作也扣上红色帽子。
1953 年,艾森豪威尔取代杜鲁门就任总统。没料到,这位反法西斯名将居然在就职伊始也被麦卡锡集团怀疑。事情闹到这般地步,可真的惹恼了新总统。他心想,竟有胆大包天之徒敢搞到老子头上,不睁眼看看老子是何许人也!
却说这位将军实乃非凡人才,早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920 年即已升为少校。20 年代,他率美军进驻巴拿马运河区,任美国军事管制长官。30 年代,他被调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将军的助手,曾参与驱赶退伍军人在华盛顿的集会,后又随麦氏驻防菲律宾。珍珠港事件后,他被任命为总参谋部作战部主任,后出国作战,担任驻欧美军司令,指挥过北非战役、进攻西西里和意大利的战役,两年之内连升三级,从准将到少将、中将,再升为上将,名声大噪。经罗斯福提名担任盟军最高统帅后,他发动了以打击德国为目标的欧洲登陆战。他曾亲临现场,观察地势,选择登陆地点,亲自过问天气预报,决定行动的具体时间。1944 年6 月初,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一举成功,对大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为此,他被授于美国最高军衔五星上将。正是他,在1945 年5 月7 日代表盟军接受了德国的投降。艾森豪威尔自此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回国时受到空前的盛大欢迎。战后他出任陆军参谋长,1948年退役,4 年后当选为第34 任总统。
入主白宫后,艾森豪威尔对麦卡锡极为反感,决定立即扫除这个障碍。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说干就干。首先请人系统汇报了麦卡锡的经历和言行,以及与他有关的集团情况,然后,召集内阁会议研究对策。
长期的军人生活使他养成一种作风,即说话时总爱站着,呈立正姿势,或者双手叉腰,踱着步子说话。此时,内阁成员坐定后,他站了起来,开门见山地说:“先生们,我初任总统本应实现诺言,首先着手解决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可是,那个跳梁小丑麦卡锡把国家搅得鸡犬不宁,使我们不得不把对付他作为当务之急。我很抱歉,也很遗憾,事情会到如此地步。不过,此事我们非处理不可。如何解决?请各位拿出高见。”
美国在经历了这几年的审查和清查之后,众人早已对麦卡锡主义深恶痛绝,现在总统决心已下,自然个个摩拳擦掌,纷纷献计献策,气氛热烈。最后,艾森豪威尔总结道:“共产党在几个国家建立了政权就把一些人吓得惊慌失措,说共产党在美国比比皆是。我看,麦卡锡先生的作为才是打着反共的旗号,真正在替共产党做事。你们想想,他弄得我们敌我不分,互相怀疑,甚至残害无辜,搞得全国从上到下无法正常工作,这难道不是亲痛仇快,正好帮了共产党的忙?这恐怕正是俄国求之不得的事!”
会议决定分头游说国会议员,争取尽早提出议案,通过法律,结束这场恶战。1954 年上半年,在华盛顿举行了两场实况转播的听证会,当场揭露了麦卡锡的丑恶阴谋,使2000 多万电视观众明白了事实真相。年底,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麦卡锡主义在政治上终于宣告破产。麦卡锡本人于1957 年病逝。
一场风波过去了。却说就在参议院开会讨论决议的日子里,从国会大厦又传出了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一个年仅36 岁的名门子弟托病在家,没有出席会议,也没有托人表态,回避了正式投票。至于什么原因,恰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沸沸扬扬开始了一场议论。
议论的情况不表,单说这位年轻议员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美国人崇拜的偶像约翰·肯尼迪。
常言道:做贼心虚。国会在激烈辩论,他呆在家里亦不平静。在得知艾森豪威尔要拿麦卡锡开刀时,他便安排了一个外科手术。休养之后本可以上班,但他见全国风向已转,麦卡锡已成为众矢之的,便继续请假养病,终日闭门谢客。
一天,其弟罗伯特前来报信:“你知道吗?参议院辩论激烈,可是,大多数人还是反对麦卡锡先生。
你为什么不去参加?”
“我去参加?你疯了吗?你没看见《华盛顿邮报》的头版文章,预言艾克一上台,麦卡锡主义将在一夜之间消失。所以,我早有思想准备,才决定不去开会。你想,你在麦卡锡先生的班子里工作过,他和咱们家又交往过密,不用我开口,别人便知我的态度。如果我随风倒,投票反对他,那老太太就该找我算帐了。”
“是呀,麦卡锡先生也太心急了,特别是不该把矛头指向艾克,他可是不好惹的大人物。这下子得罪了总统,一切都完了。共产党的威风不煞一下也是不成。本来有个社会主义工党整天煽动工人罢工还不算,从上个世纪末这个党年年参加总统大选,企图扩大影响。现在,又来了一个共产党,从1932年起,共产党也挤进总统选举,似乎仗着社会主义阵营,简直越来越狂。”罗伯特十分气愤。
“对,我也觉得,对共产党打击的还不够,可惜我们家没人掌权。”
“老太太就指望你呢!快努力吧,我相信你会成功。”
兄弟俩大笑起来,憧憬着那一天。
再说这位“老太太”,正是他们兄弟二人的母亲罗斯·肯尼迪。她出身名门,父亲曾任波士顿市长。她嫁到肯尼迪家后更感自豪,因为丈夫毕业于哈佛大学,25 岁时成为整个马萨诸塞州最年轻的银行行长,以后又开办了芝加哥商业中心市场和电影制片公司,大发横财,腰缠万贯。老肯尼迪在1932年慷慨解囊,资助罗斯福竞选总统,后被罗斯福任命为驻英国大使。可是,老肯尼迪任职期间,主张美国应与希特勒靠近,并反对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使罗斯福十分懊悔自己的任命,只得将他调回。
老太太生育了9 个子女,4 男5 女。约翰排行老二,其兄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自从丈夫被调回国后,老太太耿耿于怀,暗下决心要让他们的一个儿子成为总统,好出这口闷气。从1952 年开始,她频繁地举行家庭招待会,邀请政界名流、商界大亨前来参加,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二儿子约翰·肯尼迪。一次,参议员竞选结束后,一位败在肯尼迪手下的人见人便说:“我不是败给了他本人,确切地说,是肯尼迪家族的香浓茶水击败了我。”老太太得知此话十分得意,茶话会开得更是有增无减。直到儿子当选总统,共有7 万多人出席过她的招待会。
在老太太看来,财富和权力从来都是一致的,有钱而无权,没有势力;有权而无钱,则没有后台,二者必须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她家缺少的是足够强大的权势,她的父亲正是因此在国会中败于一个叫洛奇的议员手下。为报一箭之仇,她竭尽全力将儿子约翰推上参议员宝座,将洛奇的侄孙击败,因为法定每州的联邦参议员只限两人。取胜后,她直言不讳地说:“我的孩子都是从波士顿步入政坛的,就像我父亲一样。这里是我们的势力范围。这次,我和约翰一起竞选本州参议员,正是为我父亲报仇,要挽回我们的声誉。”
她要求儿子们极其严格,要他们必须出人头地。孩子们从小就形成一种必须成为人上人的观念。约翰谈到他的兄弟们时,不无自豪地说:“由于我哥哥在二战中战死,我才出来从政。如果明天我出了事,罗伯特将会竞选我在参议院的位置。如果他也死了,那么,我们的小弟弟爱德华一定会接替他。我们要为家族争光,为母亲争气!”
这便是肯尼迪家族的信条。
1960 年,对于肯尼迪家族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年初,约翰·肯尼迪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他将谋求民主党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他强调,作出如此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才下的决心。他在周游各州期间,与众多不同职业的民主党人士交谈过,得到了巨大支持,使他信心十足。
在民主党内争取获得提名的斗争中,他遇到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两位:明尼苏达州参议员汉弗莱和得克萨斯州参议员约翰逊。由于总统候选人只能确定一名,所以实力不强的另外几个竞争者自然不是他的对手,角逐主要在这3 人之间进行。罗伯特为哥哥组织了一个效率极高的竞选班子,通过60 条电话线与支持者保持联系。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小弟爱德华在西部网罗亲信,有力地阻止了约翰逊的力量发展。结果,肯尼迪节节胜利。中途败下阵来的汉弗莱挥泪与竞选班子告别时,只说了一句话:“谁叫我没有一个能够付账的爸爸。”
约翰逊的命运则不同,在民主党召开大会确定候选人期间,他看到自己顶不过肯尼迪的势力,便随机应变,接受对方提议,作为肯尼迪的搭档而获副总统候选人提名。
这样,7 月开始,民主党的一对候选人与共和党的两位候选人展开了激烈的竞选。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为尼克松,他曾任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副总统,资历颇深。副职候选人为驻联合国大使亨利·洛奇,亦非等闲之辈。
为确保万无一失,肯尼迪家族倾巢出动,老太太亲自挂帅。她宣称:“我要到各地为儿子作宣传。不过,我不想搞政治,更不想当太上皇,我只不过想把我的一个儿子献给美国。”她不顾疲劳,马不停蹄地周游了14 个州,发表演说46 次之多,真可谓呕心沥血。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总统的母亲如此出头露面。她可能认为,这种代替儿子竞选的方式,也不过是“家庭招待会”的另一种形式而已。
老太太既然已披挂上阵,子女们就更是不甘落后,个个精神抖擞,大显身手。他们利用权势,动员了志愿大军,开赴工厂、矿山和少数民族聚集地,拉拢选票。工会始终是民主党稳定的伙伴,他们向肯尼迪提供资金和工作人员,并保证足够的选票,有些工会甚至为民主党建立地方代理机构,如底特律的汽车工人联合会、圣路易斯的货车工人工会等等。大型工会团体,如美国联合汽车、飞机和农机工人工会等也站在他们一边。少数民族中比例最大的是黑人,他们原本是共和党的同盟军,因为林肯解放了他们。后来,共和党日益变为以大资产阶级为主的政党,不再关心黑人疾苦。所以自1936 年起,他们便转而支持罗斯福的民主党,而且促使一些有关黑人权益的立法通过。肯尼迪的竞选班子特别注意到这些方面军,着力进行工作,收效显著。二战后,城市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知识阶层的管理人员大量迁出市区,遂使城市的边缘外围发展突飞猛进,人口急剧增长。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一般也都建于市郊。因此,要争取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的选票,必须到城市郊区去活动。肯尼迪要算是第一个闯入这些地区的民主党候选人,他甚至敢于舍弃一些参加市内传统集会的机会,乘坐直升飞机到纽约、费城等大城市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