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人盗墓史-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有人会说,置伏弩有什么用,时间一长机关锈蚀,发射装置就失效了。这情况确实存在。我曾在多处王侯级陵墓中看过随葬的弩箭,或锈蚀,或腐朽,由此可以想见,墓道中用于射杀盗墓贼的伏弩,时间长了,确无反盗墓作用。
既然如此,设置伏弩是不是多此一举?不是,伏弩要射杀的对象,主要是当时或当代的盗墓贼。
据我的研究和其他考古专家的发现,80%—90%的陵墓被盗多发生在下葬后几年,甚至几天之间,最长的也不过三代,即百年以内。在明代,苏州便有一伙盗墓贼,都在新坟下葬两三天内下手。据明黄省曾《吴风录》记载,这伙盗墓贼看中的是殓衣和棺材,有专门的销赃渠道,盗晚了,便显旧了,不好出售。




“复仇派”盗墓之王——西楚霸王项羽(7)

帝王陵同样如此,项羽盗秦陵在嬴政下葬三年后;汉武帝是公元前87年下葬茂陵的,但在继位的汉昭帝始元三年,即公元前84年,陵中随葬的西胡康渠王所献玉箱、瑶杖,便出现在了扶风县的“古玩市场”上。
所以,陵中设置反盗墓装置伏弩还是有必要有作用的,项羽派英布盗秦陵时,据说便遭遇了万箭齐发。可见,有伏弩至少可以在心理上给盗墓贼以威胁。正因为这种考虑,伏弩成了早期陵墓中的必用机关。
越王勾践当年盗墓时,便险些让伏弩射杀。《酉阳杂俎》引《水经》上所记,“越王勾践都琅琊,欲移允常冢,冢中风生,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
● 秦陵反盗第二招——“活口坑杀”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灵柩下葬以后,有人对秦二世说,机关是由工匠们制造的,他们对随葬宝物非常了解,如此贵重的宝物,早晚会被他们泄密。于是,安葬大事完结后,秦二世便多了一个心眼,在珍贵宝物埋藏后,便立即封闭了墓道中门,随即又将墓道的外门放下来,把工匠和负责填放宝物的人全部封闭在墓道里边,没有人再能出来。
这就是反盗墓手法中最为惨烈,也最没有人性的一招——“活口坑杀”。
胡亥究竟殉杀了多少活口,具体无数据。司马迁仅以“死者甚觽”一带而过,可以想见,被灭口的不会是几十人,成千上万也极有可能。
在早期帝王级葬事中,一般都会将工匠和知情人“坑杀”,美其名曰“殉葬”。
中国古代帝王葬事中最为著名的灭活口事件,发生在成吉思汗的葬事中。当时游历东方、带着罗马教皇特殊使命来华的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便作了这样的记述——
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当蒙哥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成吉思汗下葬时杀人殉葬,就是担心下葬地点被外人发觉。因为蒙古人的反盗墓手法十分严密,以至于到目前仍没有发现元代帝王的陵墓,甚至不见蛛丝马迹。
传说当年慈禧入葬时,负责大臣从工匠中挑选出81人负责封闭墓道等善后事宜。他告诉工匠们,完事后从另一预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当时心就凉了,这是要灭口啊,有一个石匠便耍招侥幸活了下来。不论此事是真是假,从中透露的信息是有用的,说明清代皇家下葬时也注意反盗墓。
“坑杀”反人性,但反盗墓未必都成功。《资治通鉴·梁纪》(卷一百六十)记载,“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齐献王又是虚冢,又是潜葬,还将大批工匠灭杀,使用组合式反盗墓手法,但参与的工匠却将情况暗暗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工匠遭诛,秘密依然泄露。
同样的,秦二世杀尽了所有知情的工匠,秦陵还不是没有挡住盗墓贼的脚步?实际上,古代皇家“坑灭活口”这是自欺欺人,仅是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那么高的坟头堆在那里,谁不知道是皇帝陵墓?不被盗掘了才是奇迹呢。




“复仇派”盗墓之王——西楚霸王项羽(8)

● 秦陵反盗第三招——“墓毒毒杀”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用水银模拟百川江河大海,使用一种特殊机关使水银灌输流动起来,冢的顶壁上依据天文图案进行装饰,冢的下部依据地理图形加以布置。
秦陵中用水银模拟百川江河大海,实际作用是保护秦陵的地宫——“墓毒毒杀”,毒死盗墓贼。从《史记》记载来看,秦陵中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据此可以推断,秦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中“第一毒墓”。
在墓内置放的有毒物质,叫墓毒;在尸体上涂上的有毒物质,叫尸毒。这种种手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不像伏弩绝杀那般复杂,也不像坑灭活口那样惨烈,但发挥的作用却远在它们之上。若盗墓贼贸然进入,一不小心就会中毒,重者墓中毙命,轻者落下终身废疾,遭到所谓的报应。
在古籍中,有关墓毒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酉阳杂俎·尸穸》记载,刘景公的墓内暗置毒物。当时有盗墓贼掘开墓穴后,“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墓内冒出的气体,竟然把天上飞过的鸟儿都毒死了,可见墓毒之毒。
古墓中常见的毒物有朱砂、石胆、雄黄、矾石、磁石等,并称“五毒之石”。这五样东西还常被古代术士用来炼制不老药、壮阳药,给帝王服用,即常说的“五毒俱全”。现代中医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有些药石在适量情况下,确实可以治病。但由于毒性难以控制,服用了这样的不老药,不速死就算万幸了,何来长生不老?
还有人因生前服用药石过量,死后自动形成了尸毒、墓毒,《太平广记·墓冢》(卷三百八十九)“王粲”条,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手下的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死后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看,果然有座古墓。
有条件的古人最常使用的墓毒是水银,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时编地理书《括地志》称,“晋永嘉末,人发之(齐桓公墓),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实际上,就算墓里不放毒物,尸体、食物等有机体时间一长也会自然形成毒气,如大量聚集的一氧化碳,便是天然的毒物。不少盗墓者因为这“无形的杀手”而丧命。2009年1月12日晚,在江苏盱眙秦汉东阳城遗址发生的“毙命案”中,四名死亡的盗墓贼,三个被一氧化碳毒死在墓内,一个摔下去后,弄出来还是死了。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墓毒确实是存在的。不论是盗墓贼,还是现代考古专家,发墓时都会小心谨慎,慎防中招。这里有一段不为外界知晓的秘闻,20世纪60年代,国家批准发掘明定陵,当找到地宫入口时,考古专家没有贸然进去,而是买来一只公鸡扔了进去,见公鸡活着往外扑逃,才排除了定陵有毒的可能,放心大胆地进入地宫。




“复仇派”盗墓之王——西楚霸王项羽(9)

秦陵有剧毒,已为现代考古初步证实。198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研究所曾探得在秦陵封土堆下,有一个约12000平方米的强汞(水银)异常区域,有朝一日,秦陵的地宫开启时,专家肯定也要做好充分的“防毒”准备。
● 秦陵反盗招外招——“积沙埋杀”
上述三大防盗手法,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秦陵中还会不会有其他盗墓机关,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根据最新考古调查和已发掘秦汉陵墓的情况,秦陵很有可能存在其他反盗墓手法,如令盗墓者闻风丧胆的——“积沙埋杀”。
中国古代帝王陵有两大类型,一是封土为陵,墓穴建在地下,掘坑堆土而成;一种是依山为陵,墓穴凿山而成。秦陵属于前者,在秦汉及以前最为流行。
封土而成的陵墓往往在封土层中做手脚。墓中积沙,俗称“流沙墓”。如果堆置的土层中有意放置大小不一有棱有角的人工石块,则叫“积石墓”;两者兼而有之,则是“积沙积石墓”。“流沙墓”出现之前,还有反盗墓效果稍弱的“积炭墓”。
之所以秦汉及以前大墓,墓穴会挖在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之下,除了葬俗礼制的原因,就是便于积炭积沙积石,实际上,“深挖”和“封土”,本身也是一种反盗墓的手段。秦陵地宫有多深呢?中期秦陵的营造是由丞相李斯主持的,当地宫已挖得很深时,李斯向秦始皇报告,“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秦始皇听罢当场表态,“旁行三百丈乃止”。此事在《汉旧仪》上有记载。
秦陵的封土,仅陵地就有644万立方米。如此大的封土层,挖掘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难怪有传说项羽用十万精兵,挖了半个月,也仅留下两条霸王沟。
这种类型的墓中,以“流沙墓”最为讲究。所用的沙子要颗粒细小,还要淘净晒干,如果沙子不干,则在现场支锅翻炒,烘干沙中的含水。这样的细沙才有极强的流动性,防盗效果也显著。盗墓者挖盗洞时,边挖边流沙,根本难以成形。就是挖成了,风险也很大,极容易造成塌方,被沙子活埋。
“流沙墓”在现代考古中多有发现,如2005年发掘的河南上蔡县郭庄楚墓,就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墓。大墓深达17米,其中10米多埋的全是沙子。此外,在主棺室的正上方和侧方,放置了两个假棺材,以迷惑盗墓者。不只如此,积沙中又置许多石块,如此周全的反盗墓手法,出组合拳,十分成功。此墓在考古发掘前发现了17个盗洞,年代最早的盗洞挖于战国时期,但无一个盗墓贼能进入真正的墓穴。
秦陵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掘坑封土类型大墓,秦陵会不会积沙,或是积石,或是积沙积石兼而有之?很有可能。
在初步勘探中,秦陵地层中发现了石块,秦陵的附近,还发现了当年建陵时的石场、碎石。虽然这些碎石可能是建陵材料,但并不排除作墓中积石用的可能。
1962年的调查中,便在封土堆北面约20米偏西处,深约1米的地下,发现了土坯和极纯洁的细沙。这里是不是当年陵中积沙的堆放地?在古代建筑中,还没有现代的水泥沙浆一说,细沙用在陵墓建筑上很少,在墓地出现多是做流沙墓使用的。
再者,沙子也是储存水银的最好介质,秦陵中有大量水银,不可能是水库式储放。如地下水一样,储存在沙层中是比较适宜的。




“复仇派”盗墓之王——西楚霸王项羽(10)

当然,此招外招的猜想是否属实,还要等日后秦陵发掘时验证。
● 项羽动用30万大军盗掘秦陵
然而,再绝妙的反盗墓机关,也吓不走盗墓贼,你能出招,就会有人接招和破招。
秦陵的第一个接招人是项羽。
项羽盗掘秦始皇陵,是不是贪图上面所说的墓内天价宝物?这动机自然会有,但直接的动机可能是想效法伍子胥,对秦始皇来一通“尸刑”,以显示自己的革命威力,报祖父项燕被秦人所杀之家仇,消秦灭楚之恨,借机为天下老百姓出口恶气。所以,项羽掘墓是典型的“复仇派”。
项羽到底是怎么盗掘秦陵的?上面说了,刘邦揭了项羽的老底,将其掘秦陵行为,列入“十大罪状”,外界这才知道。但对项羽盗秦陵的具体过程,刘邦也没有写出来。
从我收集到的史料来看,除了《史记》上“十大罪状”中透露的一点信息外,还有两处——
《汉书·楚元王传》(卷三十六):“项羽焚其宫室,往者咸见发掘。”
《水经注·渭水》(卷十九):“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动物不见穷。”
《水经注》的作者,是病逝于公元6世纪初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从郦道元给我们提供的一些信息中分析,项羽盗秦陵时动用了自己的部队,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