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我为王-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烧了杜阳的赵军还留下了一样东西,更是让秦伯怒火中烧,却又心惊胆战……

那篇宣言是写在杜阳邑露布上的,纯黑色的布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血字: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殷相飞廉有子二人,一子曰恶来,事帝辛,为周所杀,其后裔沦为皂隶,镇守西陲,为周天子牧马,是为秦。恶来之弟曰季胜,其后裔为天子御者,是为赵。季胜玄孙造父助周穆王西巡东归,灭徐偃王有功,天子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是时秦之祖乃天子圉、牧,无氏,亦无封邑,遂以造父之宠,大骆、非子皆蒙赵城,以赵为氏……”

“是时秦赵实乃一家,其后秦襄公列为诸侯,赵氏入晋为卿,两家虽离,亦戮力同心,两家若壹,盟誓曰:赵秦,兄弟也,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

“然今秦伯盘无道,淫佚耽乱,不畏皇天上帝。内则暴虐不辜,外则穷兵黩武,伙同叛贼魏氏而谋血亲兄弟,使庶长率郑魏之兵,以临加我,入我河东,伐我新绛,我是以有龙门、韩之役。秦犹不悛,又引南蛮(楚国)伐我陆浑,翦我河外,欲隳赵氏家庙,伐灭我百姓……我是以有风陵渡之战,数万秦卒不得返乡,皆秦之过也!”

“今赵氏上卿,顺应皇皇上帝之命,惟恭行天之罚,统全晋之力,挥师渡河,以临泾渭。张矜亿怒,饰甲底兵,旌旗十万直指雍城,吾等乃上卿前驱,烧尔小邑,以予告诫:若秦之社稷危亡,七庙隳为土瓦,非赵氏敢忘伯益、飞廉,乃秦先绝我之好也!望秦君三思,勿谓言之不预也!”

当秦国大夫将这篇檄文读完后,整个大郑宫内已是一片噤若寒蝉。此文体例模仿当年的《绝秦书》,但书写者却只字未提晋国、晋君,反而通篇都以赵氏、赵无恤为主角,直接以卿的身份,跟秦伯平起平坐叫板了。

且不说此人颠倒黑白能耐颇有吕相几分真传,就说这里面“秦之社稷危亡,七庙隳为土瓦”的威胁,随着杜阳的大火,已经化为现实!

秦伯盘咬牙切齿半晌后,终于发话道:“速速派人去渭南,将此事告知大庶长,不惜一切代价,要与赵氏达成和平,让他们退兵,除此之外……”

他努力掩饰内心的害怕,恨恨地说道:“杜阳幸存的人说,赵骑人数不多,不过上百。传我诏令,让岐北密须等邑出动车骑,追剿这批胆大妄为的赵兵,秦国可以战败,可以请平,可以接受赵无恤的条件,可这批蔑视我秦国的小卒,一定要统统杀死!”

第1016章 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河岸上对着如画河川吟诵此诗,赵无恤对旁边的子夏嗟叹道:“《秦风》有其肃杀悲壮的一面,却也有委婉凄美的一面,只需要寥寥八字,便能将人拉到诗情画意里,民风里蕴含的智慧,真让人叹服。”

“上卿的诗也不逊色。”虽然没有拜入孔门,但子夏对诗书也很精通,他这么夸赞赵无恤倒并非恭维,除了编篡风雅的尹吉甫,在作诗上,很少有人能像赵卿这般“高产”。

赵无恤没有得意,那些东西都是他借用后世的,他只是搬运工而已,不至于恬不知耻地自我夸耀。

虽然他赞颂秦风之美,但如今渭水之畔芦苇依旧青青,伊人却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秦赵两支军队夹河相望。

一苇小船离开赵军水营,从北岸缓缓驶向南岸,舟上是一名衣冠楚楚的使者,高举着赵无恤给秦国人开出的条件。

“秦人会接受上卿的条件么?”子夏看着船愈行愈远,不由问道,战争已经接近结尾,秦人再也不想打下去了,而赵无恤在西面的扩张也抵达极限,再拖下去反而不美,是时候考虑下东方宋国的变故了。

“秦国国内已空,他们没有选择。”赵无恤担心的倒不是这个,前日位于泾阳的邮成派人来请罪,说他擅做主张,让赵葭帅少数骑兵去泾水以西扬赵氏军威。

说起赵葭,他的名便是源自“蒹葭苍苍”,这个名字颇具女性色彩的青年却天生大胆,是赵氏年轻一辈里最出众的,赵无恤对他也十分喜爱。如今赵葭冒险孤军深入,无恤甚至都不期待他是否能做下一番大事让秦国震惊,只希望他能平安归来,至少让这边有赎回他的机会。

不过秦国的大庶长子蒲却不这么想,看了赵无恤送来的和谈条件后,他的心一下子就寒了。

秦须昭告天下,承认此战是秦不义在先,秦国要向赵氏投降,接受赵氏的一切条件,条件如下:

“第一,归还河西、桃林、上洛等地,并退出所谓‘连横’,盟誓永不与赵氏为敌。”

“第二,在河东投降的秦兵要被赵氏役使三到十年不等。”

“第三,秦肆虐河东,造成大量损失,作为赔偿,秦需输送一百万石粮食入晋,限三年交割完毕,此后七年,每年均要输送十万石。”

“第四,在粮食交割完毕前,泾水以东五县十三城将由赵氏代管十年。”

“第五,秦国年内拆除渭南诸城邑的城墙,驻军不得超过万人……”

“秦若接受此约,便形同灭亡了!”冷冰冰的条件砸到脸上,子蒲差点气急攻心晕死过去,虽然设想过赵无恤条件肯定会很苛刻,但却不曾想,过分到了这种程度。

且不说秦人要给赵氏提供十年的粮食,俘虏则做免费劳役,赵氏这是要骑到他们头上,想榨干秦人的血汗!泾水以东那些城池被赵氏控制十年,十年后又是什么情形?以赵无恤对卫、鲁做的事情看,或许它们就永远离开秦国,再也无法回归了!

至于第五条,更是将秦国可能的抵抗扼杀于萌芽,渭南无防备,赵军便可以从数条战线长驱直入。

对于子蒲而言第四第五条难以接受,而对于秦国国君而言,之后的第六条更是在他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第六,赵秦本为一家,穆天子因造父之功赐赵城,为赵氏。是时秦之祖乃天子圉、牧,无氏,亦无封邑,遂以造父之宠,大骆、非子皆蒙赵城,以赵为氏……其后非子封于秦亭,秦仲为西陲大夫,秦襄公列为诸侯,遂忘其赵氏本源,而以秦为氏矣……今若秦真心和谈,当废弃秦氏,复以赵为氏,秦自此为赵氏小宗……”

子蒲可以想象赵无恤在拟定这一条时脸上的戏虐神情,但他虽然心中大怒,却不得不强忍着怒火对赵氏的使者说道: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大夫之氏可更易……诸侯之氏亦可轻易乎?更何况诸侯岂能为卿族小宗?此事秦国万不能从。”

“除此之外,渭南堕城削兵,秦愿从之,若上卿能将秦卒早日放归,泾水以东城邑让秦保留,秦将放马于终南,不在泾东维持一兵一卒,全力耕作,在十年之内向赵氏献上两倍的粮食!还望尊使如此转告上卿……”

秦川平坦肥沃,只要在农业上用心,很容易产出粮食。在子蒲看来,粮食没了还可以再种,钱帛没了还可以再攒,但土地、人民,国之本也,纵然赵氏已经实际占领了泾东,可他们迟早要离开,作为秦国的掌舵人,子蒲决不能轻易弃地弃人!

然而赵无恤的回答却让他绝望,一个时辰后,使者回来了。

“上卿言,秦国若不想再受刀兵之灾,使得社稷危亡,就必须接受赵氏提出的一切条件,不得讨价还价!此外上卿还有一句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已然。赵秦之先曾为殷商诸侯,宗周时沦为圉、牧,其后非子为附庸,秦仲为西陲大夫,至于秦襄公,遂复为诸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秦能如此,焉知明岁赵未为诸侯哉!?”

子蒲脸色一阵轻声一阵白,赵无恤之心路人皆知,看来晋国之内将有大事,可现在魏氏已亡,连横已败,再也没人能阻止他了。

秦国的情况子蒲最明了不过,秦的血液在河西流光,精锐也沦为俘虏,他们已经没有再战的本钱了,渭南这支拼凑起来的“秦军”,不知有多少稚嫩少年和老迈长者,赵氏虽然在东方有事,可赵无恤为了逼秦屈服,一意孤行率兵伐渭南、雍城,那秦国就真的危险了,搞不好最后他们失去的还不止泾水以东……

赵无恤给了他数日时间与雍城那边沟通,就在子蒲犹豫的当口,次日,一份来自雍城的急报传到了渭南。

展开帛书看了看后,子蒲本来已经满是皱纹的额头皱得更紧了。

是赵军前锋抵达岐山以北,烧杜阳而去的消息,雍城为之震撼,秦伯盘派遣车骑前去追剿,但赵氏大批骑兵已经在泾阳集结,随时可能渡水西侵,所以秦君急不可耐,催促子蒲不管什么条件,先接受下来……

“唉……”子蒲长叹了一口气。

“这个秦国的百世罪人,便由我来做吧,只望秦国社稷能延续下去,只望后世子孙不要忘记今日渭水之耻!”

对秦国大夫、校尉们如此宣布后,子蒲无力地走向渭水之畔,宽大的深衣沾满泥水他竟丝毫未觉。秦国大夫们神色悲苦,看着大庶长背脊微驼,背影充满了无奈而伤感,真是引人唏嘘。

当年入楚驰援,击败吴军,灭唐国,再造了秦国的大国地位,他和子虎是多么意气风发啊!他们本来想要中兴秦国,复穆公之业,谁料到头来,却又是一出崤函之耻……

不,这次秦国从赵氏处所受的羞辱,百倍于崤之战时!他们被迫跪在赵无恤脚下,不仅割地赔款,还要奉他为大宗!

当年秦穆公花了十年时候挽回尊严,这一次,秦国又要花多少年才能重新站起来呢?

子蒲不知道,他只知道,坚韧不拔的秦人绝不可能接受这种命运,十年不成,那就二十年,三十年!

终有一日,要复此大耻!

但现在,他得低下头,接受赵氏的一切条件,秦国才有未来可言。

六月五日,渭水之畔,秦国降服……

第1017章 冯翊

随着渭南秦军旗帜横放,表示屈服,渭水北岸的赵军大营发出了一阵欢呼……

“秦人降矣!”

“万胜!”

“吾等可以归乡了!”

普通士兵想到的是未能看到今天这一幕的战死袍泽,是即将获得的封赏,是衣锦还乡后受到的欢呼和崇拜。

或许是对此早有预料,赵无恤大帐里则冷静多了,在齐声祝贺一番后,子夏长吁了一口气道:“还以为秦人会讨价还价一番,不想这么快便接受了上卿提出的条件。”

赵无恤心情很不错:“余本来也打算坐地起价,秦人若无法接受再稍加损益,多亏了前锋做得漂亮,大批骑兵在泾阳虎视眈眈,加上吾弟子芦跑到雍城边上的岐山大闹一场,遂让秦君认为赵军的入侵迫在眉睫,雍城危在旦夕,是故他才匆匆求降,甚至都没给秦国庶长讨价还价的机会。”

秦国内部反战的声音一直都有,随着军事冒险失败更是愈演愈烈,已经有许多公族要求子蒲下台问罪。秦伯的压力也很大,作为新君,他的权威在这场战争里完全跌落神坛,所以秦国急需和平,一旦战争持续下去,秋收也受影响,国内生出变乱来,就不是暂时失去泾水以东的问题了。

总之不论过程如何,秦晋之间持续了大半年的战争就此宣告结束,以赵氏大胜而告终。

但赵无恤手下的臣僚笔吏们却比以往更忙了。

和平的盟约必须细化,少不了要跟秦国那边接洽,此外还有撤军的计划要拟定,要对这大半年来参战的部队进行论功行赏,募兵是有军饷的,但征召兵却是义务参军,除了每日食粮外,他们的所求只是以军功获得田宅奴隶,这又是一项繁复的重要工作。

赵无恤为政不像秦始皇一样事无巨细,他通常都只定大概方向,细节一贯交给手下人,只是完成后过目审视一番而已。

于是子夏等人忙得焦头烂额,赵无恤与羽林军先行回到了河西的大荔城,他要在这里与从各地赶过来的封疆大吏们筹划另一件事情:如何治理新获得的领土?

……

信奉老子之学,喜欢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任章在被外放做县令几年后,终于又被赵无恤提回身边,让他负责河东地区的战后恢复。

“河东饱受战乱之苦,户口十去其三、四,有的地方甚至十室九空,至于庄稼……更是从春耕耽误到了夏收,大多数县、邑基本颗粒无收,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大战结束,加上臣等奉上卿之命招募劝慰,百姓已陆续返回家乡,比如之前逃往太原的杨县人,已返乡补种庄稼。”

任章接手河东两个月后,已经颇有成效,赵无恤颔首,对他的作为十分满意。随着魏氏灭亡,韩氏放弃河东平阳等领地,河东已经完全被他控制,他打算新设一个大郡:河东郡。

这将是赵氏人口最多的一个郡,北起霍太SX南两面濒临黄河,东邻上党盆地,囊括了晋国的主体部分。河东纵然饱受战乱之苦,等流民归乡后人口也将近百万,远超其他各郡,如此大的地域和人口,至少能分出二三十个县来。接下来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4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