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把机枪带到三国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如指掌,艰苦的环境和当地的百姓都会成为讨伐大军的严重阻碍。
第227章 北宫三子
在本次叛军的主力羌族部队内部,是由羌族北宫家族三子组成的。
当初北宫家族的族长北宫伯玉也是在西凉叛乱作恶,最后才过了仅仅半个月,就被中央政府也就是汉庭派出的大军所征伐,还没来得及留下遗嘱就战死在了乱军之中。
经过几年的休养,羌族内部渐渐有了喘息之机,北宫伯玉的三个儿子——长子北宫玉令、次子北宫竹、幼子北宫往趁机作乱。
三子在父亲的教导下熟读汉人兵法,他们的母亲也是被北宫伯玉强虏而来的汉族女子,他们体内还是有着汉族人的血统。在父亲阵亡沙场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北宫玉令就带着剩下的族人回到原来的家乡,经过了两年的修养便四处征伐其他的小种族和羌族部落,因为幼年常读汉人兵法,父亲生前也跟随着父亲四处征战,相比起其他的羌族首领和异族将领来说更加会打仗,所以胜多败少,久而久之,附近的大小部落和异族群体都投向北宫玉令的帐下。
北宫玉令的势力水涨船高,他的弟弟北宫竹却不开心了,因为当年他们年幼,北宫玉令又是长子,所以不好说什么,但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对于权力的野心也慢慢膨胀起来,虽然不敢和势力强大的大哥正面发生冲突,但私底下还是会弄点小动作。
北宫竹在一次征伐中向大哥领命前去讨伐一支人数在三万左右的羌族大部落,北宫玉令当时在和另一个大民族东胡打得难解难分,没有功夫去顾及那一头,弟弟出来分担他十分开心,就罢给了他五千勇士去攻打那支部落。
而北宫竹十分阴险,到达那部落之后说是不堪受到北宫玉令的欺压而带着本部来投靠,帮助御敌,部落首领也是一个老好人,一见大家都是羌族人自然也欢迎抵制强大的敌人,谁知北宫竹却是在半夜发动了兵变,把那大部落上下三万口人杀得只剩下了一些老弱妇孺,青壮几乎全灭,只有小部分人投降了北宫竹。
北宫竹大胜归来,北宫玉令也正好击退了东胡的来犯,北宫玉令看见自己的弟弟能有这么大本事十分高兴,便把手下的五万人口,交给了北宫竹掌管,这也是北宫竹现在围攻武威城的一万八千人马的来源。
在北宫两兄弟的努力之下,他们部的羌族对外扩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为附近是在没有太大的敌人——羌族的王庭和匈奴等强族他们并没有去触碰,也一直是交好的态度,而他们讨伐的一些民族部落都是一些在他们几大种族之间割据的小种族和部落,有的还很不听话,得到好处的羌族王庭和匈奴等大种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在两兄弟忙于对外作战的时候,内部也是一直由三弟北宫往掌管。
不同于两位哥哥的野蛮和野心,北宫往却是一直以汉族人自居,但迫于形势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口,只能埋在心里。比两位哥哥更加喜欢汉文化的北宫往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在羌族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智者。因为是亲兄弟的原因,北宫伯玉和北宫竹都很放心的把大本营交给了北宫往来打理,北宫往也没有让两位哥哥失望,年仅十八岁的他把整个领地的民生和部队的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能够让其他种族的奴隶不叛变,本族的百姓安居乐业,对于这名青年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他们是本族的条件上的,大多数族人都是跟随着北宫伯玉时期留下的,都是老族人了,这并不能代表北宫往拥有可以和中原一些顶级谋士相媲美的能力。
又是一年的战争和休养,时间到了公元一八九年,一直关注着中原汉王朝内部消息的北宫玉令发现了可乘之机,于是便叫来了两位弟弟商量。
此时他们部的羌族人口已经达到了空前的七十万。整个羌族也只不过是二百多万的人口【小说需要不是历史上的人口数量】,而这七十万是北宫玉令三年来收纳征讨各个民族的成果,羌族只是为首罢了,还有不少汉人在内。
一听要攻打汉朝,为父亲报仇,北宫竹举双手双脚赞成,跃跃欲试,但北宫往只是沉默不语,因为三兄弟中虽然他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但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兵权的存在。
没有兵权就代表了他没有说话的底气,只好沉默,中立的作法也没有激怒北宫玉令,北宫玉令只是破例拔给了北宫往五千兵马守卫族内和支援作用,让他继续负责好后勤工作,自己调集了几乎是族内所有的大军二十三万,发兵凉州。
但没有了北宫往的协助,他失去了最好的出兵时机,在会合匈奴十万大军的时候中原大战以及接近尾声,赶到凉州之时只好让异族大军分散,在凉州各处分散作战。
而北宫玉令自己则是带着十万大军,其中还有手下最精锐的一万本部和马腾在西凉城互相交织着,打得难解难分,西凉马家军的勇猛果然名不虚传。
弟弟北宫竹带着本部进攻武威郡,其余的十多万大军各自分散,由手下大将或者是北宫家族的其他亲戚指挥着在凉州各处作乱。那些大将中还有几个比较勇猛,可以打打仗,但是其余的包括北宫家族中的那些养尊处优的亲戚和手下都一样,都是虾兵蟹将,欺负欺负凉州百姓还只是勉强,被汉朝正规军盯上了只有死路一条,而那些有些武力的将领一个个都是二愣子,随便设计一个计谋就可以将他们绞杀于荒野。
匈奴那里,单于于夫罗带着七十个千骑队整整七万匈奴大军和天水城太守张济所部纠缠在天水郡,至于更远的敦煌等郡,早已沦陷,落为不毛之地。
现在凉州的混乱,除了靠近关中的四个郡还算和平之外,其他的地方就是出去散个步都能遇到在半路劫掠,三五成群的异族士兵。
其实说起来,匈奴和羌族两大叛军力量派了这么多兵,真正能称之为“兵”的只有十之一二,其他要么就是奴隶要么就是普通的农民或者马夫之类的,随便拿把木棍就来打仗了,被西凉的百姓好不到哪里去。
武威城西门十里处,久攻武威不下的北宫竹大军在这里驻扎着。
北宫竹在军营中间最大的那处营帐内,尽管现在里面是好酒好肉,歌舞升平,但北宫竹紧缩的眉头却没有松开丝毫,看着眼前的美色美食毫无兴趣,挥了挥手手把她们都赶了下去,左右也收回放在刚才跳艳舞的舞姬身上的眼珠子把美食都撤了下去,这让守在门口的军需官不禁有点纳闷,难道要给大人换个口味,安排几个男佣服侍?
之前北门那里的三千多兵马居然仅有八百多人回营,其余不是死在了乱军之中就是走散当了逃兵,而北宫竹也从败溃回来的守军中得知汉军的援军已经赶到了!这让北宫竹不由得有些兴奋,汉人们只知道龟缩到城池里面不敢应战,如今有敌人援军一定有野战了,而他手下的勇士们野战可是一流!这下子不但可以为父亲报仇,还可以立下名望,甚至是超过大哥的名头。
为父亲北宫伯玉复仇,是北宫玉令和北宫竹都有的目标,而当年剿灭叛军的是以皇甫嵩、董卓为首的军阀和中央正规军将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韩遂叛变才让北宫伯玉身死于凉州,要不然北宫伯玉怎么说也能全身而退。
为其复仇也成为了整个北宫部羌族的愿望,现在罪魁祸首韩遂已经被张辰讨伐,早已战死。而他们也只能四处以斩杀汉军为复仇的目的,等寻见了皇甫嵩等仇人之后再全力进攻。而那北宫往倒是和众人看法不一,几乎和族内的长者们想得一样,父亲北宫伯玉去招惹大汉王朝,实在是死有余辜,即使是亲生父亲他也如此认为,所以对于汉族他没有多少仇恨。
而在羌族王庭中,他们也认为现在的汉王朝和当年那个名震天下的强大国家没有区别,北宫部羌族去招惹他们是自寻死路,所以也没有加入到叛乱军来,反而按时对汉朝政府年年按时按量朝贡,和北宫部羌族也划清了关系。
“将军!不好了!敌人来了!汉军来了!”一名守门的侍卫冒冒失失的闯了进来大吼道。
“这么快!”北宫竹大吃一惊,他也是刚刚回来坐下没多久,没想到汉军的进攻就要到了。
而在此时,汉军援军的指挥张辰却是还在武威城内,和庞德相酌聊着战事。
张辰的那二千多骑兵则是进了城池,但郭汜和胡轸的部队却是到了武威城外。
他们拒绝了庞德进城的邀请,直接马不停歇人不换鞋的冲到了不远处的北宫竹大营,带着三万多大军直接展开的攻势,突入起来的进攻让刚刚回营的北宫竹军的军士们手忙脚乱。
第228章 攻营
“嗵嗵。。。”巨大的马蹄声由远至近渐渐踏破而来,北宫竹军营中的士兵们纷纷慌忙的冲出来,有的甚至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上。
“敌人来了。。。快,快啊!”北宫竹手下的羌族士兵们叫喊着,现在叛军军营之中乱成了一锅粥,那些负责守营的士兵们早就散去了浓浓倦意,打起精神来拿着各自兵器在大营的围栏之后严阵以待,而在后面的营帐中,火光点缀着嘈杂的军营,无数士兵举着火把在其中奔走,大喊着大叫着,好不热闹。
“敌人乱了!冲锋!”胡轸带着骑兵队先赶到了,看见黑暗之中的羌族大营火把的亮光照应着杂乱无章的士兵们,此刻他们的惊慌都不言而喻,从慌乱的动作中就能够看出。
六千骑兵,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下只能够依靠着坐骑的判断和附近骑兵的声响来判断,而他们很快的就按照平时训练之时的袭营布阵,六千人分为三队,从三个方向围攻羌族大营。
“让所有人都出来迎敌!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大营!”北宫竹此时在左右亲兵五百人的护卫之下管理着大营的秩序,而大营内有足足一万三千人的部队,兵种还五花八门,实属难以掌管,北宫竹只好粗略的下令道。
“哈!”胡轸亲自冲锋陷阵,手持宝剑亲自指挥着两千骑兵进攻正门,两其他两路攻打侧翼的骑兵们也进入了大营,羌族大营的防备实在是弱得可怜。
六千骑兵同时冲到了大营之中,而不远处,更是有着郭汜带着两万步兵和八千骑兵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无数的羌族士兵在黑暗中嚎叫着,甚至他们砍得都是自己人。
而西凉骑兵们拥有队阵,即使是在这样子的黑暗中还是能确保不会误伤到自己人,他们在羌族大营中来来去去的冲锋,好不痛快。
“所有人!且战且退!在后面的河边站住脚跟!”北宫竹也不是鲁莽之辈,知道这样下去必败无疑,便下令暂时撤退,在河边重新整队再冲杀回来。
羌族的大营简陋不堪,但也不至于会如此不堪一击,他们的营寨本来就是为了在青藏高原的群山中那样子的地形而造的,对付一般的步兵十分奏效,但在西凉这种平坦,最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形上自然会被攻破,何况北宫竹的大军刚刚围攻武威城回营,本就疲惫不堪,也没有想到会遭到汉军的奇袭。
这也多亏了张辰,一路上只要看见羌族人的斥候,就会派轻骑兵去劫杀,导致北宫竹一路上安排的“眼睛”都被张辰挖了个干净,才会不知道汉军援军的动向。
北宫竹在乱军中的一声令下,亲兵们纷纷向四处传令,而北宫竹在叛军们的护卫之下开始后撤,在大营中的整支叛军都开始陆陆续续后退。
“号令!让骑兵们归队!步兵们准备出阵,彻底占领敌营!”郭汜骑在马上,相比起胡轸来说他更加像是一个坐镇指挥的将领,也是董卓的左右手,他已经率领着剩下大军赶到了叛军阵外,两万八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在黑夜中排开,每二人便有一把火把,整个大地都被照亮了。接下来他要做的是把胡轸的部队从敌营内唤出,再让步兵们对着敌军进行横扫式的进攻,彻底攻下敌阵。
“唔~!”当传令兵们吹响低沉的号角,正在洗劫北宫竹大营的骑兵们有序地跑了回来,回到了已经被火光照亮的本方大阵。
“杀!”郭汜的宝剑向前一挥,八千骑兵原地不动稳稳的站住了阵脚,两万步兵开始形成丁字阵缓缓前进,而此时北宫竹的大营内还是杂乱着,大多数士兵在黑暗中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怎么都无法脱出大营,这些人终究只能被董卓军们劫杀。
作为董卓扎根西凉的左右手和帐下的重要家族,郭汜为首的郭家和李傕为首的李家,在西凉有了很重要的地位。而董卓的发源地在天水至武威一片,和西凉的土生大家族马家没有冲突,所以历史上马家也没有臣服于董卓。
“停!所有人准备好!准备反扑!”那里陷落在阵中的后续部队还没有完全撤出,北宫竹在河边已经重新收编军队,准备立即反攻。
大营的争夺还在继续,一些已经逃不了的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