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鹰旗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储李海顿最为青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从阿比西亚和布尔战争中所学到的游击战术:强调机动灵活,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在令人郁闷的加利西亚战役中,他指挥的奥匈第6军正是运用这种战术,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虽然于大局无补,但这样的战功已经足以让他升任第3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博洛耶维奇临危受命,以高效率完成了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任务:重组已经溃散的第3集团军,现在这支军队又能够以新的面貌重新投入战场。
在10月29日,博洛耶维奇接到了他所期望的命令:第3集团军作为整个反击作战计划的先发队伍,于10月30日开始行动!
皇储所主导制订的作战计划很符合他的胃口:用两个集团军去迟滞四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另外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去对付包围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
本来在加利西亚一线的俄军稍占优势,他们拥有7个集团军,而奥匈方面只有6个。但德国人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却迫使俄国人不得不抽调两个集团军去加强华沙方向的防御,这给奥匈军队留下了机会。
俄军的问题是他们西南方面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不容易展开兵力的喀尔巴阡一线,却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顽强地阻击在了各个隘口,进展缓慢。主要由35岁以上的预备役中年人组成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听到从加利西亚逃难而来的难民述说了俄军的暴行之后,由于要保卫家乡免遭劫掠,暴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仅仅用19万人就顶住了近60万俄军的进攻。
目前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约35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只有两个集团军,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也觉察出了危险,要求停止在喀尔巴阡一线的军事行动,但却遭到了大本营方面的拒绝。
俄军总参谋部现在的目光盯在了东普鲁士,而且德国人对华沙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他们没有想到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损失惨重的奥匈军队能够迅速地恢复过来。
博洛耶维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会死板地全部按照作战计划去执行作战,而且李海顿在制订作战计划时都会允许前线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临时作出变动。原来的作战计划是他所率领的第3集团军只是作作样子,威胁一下追赶马肯森集群的俄军侧翼,然后转向桑河谷地,截住俄军第3集团军的退路。
但他率部赶到斯特拉维茨时,正遇到了溃败中的俄第12集团军。
马肯森在后撤途中在卡缅纳给一直身后紧追不舍的俄军做了个埋伏圈,从华沙就一直紧咬着马肯森德军主力的俄第12集团军一下就钻进了陷阱,被马肯森在反击中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博洛耶维奇哪肯放过这么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向俄第12集团军侧翼展开猛攻。
正在苦苦支撑的俄军又被奥第3集团军从侧翼攻来,顿时支撑不住,向着东北方向一路溃逃,损失惨重。与奥军会合后,马肯森听说了奥军的作战意图后,竟然与博洛耶维奇合兵一处,一起转进到桑河谷地。
11月2日,奥匈第6集团军首先在普热米尔要塞外围向俄第3集团军右翼发起进攻。俄军第3集团军本来就在普热米尔要塞下碰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其配置更成问题,全军围着要塞部署成球型,侧翼的防御兵力十分薄弱。
11月3日,奥匈第6集团军在进攻开始之后一天即突破俄第8军的防御阵地。俄第8军在对普热米尔要塞的攻击中损失惨重,因此才调到侧翼来修整,没想到竟遭遇到奥匈的生力军,仅仅一天主要阵地就被突破。与此同时,奥匈第2、第7集团军也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朝俄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在奥匈三路大军的围攻下,再加上防御要塞的奥军也开始主动出击,俄第3集团军只坚持了半天就全线崩溃。
迪米特里耶夫将军下令俄军全线撤退。不过这位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将军不愧得到了“皇军”的真传,手下的俄军悍不畏死,全力突击,还真溃围而出。俄第3集团军残部沿着桑河河谷,一路向华沙逃去。很可惜,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两位悍将正在前面等着他呢。
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指挥近30万奥德联军向溃逃的俄第3集团军展开猛攻,而奥匈第6集团军在身后紧追不舍,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奥军第3、第6集团军与德军马肯森集群合力将俄第3集团军全歼在桑河谷地。
普热米尔一役,奥德联军全歼俄第3集团军26万人,俄军伤亡8万,被俘17万,只有数千人逃出了包围圈。
一场大捷,足以让刚刚遭受马恩河战役失败的德国人感到振奋,而且也让奥匈帝国国内骚动不安的情绪得以稍稍平复。
还且战役还在持续,奥军第2、第7集团军在解救了普热米尔之后,开始向右穿插,将俄军第8集团军25万人包围在了林堡。
战役的进程已经超出了李海顿最初的预料。
在得到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的增援后,奥匈在加利西亚一线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135万人,而俄军由于在普热米尔战役中损失惨重,目前西南方面军只有不到90万人,兵力的对比上奥匈方面第一次占据了优势。
李海顿下令部队在上冻前抓紧掘筑沟壕,他可不想对这座防御坚固的城市要塞进行正面强攻,而是准备进行长期的围困。
普热米尔战役,李海顿尝试着将飞机和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不过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俄军崩溃的太快了,甚至李海顿的大部分飞机都还没有来得急起飞。
四八、围点打援
在基辅的俄西南方面军司令部里,伊万诺夫被加利西亚急转直下的形势惊呆了。
与第一阶段俄军势如破竹的进军形势正好相反,仅仅在五天的时间里,在桑河谷地,他的第3集团军就被德奥联军全歼。大本营是这样宣称的,在圣彼得堡看来,输给德国人是可以接受的事实,如果输给奥匈人,那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现在,伊万诺夫有点庆幸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留在了加利西亚,虽然他很清楚这支德**团实际上只有不到12万人,他们的一部分撤回了东土鲁士。
问题是奥匈军队的行动突然变得难以捉摸,而且还改变了战术。
他们更换了总参谋长?
没有,确切的情报显示还是赫岑多夫男爵在维也纳发号施令。
实际上在战役开始之前,他似乎听嗅到了一些异乎寻常的地方,他手上仅有的十几架侦察飞机都被对手给打了下来,奥匈人竟然在飞机上面安装了机枪。
更令人吃惊的是,林堡的俄第8集团军被奥匈人给围困了起来。
大本营要求他尽快为第8集团军解围。
这令他感到很气愤。
他目前手上的兵力不足,占着劣势,帝国糟糕的交通状况使得部队严重缺乏补给,运输和后勤反而成了困扰前线指挥官的最大问题。伊万诺夫并不担心林堡的防御,在那座城市里奥地利人修建的要塞工事需要他们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和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拿的下来。
他目前急需要修整和补充,在准备充分后再发动反击。
但问题是彼得堡方面根本不给他准备的时间。
伊万诺夫叹了一口气,看着墙上的地图。
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本来在取得加利西亚战役的重大胜利之后,面对奥匈帝国已经溃败和士气低落的3个集团军,俄军完全有可能乘胜追击,一口气冲入匈牙利平原,甚至有可能占领布达和佩斯。
但彼得堡对战役方向的争论整整持续了近一个月,俄第二集团军的覆灭更让大本营里的那些家伙们更愿意将兵力转向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那是德国人重要的重工业区。战机就在这样的争论中白白的浪费掉了。
伊万诺夫无奈地下令在喀尔巴阡山一线的第4、5、9三个集团军转向林堡,目前的情况来看,攻入匈牙利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性格谨慎的俄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还是要求他的三个集团军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免遭受到奥匈军队的分割。
尽管维也纳正在欢庆帝国陆军自开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场对俄战役的重大胜利,但李海顿可没时间跑回维也纳去参加什么颁奖典礼,他现在正忙于向奥匈的高级指挥官传授来自东方的经典军事战术——围点打援。
意识已经有些僵化的帝**方高级指挥官们很难理解李海顿的意思,反而是那些年青的参谋军官们听得津津有味。
来自东方的游击战术在运用到大规模的战役中就是运动战,德国人实际上有很深的理解,但他们太刻板教条,也过于注重于城市和战略要地的攻防。来自毛的军事思想可不是这些死板的西方职业军人随便能够彻底领悟的。
什么是运动战?
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跑”,绝对不固守一地,傻乎乎地等着敌人将自己包围。如果不是因为李海顿,普热米尔的14万奥匈守军就死定了,他们并没有消灭敌人,起到一个重兵集团应该起到的作用,当然俄国人主动送死不算。
这方面参加过布尔战争的博洛耶维奇、梅耶尔中将和米勒中将等人倒是很精通。
由于是在制订战役计划,李海顿这才有时间天天向他手下的将军和参谋人员们灌输“跑”的思想,打不过要跑,打得过更要跑。
占领城市是没有用的,城市就在那儿,它不会跑,而且防御坚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制订计划时第一位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是花费力气攻占那些没用的城市。战役打输了,占领再多的城市都没有用,如果打胜了,它自然就是你的。
什么是胜利?
就是保存自己,然后消灭敌人的士兵,击退和击溃敌人都不能算作胜利。战争的本质就是两位拳手无聊的较量,军队和士兵就好象是两人的体力,双方较量的是看谁消耗对手的体力多,最终体力不支的那一个就会被击倒。
如果你们把敌人都消灭光了,那么就会取得胜利……
李海顿说得口干舌燥,于是停了下来,目光转向一位满脸带着疑惑,正在专注思考他伟大军事思想的作战参谋,“瓦尔特,请给我倒杯咖啡来!好了,现在我们开始干正事,讨论一下进一步的作战计划。”
现在的情况很难办,伊万诺夫从喀尔巴阡一线撤回的三个集团军抱成了一团,虽然行动缓慢,但根本无法下嘴。啃硬骨头的想法从来就没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俄军似乎有从华沙向林堡派出增援的迹象,这是李海顿的期盼。
“如果从喀尔巴阡一线撤退的俄军主力就这么样一直推进到林堡怎么办?”第一集团军司令丹克尔上将问道。
“那我们就撤退!”李海顿白了他手下的将军一眼,刚才我说那么多你咋还不明白。
“可是,那样我们就失败了?”丹克尔还真不明白。
“将军,我们有什么损失吗?”李海顿还是决定继续开导他一下,对于笨学生,一定要有老师的耐心。
“没有。”丹克尔老实地回答,“但我们没有达成战役目标。”
“我们的战役目的是什么?”李海顿说道,“我说过要攻占林堡了吗?”
“没有,但我们也没有能够消灭敌人。”
“是,我们没有消灭敌人,这是我们的第一目标,但给喀尔巴阡一线解除威胁也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李海顿说道,“今后所有的战役计划都必须围绕着如何消灭敌人去制订,而不是要攻占什么目标。”
正在说话间,通讯官走了进来,递给了李海顿一封电报。
“报告长官,俄军第7集团军从华沙出发,沿桑河谷地南下,意图大约是向林堡增援!”按规矩他应该称李海顿为阁下,但李海顿要求手下的军官叫自己长官。
李海顿迅速地扫了电报一眼,然后在手里抖动着那张电报纸,“看,我们的耐心终于有了回报,现在,有鱼上钩了。”
四九、桑河之战
“沃兹-泰克……”(德语:隐蔽)
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兵哈克有些茫然地看着他的指挥官,不过,随之划空而来尖锐刺耳的炮弹呼啸声让他本能地迅速缩着身体钻进了战壕里的防炮坑里。
轰!轰轰!轰……
巨大爆炸声在阵地上接连响起,整个地面如同遭受了重击剧烈地摇晃着,仿佛随时都会崩塌。这位吓得浑身发抖的捷克新兵双手紧紧地捂着耳朵,眼神充满了惊慌,身体蜷缩在冰冷潮湿的战壕底部,颤抖的嘴唇一直在低声祈祷着。
似乎过了很久,炮声开始渐渐转稀,战场似乎变得沉寂下来。
军官们吹着口哨将士兵们撵出了防炮口,哈克很不情愿地站起身来,脸色木然地从地上抓起沾满泥污的步枪,在军官的怒吼声中趴到了战壕边缘的射击位,虽然听不太懂,但他明白军官们的意思。
“乌拉……”俄国人高声喊叫着,排着有些密集的散兵队形开始发起冲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