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历史剧同人)[综]废后不易 作者:闲敲灯花(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11-12完结)-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回来时面上平静,仿佛什么事也没有过一般。
彩丝院里,武则天尚在月中将息,眉心微微一蹙,仅作养子,总有些不足之意,可再一想,如此倒也不错,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于她,总是利大于弊的。
☆、第66章 妾为君妇
生母乃帝之宠妃;养母更贵为六宫之主,六皇子的洗三礼,自是隆盛。而后;李治更当场赐名为“贤”,皇子取名;大多在周岁礼时,亦有得宠皇子于满月宴,然不过三日;便得的;诸位皇子里亦是首回;叫众臣侧目,妃嫔多思;再看向端坐在徐婕妤之后的武则天时,不免多了几分复杂莫名。
武则天一袭新裁的婕妤宫装,依礼守矩,花色式样全无半分出挑惹眼,鬓间只簪了朵时令的绢花,松松地插了支白玉簪子,素淡简单,然通体的气度,却硬是压下了一干燕瘦环肥。
“虎毒尚且不食子,她倒好,卖子求荣,卖了一个还嫌不够。”皇后认子,虽是养子,可谁能保证就不会成真?除却刘氏,便属萧淑妃最是不满,眼下最得宠的、身份最为尊贵的便是她的儿子,可如今……
收拾不了小的,难道连大的,也说不得么?
“吾子可慰皇后膝下,实为恩典,妾无敢不从。淑妃若有异议,自可与皇后言明。皇后最是宽仁,定不会叫淑妃失望而归。”武则天难得地反唇讥道,“四皇子聪慧好学,区区一簿《礼记》,实不足挂齿。”
一提及此事,萧淑妃的俏脸陡然阴沉:“我儿如何,岂容你这区区婕妤置喙?”当初《礼记》之事,叫爱子饱受委屈,更让她成了笑柄,丢了好大一回脸,可那是皇后亲赐,她不能推诿,如今更心有忌惮,可这后宫之中,能叫她忌讳的,也只有中宫那一位。这份仇,自然是记在了武则天身上,“有这闲心思,不若顾念顾念自个儿,别落得个竹篮打水,什么也没捞着。” 过去这么久了,她也算瞧出来了,对彩丝院这位,皇后看似优厚有加,实则疏远着呢。
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哪会看不清下头人的动作?
瞧见李治微微拧眉,面露不渝,讷敏笑着叹道:“萧淑妃这张嘴啊,惯会得罪人,妾昔日,不知道被噎了多少回,恼时真恨不得拿针缝起来才好,如今想来,倒也颇是好笑。”
李治亦被她逗笑了,忍不住打趣道:“梓潼有此心,朕亦妇唱夫随一回,何日用针,知会一声,朕递给你便是。”
讷敏横了他一眼,啐道:“妾可不是那小鸡肚肠的。”
“梓潼宽仁贤明,天下共知。”
明明最是正经不过的一句,可听他含着笑道来,却怎也不对味,两人并肩而坐,挨得本就十分近,李治说话时,又微微侧过身来,莫名地生出几分旖旎,皇后薄怒浅嗔,帝王温情含笑,帝后和谐,国之大幸,叫一干重臣亦是宽慰不已。
却让宫妃佳丽的心情不那么美丽了。
皇后本就尊崇至极,又得皇上如此敬重,若是再得了宠,那还有她们什么事?
后宫的心思,讷敏纵没瞧出些什么来,也猜得到。惴惴了几日,却见安仁殿与往日无异,也渐渐放下了心。
“娘娘何必如此?”旁人不知,可陆风仪怎会瞧不出,娘娘心里,怕是半点情意也无的。
“六宫之中,雨露均沾,亦是本宫职责所在。”讷敏素来畏寒,还未入秋,便撤去了竹帘、蒲席,如今,连炭盆也添上了。此刻,正拢着白狐狸毛的毯子坐在案前,舀了本册子细细看着,不时用笔记录些什么,听到她的叹,随口应了一句。
陆风仪忍不住又是一阵叹息,造化弄人哪。起初,皇后日日盼着,念着,守了一宿又一宿,可惜,除了十五、十六,祖制规定的日子,圣人很少往安仁殿来;如今,圣人倒是往来频频,几乎天天都会过来坐坐,用些点心吃食,逗弄逗弄小皇子,娘娘却又淡了。
讷敏并不知道她如何感慨,也无心顾及这些枝末繁节,正对着刚刚誊录而成的纸笺发呆。那日听得宫人闲聊,道是京城米食又高了,米斗七钱,讷敏便上了心,差了亲近的内侍往各铺子查探,不过数月,便涨了一钱余。如此涨势,叫她如何还坐得住?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几番用兵西域,她本就有些担忧,命户部将历年存档取来,又借阅了兵部军士人数及发饷留案文书,择要而录,可此刻对着自己多日的成果,却不知该作何思量。
恰见李治满脸喜色地进殿:“朕刚接到前方军部文书,苏定方大破西突厥,生擒了沙钵罗,世上再无西突厥矣。”开疆扩土,此等盛事,如何不叫他热血沸腾?再用不了多久,便是举国欢庆,共迎前方将士凯旋而归。一得此讯,他便离开甘露殿,往讷敏这里来。
若非手里这些纸,讷敏也是极欢喜的,可眼下,她只觉得这大胜是压在大唐的脊梁根基之上而来的,哪还能笑得出来?
“妾这里亦有一份草书,大家不妨先看一看,再喜也不迟。”
李治只觉她怪异得很,依言接过,起初倒不觉如何,可越往下看,脸色便越阴沉,只觉这薄薄几页重如千钧,平日可弯弓射雕的手亦有些拿不住,颤抖了起来:“此事,有几分把握?”
“妾调阅了户部、兵部的留档,皆是妾一手誊录归总的。”朝国大事,她怎会儿戏?讷敏倚着桌案而立,轻轻地补充了一句,“反复校阅三遍,方得的。”
“随朕往议事殿。”李治一面往外走,一面沉声吩咐,宣长孙无忌等人进宫。
刚刚议完事,走得慢的,连太极宫都还没出,又被宣了回去,众人心里也是蹊跷得很。一进殿,便看到李治凝重地坐在主位上,讷敏坐在一旁,也难得地敛了笑。
未等众臣见礼,李治便开口道:“叫他们也都看看罢。”
讷敏点点头,将手书递给跟前的内侍,长孙无忌位高权重,自是头一个翻阅的,一见字迹,便微微一怔,忍不住抬头看了眼讷敏,又低头细看起来。这一看,富家翁般和善的笑容顿时凝住了,越看,越是沉重。
听得有人喊他,方回过神来,见几位同僚都看着自己,忙把纸笺递了过去,忍不住问道:“娘娘怎会忽有此念?”
“本宫听闻,如今京里米斗已至七钱,若本宫记得不错,永徽元年,米斗不过钱,秋收时只需三四十文。”若是贞观初年,米价七钱倒无可厚非,可如今,百姓户逾四百万户,又是风调雨顺,粮价却涨成这样,让她如何不生疑,“本宫又差人往布行、车马行、酒楼、客栈尽数查探了一番,却发现都涨了不少,只是,户部的各项赋税,跟往年无甚差异。”
解释了一番,却见除却长孙无忌等寥寥数人,许多人仍是一脸不以为然,并未觉得如何严峻,讷敏忍不住叹了口气。通货膨胀,她心里已万分笃定,却不知该如何阐述,若不及早处理,一遇灾荒,怕就真的出事了。
不过,看到李治这般,也略略心安。
圣人有命,群臣心中纵有异议,也不敢丝毫忤逆。更何况,一向明哲保身如锯嘴葫芦的长孙无忌竟开口自荐,主理此事,更是雷厉风行,查天下粮仓,府兵卸甲,重估铸造司钱币之量,一连串的举措,初见成效,更让人对太尉手腕佩服不已。
长孙无忌面上还是一团和气,靠谱的话却半句也没有,讳莫如深的模样,叫大家更觉深不可测,惟有他心里自知,盯上铸造司的,哪是他,分明就是安仁殿那位。
既是皇后先提出的问题,长孙无忌领了差事,自然往安仁殿走了一遭。讷敏端着一盏暖茶,状似无心,轻轻地叹了一声:“东西贵了,这钱,也多了。”
虽心忧民生,然西征大军大胜而归,自是满朝欢庆的大喜。
大朝会上,便有人奏请泰山封禅。
李治在位励精图治,如今更有灭突厥、开疆辟土之大胜,封禅之事,亦在常理。有人提议,群臣便纷纷口称万岁,跪请求允。
如此大喜,李治自然无不允。
这厢刚应下,那边又有人跳出来,道:“圣人秉天意而泽苍生,时登东泰,不若以天皇为名。皇后宽仁贤明,乃天下之国母,亦可为天后。”
退朝后见到讷敏,李治便将此事提了,讷敏却是一愣,并称二圣,不是史上武则天的谋划么?
“朕亦觉此意甚好。”将她的手置在掌心,微微收拢,李治笑着叹道,“此番,亦多亏了梓潼,若不然……朕欠你的,实在太多了。”
“大家这般说,倒叫妾无颜了。”讷敏微垂着首,将另一只手轻轻覆上他的手背,忽而抬眸,凝目于他的眼,温声道:“妻以夫为天,妾为君妇,何以齐肩?”
轻柔和缓,仿若和风,却又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李治望着她,沉默许久,方轻声应下。
同众臣再议此事时,忍不住将讷敏的话复述了一遍,末了,更是叹道:“此生得王氏为妇,朕之大幸,亦我大唐之福。”
☆、第67章 太子李忠
天后之议虽搁浅;但李治对讷敏的信任;却愈加亲厚。而风眩之症愈甚,至头重目昏不能视物;朝事政务一应由讷敏处理;每有御史上谏,却从无采纳应允。便是讷敏;也几番婉转建议,太子渐长;然李治却总握着她的手,道:“太子孝则孝矣;难担大任;不若梓潼甚矣。”
“太子敦善;若悉心教导;亦有所长。”她跟李忠,一个皇后,一个太子,哪能相提并论?
“妾疏于宫务日久……”
刚一开口,便听李治说道:“六宫相安,若梓潼当真累了,不如在妃嫔之中择一二人,协理宫务也就是了。”停顿片刻,又补充道,“贤儿言行有度,慧敏好学,最是省心合意不过的。”言下之意,宫务有人相佐,皇子不用你操心,叫她再找不出旁的借口推诿。
话已至此,讷敏还能如何?
只是,心里对李忠,难免扼腕叹息。李治如今,谈论政务朝事从不避讳她,甚至,还会在私底下与她商议一二,讷敏如何不知他的心思?东宫这位,摆明了就是个挡箭牌,往后,怕是再难长久的。李忠为人,她亦心知,当年也曾动过心思,想好生栽培一番,只是,十几岁的男儿已定了性,人如其名,是个再忠厚不过的。然为帝者,帝王心术、机谋手腕缺一不可,可不是一味忠厚便能御下的。
太子如何,莫说帝后,朝中大臣亦心知肚明,李忠自己也感觉得到,早年父皇喜爱四弟,后来最宠爱的是六弟,而他,却从未得过这般青睐。他也用心努力过,只是,生来不若几位弟弟聪慧,他们不过是吟诵两回便能记下的,他回去埋头苦读上七八遍,也未必能记得全。
虽不甚机敏,可李忠也不是傻的,再听闻皇后往甘露殿议政的事后,在屋里静坐了几日,终是提笔落款,双手捧着平生第一道奏折,往甘露殿去。
太子让贤,奏折虽被留中不发,仍激起滔天巨浪。一时间,朝野内外,都将视线移向了东宫。
“你怎就糊涂了呢,这太子的位子,怎可想让?这些年来,你什么都没做错,往后,这日子可还怎么过?”
任由刘氏又哭又闹,拽着自己拍打捶着,李忠却一动不动,待她哭得累了,倦了,方道:“往后,儿做一太平王爷,侍奉阿娘于身前,便不好么?”
“我这是替你叫屈哪,那黄口小儿又算什么,便因他养在皇后膝下,便要委屈我儿,将这太子之位拱手让于他?”刘氏心神大乱,只觉胸中如火焰熊熊,实难平息,便口不择言起来,“皇后就不怕养出条没良心的蛇来,当心竹篮子打水,叫彩丝院那位占了便宜。”
“阿娘,这些话,往后再莫说了。”李忠叹着气,不过几日功夫,便觉得自己老了许多,可刘氏这般激愤,若不将她说通了,难保不会闹出些什么事来,“阿娘可知,汉太子刘疆,乃光武帝长子,忝居储位十九年,却因生母郭后被废而崇执谦退、恭让天下,得以保身全退,不伤父子之情,亦为后人称颂。儿虽无匡扶天下之能,却尚有自知之明,与其……倒不如儿今日自行请退,还能得一份无忧顺遂。”
世上的废太子,能有几个余生太平的?
只是,看着忽然之间沉默下来的母亲,李忠却不知该如何宽慰,他本是不善言辞之人,此刻,更觉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无力的,只撩起衣摆,低头跪在刘氏跟前,不发一言。
太子行事,常问计于属官,如此大事,却罕见地不曾吐露半句。亦有性情激烈者,疾言厉色,冒死进谏:“太子无过,素有善德,岂能因圣人之偏喜而妄言废立之事?如此轻率行事,天下人何以看太子?何以看圣人?……又将置皇后于何地?”
闻讯赶至的李忠听得此言,心中慌乱,连忙出声呵斥道:“此事,乃孤一意而行,与皇后何干?”说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