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超现实的梦幻-象征主义文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兰波为我们描绘的幻美的景象。当我们从诗境中走出来,以理智的眼光来审视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兰波不断地进行诗艺的探索、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这种探索、追求过程的形象反映。诗中的“女神”是诗人探索、追求的“未知”的象征。结果如何呢?长期的追求得到的却是失望:“黎明和孩子倒身在树林的低处……

  苏珊·贝尔娜的发析道出了这首诗的隐蕴:“在这首诗里无疑有某种超越了简单的描写的东西。这种对 ‘诗人应致力于征服无名物’的追寻,最后以一半的成功而结束了,它给我们留下了在兰波的作品里经常有的这样一种印象——诗歌的转换,然而却是象征性的转换。对自然的爱,在他那里,同时伴随着一种征服的欲望,这种爱具有一种激情的几乎是性感的和带有广泛质疑的面貌:他想揭开一切的罩纱,但他没能做到,他只能连纱披一起拥抱女神,对未知的追求依然是失望的。”

  因此,兰波的“通灵者”之梦破灭了;因此,他永远地告别了诗坛!

  怯懦乎?明智乎?谁人能与评说!“纯诗”:马拉美

  斯泰法诺·马拉美 (一译马拉梅,1842—1898)是法国象征主义的主要诗人之一,现代主义诗学的重要理论家。

  马拉美生于巴黎一个贫寒的家庭。5岁丧母,此后,妹妹和父亲先后去世。这些不幸给马拉美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促使他在以后的诗歌创作中渴望摆脱现实世界,寻求一个“绝对世界”。

  成年后,马拉美生活贫困,历经坎坷。他曾在政府机关当过临时雇员,担任过中学英语教员,还曾在一家图书馆任过职。

  马拉美从小喜欢读波德莱尔和爱伦·坡的作品。为了阅读爱伦·坡的原著,他甚至到英国去学英语。马拉美从20岁起就发表了诗作,但早期诗作并未引起重视。从早期作品看来,马拉美明显地接受了波德莱尔的影响,他像波德莱尔那样去认识人生的痛苦,也像波德莱尔那样去表现人性中的恶。

  1876年,马拉美的长诗《牧神的午后》发表后,他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1880年左右,一些钦佩他的诗才的年轻诗人经常去拜访他。于是,马拉美便在罗马街寓所每星期二下午接待来访者,并和他们一起切磋诗艺。人们称之为“星期二集会”。这种集会推动了象征主义的发展,马拉美事实上已经成为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但直到魏尔伦在《被诅咒的诗人》中介绍了他之后,他才名声大振。

  1887年,马拉美把自己过去的诗作汇编成《诗集》出版。1894年,他发表了最后一首,也是最难懂的一首诗《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

  马拉美一生诗作不多,正式发表的还不到60首。但他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胆识和才华,给他赢得了声誉,与魏尔伦、兰波并称为象征派三杰。如同纪德所说:“马拉美的作品将几乎全部流传下来。”

  作为理论家,马拉美继承了爱伦·坡的美学观,提出了“纯诗”论。“纯诗”论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要点:

  第一,诗要富有神秘性。马拉美认为,美是神圣的,一切神圣的东西都是神秘的,因此表现美的诗歌也应是神秘的,他批评帕尔纳斯派:“帕尔纳斯派抓住一件东西就将它和盘托出,他们缺少神秘感,他们剥夺了人类智慧自信正在从事创造精微的快乐。直陈其事,这就等于取消了诗歌四分之三的趣味,这趣味原是要一点儿一点儿去领会它的。”这种观点,强调了诗的含蓄美,固然是对的,但马拉美似乎走得太远了:“在诗歌中应该永远存在着难解之迷,文学的目的在于召唤事物,而不能有其他目的。”所谓“召唤事物”,意思是说,诗人以精湛的艺术手法,魔术般地使事物得其神似,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在公开为晦涩辩护。它势必导致艺术与大众分离,成为少数“精神贵族”的特产与特权。

  马拉美以毕生精力创作的,但最终也未完成的“唯一作品的片段”《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就是一个“难解之迷”。虽然我们知道,马拉美一生接受波德菜尔、爱伦·坡的影响,追求艺术的完美境界,”赋于人间字眼最纯真的意义。”他在《窗子》中表现了自己的追求:

  我逃遁,扒遍所有的窗子/在那里我超脱人生,祝福人生,在永恒的露水洗涤的玻璃井/纯洁的晨光染上“无限”的金色。

  我对窗凝眸,自身的回映却成了天使!我诩化了让玻璃窗变成艺术,变成神秘吧——我深愿再生,把美梦织成冠冕,带到/未来的天堂,那里的“美”怒放着花朵!

  诗中的“窗子”是艺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诗的象征。诗人想通过诗看到“未来的天堂”的美 (即爱伦·坡所说的“天上的美”)。这种“未来的天堂”的美,就是所谓的“绝对世界”。而若想达到这种“绝对世界”,就必须排除、破坏带有个人标志的“偶然性”。《在骰了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一诗中,诗人把对美的追求落实到对“字”的追求上,“骰子”便暗喻着“字”。在这个基础上来分析诗题,我们便会认识到,所谓“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说的是自己无论如何在语言方面下功夫,无论在诗艺方面追求,都无法排除自我(个别性与偶然性),进入到“绝对世界”,看到那“未来的天堂”中怒放着的“美”的花朵。因此,诗中表现了马拉美在艺术探索失败之后所产生的悲观意识。就思想情绪的发展历程来看,马拉美和爱伦·坡是何其相似! (爱伦·坡最后不是写了一首《黄金国》吗?)然而,这只是我们对 《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这首诗的总体理解,如何具体落实到诗中每句诗甚至每个字的语意,那我们可能就很难有恰当的解释了,甚至常常是哑口无言。这方面是由于我们象马拉美所说,“具有中等天资”,“文学修养又不够”;另一方面,从作品本身来看,它也的的确确是朦胧晦涩,“存在着难解之谜”。

  第二,诗要具有梦幻色彩。马拉美认为,幸福不在世上,只在梦中,美也一样,只有梦幻才能达到不属于人世的“未来的天堂”上的美,即“绝对的美”。因此,他主张大力表现梦幻。

  《牧神的午后》一诗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诗中描写:夏天的一个午后,牧神潘从睡梦中醒来,刚刚见到的那一切若隐若现的景象浮现在他眼前:

  啊,平静的沼泽般的西西里海滨,……

  当远山蔚蓝的金色上/碧绿把它的藤蔓献给水泉时/一只憩息的白色羽禽飘来:在芦苇声声的序曲中,/这天鹅翱翔着,不,是沐浴的仙女/在回避和遁入水中……

  ……

  我的目光洞穿荆丛投向每一个/长生的脖颈,它们把自己的灼热溺入涟漪,向着林空发出一声狂喜的呼喊;水淋淋的头发的光泽融入天光和战颤,/像无数宝石!

  牧神的窥视使大多数仙女像被他的目光刺伤了似的消逝在水中。但岸上有一对入睡的仙女——“睡美人”。牧神激动地抱起了她们,狂热地亲吻她们:

  ……她溜开,/逃避着我火热嘴唇的啜吻,像一道/颤栗的闪光,她的玉肌暗自抽搐,从她非人的双足到羞怯的内心/都留下了那被狂泪濡湿的天真/和那略带轻愁的烟云。

  最后

  这位娇美的小猎物,从我隐约僵木的胳膊下挣出/毫不怜悯我如醉如痴的呜咽。

  想到这一切,牧神记不清这些情景是真实还是幻象。他吹起了芦笛,想抒发他的欢乐和惆怅,唤回那美丽的仙女。想着想着,他又沉沉入睡,而那美丽的仙女真的重又出现了……

  牧神潘在古希腊神话中是一个快乐的神。他徜徉于群山之上和森林之中,和神女们一起翩翩起舞,吹奏着他自己发明的芦笛。他之所以能发明芦笛,同他向神女西林克斯求爱有关,他追求西林克斯,可“狡黠的西林克斯”却躲入阿耳卡狄亚的拉冬河里,变成了一棵芦苇。于是,潘用这棵芦苇给自己削制了一支芦笛。马拉美利用关于潘的美丽而古老的神话,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仑美奂的艺术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明与暗,梦与醒,幻与真,理想与现实,含义与形象纠结纷呈,五彩缤纷。”诗人调动了“字”的魔力,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又轻柔、又迷蒙、又飘飘然、又神兮兮的梦幻世界,领略到一种朦胧美、空灵美。

  第三,诗要追求音乐性。马拉美认为诗歌应该从音乐中汲取营养,诗句要注意音步、顿挫和韵脚等的规律性,这样才能唤醒人们对美的潜在的追求意识。

  马拉美的诗都体现出了音乐特质。著名音乐家德彪西曾根据《牧神的午后》写了一首同名的交响曲,在艺术界引起了极大震动。但马拉美却认为自己的诗就是一首美妙绝伦的交响曲,不论是何等天才的音乐作品企图加在它的一旁,这都是对它的一种亵渎。这虽然表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某种偏激,但在指出自己作品的音乐完美性方面却是并不过分的强调。另外,德彪西等音乐家也曾给马拉美的其他诗作,如《显现》、《叹》等谱过曲,这同样证明了马拉美的诗作的音乐特征。

  第四,讲求诗的法则。马拉美看重爱伦·坡这样的观念,即一首诗要具备“一个数学题目的精确与严谨。”他说:“我愈走人写作的生涯,我愈求忠实于我的伟大的导师爱伦·坡所留给我的那些严谨的原则。他那篇美妙的诗篇《乌鸦》,便是根据这些原则构思而成,而读者的灵魂欣慰,却恰恰是诗人想要给他的欣慰。”

  在马拉美的倡导下,诗的创作不再是一种“盲目的灵感”,而是诗人自觉地利用一切心智能力的“制作”,是一个“技巧问题与哲学推理过程。”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合著的《西洋文学批评史》认为:“在一有马拉梅式的诗篇里,文字有着事物的体积与密度;诗篇几乎视为一种可塑性的对象,有重量,有硬度,甚至还有某种程度的拒光性。因为,文字于此不是符号,透光地负载思想。相反地,文字也获得某种的体积与质量。诗篇乃变成了小小的神秘世界,它的意义之被理解,不比大世界的意义之被理解为容易;而诗篇,也就是大世界的类比拷贝。”

  《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是马拉美这类诗篇的代表,也是诗人追求“纯诗”技艺的顶峰。除了努力“赋予人间字眼最纯真的意义”之外,在诗作中,诗人也努力使“文字有着事物的体积与密度”。诗人对每一个字的选择,对每一个版面的安排,都煞费苦心。还尽量减少字所占的空间,扩大纸的空白,以便给读者一些“创造”的余地,跟自己一起去探索。他称这种空白是“博学的空白”。这使白纸本身也具有了表现力,成了“不可言说的东西”。诗歌甚至将诗题拆成以最大字号拼成的单词散入诗中,贯穿全诗。全诗采用阶梯形式排列,不用标点。读这首诗,我们一方面领略了诗人在艺术方面的探索,为诗人的胆略、勇气而瞠目结舌;另一方面,我们又仿佛进入到一座以文字的材料,以音乐原理、建筑学原理为基础而结构成的宫殿,但意义的天窗却无处寻觅,因此我们——作为“中等天资的读者”,便很难“洞观”那“未来的天堂”的“绝对的美”。这或许正合马拉美的心愿,他原本就想要制造一个“难解之谜”吗!

  但我们由此便产生了一种忧思:“纯诗”的路幽深倒是幽深,可不是太狭窄了吗?如果像马拉美这样在诗艺方面走向极端,走向“绝对”,归根结底,他将得到什么呢?或许只有“虚无”。“力量神圣”:维尔哈伦

  爱弥尔·维尔哈伦 (一译凡尔哈伦,1855—1916)是比利时著名的法语诗人。生于圣·阿芒镇。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88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在诗坛上崭露头角。早期的诗具有悲观颓废倾向,如 1887年至1890年发表的《黄昏》、《瓦解》、《黑色的火炬》等,在方法上是像征主义的,内容比较抽象晦涩。1891年接近工人运动后,笔触转向现实,写出了很多反映当时的阶级斗争,城乡对立现实的好作品,如《妄想的农村》(1893)、《触手般扩展的城市》(l895)、《幻想的村庄》(1895)等。1901年后,定居巴黎,写出了很多表现人民力量,憧憬美好未来的诗章,如《生活的面貌》 (1899)、《喧嚣的力量》(1902)、《复合的光彩》(1906)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奔走演讲,反对战争,不慎在卢昂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