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 作者:寻香帅-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哪里。”武琦云全没了平常地那种淡定,异常的困窘和紧张。两只手也在相互的捏搓。头也压得更低了。
“真傻。干什么这么紧张?”李世民微笑道,“朕会很疼你的。从今往后,你这一生都会与朕一起渡过。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我们都会一起分享和分担。我们将成这世上最亲的亲人。”
武琦云轻咬嘴唇,点头。却不说话。
李世民笑了一笑,阅女无数地他自然知道,一个女人每逢这种时候。是难免紧张。再加上他和武琦云相处多年,彼此都非常的熟悉。彼此之间的身份突然发生了这样地变化,她肯定也是一时无法适应。
“来。”李世民对她伸出了一只手。
武琦云犹豫了一下,将自己白晰粉嫩的玉指,放到了他厚实的手指中。李世民合拢五指,轻轻的将她的手握在掌中,然后微笑道:“我们喝一杯。”
他并没有用太大的力气,就轻松的将她从龙榻上拉了起来。武琦云因为紧张。已经不知不觉的在这里呆坐了一两个时辰了,自己脑海里疯了一样地幻想着他出现时的情景。她几乎忘记了时间,直到离开龙榻的这一刻,感觉到他的手厚实而又温暖,她才恍如梦醒:这是真实的!他握住了我地手。我们真的在一起!
李世民拿起桌上地龙凤杯,递了一杯酒给她:“喝吧。这是我们的承欢酒。喝过之后。欠就不会这么紧张了。”
武琦云双手拿起杯子,第一次抬起眼前正视他的眼睛。从他的眼神中,武琦云品读出了那种真实的关怀与爱意。他的眼神,几乎让她迷醉。
二人喝下了一杯酒。也许是酒力的作用,武琦云放下杯子的一瞬间,胸中有一股冲动涌了上来。很酸,却又很温暖。这股冲动就像是一波潮水一样,在她体力奔腾。终于,她感觉眼睛有些刺疼,突然有了一种要流泪的感觉。
“怎么了?不喜欢喝酒么?”李世民关心的询问。
“不是。我……只是突然感觉想流泪。”武琦云飞快的擦了一下脸,想换上笑脸,可是眼睛里的泪珠仍然不听话的使劲往外滴答。
“来,坐下来。”李世民轻抚上她的香肩,拉着她坐到了龙榻边,轻声说道,“有什么心事,说出来给朕听听。说出来了,就会好过。”
“没有,没有心事。我也不知道……这是高兴还是忧伤。”武琦云摇头,脸上流着泪却又露出了笑容,“这么多年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太贱。如果你不娶我,我这辈子都不会嫁人的。我会守在离你最近的地方,看着你成就霸业,看着你平安一生,看着你幸福快乐。”
李世民温柔的微笑:“何苦?”
“我也不知道。我知道,这样很傻。”武琦云说道,“可是,我真的会这样做。我的心已经被你填满了,再也容纳不下别的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猜,想猜出我在你的心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今后会怎样对我。这样猜来猜去,真的很苦。我的心里已经酸成了一团,再也品尝不出别的滋味。可是偏偏……我不能去问你,甚至不能离你太近。这更让我痛苦。我已经不记得我有多少个日夜是望着你在的方向,彻夜不眠。我很想让你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可是又不敢去扰扰你,更害怕被你冷落。我很矛盾,很伤感,很自卑也很痛苦……”
武琦云的情感,就如同是开了闸的洪水,在这一刻倾泄而出。眼睛里的泪水,也是越贮越多,断了线连成珠,不停的流到她的脸上。说着说着,她的声音都要变了调儿,由之前无声的流泪,变成了低低嘤泣。
李世民没有想到,武琦云内心的情感竟是这样的深沉。原本以来,她顶多就是对自己有好感。没有想到,她早已是情根深种无法自拔。
一个多情而又深情的女人……
李世民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道:“现在不用猜了,朕亲口告诉你……”话未说完,武琦云突然伸出手挡在了他的唇前,脸上带泪微笑的摇头:“不用说了……我已经从你的眼神中,品读出了你的心意。你就是我这辈子追寻的男人。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此生无求了!不管是你落魄的王子还是风靡天下的汉王,再或者是君临天下的皇帝。在我的眼中,你只是我的男人。为了你,我不惜一切,你就是我的全部!”
李世民轻轻握住武琦云的手,在手中轻轻摩挲。二人的眼神凝视了许久,武琦云已经渐渐闭上了眼睛,呼吸也变得迷离而急促。
松软的榻上,二人缓缓倒下。
当火热的唇深深的吻在了一起的时候,武琦云的脑海里传来一阵眩晕般的感觉,整个人,都迷失了。

第三卷 九鼎 第350章 成果丰收

长安城中的百姓都有一个感觉。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都要暖和许多。也许是因为身上的棉裘比以往要厚了,仓禀中的粮食和地窑里的酒肉,都比以前要丰富了许多。短短的一年时间,朝廷的一系列革新与变法,让每一个百姓都得到实惠。时局稳了,赋税轻了,农田的收成更多的是收入了自己囊中。商人免收了除陌税,收入大增,也不必再担心有宫市的人来抢夺货物。长安城中的商贸空前的繁荣起来。好多走商了几十年的老商队,仿佛又有了盛唐时的感觉。现在的西市上,商铺比以往更加活跃了,每天的交易额都翻了倍还不止。各国的商人,又开始如同过江之鲫一样,赶赴这天下第一城来淘金。
农林织桑稳定发展,商业与手工业,也随之渐渐复苏。大唐的帝都,成了这一场改革的风向标与见证物。日趋稳定,不断繁荣,是当前一个主要的现象。
景兴元年腊月二十二,今年的最后一场朝会正在进行。
从辰时初刻起,一直到现在未时三刻,皇帝和所有朝臣都没有离开过太极宫。这一年来的所有工作,都要在今天做一个总结和参评。
最让大家关心的,当然还是粮食与赋税的收成。这也是所有人一直所担心的问题。
户部尚书王锷交上的答卷,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景兴元年,皇帝免去了所有退役将士、赦免的奴仆、归家的流民的一切赋税和劳役,关内赋税减免五成,天下赋税减免三成。但是,今年一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纳入国库的实际钱财)多达一千四百余万贯,折合黄金二百万两。这比去年的钱政总收入一千二百余万贯,还多出了两成!
怎么会这样?包括李世民。都对这个数据产生了怀疑,表示不可信任。
结果,王锷领着皇帝和宰相们,进了国库实地察看。果然,之前空荡荡的国库中,现在已经堆满了朱红色地大箱笼。一箱箱的黄金、铜钱,着实刺得人眼睛生疼。
国库收入。看来是真实的!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革新与变法,大唐的国力居然出现了显著的提高。或许这国库中,还有一些是从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手中,罚没来的钱银。但是同样地。这一年的消耗又是何等的巨大?安置了数万退役大军、数万奴才、近十万归家的流民。同时,朝廷新立百废待兴,什么地方都要花钱。那些罚没来的钱财,几乎都已经花光了。这也就相当于,朝廷用罚没地钱粮。办下了这许多的实事。而实际落入国库的罚金,则是少之又少。
在减免赋税的情况下,今年的国库收入居然还如此喜人。着实让李世民和满朝大臣兴奋了一阵。 看来在新政策地推动下,百姓们生产的热情已经是空前高涨。虽然免除了一部份赋税,但真正所缴纳的赋税比往年还多。因为,他们今年这一年地收入大大增加了!就算是比以往交得多,那也是乐意的。因为他们自己在交除了赋税以后,也可以丰衣足食。这就好比,赚一千个铜板交一百文的税,与赚一万个铜板交二百的税。其意义是大不相同的。
国库收入比去年还要多,这让李世民异常的高兴。倒不是高兴收了这么些赋税,而是为藏富于民的政策获得了初步成功而高兴。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强大,那就必须要藏富于民。前隋其实是十分富有的。当时洛阳一带留下地粮食,足以供得上大唐吃五六十年。可是百姓异常的穷苦和困顿。这就是前隋灭亡的原因…因富而灭。天宝时,大唐的繁体达了顶峰。可是土地与财富。也越来越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而去,百姓又开始的困苦与流浪。于是,这许多地矛盾不断的堆积,终于在安史之乱时爆发。
李世民始终记得,自己在贞观治国之时理会地一个最有用的道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轻徭薄赋藏富于民,仁政慎刑珍惜生命,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现在,自己的治国思想和方略,在景兴大唐又初见成效,他感觉非常的满足,非常的高兴。
国库虽然算不上充盈,但至少不是空底子了。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再积累几年,大唐要重现繁荣也不是不可能的。其实往往看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静心做起来却未必就很难。当时贞观初年,大唐的经济也是十分凋敝的。经过几年的经营,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步步见涨。如今的景兴大唐,最初更像是一个病重的将死之人。下了猛药下治后,一条命算是捡回来了,而且已经恢复了一些生机。花点时间将这一线生机慢慢经营与调理,将来恢复健康变得身强体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一年的成功,让所有人欢欣鼓舞。其实这一年来,包括李世民自己在内,心里都感觉有点悬,没底。现在成果告诉他们,这一步,算是走成功了。
国库有了钱,公仓也有了一些粮。虽然淮西动荡漕运不畅,各地的粮税征收还异常的困难。但是,今年天公作美,蝗灾没有爆发,黄河没有泛滥,各地的水罕之灾也发生的不多。朝廷的太仓里,已经积累了数十万石粮草。洛阳一带的几个公仓,也有了一些积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这一年,朝廷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将大大增强。有了第一笔积蓄,底气也就更足了。这一场革新与变法,进行下去就有了后继之力。
但是,这一年虽然了得了许多成效,失败的地方也是很多的。土地组改与兵制革新,触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仅关内一带,今年一年内就爆发了大小动荡三十余次。从一些人纠合的集体抗义,到小股兵匪的造乱,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这些人毕竟失去了百姓的呼应与支持。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朝廷现在是仁治与铁腕双管齐下。对于这样地人,一律采取了强硬措施进行镇压。劝疏无效的,也没有姑息,都按律治裁了。这些作乱的人,离开了百姓这一片土壤,已经是无根的飘萍,对根深蒂固的巍巍皇朝构不成致命的打击。而且越往后来。这样的事例越少。因为所有人都发现,大唐王朝在新地朝廷的引领之下,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几乎是不可阻挡。任何人,要么顺从这一脚步与潮流,要么。就会被无情的撕裂、辗碎。
各个部门,将今年一年的工作情况一一汇报。所有政务都是公开化地。谁取得了成绩,谁捅了篓子,都是一目了然。纵观六部,兵部所做出的成绩最为出色。以李晟为首的兵部官员们。在这一年里可谓是劳苦功高。数十万血勇健儿的安排与分流,着实让大唐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吏部其次,年轻地武元衡。将吏部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大唐每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武元衡几乎都已经能如数家珍。从朝廷到地方,吏部所办出地成绩有目共睹。素来低调的武元衡,以他的贤能、廉洁、奉公与勤政,得到了所有同僚的认可。原本还有一些人,暗底里怀疑武元衡是因为与皇帝的私交,年纪轻轻就得到了这样的重用。尤其是他妹妹嫁给了皇帝被册封为德妃后,更是加深了这种臆想与歧视。现在。武元衡用自己的实力与业绩,给了这些人一个有力的回击。吏部地事情千头万绪复杂凶险,没有超人的智慧与胆魄,是理不顺吏部的事情的。
兵部的官员当中,李晟已经是宰相与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一;浑是坐镇一方地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大唐西方的屏障。这两个人地官,都已经加无可加。取得了极佳政绩的武元衡。被朝臣推举进入阁部,请求皇帝封他为宰相。
对此,武元衡是极力的推辞,态度异常的坚决。李世民也明白武元衡的心意,没有过多的强求。虽然群臣力谏,但皇帝还是没有准许,依旧让武元衡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只是为了表示嘉奖,将他晋升为特进加为二品衔,以表恩荣。对于这个虚职,武元衡也就没有极力推辞了,拜谢皇恩接过了嘉奖。
不过,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武元衡对于宰相这个名位,的确是没必要怎么在乎。他就算不在阁部办事,也是皇帝私下里问策最多的人之一。宰相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头衔罢了。现在,他已经成了众人眼中的无冕之宰。
年轻的谏义大夫陆贽与薛存诚,在这一年里也是特别的耀眼。他们二人主领的门下省,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