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解深密经 的唯识理论研究-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深密经》的唯识理论研究
——暨论本经与《成唯识论》的若干重要思想之差异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林国良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解深密经》的真如观、本识观、三自性观和三无性观,且对其中某些思想与《成唯识论》的相关思想作了比较。《解深密经》认为:有为无为一切法都是“名假施设”,真如是离言法性,一切法虚妄不实,真如有体真实;“一切种子心识”是一切法之所依;一切法都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种自性;三无性则是对“一切法无自性”思想作出符合唯识论的合理说明,且本经认为“一切法无自性”之说“不了义”。
关键词:解深密经 成唯识论 真如 本识 三自性 三无性
A study of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Only in the Sutra of the Explication of the Underlying Meaning: with a parison between some different thoughts of this sutra and of the Discourse on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only
Lin Guoli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 Shanghai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tathata; the base consciousness; three natures; and three no…natures expressed in the Sutra of the Explication of the Underlying Meaning; and makes a parison of some of its thoughts with the related thoughts expressed in the Discourse on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only。 In the Sutra of the Explication of the Underlying Meaning; it holds that all conditioned existence and unconditioned dharma are nothing but bearing in names and provisionally established。 Tathata as the original nature of all dharmas is beyond language。 All dharmas are illusory and not real; except the tathata that is substantial and real。 All seeds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are what all dharmas rely upon; and all dharmas possess three natures; that of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produced from an attachment to all…pervasive discrimination; the nature of existence as arising from dependence on other things; and the perfectly acplished nature of reality。 Three no…natures logically elucidate the thought on insubstantiality of all dharmas;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Only。 This sutra also announces that the doctrine of no…nature of all dharmas is not ultimate。
Key words: Sutra of the Explication of the Underlying Meaning; Discourse on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only; tathata; the base consciousness; three natures; three no…natures
《解深密经》是唯识宗所依的根本经典。本经对唯识论的各种重要思想作了简要阐述,成为唯识论以后发展的根本依据。本经的唯识理论与后期的唯识理论相比,有许多不尽相同之处,这可看作是唯识理论的发展。但一般的唯识学人,熟悉的大都是后期的唯识理论,故而对本经的一些观点,往往以后期理论强解,而不是按其本来面目理解,这就出现了许多勉强乃至不通的说法。要避免此类失误,就需要对经文仔细研究,确定其真实含义,这正是本文所致力的目标。
《解深密经》共有八品,其中,《序品第一》是引子,叙述佛的功德,并介绍集会的大众;其唯识理论,主要反映在《胜义谛相品第二》、《心意识相品第三》、《一切法相品第四》、《无自性相品第五》中;最后三品则介绍修证方法、十地菩萨的修行、如来法身及化身的圆满功德,属唯识修证理论,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
一、真如观
《解深密经》论述的第一个问题是真如与一切法的关系。而本经的范畴分类标准,对于习惯于部派佛教和大乘唯识论的诸法分类(即五位七十五法或五位百法)的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本经所取的标准是“名言”与“离言”的二分法。
《胜义谛相品第二》中说:“一切法者,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①'此处取消了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差别,为什么呢?因为本经认为:有为法与无为法都是“本师假施设句”。“本师”可理解为佛,也可理解为劫初的大梵天等。“假施设句”表明,本经所说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即一切法),都是言语施设的法,即语言和概念中的事物。或者说,本经认为,人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名言性的,因而都虚假不实,只是在思维和语言中成立。
与名言性的一切法相对的是“离言法性”。该品指出:有为法和无为法,“非无事而有所说”'②'。其中的“事”,就是“体”,也称离言法性,指真如。一切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无体,都虚妄不实,都以真如为体。而真如有“体”,真实不虚,是“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而证得的。为了使众生也能同样证得此真如,“假立名相,谓之有为……谓之无为。”所以,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依真如而建立的概念(即“假施设句”)。
《解深密经》的上述概念,与部派佛教和其他唯识论经典中的有为法和无为法概念是有差别的。一般地说,这些经典中,有为法是指世间的一切事物,无为法则指有为法(即一切世间事物)的本性;有为法由因缘而成,有生住异灭;无为法非因缘生成,常住不变;等等。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经典中,真如就是无为法。无为法可以有多种,但根本上就是真如(或称真如无为),其他的无为法都是依真如而施设。
因此,在范畴的分类上,部派佛教和其他唯识论经典是分成有为法和无为法;而本经是分成名言的一切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与离言的真如。这样的分类与前期的大乘佛经和佛教思潮有关,因为先前的大乘佛经,尤其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都有同样的论述,如:“诸所有法无非假名”,“假名不离法性。”'③'本经在一切法都是假名上,与先前的大乘佛经观点相同;但本经进而强调有为法和无为法“非无事而说”,或者说,强调离言法性之真如有体,为实有,是二空(我空和法空)所显之性(此处,性即体),这是其特有的唯识论立场,也是其后唯识论坚持的一个根本观点。如《成唯识论》第8卷指出:“二空所显……名圆成实”性,“体非虚谬”'④'。
本经的一切法均为“假施设句”而真如有体的思想,反映了本经的宗旨:那就是要人们认识到一切法虚妄不实,唯真如真实不虚;要人们以证真如为根本目标,放弃对一切法的贪恋执着,全心全意走上解脱之路。此宗旨也是所有佛经的共同宗旨。而本经的唯识理论,也完全服务于此宗旨。
二、本识观
在讨论了真如与一切法的关系后,《解深密经》在《心意识品第三》中又讨论了本识与一切法的关系。如果说在真如与一切法的关系中,本经揭示了一切法虚妄,唯真如真实;那么,进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虚妄的一切法都以真如为本体,则一切法的区分由何而来?或者说,虚妄的一切法又是如何保持因果不乱?
“心意识”,在以后的唯识论中,一般解释为:第八识称心,第七识称意,前六识称识。但本经的《心意识品》实际上只提到在六识之外有一根本识,本经将此本识称为“一切种子心识”,相当于以后唯识论所说的第八识。本经还将此识称为阿陀那识和阿赖耶识,认为由此识变现诸法。本经没有提出明确的第七识概念,而是说:“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⑤'既然此本识(阿陀那识)能作为六识的依止,此本识也就具有了以后唯识论所说的第七识的某种功能。但由于本经没有明确提到第七识,所以有研究者(如印顺法师)将此模式称为“一本识、六现行识”。
此本识的功能,本经归纳为:执受“有色诸根及所依”(即五根)以及“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即种子),积集滋长色声香味触(即五境),生起六识等。虽然与以后唯识论关于第八识功能包含能藏、所藏、执藏相比,本经所说的大体只是其能藏的功能,但这标志着第八识学说的正式诞生。此本识是五根、五境、六识及一切种子之(直接)所依,因此,此本识也就是一切法之所依。与此相比,真如虽是一切法的本性、本体,但它并不具有“执受”、“积集滋长”以及对六识的“为依止、为建立”的功能。真如“离言无二相”、“超过一切寻思相”、“离一异相”、“遍一切一味相”,故而寂静无为。本经及以后的唯识论说真如有体,这只是说众生可以证得其体,而不是说其体可生一切法(这是唯识论不同于真常唯心论之处)。能生一切法或能成为一切法之所依的,是“一切种子心识”。然而,一切法究竟如何生起,从而保持因果不乱,本经是在下一品《一切法相品》中才予以说明。
此外,唯识论的特有观点是“唯识无境”。此观点实际上有存在论和认识论二重含义。存在论意义上的“唯识无境”,后期唯识论以“心识结构说”作了理论表述,即每一识(心所也同样)都可以分成识自体及由自体变出的见分(识的认识作用)和相分(识的认识对象)。第八识的相分包括根身(五根构成的众生身体)、器世间(五境构成的物质世界)、种子,因此,通常说的外境(物质世界乃至众生的物质身体)实际上都在第八识内'⑥',并不存在识外之境。本经虽没有以如此明确的方式论述“唯识无境”,但按本经所说,“一切种子心识”“执受”五根和种子、“积集滋长”五境,这也已是“境不离识”了,所以已经具备了存在论意义的“唯识无境”思想。而对认识论意义上的“唯识无境”,本经的《分别瑜伽品第六》则有明确论述: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见此心?’
‘善男子,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
‘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
‘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⑦'
此中大意是: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问道:定境中所观的影像,与此心,有异还是无异?
佛答道:应当说是无异。因为那所观的影像只是识,即识的认识对象只是由识所显现。
慈氏菩萨又问:如果心所观的影像与此心无异,为何此心还见此心?
佛答道:没有任何一法,能见任何一法。但就在此心如此生起时,就有如此影像显现。就像镜面照物,此物是本质,镜面上看到的似乎是此本质,实际上是本质在镜面显现的的影像。心(指前七识)生起时也是如此,有本质在心上显现影像,心认识的只是自己显现的影像,但人们却错误地认为自己认识的是心外的本质。
慈氏菩萨又问:如果不是在定中,而是在平时的散乱心中,心所观察到的影像与心的关系,是否也是无异?
佛答道:也无异。但凡夫由颠倒的觉知,对一切影像不能如实了知只是识,而作颠倒的理解。
这就是说,前七识(及其心所)的认识,虽然可以有自识(及心所)外的本质,但其认识对象不是识(心所)外的本质,而只是此本质在识(心所)内的影像。这就是“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的含义。
因此,“唯识无境”,在存在论意义上就是“无识外之境”;在认识论意义上就是“识只认识识内的相分境”。因此可说,《解深密经》确立了“唯识无境”这一唯识论的根本观点。
最后,更意味深长的是,在《心意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