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46、锦衣当国 作者:特别白(起点vip2012.1.11完结)-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化和应对,从前那些老规矩,老门道,已经不好用了。
锦衣卫指挥佥事杨占惊讶归惊讶,毕竟身份地位在,他跟王通道了句恭喜之后,呆到散值之后也是离开了衙门。
不过他这边上轿刚走,后面有人就远远的吊上了,虽说锦衣卫干的就是侦缉刺探的活,可在京师这边,又是太平时节,高官们的护卫根本没有什么警惕之心,与其说是护卫,倒不如说是仪仗,装威风用的。
也有人注意到,王通今日在值房呆到很晚,这个也可以理解,王大人新官上任,这么多职司在身上,总要给大家做个姿态出来。
天黑下去,灯笼已经被挂了出去,一名王大人的听差却是回返,直接奔着王通的值房去了,外面通报之后,进去行礼,屋中其他的人都被打发了出来,在门外的人也是向远处站了站,看来这人有要紧的消息禀报。
实际上,屋中先开口的人是王通,他皱着眉头说道: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锦衣卫千户以上的这些角色,那个不是在外面宴饮不断,甚至夜夜笙歌,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回府,就算回府盯梢的人也不该就这么跑回来,最起码要盯几个时辰之后才行。
那听差连忙解释说道:
“大人,小的是不方便跟下去了,不是不去盯梢?”
听到这个,王通一愣,那听差又是说道:
“杨佥事不是回自己府上,反倒是去了武清侯府那边,那里外面各处衙门派去护卫的人都有,人多眼杂,小人也怕被人发现,这就回来了,大人要不要加派人手。。。。。。”
“不必了,去那边就没必要继续跟下去了,你下去休息吧”
王通打断了那听差的建议,武清侯是慈圣太后的父亲,当今万历皇帝的岳父,杨占是武清侯府那边的人,今日的种种表现也就有了解释,万历皇帝对慈圣太后虽然心有芥蒂,但孝顺却不曾亏欠了一点,而且和武清侯李伟关系很不错。
杨占为武清侯家做事,也算是肉烂在锅里,不必太计较了。
杨占在锦衣卫衙门,甚至在京师各处的时候,那都是威风八面,他低调归他低调,旁人可不敢失却了一点礼数。
不过这么一个锦衣卫的大员,进了武清侯府却立刻是谦卑了起来,门房尽管神色淡淡,可他还是亲手塞了个门包过去,实际上,武清侯府门房根本不稀罕这几两银子,可杨占这边却不敢失了礼数。
进门之后等候片刻,就有内宅的三管事上来带路,见到三管事来,杨占脸上也是堆满了笑容,客气着攀谈了几句。
武清侯府内宅三管事也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也颇为客气的交谈,不过杨占能听出来也能看出来,对方的表情和语气上,都是带着矜持。
领到偏厅不久,杨占听到外面脚步声响起,连忙起身整理了下官袍,站在那里等待,等那人进了屋,杨占连忙跪下,磕头说道:
“下官杨占,拜见武清伯爷。”
“不必这么客气,你如今也是锦衣卫的指挥佥事,怎么还总是行这样的大礼,快起来,快起来”
进来那人沉稳的说道,这个人四十岁出头的样子,穿着一身淡灰色的道袍,十分的休闲写意,尽管穿得朴素,可细节修饰的齐整,举手投足之间贵气十足,武清侯世子李文全,是当今太后娘娘亲兄弟,如今也被封了武清伯,是如今京师最煊赫的勋贵。
皇帝的亲舅舅,想不煊赫也难,不过这李文全平素里很是低调,从不横行霸道,一贯谨慎的很,这也让很多人称道。
低调归低调,不代表手中权势也低调,杨占很明白自己的荣华富贵因何而来,所以态度一向是摆的很端正,听到李文全的客气,连忙笑着说道:
“伯爷如此说,可就折杀下官了,若没有伯爷的关照,又怎么有下官的今天。。。。。。”
李文全笑着摆摆手,示意杨占坐下,这次落座,杨占只做了半个屁股,身子向前弓着,谨慎的很,李文全开口说道:
“今日相见,你觉得王通此人如何?”
杨占微一沉吟,脸上谄媚讨好的神色去了去,沉声开口说道:
“王大人所说所做,都不像是这个年纪的能有的,沉稳的很,而且下官所见所闻,王大人来锦衣卫就是要把锦衣卫替陛下牢牢抓住,任大同和严峻权被下官挑唆着去闹,王大人当时也表露了一点心迹,看着不似作伪,倒真是要为陛下,为锦衣卫做事的样子。”
称呼王通为“王大人”,反倒是对任大同和严峻权直呼其名,这和白日里的亲疏态度颇有诧异。
“王通那孩子我见过两次,是皇上的好帮手,你看看他在天津卫立下那么多的功劳,却一直不计较,只为宫内忙碌操持,更别提前段日子立下那样的功勋。。。。。。。”
王通低调,李文全也低调,这位武清伯自然对王通颇为的欣赏,说到这里,李文全有点走神的说道:
“皇上现在各处抓权,这天底下本就是皇上的,却弄到这地步,唉,还不是我那个姐姐,什么事都不放心,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盯着,结果怎么样,亲生母子弄的这般生分,真是。”
他在这边感慨,杨占在边上口鼻观心,这等话可轮不到他插言,甚至他听都有些过了,好在他是李文全的心腹亲信,要不然李文全也不会走这个神。
那边李文全停住了话,杨占才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
“伯爷,王通如今虽然是指挥同知,可权柄已经不比当年的陆炳差了,他天津卫那边的各项职司都还没有交卸,这未免太。。。。。。”
“他是忠心的,这就足够,天津卫那场面是他打下来的,锦衣卫这混帐样子也该整顿整顿,你还不是从前老在这边念叨,得了,你这边该帮的要去帮,别让那孩子自己瞎忙,剩下的事情我这边来操心吧”
杨占连忙躬身答应,国舅爷的脾气看着直爽,实际上做事滴水不漏,当年南北查税办差,也是见多识广的角色,他可不敢轻慢,迟疑了下,又是开口说道:
“伯爷,辽镇李成梁那边送了封信过来,他那边误杀了羁縻的蛮子指挥,那指挥的儿子闹的厉害,李成梁想把这个指挥再给这儿子,不过不合规矩,辽镇高监军那边拦着不让,可这么闹下去,也挺难收场的,想请伯爷说和下。”
李文全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
“一个羁縻的指挥值几文钱,给他就是,老高真是多事,你帮我写封信过去就是”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了
正文 第六百八十七章 御前生感慨
第六百八十七章 御前生感慨
杨占从武清侯府这边出来之后,自然是办他自己的差事,不过武清伯妇人却进宫探望慈圣太后,弟妹见见姑姐拉拉家常也是好的。
现在宫内有什么消息已经很难瞒过万历皇帝了,听到张诚对这桩事的禀报,万历皇帝嗤笑了声:
“是对王通不放心,还是对朕不放心,怎么还让舅舅那边去盯着,真是。。。。。。”
不过也没什么太难听的话,毕竟慈圣太后这个打算是为了万历皇帝好,这种母子之间的观心,倒是和权势无关。
宫内的旨意,方方面面的表态,王通如今在京师是个什么地位,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
王同知这般的地位,谁还敢有什么怠慢,整训也不像是刚来那会,还要由襄诚伯陈家那边借出来个庄子。
既然设置了整训司,那一切都要朝着正规的方向进行,由锦衣卫出钱,买下了这个庄子,专门用作整训的校场,襄诚伯家倒也不亏,买庄子的加钱比当日买下来的时候还要多了三成,而且王通还许了他们天津卫城北的两个庄子。
原本有怨言的,惫懒的,现在都是抖擞精神,不敢在整训中玩什么花样,你看前面那一瘸一拐的谁谁谁,不就是第一天没来,被在城内扒了裤子打的吗,那脸都丢干净了,现在还没好利索呢,还不得乖乖的来。
还有,你看那边的大个子,这人的靠山可是御用监的大头目,还不是被收拾了一顿,每天来这边练。
外面练的勤快,南城各处却有个哭笑不得的情况,王通来到京师后,治安司的文报在各方面的默许下也是给王通送来,南城街头巷尾清净许多,占便宜的少了,滋事的少了,小偷小摸,调戏民女的少了,百姓们拍手称快。
“这帮番子在外面练一辈子才好,不要回来。”
文报中有这样一句话,任谁看到都会哭笑不得,看来这这些番子的确是要整训一番了,这哪里是天子亲军,分明是京师混混。
原来听话的葛力和周林柄,锦衣卫中颇有不少人看他们的笑话,或者背后讥刺两句,这么多年的老千户了,在王通面前跟个孙子似的,没有一点的体统脸面,现在笑话的人没了,剩下的都是羡慕的,羡慕这两位反应的快,抬轿子抬的早啊
军法司五个百户,五百二十几人的编制,王通却把这个位置给了李文远,李文远现在也是锦衣卫的千户,做这个位置自然可以。
王通从天津卫带来的五百“家丁”,此时在天津卫锦衣卫千户的文书上变更了下,就成了锦衣卫的兵卒,有三百人补入了其中,军法司这样的位置,各处都明白其中的要紧,东厂派了一百名番子过来,锦衣卫自家也要派人进去,不然全是外人管着,怎么也说不过去,但治安司那边也有锦衣卫的兵卒,在那里又调了一百人过来。
李文远训练锦衣卫属下,虽然是锦衣卫的差役,不过却是以练兵的方式来带,这几年的磨练下来,也都算精良。
治安司的锦衣卫兵卒,说白了都是王通当年的老部下,听谁的不言自明。
为了区别锦衣卫军法司宪兵和其余锦衣卫的不同,右臂一概缠着红带子,但这五百人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打扮,平日里二人一组,或骑马,或步行,沿街巡视,也有百姓打扮,暗地观察的。
三月的时候,街面上已经出现了这些人的身影,锦衣卫的军纪也跟着变好,却有个立竿见影的效果。
整训司的架子搭起来的也快,锦衣卫做的是护卫天子,缉拿刺探的活计,可除却极少人之外,大部分人会的就是挎着刀在街上晃荡,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御马监禁军出军训的教官,不必说,自然是虎威军的官兵为主,然后御马监其余几营的人为辅助,此外还有顺天府的老捕快,东厂的老番子一干人,随时招募教官教头,随时去校场上训练。
唯一还在准备阶段的就是巡捕司,锦衣卫的兵卒不训练完成,用在街上没什么好效果,反倒是个祸害。
京师的人又是惊讶了一番,军法司、整训司、巡捕司,这三个架子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千头万绪,要有骨干,要有章法,要有财力物力的支援,却没想到王通举重若轻的做成了,军法司和整训司已经开始运作,开始办差了。
这样做事的本领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能力和实力,自然就不必说了,众人对王通的感觉,又是有些不同。
一切都上了轨道,王通进宫的次数就比旁人多了些,身为外臣,经常出入宫禁,这实在是太不合规矩了。
京师中有人想要说话,特别是想要扬名的年轻清流,看着王通正是煊赫,如果上疏弹劾他不守规矩,就算不成也会给自己吸引注意力。
还有人心里有几分稳妥的,琢磨这等事还是形成言潮更加有效,有心多窜连些同好一起动手,却没想到去各处聚会之所倡议,反响却是不大,还有人好言相劝,王通刚进京的时候那些事你难道不知道?
那三十多个欺君之罪的例子就在眼前,有人听到这个也就退了,可还有不甘心的,说什么为国尽忠,又怎么能计较个人得失。
不过想做这样的事情,总归绕不过李三才和顾宪成几个人,没有他们几个人的串联鼓动,什么事情也不会有太大的声势。
对于李三才和顾宪成两个人来说,现在对王通的任何事情,他们都要远远避开,听到别人想要动手,关系好的,少不得要点拨一二,不熟悉的,则根本不会出声应承。
这么下来,就算再糊涂懵懂的人,都能从清流士子这些头面人物的表现看出什么来,都是偃旗息鼓。
不管如何忌惮,总有几个脑子不好的愣头青,可他们上了奏疏之后,那弹劾的奏折就好像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的消息,然后他们在衙门中就越来越不受同僚的待见了。
“陛下,这些鱼虾海螺都是捕捞上来之后,用大木桶盛着海水装在马车上送来京师,路上走的慢,还要备着几大桶,半路轮换。”
桌子上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