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大丈夫-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卢象升带左良玉进京面见李景,给左良玉表功的意图明显,李景虽然没有直接同意给左良玉升职,但是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李景已经抹了左良玉以前的过错,以后再***功便可以升职。
而这次河套之战,就是左良玉的机会,只要左良玉作战得力,升职是板上钉钉的。
只是左良玉显然不了解李景,听李景要带大家进宫面见皇上,当即出言婉拒了一下,想探听一下李景真实的态度。
对左良玉的小聪明,李景自是心知肚明,不过李景对左良玉也确实有怜才之意,因此出言慰抚并点醒于他,令左良玉彻底安心。
实际上到了李景这个层面,很多时候精力都用在如何平衡各方面权力和利益上面,起用高奇为帅是为了平衡曹文诏,洪承畴,卢象升三人的权力。
同意以后擢升左良玉,一是给卢象升的面子,同时也是默许卢象升建立以他为首的权力圈子,说到底也是为了平衡。
毕竟现在曹文诏的势力实在太大,孙猛的势力也不弱,同为军区都督,如果卢象升和洪承畴没有自己的心腹部下,就无法跟曹文诏和孙猛抗衡,这显然不利于军队的稳定。
当然,不管卢象升还是洪承畴想建立自己的权力班底,都要在李景的默许之下,同样,曹文诏和孙猛的势力再强,也得在李景的掌控之下。应该说,考虑和处理这些事情要比治理国家还难。
好在李景现在的掌控力是没有问题的,而曹文诏和孙猛以及洪承畴和卢象升显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对李景的意图也心知肚明。
……
三日后,京城校场。
由于早就放出风去,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一天皇上和李景要阅兵,无数老百姓一大早就聚集在校场周围等着看阅兵仪式。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热闹以前是极少能看到的,实际上朝廷已经多年未曾当众阅兵了,以前皇上偶尔阅兵,也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检阅御林军部队,很少有老百姓能看到皇上阅兵。
上午辰时,校场大门忽然打开,随即一众官员簇拥着朱由检和李景进入校场,而校场中数万将士早已严阵以待。
见李景和朱由检进入校场,高奇疾步迎了上来,然后引导李景和朱由检等人走上校场前方的高台。
在高台上站定,李景四下扫了一眼,微笑着点了点头,侧身向高奇问道:“都准备妥当了么?”
“都准备好了,只等辰时三刻一到,便开始阅兵。”高奇忙道。
李景点点头,回身对朱由检道:“皇上暂且稍待,一会儿便开始了。”
朱由检笑道:“无妨,能看到大明如此雄师,朕就算再等一会儿也无所谓。”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高奇说道:“大帅,皇上,时辰已到,可以开始了。”
李景点了点:“那就开始吧。”
高奇闻言,从身后取出一面旗,挥了挥。
此时校场的角落中早有鼓手密切地注视着李景等人,见高奇旗子挥动,当即开始擂鼓。
只听咚地一声,声音远远传了出去。
随着鼓声响起,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嘶声,接着便听马蹄声响起,而马蹄声似乎在配合鼓声,在沉重有力地鼓声中,一队骑兵缓缓步入校场中央,为首一人正是曹文诏,曹文诏的手中高高地举着一面龙旗迎风招展,正面端端正正地写着一个明字,在曹文诏的身后则是孙虎头和李定国,两人手中也是举着一面龙旗,一面上书北字,一面上书曹字。
“壮哉!想不到大明如此能训练出如此铁骑。”朱由检见了不由大声喝彩道。
李景笑了笑:“现在的军队跟以前的军队可不大一样,你看,现在军队里没有那么多旌旗,也不像以前的士兵那样顶盔贯甲,显然是没有以前那样气势雄壮。”
“但是朕能从这些士兵身上感觉到杀气,一股肃杀之气,这可是大明以前的军队所没有的,至于朕以前的御林军跟这些将士相比,更是一个天一个地,朕以前那些御林军也就能摆个样子,真要上了战场,怕是逃得比谁都快。”朱由检笑道。
李景笑了笑:“这些士兵都是百战老兵,每个人的刀都染过敌人的血,御林军自然不能跟这些士兵相比,他们也只能做仪仗之用。”
朱由检叹息道:“是啊,看到这些兵,朕的心里踏实多了,有这样的铁血雄师,谁敢捋大明的虎须!”
说话间,只见骑兵的后面出现一队步兵,为首亦是三人,当先一人正是洪承畴。这三人亦是高举三面龙旗,洪承畴手中举得旗子与曹文诏一样是面明字骑,后面两面分别写着西字和洪字。
待洪承畴的部队过后,紧接着便是卢象升的南军部队,同样也是三面龙旗,后面两面写着南字和卢字。
两队步兵虽然没有骑兵雄壮,但是那股肃杀之气却不遑多让。
看到大明如此雄师,校场周围的百姓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欢呼声中,三支军队在校场中站定,曹文诏和洪承畴和卢象升策马驰到高台前面,冲李景和朱由检抱拳行了一礼,然后齐声喝道:“启禀大帅,大明北军铁骑,(西军洪兵),(南军天雄军)准备就绪,请您训话。”
随着三人话音落地,只见高奇一挥手,高台前两名侍卫飞快地在旗杆下升起一面大旗,随着旗子渐渐升起,在风的吹动下,旗子慢慢展开,一个大大的李字展现在众人面前。
在旗子烈烈地作响声中,一众士兵忽然齐声大呼:“大帅!大帅!大帅!”
猛地听到中士兵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李景只觉心头一阵热血上涌。
向前走了两步,李景大声喝道:“大明的将士们,你们辛苦了!”
“大帅!”
“大帅!”
“大帅!”
……,……
李景挥了挥手,士兵们的呼声渐渐止歇。
李景朗声说道:“将士们,看到你们有如此气势,我心甚慰,有你们在,大明的江山便永远不会倒,你们是大明的基石,你们是大明的铁血长城。”
“大帅!”
“大帅”
……李景再次挥了挥手,待士兵的呼声止歇,李景接道:“今天是阅兵的日子,同时也是你们出征的日子。往哪里出征呢?”说着李景往北一指,大声喝道:“那里,那里是大明曾经的土地,今天,我要你们把大明丢失的土地收回来,我要你们重铸大明的声威,重铸大明的辉煌。”一更。…… by:07|13888085 ……>;
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口政策
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口政策
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口政策
张鳌连连点头:“大帅的法子极好,先派士兵进驻辽南垦荒建房,等条件成熟了,然后再让士兵把家属带过去,确实省却了很多麻烦。”
“但是移民还是要移的,张兄弟,现在大明的情况是中原和东南尤其是江浙地区人口众多,而西北,辽东,西南地区的人口少,从人口多的地方迁移几万人,则当地就会空出一些土地出来,一些人就会多拥有一些土地。老百姓的土地多了,抗灾的能力就强一些。”李景正色道。
张鳌道:“大帅说的是!其实这两年大明的天灾不断,有些地区的灾情比之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一是朝廷救援得力,再一个就是老百姓的手中土地比以前多了,只要不是绝收,老百姓就能顶很长时间。
只可惜老百姓分得土地的时间太短,刚有点盼头,就出现天灾,要是能让老百姓保持一两年的好收成,让老百姓手中有了结余,像去年和今年的蝗灾,恐怕根本用不着朝廷四处筹粮赈济。”
“是啊!现在就是老天不给老百姓喘息的时间,哪怕只给两年时间,国家也不会如此艰难。但是咱们也不能指望着老天爷开眼,咱们得自己想办法,水利工程还得用心抓,不但要抗旱,还得要排涝,这事儿你得给我盯紧了。”李景接道。
张鳌笑了笑道:“那是水利部的事情,我不好插手管的。”
李景一竖眉:“什么话!我成立水利部是为了兴修水利的时候不受地方官府和别的部门擎肘,不是说他们的权力大了,就不受管辖。
你得知道水利部干的那些事情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给你的人口土地部服务的么?你不盯紧了,他们工作糊弄,你这边就要出大事情。
回头我跟方程说一声,水利部由工部和人口土地部共同管辖,他们负责督建水利工程,你这边负责验收,不合格你该处罚就处罚,该罢免就罢免,不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还有,我再让沈正给你一部分财权,不然的话你说话不灵光。”
“大帅!”张鳌呼道。
轻轻拍了拍张鳌的肩头,李景说道:“兄弟,你这个人的能力算不得出类拔萃,但是你做事细心,这一点很多人都比不过你,因此我才把人口土地这个繁琐的摊子交给你,而你从来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以你的能力以后入主内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话语权我却必须给你,不能因为你不能进内阁,就受制于人。”
张鳌激动道:“大帅,做兄弟的以前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会做这么大的官儿,能有如今的地位,不知祖宗八代烧了多少高香才让兄弟认识了大帅,兄弟也不想往上升,就想着后半生尽心尽力地做好大帅交办的差事,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儿,这样兄弟才不愧大帅抬举我一回。”
“无愧于民,咱们只要能做到无愧于民,那就不枉此生了。”李景叹道。
轻轻摇了摇头,李景笑道:“我跟你们这些老兄弟说话虽然不累,但是有一点不好,你们总喜欢打岔,明明正在商议事情,非得感慨一会儿不可。”
张鳌笑道:“那是因为兄弟们都明白他们是如何才有如今的地位,若非大帅提携,我们这帮人现在不定在什么地方混吃等死呢,说不定早就没命了。大帅总说做人不能忘本,我们这帮兄弟怎能忘了大帅的恩情。”
李景摇摇头:“我说的不能忘本是让你们别忘了自己是什么出身,不要做官了以后就忘乎所以,胡作非为,可没让你们整日把我挂在嘴边。”
张鳌笑道:“呵呵,整日把您挂在嘴边,才能不忘您的教诲,才能记住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大帅,我也不瞒你,咱们那些老兄弟现在基本上都是身居高位,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可是大家都知道有些事不能干,大帅是什么人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真的犯到了,大帅绝不会手下容情,因此我们决不会干出让大帅大义灭亲的事情。”
李景点点头:“你们能这么想我很欣慰,小毛病谁都有,包括我在内,我这人有时是很执拗的,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做,其实很多事是不能急的,有道是欲速则不达。这一年来,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有些操之过急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十分后悔,不过既然做了,就不能回头,如果回头,那就前功尽弃了。”
“其实大帅做的事是不错的,虽说很多人不理解,但是过段时间以后,自然能看出大帅的远见卓识。”张鳌笑道。
李景笑道:“你少拍我马屁,我知道就连你对我的一些政策都不理解。就说我要你推行的人口政策吧,你虽然照办,但是显然没有别的事情那么上心。”
“这您可错怪我了,这一年出了那么多事情,很多事情都比人口政策重要的多我总不能抓小放大吧?”张鳌忙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呵呵,我没说你不办,我说的是你不理解,你要是不理解,肯定就不会那么上心。”
张鳌笑了笑:“好吧,我承认,我确实有些不太理解。我不理解的是,您考虑的事情至少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才会出现问题,或许还算不上问题,为何现在就要做?要知道大明现在的人口是处于不足状态,您非但不鼓励生育,反而要控制生育,不光是我,几乎所有的人都理解不了。”
李景闻言叹道:“兄弟啊,等发现人口出了问题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这个账你可能不会算,想算明白也很复杂。我以前跟你们解释的时候是用一户人家人口增加,然后每人分摊的土地减少的方式跟你们算的,数字很小,你们听了也不以为意。我今天跟你用大的数字来计算,你试着看能不能领悟。”
慢慢喝了口茶,李景接道:“咱们大明有多少人呢?咱就按一亿人来算,这一亿人当中能够生育的女人至少一千万以上,咱们就按一千万来计算,如果这一千万个女人今年都生了一个孩子,那就是一千万人,这一千万孩子能活下来的至少六百万人。
有人生就有人死,那么咱们大明今年死亡了多少人呢?各地官府报上来的数据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也不会相差太多,我按四百万计算,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生了六百万人,死亡四百万人,那么咱们大明今年等于是增加了二百万人口。
大明这么大的国家,一年增加二百万人确实不多,一百年以后才增加两亿人,那时大明是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