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胡录-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当作和平的希望,这里就拿在同东晋军队作战中英勇战死的前燕帝国将领贾坚来做个例子。
贾坚是山东渤海人,《资治通鉴》说他从小就崇尚气节,他的父亲和祖上都是魏晋大臣(可能他自己年轻时也当过短时间的晋朝官员)。后赵统一北方后贾坚担任过后赵帝国的一名普通官员,后赵灭亡后,贾坚辞官回乡组织武装力量自卫。慕容评听说贾坚是个人才,便派人前去招募他,开始贾坚死活都不愿意为前燕做事,慕容评就以武力迫使其就范。但后来贾坚自己确实对活力无限的前燕产生了好感,开始踏踏实实地工作。慕容俊和慕容恪都很欣赏贾坚的才干,尽管贾坚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前燕帝国仍指派其担任泰山太守。
贾坚是个能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慕容恪听说后不服气(因为慕容氏家传的箭法也很厉害),就将一头牛置于百步外来测试贾坚的箭法,引得很多人来围观。贾坚就说:“我年轻的时候可以保证射不中它,而现在年纪大了,就不一定射不中了。”围观者都不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贾坚就取出两支箭来,挽弓搭箭,只见弓弦响处,贾坚射出的一支箭擦着牛背飞过去,另一支箭擦着牛腹飞过去,都射下一撮同样大小的牛毛来。于是“观者咸服其妙。”
后来东晋派兵偷袭前燕山茌(今山东茌平),镇守官贾坚已经七十余岁,手下仅有七百余人,而晋军却来了上万人。贾坚知道难以把守,就对手下说:“今危困,计无所设,卿等可去,吾与其屈辱而生,不若守节而死。”手下将士都不忍离去,劝说他一块逃走。贾坚就说:“我如欲逃,必不相遣。今当为卿曹决斗,若势不能支,卿等可趣去,勿复顾我也!”于是他单人独骑站在吊桥下“左右射之,(晋兵)皆应弦而倒。”,东晋指挥官见难以进城,就派士兵偷偷跳进护城河将吊桥砍断,才把贾坚生擒。
贾坚被活捉后,东晋官员就质问他:“君父、祖世为晋臣,奈何背本不降?”贾坚回答说:“晋自弃中华,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节!吾束脩自立,涉赵历燕,未尝易志,君何匆匆相谓降乎!”始终没有投降东晋。“数日愤惋而卒。”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非常推崇名节正统的司马光也没有把贾坚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写,相反,他对东晋的表现却颇有不忿。同时司马光在这里也对东晋的南迁给了个大概的定性,那就是这个政权是“自弃中华”,并不是被别人赶走的,是自己毁灭了自己。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民既无主,强则托命,”平民百姓没义务为政权的垮台承担责任。按照《资治通鉴》的意思,第一,不能简单地把贾坚看作“汉奸”,相反,“自弃中华”还要大言不惭地责问别人“奈何背本”的东晋才是最丑恶的。第二,慕容恪的治国方针确实厉害,能够让汉族百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放弃对东晋的期望而转向前燕。我们注意到:当桓温攻入关中时,“百姓持牛酒迎于路者十八九,”当地老人都痛哭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而离那时候才几年功夫,晋军再进攻前燕的时候,贾坚老人的回答竟然变成“自弃中华者何匆匆谓降?”,这种反差之大让人惊讶。
那么,前燕的社会制度真的就完美无缺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反的是,前燕慕容恪所推行的天才政治之路,实质上却是一条死亡之路。慕容恪死后仅仅三年,前秦王猛就率军攻陷前燕帝国的首都邺城,前燕帝国灭亡了。
慕容恪推行的治国方针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的:即前燕帝国必须由一个既睿智又强势并且威望极高的天才人物来统治,否则慕容恪搞的这一套放羊式的管理模式就会变成一场荒诞的闹剧(看来宽松的管理模式必须依靠被管理者的较高个人素质来做支撑)。慕容恪生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采取的对策不是改变现行政策,而是换汤不换药地向幼主慕容昧推荐了同样是天才人物的慕容垂来接替他的位置。慕容恪就没有仔细想想,他的这种制度设计,把君主放到哪里去了?此外,正是由于慕容恪的出色工作,使他手下的那帮幕僚们几乎全都无事可干,只能依仗着他混饭吃。
前燕皇帝慕容昧个人资质平平,在他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两个“天才级”的叔叔(慕容恪和慕容垂)恐怕是畏惧多于尊敬。慕容昧活在慕容恪的阴影里实在是太久了,慕容恪的死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如遇大赦,好不容易才获得解放,他怎么情愿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呢?所以慕容垂就注定只能赋闲在家了。
慕容恪的第一位继任者是悦绾。悦绾也是个既能打仗又能治国的人才,他一上任就发现慕容恪创建的制度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任何一个继任者都根本无法将它推行下去。因为慕容恪这个完美的人创建的制度也是极为外美的,完美到如果继任者不能和他一样完美,那么这种完美的制度就根本无法实行下去。悦绾一上台便请求皇帝慕容昧下令废止慕容恪制定的所有政策,转而实行严明的新政策。
悦绾这回可捅了大漏子,他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果以邻国的眼光来看算是比较宽松的,但是在前燕百姓眼里可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前燕帝国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在慕容恪的臂弯的保护下过惯了松松垮垮的生活,你叫他们马上去除懒散的习气抖擞精神改变形象,哪能这么容易呢?所以悦绾的新政策一出台,全国上下是骂声一片,邺城的百姓忍受不了严格的新制度,几天之内就有二十多万户居民迁出了邺城,邺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前燕帝国的官员们也自发地起来抵触新法,要求悦绾下台,呼吁朝廷让同样是威望甚高而又秉性和善的慕容评出来掌权。众望所归之下,慕容评接替了悦绾的职位。他果然不负众望,一举便恢复了慕容恪过去所实行的全套政策。惟一不同于慕容恪的是,慕容评对小皇帝慕容昧也采取放羊式的宽松化管理,不再像慕容恪那样严格要求他了。
因实行严明的规章制度而“臭名昭著”的悦绾一下台就被处决(仆射悦绾言于昧曰:“太宰政尚宽和,百姓多有隐附。《传》曰,唯有德者可以宽临众,其次莫如猛。今诸军营户,三分共贯,风教陵弊,威纲不举,宜悉罢军封,以实天府之饶,肃明法令,以清四海。”昧纳之。绾既定制,朝野震惊,出户二十余万。慕容评大不平,寻贼绾,杀之。),这似乎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它却预示着前燕帝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天才政治”的破产。一个国家不以制度立国,而是把命运寄托在某几个天才人物上,对国家来说其实是一种悲剧。
慕容评搞出来的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小动作跟鸵鸟受惊时把头钻进沙丘里的行为没什么两样,很快东晋大权臣桓温就向前燕发动了东晋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攻势。前燕帝国能征善战的将才悦绾已被杀害,而原本骁勇无比的慕容评经过多年的养尊处优,已经彻底蜕变成一条愚蠢的肥蛆。在这关键时刻,一直被昏君慕容昧和庸才慕容评排挤的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自告奋勇要求担纲抗敌。
慕容垂自从哥哥慕容俊当皇帝以来就一直赋闲在家,这种状况一直到慕容恪掌握大权后才得以改善。
这里顺便提一下前燕皇帝慕容俊,他在位的十年间,风头一直被自己的几个天才弟弟所掩盖,其实慕容俊这个人也是很有本事和权术的(俊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性严重,慎威仪,未曾以慢服临朝,虽闲居宴处亦无懈怠之色云。),这从他托孤给慕容恪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来。当皇帝并不需要打仗多厉害,会管人就足够了。慕容俊并不是一个草包皇帝,但他一直竭力欺负挖苦弟弟慕容垂就让人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了,也许有一个天才弟弟就够了,多了反而是累赘吧。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他可是奉旨改名的),从小他就“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父亲慕容皝对他格外看重,特别起名为霸,“恩遇逾于世子俊,故俊不能平之。”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说慕容家族的特征。或许是因为祖先出自西伯利亚的原因,慕容家族的遗传特征就是相貌俊美,皮肤白皙。这一点从金庸先生对慕容复的描述上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再来调查调查慕容家族的上下五代的皇帝和重臣。
慕容廆,幼而魁岸,美姿貌,身长八尺,雄杰有大度。
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
慕容皝,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
慕容俊,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
慕容恪,年十五,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
慕容垂,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
慕容德,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慕容冲姊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慕容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慕容宝,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慕容盛,少沈敏,多谋略。骁勇刚毅,有伯父全(指慕容令,晋书叫慕容全)之风烈。
慕容策,年十一,美姿貌,而蠢弱不慧。
慕容熙,雄果英壮,有世祖之风。
慕容超,身长八尺,腰带九围,(古人以大腹为美)精彩秀发,容止可观。
年轻的慕容垂从小在战马背上长大,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十三岁慕容垂就担任先锋官,和十七岁的大元帅慕容恪配合作战,讨伐宇文部落。《资治通鉴》上说:“霸年十三,勇冠三军。”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慕容霸当年只有十三岁,但他的武勇已经是全军排名第一。
十三岁的儿童,武勇全军第一,按周岁算也就是十二岁。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十二岁的时候大都还在上小学……
一声叹息……
新生的前燕帝国如同草原上的烈火一般熊熊燃烧着,很快吞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成为逐鹿中原的大赌局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慕容垂少年得志,亲身经历了慕容家族统一东北地区的全过程。
青春年少的慕容垂和辽东大族出身的才女段氏成亲,少年英雄得配佳人,可谓万千光环集于一身。可惜好景不长,慕容垂二十三岁那年格外宠爱他的父亲慕容皝去世了,二哥慕容俊当了皇帝。慕容俊和他的老婆可足浑氏(一看名字就知道她是个浑人)俩人都对慕容垂这个弟弟没有好感,经常无缘无故就找他的茬。
可足浑氏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她为人却非常尖酸刻薄,凡事总要占大头,在妯娌当中一向口碑不好。而慕容垂的妻子段氏则性格刚烈,对可足浑氏这一套是软硬不吃,也从不去逢迎她这个皇后。可足浑氏心里恨死了段氏,就诬陷段氏在宫廷里放蛊,把段氏押入大牢里日夜拷打,逼迫她招认,段氏也很犟,宁死不招。慕容垂心疼妻子,就派人去劝她说:“人的一生难免要死,何苦受这种苦楚!你赶快招认了他们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段氏叹了口气,回答说:“我并不是不怕死的人。但如果承认的话,就辱没了祖宗,同时也连累了你。这怎么能承认呢?”第二天,段氏就被拷打致死。
慕容垂一直赋闲在家,干看着他哥哥慕容恪建功立业,这一闲就是二十年。等慕容恪和慕容俊都死了,国家遭到桓温的进攻却无人可派的时候朝廷仍然没有要起用他的意思。还是他自告奋勇地在别人的一片白眼之下上了战场。这时候的慕容垂已经由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十三岁少年,变成了满头华发的垂垂老人。
以慕容评为首的这帮尸位素餐的家伙根本就不是桓温的对手。在东晋桓温的强大攻势之下,邺城上下一片忙乱,大家都在收拾东西准备逃亡到东北去(闯关东?)。谁也没想到慕容垂竟以区区八千骑兵就大破桓温的五万军队,并斩首三万余。此役顿时让慕容垂成为前燕帝国的大英雄,同时也引发了慕容评对慕容垂的强烈不满。慕容评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联合太后可足浑氏一起对付慕容垂。正巧可足浑氏因为害死段氏一事和慕容垂结下了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