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传庭笑着接过茶杯:“大帅任命孙某督造船坞,孙某每日跟那些工匠们在一起,文绉绉的说话他们根本听不懂,不朴实不行啊。”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前些天你率领水师攻占辽东各岛大获全胜,看来你这大半年的训练很有成效啊!”

孙传庭摇摇头:“不行,还差得远呢。这次是运气好,海上没有什么风浪,不然的话,后果难测。”

李景摆摆手笑道:“这就很不错了,别忘了,这些士兵以前从未接触过水战,有的连游泳都不会,现在能拉到海上作战,并且战而胜之,你还想让他们怎么样?”

孙传庭摇摇头:“这次往辽东运粮事关重大,孙某是不得己的情况下才把这些新兵拉了出去。此战也没大帅想象中那么乐观,我军与清军相比,操船的水平不及,指挥船队作战的水平也不及,之所以能够取胜,一是天气的原因,海上没有风浪,二是我军武器占优,能压制住清军,三是清军在辽东连吃败仗,没有士气。这三个优势少了任何一样,这一战都是凶多吉少。”

李景闻言默默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会儿,李景看向孙传庭笑道:要跟我说吧?说吧,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只要我能做到,我都答应你。

“你这次进京,想必是有很多的想法孙传庭抱了抱拳笑道:“那我就先谢谢大帅了。”

李景摆摆手笑道:“你这个毛病不好,总是这么客气。”

孙传庭笑道:长大的渔民做水手。

“那我就不客气了。大帅,传庭想裁撤一批士兵,然后重新招募新兵,招募一批在海边“招募新军本就是你的职权,为何还要请示于我?”李景奇道。

孙传庭苦笑了一下道:“大帅,传庭原来所属人马加上周将军所属部下,水军士兵总数达一万五千余人。我原本以为,只要经过训练,这些人就可以成为水兵,不想筛选以后可堪一用的只有三千余人。

我要继续招募士兵,便会增加军费的负担,可是不招募新兵,水军顶着一万五千人的人数,却只有三千可战之兵,国库存钱无多,我可不能这么挥霍。因此,我才想裁撤一批士兵,但是裁撤部队并非传庭的职权,岂能不请示大帅?”

李景点了点头:“伯雅所虑极是,不过你所属部队都是百战老兵,把这些人裁撤了实在是可惜,这样吧,我把这些部队划给孙猛,你再招募一批新兵。”

“那我先少招募一些吧,再招三千人,要是士兵多了,国家负担太重。”孙传庭沉吟了一下道。

李景闻言,不由感叹了一声:“自古领军将领都嫌自己的兵少,而伯雅却生怕自己的兵多给朝廷照成负担,你处处为朝廷考虑,实在难得。不过水军只有六千人却是不够,怎么也得一万人。你就招募七千人吧。

至于你说的军费问题,我确实应该考虑考虑了,大明现在除了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己经把卫所裁撤了,别的省份依然还有卫所和地方驻军。

现在五大军区加上各地驻军总兵力近六十万人,但是真正能战的不到二十万人,看来是该裁撤军队了。”

孙传庭忙道:“其实大明拥兵六十万并不算多,甚至不够,关键是大帅给的军饷过高,尤其济世军的军饷是别的部队的数倍,光济世军每年的军费就要二百多万两银子。”

李景点了点头:“伯雅说的不错,不过济世军的军铜己经定下来了,想改是不可能了,只能想个稳妥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孙传庭道:“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以后济世军只要不扩军就行,等过上几年士兵们年纪大了退伍,或者是把济世军的士兵派往各个部队担任军官,慢慢就会缓解军费的压力。”

李景闻言默默思索了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

其实李景也想过把济世军打散,不过以前李景根基未稳,要靠济世军为自己镇场子,现在辽东马上就要平定,北方各省已经完全在李景的掌控之下,江西,南直隶,湖广等地也逐渐被李景掌控,这时把济世军打散己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打散以后,让济世军的士兵充任军官,那么军饷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同时还可大幅提高各部队的战斗力。

这种做法表面上看军费并未减少,但是实际上是变相的减少了军费的支出。

因为各地的地方军在李景掌权以后军饷并未提高多少,普通士兵一个月的军饷也就一两银子左右,边军也就是祖大寿和吴三桂的部队的士兵也不过是二两左右,占大头的其实是军官和将领。济世军的士兵担任军官以后,原来的军官便可以让他们退伍,这样无形中就减少了军费的支出。说到底,裁军裁的不是士兵,而是军官。

作为大明来说,这么大的国家养六十万兵己经是最低的数字,一年两千多万两银子的军费开支也不算多,关键是国家能不能拿出这些军费。

对于原先的大明来说,肯定是拿不出两千万两银子的,但是李景可以拿出来。

因为李景制定的税收政策不一样,而且国策也不一样。

李景大力推行商业,发展手工业和工业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税收。

李景为什么想拿下郑芝龙,因为对外贸易这一块被郑芝龙吃了,并且没向国家交一文钱,这是李景不能容忍的,拿下郑芝龙,对外贸易由国家主导,每年至少可以为大明创收两千万两白银。

另外,李景己经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纸币,等全国都开始通行纸币,国库的压力又会减轻不少。

虽然纸币的价值要跟白银挂钩,但是无疑,纸币的发行额度肯定要高于储备的白银的价值,这样做确实有一定的风险,不过除非是全国人都把纸钞兑换白银,否则,国家是不会被挤兑夸的。

2楼2014…05…23 10:44 |

第447章 汤若望

l>;第447章 汤若望_明朝大丈夫吧_ 贴吧  | |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关注:78贴子:1;3551回复贴,共1页 >;0<; 加载中第447章 汤若望

收藏     吧主10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1楼2014…05…24 07:35 |

竞价沙发:t豆首次抢占本贴沙发,竞价t豆越多,被超越的难度越大!我的t豆余额:0回复内容:还可输入140字前排沙发1970…01…01 07:00      吧主10   而为了防范这个问题,李景可是大力培养了沈继先这个垄断型的大商家。沈继先的店铺已经开遍整个大明,只要这个大商家支持纸币交易,那么老百姓就不必担心纸币贬值。

等大明对外贸易展开,吸纳外国的白银大量流入大明,便可弥补国库白银储备不足的问题。

当然,李景还要大量吸纳外国的黄金,李景可是知道一个国家黄金储备的重要性。

虽然大明的黄金属于非流通货币(当然也绝对是硬通货),不过还是可以跟白银进行兑换的。这时一两黄金兑换白银大约在八两左右(随外国流入白银的数量浮动,在八两到十两之间),但是在西方各国,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例是一比十二左右。

这就是说,如果西方各国的商人来大明拿白银换黄金,再返回国内把黄金兑换成白银,一两黄金可以挣到二两到四两白银的差价。

要想避免白银流失,对外贸易就不能用白银进行交易,得用黄金。如果西方的商人用白银进行支付,就根据西方的兑换比例,按照一比十二这个比例进行支付,这样价差就被中国商人赚了。

而李景是不怕中国商人赚钱的,因为他完全可以通过税收把这个差价找回来。只要找回这个差价,国家就会囤积大量的黄金。等到大明的黄金储备达到一定的数量,李景就准备把纸币跟黄金进行挂钩,那时,大明的纸钞才会真正的坚挺。

不过单纯靠贸易进行黄金储备还是太慢,最快的办法就是掠夺别国的黄金资源。而倭国恰恰拥有大量的金银资源,李景打算侵占倭国,可不是只为两国间的国仇这么简单,李景的目的是掠夺倭国的金银。

实际上,侵占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并非是军事占领,而是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比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更好的办法则是军事侵略加上经济文化侵略。

李景并没打算把倭国彻底变成大明的属地,想把倭国变成大明的属地难度实在太大,不过把倭国搞穷李景还是有办法的,倭国乃是岛国,资源比较医乏,以军事打击再辅以经济侵略,很容易把倭国搞穷。

在北宋时期,倭国由于铜量不足,使用的都是宋朝的铜钱,后来随着倭国的开采技术发展,大量的金银被提炼出来,然后交易到大量的铜,这时,倭国才拥有稳定的货币体系。

现在只需把倭国的金银矿产抢到大明,破坏倭国的货币体系,倭国无奈还得使用大明的钱钞。

一个国家使用另一个国家的货币,还能有啥自主权?

到时,大明说啥倭国都得遵从,否则就得面临大明的军事和经济制裁。

可惜的是,李景的这些想法并不能跟大明的官员明说,在儒家思想近千年的熏陶和教育之下,文人们崇尚的是中庸之道,崇尚的是以德服人,哪怕是跟外国发生冲突或者是被外国侵略,他们首先想的不是用武力维护国家的尊严,而是想通过教化改变敌人的行为,可以说大多数的文人已经失去了先人们开疆拓土的铮铮血性。

好在李景手下还有一帮跟他坏有一样抱负的武人,还有像沈正这样全心全意支持李景的官员,若是没有这些人支持,李景的想法也是万万不能实现的。

孙传庭见李景点头,沉吟了一下接道:“大帅,传庭想请大帅再拨一笔银子用于造船。此次出征,征调的船只大多不堪使用,若是不造新船,训练水军也只能是摆设。”

“恩,船是肯定要造的,不然的话,咱们建造船坞干嘛,”李景点头说道。

说着李景突然一愣:“恩?要造船了?这么说船坞已经建造好?这么快?”

孙传庭点头笑道:“船坞确实己经修建完工,之所以这么快,是传庭把原先几近废弃的船坞进行了扩建,这一来,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另外还得感谢方大人,方大人在船厂附近建了一座水泥厂,以水泥,沙石在辅以石料,船坞的堤坝比以前坚固了不知多少。”

李景闻言笑道:“伯雅兄果然干才,我原先以为至少要一年才能把船坞建起来,不想不到半年船坞就建成了。进度这么快,想来以前拨付的银两应该花的差不多了。

造船乃是大事,不可马虎,更不能图省钱,要造坚船,船上要能架设新式的重炮。海上作战,武器越强大,优势才会越明显。

这样,我再给你拨一百万两银子,一定要请最好的船工,用最好的材料造船。”

“多谢大帅,不过我建议还是先造小船,等船工们的技术成熟了再造大船。”孙传庭迟疑了一下说道。

“先造小船以后再造大船?你的意思是咱们现在造不出大船么?”李景疑惑道。

孙传庭苦笑着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大帅,实不相瞒,传庭到任以后,便高价雇佣会造船的船工,可惜雇佣的船工都说不会建造大船。咱们大明建造大船的技艺早己失传多年了。”

李景默默地点了点头,难怪明朝中后期水军在海上没有作为,原来己经造不出大船了。

想了想,李景说道:“你先让船工们先建几艘小船,造大船的技工我来想想办法。”

孙传庭轻轻点了点头。

孙传庭轻轻点了点头。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对小九说道:“去把汤若望先生请来。”

“汤若望?就是那个来大明传教的西夷人?”孙传庭问道。

李景笑着点点头。

“我听说这个汤若望学识十分渊博,可称得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难道还会造船?”孙传庭疑惑道。

李景笑着摇摇头:“汤若望倒是不会造船,不过他是葡萄牙派来传教的,恩二葡萄牙就是大家说的弗朗机。”

笑了笑,李景接道:“葡萄牙人的造船技艺在西方也算首屈一指,我们可以通过汤若望高价聘请一些懂得造船的技工。”

孙传庭闻言大喜:“若是能请来西夷的技工,那我们便可以跟他们学习如何建造大船,只是这些夷人肯教我们如何造船么?”

“呵呵,夷人崇尚利益,只要我们出得起价钱,别说让他们教咱们造船,就算让他们帮咱们打仗都没问题。”李景笑道。

顿了顿,李景接道:“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西夷人都认钱的,比如说这个汤若望,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他们信仰的宗教在大明传播开来,只要咱们同意他在大明传教,让他千什么都行。呵呵,这些年,咱们在汤若望身上可没少学知识,科学院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