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79-伤寒贯珠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 
下之。不为逆。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结胸及痞。不特太阳误下有之。即少阳误下亦有之。柴胡汤证具者。少阳呕而发热。及脉弦 
口苦等证具在也。是宜和解。而反下之。于法为逆。若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和之即愈。此虽 
已下之。不为逆也。蒸蒸而振者。气内作而与邪争胜。则发热汗出而邪解也。若无柴胡证。而心下 
满而硬痛者。则为结胸。其满而不痛者。则为痞。均非柴胡所得而治之者矣。结胸宜大陷胸汤。痞 
宜半夏泻心汤。各因其证而施治也。 
x半夏泻心汤方x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干姜(三 
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即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 
、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泄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 
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 
汤主之。 
汗解之后。胃中不和。既不能营运真气。并不能消化饮食。于是心中痞硬。干噫食臭。金匮所谓 
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人噫是也。噫、嗳食气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土德不及 
而水邪为殃也。故以泻心消痞。加生姜以和胃。 
按上条本少阳病。不宜入太阳篇中。此条汗解后病。亦不得谓之逆。而俱列于此者。所以备 
诸泻心之用也。 
x生姜泻心汤方x 
生姜(四两切)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黄芩(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一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 
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者。成氏所谓伤寒或中风者是也。邪盛于表而反下之。为下利谷不化。腹中雷鸣。 
为心下痞硬而满。为干呕心烦不得安。是表邪内陷心间。而复上攻下注。非中气空虚。何致邪气淫 
溢至此哉。医以为结热未去。而复下之。是已虚而益虚也。虚则气不得化。邪愈上逆。而痞硬有加矣 
。故与泻心消痞。加甘草以益中气。 
x甘草泻心汤方x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二方。虽同为治痞之剂。而生姜泻心。意在胃中不和。故主生姜 
以和胃。甘草泻心。意在下利不止。与客气上逆。故不用人参之增气。而须甘草之安中也。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下复汗。正虚邪入。心下则痞。当与泻心汤如上法矣。若其人恶寒者。邪虽入里。而表犹 
未罢。则不可迳攻其痞。当先以桂枝汤解其表。而后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攻其痞。不然。恐痞虽解。 
而表邪复入里为患也。况痞亦未必能解耶。 
按伤寒下后。结胸痞满之外。又有懊 烦满下利等证。盖邪入里而未集。而其位又高。则为懊 
。其已集而稍下者。则为结胸及痞。其最下而亦未结者。则为下利。结胸痞满。具如上文。凡十七 
条。以下凡十一条。则备举懊 、下利诸证也。 

卷二·太阳篇下太阳救逆法第四
懊烦满证治六条
属性: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 
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正气既虚。邪气亦衰。乃虚烦不得眠。甚则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未尽之邪 
。方入里而未集。已虚之气。欲胜邪而不能。则烦乱不宁。甚则心中懊 郁闷。而不能自已也。栀 
子体轻。味苦微寒。豉经蒸 。可升可降。二味相合。能彻散胸中邪气。为除烦止躁之良剂。少 
气者。呼吸少气。不足以息也。甘草之甘。可以益气。呕者。气逆而不降也。生姜之辛。可以散逆 
。得吐则邪气散而当愈。不可更吐以伤其气。故止后服。 
x栀子豉汤方x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得吐。止后服。 
x栀子甘草豉汤方x 
于栀子豉汤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 
x栀子生姜豉汤方x 
于栀子豉汤内。加入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烦热者。心烦而身热也。胸中窒者。邪入胸间而气窒不行也。盖亦汗下后。正虚邪入。而犹未 
集之证。故亦宜栀子豉汤散邪彻热为主也。心中结痛者。邪结心间而为痛也。然虽结痛而身热不去 
。则其邪亦未尽入。与结胸之心下痛而身不热者不同。此栀子豉汤之散邪彻热。所以轻于小陷胸之 
荡实除热也。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下后心烦。证与上同。而加腹满。则邪入较深矣。成氏所谓邪气壅于心腹之间者是也。故去香 
豉之升散。而加枳、朴之降泄。若但满而不烦。则邪入更深。又当去栀子之轻清。而加大黄之沉下 
矣。此栀子浓朴汤所以重于栀豉而轻于承气也。 
x栀子浓朴汤方x 
栀子(十四枚擘) 浓朴(四两姜汁炒) 枳实(四枚水浸去穣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大下后身热不去。证与前同。乃中无结痛。而烦又微而不甚。知正气虚。不能与邪争。虽争而亦 
不能胜之也。故以栀子彻胸中陷入之邪。干姜复下药损伤之气。 
x栀子干姜汤方x 
栀子(十四枚)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病患旧微溏者。未病之先。大便本自微溏。为里虚而寒在下也。栀子汤本涌泄胸中客热之剂。 
旧微溏者。中气不固。与之。恐药气乘虚下泄。而不能上达。则膈热反因之而深入也。故曰不可与服 
之。 

卷二·太阳篇下太阳救逆法第四
下利脉证五条
属性: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 
之。 
太阳中风发热。本当桂枝解表。而反下之。里虚邪入。利遂不止。其脉则促。其证则喘而汗出。 
夫促为阳盛。脉促者。知表未解也。无汗而喘。为寒在表。喘而汗出。为热在里也。是其邪陷于 
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黄连黄 
芩汤。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盖风邪国中。病为在表。一入 
于里。则变为热矣。故治表者。必 
以葛根之辛凉。治里者。必以芩、连之苦寒也。而古法汗者不以偶。下者不以奇。故葛根之表。 
则数多而独行。芩、连之里。则数少而并须。仲景矩 。秩然不紊如此。 
x葛根黄连黄芩汤方x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二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 
之。 
太阳误下自利。而又表里不解。与上条同。然曰数下。则气屡伤矣。曰利下不止。则虚复甚矣。 
虽心下痞硬。亦是正虚失运之故。是宜桂枝之辛。以解其表。参、术、姜、草之甘温。以安其里 
。而不可以葛根攻表。亦不得以芩、连清里。治如上条之例矣。 
x桂枝人参汤方x 
桂枝(四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 
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下后。邪气变热。乘虚入里者。则为挟热下利。其邪未入里而脏虚生寒者。则为下利清 
谷。各因其 
人邪气之寒热。与脏气之阴阳而为病也。身疼痛者。邪在表也。然脏气不充。则无以为发汗散邪 
之地。故必以温药。舍其表而救其里。服后清便自调。里气已固。而身痛不除。则又以甘辛发散 
为急。不然。表之邪又将入里而增患矣。而救里用四逆。救表用桂枝。与厥阴篇下利腹胀满身疼痛 
条略同。彼为寒邪中阴。此为寒药伤里。而其温中散邪、先表后里之法。则一也。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 
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二三日。为病未久也。不能卧。但欲起者。心下结满。卧则气愈壅而不安也。脉微 
弱。阳气衰少也。夫二三日。为病未久。则寒未变热。而脉又微弱。知其结于心下者。为寒分而非 
热分矣。寒分者。病属于寒。故谓寒分。犹金匮所谓血分气分水分也。寒则不可下。而医反下之 
里虚寒入。必为下利不止。若利止。必作结胸者。寒邪从阳之化。而上结于阳位也。若未止。四 
日复下之者。寒已变热。转为协热下利。故须复下。以尽其邪。所谓在下者。引而竭之也。总之。 
寒邪中人。久必变热。而邪不上结。势必下注。仲景反复详论。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 
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汤药亦下药也。下后下利痞硬。泻心汤是已。而复以他药下之。以虚益虚。邪气虽去。下焦 
不约。利无止 
期。故不宜参、术、姜、草之安中。而宜赤脂、禹粮之固下也。乃服之而利犹不止。则是下焦分 
注之所清浊不别故也。故当利其小便。 
x赤石脂禹余粮汤方x 
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卷二·太阳篇下太阳救逆法第四
下后诸变证治八条
属性: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 
。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 
此因结胸。而并详太阳误下诸变。谓脉促为阳盛。而不结于胸。则必无下利痞满之变。其邪 
将从外解。若脉浮者。下后邪已入里。而犹在阳分。则必作结胸矣。脉紧者。太阳之邪传入少阴 
之络。故必咽痛。所为脉紧者属少阴。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咽痛。不可内食是也。脉弦者。 
太阳之邪传入少阳之经。故必两胁拘急。所为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其脉循胁络于耳故也。脉细为气少。数为阳脉 
。气不足而阳有余。乃邪盛于上也。故头痛未止。脉沉为在里。紧为寒脉。邪入里而正不容。则内 
为格拒。故必欲呕。脉沉滑者。热胜而在下也。故协热利。脉浮滑者。阳胜而阴伤也。故必下血。 
经曰、不宜下而更攻之。诸变 
不可胜数。此之谓也。以下并太阳下后之证。而或胸满。或喘。或烦惊谵语。或胁痛发黄。是结 
胸、痞满、烦躁、下利外。尚有种种诸变如此。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阳邪被抑。不复浮盛于表。亦未结聚于里。故其胸满、其脉促。促者。数而时一止也。夫促为 
阳脉。胸中为阳之府。脉促胸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